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二節社會的變遷與多元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二節社會的變遷與多元. 學習目標. 了解戰後臺灣的人口成長與人口結構 明白臺灣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過程與現象 知道臺灣家庭結構的轉變與社會運動的開展. 課文整理. 人口成長. 一、日治中晚期:死亡率下降、人口成長快速 二、民國 38 年:大陸軍民移入→外省人形成新族群  ( 原有族群: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 ) 三、民國 40 年:人口突破千萬。因:   1. 衛生進步、死亡率下降   2. 經濟繁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增 四、民國 48 年倡節育:蔣夢麟提倡

jack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 第二節社會的變遷與多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戰後經濟、社會的變遷第二節社會的變遷與多元

  2. 學習目標 • 了解戰後臺灣的人口成長與人口結構 • 明白臺灣工業化與都市化的過程與現象 • 知道臺灣家庭結構的轉變與社會運動的開展

  3. 課文整理 人口成長 一、日治中晚期:死亡率下降、人口成長快速 二、民國38年:大陸軍民移入→外省人形成新族群  (原有族群: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 三、民國40年:人口突破千萬。因:   1.衛生進步、死亡率下降   2.經濟繁榮、人口自然增加率大增 四、民國48年倡節育:蔣夢麟提倡 五、民國50年代中期:推動「家庭計畫」,人口成長得以控制

  4. P168

  5. P168

  6. P168

  7. 課文整理 臺灣人口目前狀況 一、人口老化:平均壽命逐年成長  (男性平均壽命超過76歲,女性超過82歲) 二、人口衰減:自然增加率已降至千分之五 三、改善策略:   1.鼓勵生育   2.外籍新娘的增加有助提高生育率   →但教養上政府需多予以協助

  8. P169

  9. P169

  10. 臺灣自民國89~94年的嬰兒出生率

  11. 課文整理 工業化與都市化 一、日治末期:都市人口未超過25% 二、政府遷臺:大量軍民移入,有助早期都市化 三、民國50年代以來:  1.政府的經濟政策→快速工業化→加速都市化  2.由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  3.工業都市易吸引大量農村青年湧入 四、民國67年:高速公路通車,傳媒普遍,農村人口移往都市 五、現況:  1.臺北、高雄、臺中:成為百萬人口大都會區  2.大都會衛星城市:人口增加速度驚人

  12. P170

  13. P170

  14. 臺灣的都市化 圖中明顯顯示,臺灣的人口高度集中於臺北、高雄、臺中大都會區,而大都會衛星城市次之。

  15. 課文整理 都市化帶來的問題 一、都市工作機會較多 二、都市公共部門建設趕不上人口增加速度  →交通、衛生、環保、住宅、犯罪、教育等問題叢生 三、企業過渡集中於都市:跨國公司尤好臺北、高雄 四、受全球化影響:國與國溝通逐漸成為城市與城市溝通 五、解決方法:政府應強化基礎建設及都市競爭力

  16. P171

  17. 犯罪率節節上升、治安惡化 就目前資料顯示,國內治安問題不僅絲毫沒有改善,反而一年比一年嚴重。(內政部刑事警察局)

  18. 課文整理 家庭型態的轉變 一、背景:  1.工業化、現代化對傳統家庭型態及婚姻關係造成衝擊  2.農村人口外移 二、轉變:三代同堂、親人共居   →都市「核心家庭」居多 三、核心家庭的問題:  1.喪失傳統社會家庭功能  2.幼兒托育、老人安養問題最為嚴重

  19. P171

  20. 課文整理 婚姻結構的轉變 一、婦女依賴丈夫程度大不如昔 二、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晚婚或不婚 三、女性意識提升與經濟獨立,易致離婚率提高 四、問題:  1.使家庭型態日益複雜  2.離婚單身、單親、同居等非主流家庭比例提升  3.同性戀家庭出現,挑戰傳統家庭的定義

  21. P172

  22. P172

  23. 30-34歲未婚人口有升高趨勢 資料來源:內政部,臺閩地區人口統計,92年6月。

  24. 臺灣單親家庭類型比例 http://sowf.moi.gov.tw/19/quarterly/data/102/13.files/image004.gif

  25. 課文整理 社會運動的展開 一、背景:  1.戒嚴時期活躍的「黨外」活動  2.人民所得增加、教育普及  3.威權統治的鬆動  4.經濟、社會的轉型 二、分類:  1.為追求社會公益:消費者保護運動…  2.為爭取某一族群權益的社會運動:婦女運動…  3.帶有政治色彩:海外臺灣人返鄉運動…

  26. P172

  27. P172 P173

  28. P173

  29. P173

  30. P172 P173

  31. 反核運動 • 左:1988.2.20蘭嶼反核廢料報告劇以「還我生存」突顯訴求。 • 右:1987.11.1臺灣環境保護聯盟拉起鮮明的反核旗幟,反對政府興建核四廠。

  32. 原住民社運團體 原住民社運團體透過「霧社事件」,控訴百年來日本政府及臺灣當局壓迫原住民的不滿。

  33. 廢除刑法一百條運動 「行動100聯盟」以廢止刑法第100條為訴求。圖為其在教師會館外抗議,並在警方的鐵網上掛滿政治黑名單的布條。

  34. 課文整理 社運人士的努力成果 一、設立置基金會,如: 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氏基金會、新環境基金會、婦女新知基金會、婦女救援基金會等 二、不合理的法律獲修訂或立新法保障,如:  1.民法親屬篇→男女平等  2.保障婦幼權利: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治條例、性侵害犯罪防制法、家庭暴力防制法、兩性工作平等法 三、其他:臺灣政體轉向民主、社會價值日趨多元、言論自由、社會開放、平等投票權、社會福利、全民健保…等

  35. P173 P174

  36. P174

  37. 好站連結 •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全球資訊網/臺灣的故事/社會運動:來自人民的力量 http://www.gio.gov.tw/info/taiwan-story/society/down/3-2.htm • 生育、養育及移入人口對人口結構之影響http://www.cepd.gov.tw/upload/MANP/Plan/1present930805@109881.91199169916@.pdf

  38. 圖源出處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