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152 Views
1961u5e74u8d8au6218u7206u53d1uff0cu4e3au4e1cu5357u4e9au5176u4ed6u56fdu5bb6u5e26u6765u4e86u6050u614cuff0cu5b83u4eecu76f8u4fe1u7f8eu56fdu63d0u51fau7684u9aa8u000bu724cu6548u5e94uff08 Domino Effectuff09u7406u8bbauff0cu5373u5f53u4eb2u7f8eu7684u5357u8d8au5012u4e0bu4ee5u540euff0cu5b83u4eecu4e5fu4f1au88abu5171u4ea7u4e3bu000bu4e49u52bfu529bu5165u4fb5u3002u56e0u6b64uff0cu4e3au4e86u56fdu5bb6u5b89u5168u53cau533au57dfu7a33u5b9auff0cu90e8u5206u4e1cu5357u4e9au56fdu5bb6u4ea7u751fu4e86u533au57dfu5408u000bu4f5cu7684u5ff5u5934uff0cu907fu514du88abu5171u4ea7u515au63a7u5236u3002
E N D
一、成立背景 1961年越战爆发,为东南亚其他国家带来了恐慌,它们相信美国提出的骨牌效应( Domino Effect)理论,即当亲美的南越倒下以后,它们也会被共产主义势力入侵。因此,为了国家安全及区域稳定,部分东南亚国家产生了区域合作的念头,避免被共产党控制。
尽管大部分东南亚国家恐惧共产主义,并不代表它们会选择投奔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曾遭受欧美国家的长期殖民统治,东南亚国家十分珍惜它们的独立地位,不想再受超级大国支配,故希望凝聚彼此的力量,建立一个具重要国际地位的组织,以便能在冷战中保持中立尽管大部分东南亚国家恐惧共产主义,并不代表它们会选择投奔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由于曾遭受欧美国家的长期殖民统治,东南亚国家十分珍惜它们的独立地位,不想再受超级大国支配,故希望凝聚彼此的力量,建立一个具重要国际地位的组织,以便能在冷战中保持中立
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1967年,英国面临严重的英镑危机,决定大幅度减少在马新的驻军,并表示计划于70年代中期撤出在马新的基地;与此同时,越南战争不断升级,美国极力游说东南亚国家帮助其分担责任;东南亚各国普遍担心印支半岛的动荡进一步向本地区扩散。这促使东南亚国家加快地区合作的步伐。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1967年,英国面临严重的英镑危机,决定大幅度减少在马新的驻军,并表示计划于70年代中期撤出在马新的基地;与此同时,越南战争不断升级,美国极力游说东南亚国家帮助其分担责任;东南亚各国普遍担心印支半岛的动荡进一步向本地区扩散。这促使东南亚国家加快地区合作的步伐。
1967年8月6-8日,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和新加坡五国外长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 Bangkok Declaration),决定成立东南亚国家联盟(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简称“东盟”或“亚细安”ASEAN))。 也有译为东南亚国家合作机构,简称“东合”;或东南亚国家协会,简称“东协”
宣言表示,成员国政府将本着平等和伙伴关系的精神,通过集体努力与合作,加速本地区的经济成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各国也通过对正义与法治的尊重,和遵守联合国宪章,促进地区性的和平与稳定。东盟设有由外交部长组成的部长级会议,常年会议在各成员国首都轮值举行,商讨与本地区有关的国际问题及其对策,并制定共同政策。各成员国也委任一名秘书长,以处理该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行政事务。宣言表示,成员国政府将本着平等和伙伴关系的精神,通过集体努力与合作,加速本地区的经济成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各国也通过对正义与法治的尊重,和遵守联合国宪章,促进地区性的和平与稳定。东盟设有由外交部长组成的部长级会议,常年会议在各成员国首都轮值举行,商讨与本地区有关的国际问题及其对策,并制定共同政策。各成员国也委任一名秘书长,以处理该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行政事务。
三、东盟成立后的发展东盟建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组织的运行机制。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初创时期(1967-1975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目标和宗旨,建立机制,调整内部关系,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的初步尝试。三、东盟成立后的发展东盟建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成员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组织的运行机制。其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初创时期(1967-1975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立目标和宗旨,建立机制,调整内部关系,在某些领域进行合作的初步尝试。
当时世界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美国总统尼克逊提出美军将在越战结束后撤出亚洲,英国宣布撤出苏伊士以东的军队;另一方面,苏联则提出“亚洲集体安全体系”( Asian Collective Security System),要填补英美留下的真空,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也开始建立新的国际关系。面对形势的急剧变化,东盟重新认识自己的安全环境,调整对外战略,加强协调合作。
1971年11月,在吉隆坡召开的东盟外交部长年会上,我国建议东南亚应宣布为中立地区,以避免为对这地区虎视眈眈的列强所利用,卷入列强纷争的漩涡。会上发表了《吉隆坡宣言》( The Kuala Lumpur Declaration)进一步寻求列强的认同,保证不干预东南亚各国的独立与自由,使东南亚成为和平、自由的中立地带。这时期东盟的经济合作主要是以贸易和工业合作为主,但进展甚微。
2、奠基时期(1976-1991年)此阶段东盟开始举行首脑会议(即高峰会议 Summit Meeting),并通过外长和经济部长会议为东盟的政治、经济以及社会和文化合作制定了若干政策和决定;同时还迎来1984年独立的新成员——汶莱。 这段期间,东南亚的政治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越战结束后,美军撤退,苏联趁机扩张,支持越南推行霸权政策,侵略邻国。
在东南亚地区安全受到威胁下,1976年东盟五国首长第一次全体出席了在峇厘举行的峰会,以消除内部分歧和矛盾,加强合作,维持区域和平与安宁。会议签署了《东南亚友好与合作协定》( Treaty of Amity and Co-operation- in Southeast Asia),确定东盟的宗旨和“互不干涉内政”“用和平手段解决分歧或争端”的原则,达成建立东盟秘书处的协定,提出“地区中立化”和“东南亚无核区”的主张。
在经济合作方面,东盟以《东盟特惠贸易安排协议》( ASEAN Preferential Trading Arrangements,1977)为蓝本,实施特惠贸易制度,发展贸易自由化,建立大型的区域性工业,发展与西方大国的经济关系。东盟自成立以来,皆以“东盟方式”( ASEAN way)处理各种地区和国际事务,从而使东盟成员国之间能够长期保持和平。
3、全面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东盟也顺应国际和平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此时期东盟的地区安全合作,最主要的成就是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使印支半岛局势趋于缓和。越南(1995)、缅甸(1997)、寮国(1997)和柬埔寨(1999)相继加入东盟,东盟实现了“东南亚十国共同体”的组织目标。3、全面发展时期(1992年至今)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东盟也顺应国际和平环境,推动区域一体化。此时期东盟的地区安全合作,最主要的成就是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使印支半岛局势趋于缓和。越南(1995)、缅甸(1997)、寮国(1997)和柬埔寨(1999)相继加入东盟,东盟实现了“东南亚十国共同体”的组织目标。
在经济合作方面,1992年在新加坡举行的第四届东盟高峰会议批准了东盟自由贸易区计划,决定从次年1月1日起十五年内建成东盟自由贸易区(ASEAN Free Trade Area)。东盟经济部长则批准作为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主要机制的《共同有效优惠关税协定》( Common Effective Preferential Tariff东盟经济合作开始区域一体化进程。
随着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经历了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东盟国家普遍认识到,只有在政治、经济、安全、社会与文化等领域加强合作,建立区域自觉应对外部冲击的多种机制,才能保证区域的安全、稳定与发展,建立一个类似于欧盟的“东盟共同体”(ASEAN Community)构想便应运而生。
2003年,在峇厘岛举行的东盟高峰会议,提出在2020年建立“东盟共同体”,通过一系列的会议和宣言的公布东盟合作逐渐进入机制化阶元段。2007年通过、次年12月生效的《东盟宪章》(TheASEAN Charter),为东盟解决内部分歧提供法律依据,为东盟共同体的建设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