1 / 92

資訊與媒介的社會行為 第三單元

資訊與媒介的社會行為 第三單元. 授課老師:高瑞坤. 摘要. 第一節我們探討出資訊及媒介的社會行為,大略在探討說資訊媒介在社會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及功用,在者從行銷方面讓我們了解傳播在行銷方面有什麼成就及策略,最後我們講述傳播中未來的展望和他的重要性,在未來社會會演變成怎麼的趨勢。. 目次. 第一節 : 行銷觀念導向 、 定義及策略 1-1: 整合行銷傳播的定義 1-2: 整合行銷傳播的發展 1-3 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 1-4: 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 目次. 第二節 : 資訊與媒介的社會行為

Download Presentation

資訊與媒介的社會行為 第三單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資訊與媒介的社會行為第三單元 授課老師:高瑞坤

  2. 摘要 • 第一節我們探討出資訊及媒介的社會行為,大略在探討說資訊媒介在社會上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及功用,在者從行銷方面讓我們了解傳播在行銷方面有什麼成就及策略,最後我們講述傳播中未來的展望和他的重要性,在未來社會會演變成怎麼的趨勢。

  3. 目次 第一節:行銷觀念導向、定義及策略 1-1:整合行銷傳播的定義 1-2:整合行銷傳播的發展 1-3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 1-4: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

  4. 目次 • 第二節:資訊與媒介的社會行為 • 2-1:生產導向 • 2-2:銷售導向 • 2-3:行銷導向的流程 • 2-4:競爭者導向

  5. 目次 • 第三節:傳播的分析及重要性 • 3-1:資訊對社會的影響 • 3-2:光纖對社會的影響

  6. 目次 • 第四節:傳播的分析及重要性 • 4-1:傳播的定義 • 4-2:傳播的分析及重要 • 4-3:兩級傳播理論 • 4-4:創新傳播

  7. 目次 • 第五節:傳播的發展及重要性

  8. 行銷觀念導向、定義及策略 第一節

  9. 1-1:整合行銷傳播的定義 一種將企業內所有行銷傳播計畫加以整合的新需求,也已日漸成形,而這種全方位的行銷傳播計畫,便稱為整合行銷傳播(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簡稱IMC)。

  10. 1-1 整合行銷傳播是行銷傳播規劃的一個概念,強調行銷傳播工具的附加價值以及所扮演的策略性角色,結合行銷傳播工具(如:一般廣告、直效行銷、人員銷售、公共關係)提供清楚、一致性以及最大化的傳播效果

  11. 行銷走火入魔 得了便宜還賣乖 • 台灣線上電玩上是完全不需審查,導致部分電玩業者,以血腥暴力色情吸引宅男,相對之下,大陸卻將它視為文化商品,上市前必須經六個月審查期,是台灣管的太鬆,還是大陸管的太嚴,答案見仁見智,但台灣電玩業者缺乏自律精神,遊走法律邊緣,經濟部對電玩業者如此放牛吃草,讓電玩業者近年來一片蓬勃,但也逐漸衍生廣告譁眾取寵的問題

  12. 1-2:整合行銷傳播的發展 1: 戰術性地協調行銷傳播 2: 再界定行銷傳播的範疇 3: 資訊科技的運用 4: 財務以及策略上的整合

  13. 1-2 1、戰術性地協調行銷傳播大部份企業尋求IMC的開始,企業內部,需要高度的人際及跨功能傳播,包括:廣告、銷售促銷、直接郵件、公共關係、特別事件。強調發展一種觀點一種聲音的方案

  14. 2、 再界定行銷傳播的範疇組織開始以顧客觀點檢驗傳播,關鍵的問題從「我們如何接觸顧客」到「顧客如何接觸我們」,即由外而內代替了由內而外。所以整個傳播的範疇擴展,組織蒐集有關外在的顧客資訊、發展行銷傳播、評估回饋、並且調整與外在代理商關係。

  15. 1-2 3、 資訊科技的運用組織經由資訊科技來維持獲得資料來源,建立全球性市場區隔的資料庫,有效運用公司的資料在傳播規劃與執行上,將顧客資料轉換為顧客知識。

  16. 1-2 4、 財務以及策略上的整合這是最高層次的整合,強調從技術、資料移轉到公司策略規劃的導入。公司以投資報酬率的觀點。

  17. 1-3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 傳播媒體也是一種企業組織,其任務如下媒體的經營深受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外部利害關係人之影響,故媒體管理者也需要審慎因應,或甚至是積極管理這些外部環境因素以及外部的利害關係人。

  18. 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的任務 • 產製與銷售電影 • 電視 • 廣播 • 報紙 • 雜誌 • 網路

  19. 外部環境因素 • 政治 • 經濟 • 社會 • 文化 • 法律

  20. 外部利害關係人 • 社會大眾 • 政府 • 廣告主 • 廣告商 • 媒體購買公司

  21. 1-4: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 傳播工作是一個流程(或程序),其中包括創意發想、內容產製、內容配送、內容展示等階段。事實上,幾乎任何以社會大眾為對象的活動(如:商品與服務促銷、電影首映或節目開播記者會、舉辦公益活動、選舉造勢…等),都需要藉助傳播活動來達到告知與宣傳的效果,活動當中也必然會涉及創意發想、內容產製、內容配送、內容展示等傳播流程的不同階段,於是也就需要透過管理來整合流程中所需要的相關資源(如:人力、物力、財力、知識、技術…等),以提高流程執行的效率與效果。簡而言之,在傳播工作流程中,管理者所扮演的是「整合資源以達成活動目標」的重要角色。

  22. 1-4: • 傳播管理包含「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以及「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兩種意義,因此也有學者將傳播管理區分為「狹義」與「廣義」兩種定義。 • 狹義的定義就是將傳播管理視為是「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 • 廣義的定義則是將傳播管理視為是包含「傳播媒體的經營管理」與「傳播流程的經營管理」兩者。

  23. 第二節:行銷導向 近來大眾傳播都稱現在是「行銷導向」的時代,其實,要談行銷導向時,應該要先談另外兩個概念,那就是:生產導向與銷售導向。

  24. 2-1:生產導向 生產導向談的是廠商經常從自己的立場看自己的產品,而不是從顧客的立場,所以容易犯「一廂情願」的毛病,這類廠商忽略外在環境的變化,變成「為生產而生產」。

  25. 2-2:銷售導向 「銷售導向」是以需求者的需要為中心,重點在於如何刺激市場的需要量,把廠商的產品銷售出去,而不管產品本身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26. 2-3:行銷導向的流程

  27. (1).確定目標市場 • 可依所得、年齡、性別、職業、生活型態等角度加以劃分,並分析他們的需要與活動習慣等。

  28. (2).確定溝通的目的為何,以及希望溝通達到何種效果(2).確定溝通的目的為何,以及希望溝通達到何種效果

  29. (3).決定應該發展什麼訊息,包括訊息內容 • (說些什麼),訴求方式(怎麼說),以及訊息結構(如何有條理的說出來)。

  30. (4).要完成上述溝通目標,需要多少預算

  31. (5).決定如何將這些預算分配在不同的溝通途徑上。(5).決定如何將這些預算分配在不同的溝通途徑上。

  32. (6).測定溝通的效果,以便了解是否達到預定的目的(6).測定溝通的效果,以便了解是否達到預定的目的

  33. 因為顧客導向是消費者的需要與慾望,並依此為依歸。廠商必須製造出顧客想買的東西,而非廠商最容易製造的東西。只有消費者才是老闆,和最後的仲裁者。畢竟顧客所購買的是產品的利益,而非產品本身,廠商必須從顧客的眼光反觀自己,並非從自己的眼光去看消費者。因為顧客導向是消費者的需要與慾望,並依此為依歸。廠商必須製造出顧客想買的東西,而非廠商最容易製造的東西。只有消費者才是老闆,和最後的仲裁者。畢竟顧客所購買的是產品的利益,而非產品本身,廠商必須從顧客的眼光反觀自己,並非從自己的眼光去看消費者。

  34. 2-4:競爭者導向 此導向則是傳統上比較受到忽視,而最近則在國外日益受到重視。基本上商場如戰場,競爭對手猶如戰場上的敵人,消費者的心就是戰場,是人人想要征服的。而賣場上的貨架位置更是另一個人人想要爭取的戰場,因此,競爭者導向就是在競爭者所處的地位發掘出對方的弱點,並針對該弱點發動行銷攻勢,以便戰勝對手,贏取市場。

  35. 第三節:資訊與媒介行銷

  36. 3-1:資訊對社會的影響 電腦網路將延伸到家庭,家庭將成為一個龐大系統的一部分。一旦網路形成,不僅包括大規模的商用大型主機,包括每一個辦公室中的桌上個人電腦,也包括每一個家庭中的電腦,這個網路系統威力之大將難以想像。而這一切都必須靠一個催化劑來促成,就是通訊~新電腦基礎架構的神經系統。

  37. 電腦 對社會的影響力

  38. 企業與經濟面: 效率提升,也使公司更有效能、更具競爭力 例如: 追蹤與處理公司作業的每一個層面 簡便處理大事或應付小是同樣 輕而易舉經營一家製造廠或坐電話留言都

  39. 電視 電視正經歷自他商業化問世以來最大的改變。一些有創意的公司正運用先進的電腦與通訊科技重新發明電事,使他在本質上成為一種新媒體。

  40. 電視觀眾將成為他們自己的節目導播 加州塞利特的居民想看一部首輪電影,可以在螢幕上叫出影片營單,選出一部中意的片子~而且立刻就看。 俄亥俄州戴登的居民想看上周播出的{星艦迷航記},可以立即在任君選擇頻道上看到。

  41. 它使我們賣出大眾傳媒的範疇進入{大量訂製}的世界。 麻塞諸塞週牛頓市的居民想購物,可以在GTE的主殿子購物中心裡慢慢逛。

  42. 觀眾不再只是看節目而以,還可以參與節目。 例如:新力娛樂公司預定在一九九四年推出遊戲節目頻道。這是一項全國性有線電視服務,將以互動的方式,一天二十四小時播出像{超越時鐘}、{幸運輪}與{危難}這類大受歡迎的節目。任何人都可以看這個頻道,不過若坐在家裡想參加遊戲,就必須經過特別連線才能夠玩。

  43. 3-2:光纖對社會的影響

  44. 電流干擾現象 沒有光纖,一根針與一個壺的聲音區別難以分辨 有了光纖,訊號傳送清晰的有如鈴聲。工程人員因而可以重新設計網路,認為他們的資訊理所當然低幾乎不會中斷。

  45. 竊聽 一般電線:只要將感應器夾在電線上,就很能夠竊聽的到。 光纖:打開光纖才能夠竊聽的到。

  46. 體積 一般覽線:需要許多根且不容易保養 光纖:只需一根且易於保養

  47. 第四節 傳播的分析及重要性

  48. 4-1:傳播的定義 傳播則是一種輸送及接收訊 息的過程,主要是把訊息編碼後,經過傳輸及解碼的程序,達到接收者之處。

  49. 4-2:傳播的分析及重要性 傳播的效果理論分為: (一)早期的媒介萬能論 (二)中期的媒介效果有限論 (三)中度媒介效果時代

  50. (一)早期的媒介萬能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