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346 Views
NK 细胞的研究进展. 主要内容. NK 的定义. NK细胞是一类无典型 T 、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的淋巴细胞, 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其 在骨髓内发育成熟,主要存在于血、淋巴组织。CD16、CD56是NK细胞特有的标志。 NK 细胞细胞质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 。 NK 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死某些靶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以及机体某些正常细胞。. NK 的特点. 1.NK 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因而又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
E N D
NK的定义 NK细胞是一类无典型T、B淋巴细胞表面标志和特征的淋巴细胞,不表达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其在骨髓内发育成熟,主要存在于血、淋巴组织。CD16、CD56是NK细胞特有的标志。NK细胞细胞质内有许多嗜苯胺颗粒,故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NK细胞无需抗原预先致敏即可直接杀死某些靶细胞,包括肿瘤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细胞以及机体某些正常细胞。
NK的特点 1.NK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中含有大量的细胞颗粒,因而又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 2. NK细胞能够利用穿孔素和FasL杀伤靶细胞,还能分泌大量的IFN-y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3. NK细胞活化过程比B、T淋巴细胞迅速的多。 4. NK细胞在急性感染的早期具有控制微生物在体内迅速扩散的作用。
NK的功能 1、能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的功能。 2、NK细胞可产生:IL-1、IFN-γ、TNF等,有免疫调节作用。 3、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超敏反应的反应。 4、在骨髓移植中,NK细胞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造血调控效应。
NK的研究进展 1.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 2.胚胎免疫耐受方面
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 1、穿孔素和颗粒酶介导的靶细胞凋亡 通过释放包含穿孔素和颗粒酶的胞浆颗粒引起靶细胞凋亡是NK 细胞清除突变肿瘤细胞的一个重要途径 2、死亡受体介导的靶细胞凋亡 研究表明, NK 细胞表达至少3 种TNF 超家族死亡配体: Fas 配体( Fas lig and, FasL) 、TNF 和TNF 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TNF 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 , 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相应死亡受体结合而将其杀伤。
3 、细胞因子介导的杀伤作用 活化的NK 细胞可释放TNF-A 和TNF-B。 NF 通过如下机制杀伤靶细胞: ①改变靶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 导致多种水解酶外漏; ②影响细胞膜磷脂代谢; ③改变靶细胞糖代谢使组织中pH 降低; ④活化靶细胞核酸内切酶, 降解基因组DNA。 4 、ADCC 介导的杀伤作用 NK 细胞发挥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主要是通过其膜表面低亲和力的FcγRⅢ( CD16)介导。抗体与抗原结合后, NK 细胞的FcγRⅢ能识别并结合抗体的Fc 段, 导致自身的活化, 进而引起靶细胞的破坏
胚胎免疫耐受方面 中科大研究人员发现,在妊娠过程中,胚胎局部存在大量与众不同的自然杀伤细胞,天然杀伤能力很低,但可以产生伽马干扰素,抑制由于胚胎基因不合而产生的炎症细胞,并将其作用控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使母体对胎儿并不产生排斥反应,而是产生保护性免疫作用。胚胎局部的自然杀伤细胞富含一种微小核糖核酸分子,该分子在胚胎自然杀伤细胞中的含量是正常自然杀伤细胞含量的近万倍,导致胚胎自然杀伤细胞不能分泌生长因子IGF-1,从而失去杀伤功能。
总结 NK细胞属于粒状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它能迅速溶解某些肿瘤细胞,因此开发他的抗癌功能是近年来癌症研究的重点。特别是21世纪初人类开始的生命方舟计划在开发自然杀伤细胞的抗癌功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在胚胎免疫耐受方面取得了些进展。相信它会成为医学中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