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likes | 178 Views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九台市龙嘉镇中心学校 吕文革.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目录. 教育技术的含义 教育技术的发展 教育技术的应用 结束. 教育技术的含义. 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比较多的是采用美国教育技术协会( AECT ) 1994 年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 试行 )》 的定义
E N D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九台市龙嘉镇中心学校 吕文革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目录 • 教育技术的含义 • 教育技术的发展 • 教育技术的应用 • 结束
教育技术的含义 • 有关教育技术的定义,国内比较多的是采用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ECT)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的定义: •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 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 •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定义 • 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该标准对教育技术作了以下定义: • 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发展(1) • 教育技术是随着教育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我国的教育技术是从电化教育起步和发展的,它的发展历程从时间上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期)我国从20年代开始在南京、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开展了最初的电化教育实验,其中包括幻灯、电影、广播在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上述活动的开展,在30年代出现了“电化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于1942年出版了《电教通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了《电化教育》资料;舒新城于1948年出版了《电化教育讲话》专著。
教育技术的发展(2) • 一、初创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期)我国从20年代开始在南京、上海、无锡、苏州等地开展了最初的电化教育实验,其中包括幻灯、电影、广播在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上述活动的开展,在30年代出现了“电化教育”这一专有名词。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电化教育专修科于1942年出版了《电教通讯》;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印了《电化教育》资料;舒新城于1948年出版了《电化教育讲话》专著。 • 二、奠基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60年代中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电化教育随着教育事业受到重视而得到了发展。到1965年,我国的电化教育工作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从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后期,电化教育处于停顿状态。
教育技术的发展(3) • 三、发展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电化教育也和其他事业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引进了以教学设计为代表的系统方法,开始有意识地注意行为主义和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影响;媒体以音像技术为主,并开展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验。 • 四、深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对国外教育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尤其是美国AECT1994定义的引入,对我国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定位、学科体系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为主的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以教学设计和绩效技术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得到重视;教育技术研究成果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初步得以确立。
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 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它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象、计算机等现代教学媒体和抽象形式表现出来的作用于教与学实践中的科学理论知识、系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