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38 Views
心房颤动 2009 : 机制和消融的认识. 姚 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中心. 1996 年法国的 Jais 等提出; 适于局灶性房早 + 短阵房速 + 房颤者; 肺静脉隔离术,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 房颤的导管消融简史: PVI. 本世纪初期的主流术式; 肺静脉狭窄; 公认成功率约 30 %; 该术式已被淘汰;. 房颤的导管消融史:环肺静脉大隔离术. 2000 年意大利米兰 Pappone 提出; 扩大肺静脉口消融范围; 终点依然是肺静脉电隔离;. 目前主流的术式; 可发生致命的食管-左房瘘; 目前公认一次成功率约 50 %;.
E N D
心房颤动2009:机制和消融的认识 姚 焰 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心律失常中心
1996年法国的Jais等提出; 适于局灶性房早+短阵房速+房颤者; 肺静脉隔离术,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 房颤的导管消融简史:PVI 本世纪初期的主流术式; 肺静脉狭窄; 公认成功率约30%; 该术式已被淘汰;
房颤的导管消融史:环肺静脉大隔离术 • 2000年意大利米兰Pappone提出; • 扩大肺静脉口消融范围; • 终点依然是肺静脉电隔离; 目前主流的术式; 可发生致命的食管-左房瘘; 目前公认一次成功率约50%;
房颤的导管消融史:碎裂电位消融 • 2004年美国Nademanee提出; • 不隔离肺静脉,只消融有碎裂电位的部位; 迄今无人能够重复出相同结果; 沦为大隔离术的补充;
房颤的多子波理论 • Moe & Abildskov 于1959年提出multiple reentrant wavelets (多个折返性子波)假设; • Allessie 于 1985年以动物实验“证实“;
房颤机制认识简史 1914 Garry: “variant circular movement” 1920 Lewis : single dominant rotor • 1959Moe : multiple wavelets hypothesis • 1985 Allessie: experimental study supported Moe’s theory 2001 Jalife: mother rotor Yao: Linear ablation • 1987 Cox: “Maze” procedure 1997 Jars & Haissagurre: focal origin/trigger Haissagurre: PVI Pappone: circumferential PVI Nademanee: fractionated potential
环肺静脉大隔离术(CPVI)为目前房颤消融的主流术式, 一次成功率约为50%左右; • 与CPVI相关的左房房扑(LAFL)发生率可达31%; • 肺静脉隔离线部分恢复传导一直被认为是导致复发的根本原因; 顶部和峡部的传导对消融失败或复发究竟有何影响? • Nilssion B, Am Heart J. 2006 152:537 Gerstenfeld EP, Heart Rhythm 2007; 4: S65-72
24例患者(男性20例),平均年龄56±7(40-71)岁,均接受过1-2次环肺静脉隔离术,距最后一次消融术至少6月仍然有频繁阵发或持续性房颤/房扑;24例患者(男性20例),平均年龄56±7(40-71)岁,均接受过1-2次环肺静脉隔离术,距最后一次消融术至少6月仍然有频繁阵发或持续性房颤/房扑; • 全部患者均进行左房非接触式激动标测; • 根据标测结果进行心房线性消融,以房颤/房扑被终止且不被诱发为一级终点; • 消融条件: • 8mm大头; • 功率上限 60W; • 温度上限 58oC Yao Y, Heart Rhythm 2007 Zheng LH,Yao Y,JCE 2008
患者基本资料 • 平均年龄 56±7(40-71)岁 • 首次消融术前心律失常 • 持续性房颤 6 • 阵发性房颤 19 • 既往消融次数 • 1次 20 • 2次 4 • 既往消融方式 • 内科 21 • 外科 3(开胸2例,胸腔镜1例) • 隔离术后平均随访时间 18±14(6-45)月 • 本次消融前心律失常 • 房颤(包括合并房速) 9 例 • II型房扑 15 例 • 本次消融前LA内径 41±3 mm • 器质性心脏病 • 风心病 2 • 肥厚性心肌病 1 • 冠心病 1
结 果 • 24例中,13例EPs记录到房颤(其中6例合并II型房扑,3例合并I型房扑),10例只记录到II型房扑,1例为房速; • 诱发房颤13例,左房II型房扑28种; • 在41例房颤和左房房扑中,由左房顶部传导参与的房颤和/或房扑16种,由LAA-LPV之间嵴部缝隙参与的为18种,由峡部缝隙参与的为7种; • 24例中20例在线性消融术中达到一级终点,4例达到二级终点;
经胸腔镜外膜大环隔离术后复发 • 男,61岁; • 阵发房颤4年; • 1年前接受经胸腔镜外膜肺静脉大环隔离+左心耳切除术; • 术后一年仍有阵发房颤频发;
于顶部缝隙处放电时激动顺序改变(大头局部电位极小)于顶部缝隙处放电时激动顺序改变(大头局部电位极小)
结 语 • 由于缺乏机制研究的支持,房颤的导管消融步入了迷茫和停滞期; • 碎裂电位消融术基本被否定; • 外膜与内膜环形隔离消融各有利弊,可以互为补充; • 但是,大环隔离术后的真正远期效果仍然有待时间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