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635 Views
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策略. 13700028204 shgn1975@163.com http://shgn911.haodf.com. 辽宁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科 商冠宁. 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教育课程 2012.10.20. 肿瘤. 肿瘤 (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E N D
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策略 13700028204 shgn1975@163.com http://shgn911.haodf.com 辽宁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科 商冠宁 辽宁省抗癌协会肿瘤教育课程 2012.10.20
肿瘤 • 肿瘤(tumor)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通过肿瘤遗传家系分析、流行病学以及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肿瘤是一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类疾病通过肿瘤遗传家系分析、流行病学以及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肿瘤的发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肿瘤是一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类疾病 • 正常体细胞在多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多种基因变异,引起基因表达紊乱,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物学活性,经过多阶段的形态学变化逐渐形成肿瘤细胞。 • 肿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变异累积的复杂的病变过程。 other use.
发病机制 肿瘤发病机制研究发展史 古代体液学说 化学致癌学说 20世纪上叶 病毒致癌学说实验肿瘤学诞生 物理致癌学说 20世纪中叶基因突变致癌学说 多因素、 综合致癌理论 20世纪后叶多阶段、 ( 癌变多阶段 多基因变异分子模型建立)
癌症现状 2010年全球癌症流行病数据 • 新发病:1000万人 • 死亡:620万人 • 现患:2200万人 2010年中国癌症流行病数据 • 发病:200-250万人 • 死亡:150-170万人 • 癌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因的首位
中国癌症流行趋势的特点 • 城市发病高于农村 • 高发癌谱不断变化 • 存在许多疾病高发区
恶性肿瘤的特点 尽管肿瘤是一类病因复杂、表现很不一致的疾病,但也具有共性。认识这些共性就成了我们确定诊断和制定治疗的关键。这些共性有: 1、全身任何部位,除头发和指甲以外,都可以发生肿瘤。由于肿瘤是自体细胞发生的,机体对于它不像细菌、病毒入侵反应那么强烈。 2、肿瘤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总的规律是不断发展的。大部分恶性肿瘤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局部到全身。
3、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只要重视还是可能发现的。临床症状的出现应引起重视,是诊断肿瘤的开端,例如不正常的出血、破溃,常标志着粘膜不完整,应查明原因。3、早期症状常不明显,但只要重视还是可能发现的。临床症状的出现应引起重视,是诊断肿瘤的开端,例如不正常的出血、破溃,常标志着粘膜不完整,应查明原因。 4、肿瘤不能单靠症状判断,它的特异性很差,与很多疾病相似的表现。和其它疾病鉴别的要点是肿瘤不断进展的基本特征。 5、病史可以代表肿瘤的发展过程,提供有价值的线索。重视癌前病变的存在,发展的程度和阶段,有的癌前病变可在一定阶段癌变,应特别注意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病理。
6、肿瘤早期可无症状,体检可以发现很多有 用的资料和数据。如 (1)有的表浅部位的肿瘤很多可以通过体检、 肛门指诊、内窥镜检查直接看到,并可 取细胞涂片或活组织。 (2)肺部肿瘤 影像学检查 (3)腹部肿瘤 体检、影像学检查 健康检查、肿瘤普查很重要。
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段 目前肿瘤的诊断: 1、临床检查 2、细胞和组织学(病理学)检查 3、内窥镜检查 4、影像学检查 5、实验室检查 取得细胞或组织学证据仍然是当前确定肿瘤诊断的主要依据。
肿瘤预防----- 观念要转变,从治病转变到预防上
人们曾普遍认为癌症是“医学的失败”,患上癌症便是被判了死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癌症的认识日益深化,目前认为癌症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WHO在80年代已明确提出防治肿瘤的“三个1/3战略”: 1:1/3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2:1/3的肿瘤通过现有的诊治手段,早期发 现是可以治愈的 3:1/3的肿瘤合理运用现有的医疗方法,可 提高疗效,减轻痛苦,延长生存期
肿瘤预防的分级 一级预防: 消除或减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症的发生 二级预防: 癌症一旦发生,如何在早期阶段发现它,予以及时治疗 三级预防: 诊断与治疗后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措施: 搞清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
一级预防 一些已知的致癌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1)吸烟与肺癌、食管癌、肝癌、胰腺癌、膀胱 癌有关。 预防措施: 戒烟 2)饮水污染和食物污染与食管癌、肝癌、胃癌 有关。 预防措施:防止水源和食物污染,严格控制 和监测食物添加剂,提倡饮用优质饮用水,改变嗜吃盐腌、烟熏食品的嗜好。
一级预防 3)乳腺癌和结肠癌与不良饮食习惯(高脂肪、高蛋白少纤维)有关。 预防措施:提倡多吃食物纤维,防止过多摄入脂肪,控制肥胖。提倡食用谷类、水果和蔬菜。 4)接触石棉、放射引起肺癌。苯可能与白血病相关。 预防措施:避免接触石棉、放射物和苯等。 5)病毒感染 •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癌 •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与宫颈癌 • EB病毒与鼻咽癌 预防措施:疫苗接种
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措施: 筛检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早期发现肿瘤病例主要依靠: 1:高危人群的筛检和普查 2:健康体检
二级预防 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肺癌: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经抗生素、止咳药治疗不见缓解且逐渐加重。 食管癌:吞咽食物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后闷胀不适、食管内有异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胃癌: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服止痛、止酸药不能缓解,持续性消化不良。 乳腺癌:乳房能触摸到肿块,尤其40岁以上女性应警惕。 宫颈癌:性生活后出血或阴道不规则出血,白带增多等。
二级预防 大肠癌:腹痛、下坠、便血、贫血、乏力、腹部可摸到肿块。若下坠感明显并伴有大便带血,则应警惕直肠癌。 鼻咽癌:涕中带有少量血丝(特别是晨起后严重),鼻塞、耳鸣、头痛尤其偏头痛。 皮肤癌:黑痣或疣突增,颜色加深、渗液、溃烂、脱毛、出血或变粗糙等,常伴有局部不适。 颅内肿瘤:早晨或晚上多发头痛,常以前额、后枕部及两侧明显;随头痛加剧还伴有呕吐症状。 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造血系统癌症: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
二级预防 防 癌 查 体 1:初筛普查是发现和诊断早期癌症的途径 2:早诊早治、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治疗效果
体检计划 • 宫颈癌:20岁后或有3年以上性行为每年一次宫颈筛查。 • 乳腺癌:女性30岁后每月自查一次,35岁以上每年一次B超,40岁以上每年一次X光钼靶检查。 • 肺癌:40岁后,烟民千万盯着肺。每半年或1年检查一次胸部X线照片或CT。 • 胃癌:70%早期无明显症状,筛查很重要!胃蛋白酶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查、胃肠X线检查
体检计划 • 前列腺癌:50岁后每年一次前列腺特异抗体(PSA)试验。 • 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50岁以上每年一次肛指检查、大便隐血试验;每5年一次结肠镜。 • 肝癌:慢性肝炎患者、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每半年一次肝脏B超检查、甲胎蛋白(AFP)
癌变的多阶段发生模式 • 正常 增生 轻度不典型增生 原位癌 侵袭癌 转移癌 癌前病变 10----30年 • 从正常细胞发展成恶性肿瘤,大多经历“癌前病变”阶段。 “癌前病变”发展成侵袭癌一般需要10年, “癌前病变”一般是可逆的。
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措施: 对癌症患者减少其并发症, 防止残疾,提高生存率、康复率,以及减轻由癌症引起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3-D Pie Chart 恶性肿瘤的治疗: 始于19世纪初,肿瘤外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19世纪初末,放射性物质的发现,使肿瘤治疗产生了新的疗法。 20世纪初抗癌药物的使用,使古老的内科疗法 焕发出新的潜力。 手术、放疗、化疗逐渐形成了现代医学治疗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
近20年,是肿瘤治疗学上百花齐放的时代,除了传统的三大手段之后,崛起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介入治疗、 生物治疗(免疫、基因、靶向治疗等)、物理治疗(激光、微波、超声、射频等)及中医药治疗。
1990年代兴起的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以其重证据的特点,正在深刻地影响21世纪的肿瘤临床研究。临床肿瘤学正在步入一个更为理性的时代。 循证医学的定义: "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和愿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病人的治疗措施"。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概念 根据病人的身心状况、肿瘤的具体部位、病理类型、侵犯范围(病期)和发展趋向,结合细胞分子生物学的改变,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各种有效治疗手段,以最适当的经济费用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同时最大限度地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恶性肿瘤综合治疗基本原则 • 1、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 • 2、分期治疗的原则 • 3、个体化治疗的原则 • 4、生存率与生活质量并重的原则 • 5、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 • 6、中西医并重的原则 • 7、不断求证的原则 规范化+个体化
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目的: 不在于 减少各种手段的治疗强度来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在于 充分利用各种手段的不同作用机制来提高治疗效果指数 。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 1、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随主观愿望进行综合治疗,宁滥勿缺的做法 相当常见。 2)缺乏有效预测因子,各种手段的合理应用有 困难。 3)滥用不成熟的方法 4)墨守成规,不愿探索新的方法。
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呈现几个趋向: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研究的发展方向目前呈现几个趋向: 1、采用循证医学指导多学科综合治疗。 2、细胞分子生物学预测和预后因素的研究加强。 3、各学科自身研究的深化,如: (1)外科手术的精细化和微创化; (2)化疗新的和更好的药物的不断出现; (3)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治疗、超 分割或加速分割技术。
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 分子生物学的创立引起肿瘤治疗模式的变化 肿瘤的基因类型 肿瘤部位(实体) 肿瘤组织 分子生物学 • 从分子水平对疾病的重新认识 • 不断提高的诊断技术和不断积累的临床实践 • 将来的肿瘤治疗模式:以分子生物学诊断为基础的综合性靶向治疗
感 谢 分 享! 商冠宁 医学博士 副主任医师 硕士导师 辽宁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肿瘤科 专业领域:骨肉瘤保肢手术治疗 软组织肉瘤修复重建 骨转移癌的外科干预治疗 恶性黑色素瘤的外科治疗 • 13700028204 • shgn1975@163.com • http://shgn911.haodf.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