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2

医学昆虫的间接危害

医学昆虫的间接危害. 医学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一 、 医学昆虫对人类的直接危害方式. 1. 吸血、骚扰: 如蚊、蝇. 2. 毒害: 如蜈蚣、隐翅虫. 3. 寄生: 如疥螨、蝇幼虫. 4. 过敏反应 : 如 尘螨. 二、间接危害 (传播病原体). 一、传播机制. 医学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 机械性传播 病原体通过昆虫的体表,口器或消化道,从一个寄主带到另一个寄主, 病原体在昆虫体内并不繁殖,在形态数量上均未发生变化 。. 2. 生物性传播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以及发育增殖等阶段。

jaci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医学昆虫的间接危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医学昆虫的间接危害

  2. 医学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一、医学昆虫对人类的直接危害方式 1. 吸血、骚扰:如蚊、蝇 2. 毒害:如蜈蚣、隐翅虫 3. 寄生:如疥螨、蝇幼虫 4. 过敏反应:如尘螨 二、间接危害(传播病原体)

  3. 一、传播机制 医学昆虫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1. 机械性传播病原体通过昆虫的体表,口器或消化道,从一个寄主带到另一个寄主,病原体在昆虫体内并不繁殖,在形态数量上均未发生变化 。 2.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历了发育、增殖以及发育增殖等阶段。 发育式:病原体只有形态结构以及生理生化特征上的发育,但无繁殖, 数量上不变。如丝虫微丝蚴在蚊子胃内的发育; 增殖式:病原体只有数量的增加,但无形态变化,如蚤传 鼠疫杆菌; 发育增殖式:上二者兼有之,如疟原虫蚊体期; 经卵传递式:病原体不仅在昆虫体内繁殖,还能经卵传给下一代并使之具有感染性。如蚊传乙型脑炎等。

  4. 医学昆虫对人类的间接危害 二、病媒节肢动物的判断标准 生 物 学 证 据:嗜人血、种群数量、寿命 流行病学证据:地理分布与季节消长的一致性 自然感染证据:流行区流行季节内分离到自然 感染的病原体 实 验 室 证 据:人工感染成功,并发育到感染期

  5. 医学昆虫对人类的间接危害 能传播病原体 的节肢动物 医学昆虫 媒介昆虫 由媒介昆虫 所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 患病 虫媒病 医学昆虫的传病过程

  6. 虫 媒 病 媒介昆虫传播的病原体种类 病毒 细菌 立克次体 螺旋体 寄生虫 • 虫媒病的流行特点 •  季节性 虫媒病的流行季节与有关传病昆虫的季节消长一致,一般虫媒病的发生紧随虫媒数量的增加而暴发流行 • 地方性虫媒病由医学昆虫传播,而医学昆虫的地理分布除少数分布在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各有其自然地理区系分布特征。 • 自然疫源性引起人类这类疾病的病原体,不是人类本身固有的,而是来源于自然界动物。由这类病原体引起人类 的疾病,统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7. 我国的主要虫媒病

  8. 蚊与疾病的关系 • 骚扰、吸血 • 传播疾病 • 疟疾(原虫)按蚊 • 丝虫病(蠕虫)按蚊、库蚊 •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 • 登革热(病毒)埃及伊蚊——流行于东南亚 • 黄热病(病毒)埃及伊蚊——流行于非洲、南美洲

  9. 中华按蚊

  10. 白纹伊蚊

  11. 伊蚊

  12. 正在吸血的雌伊蚊

  13. 雌蚊的吸血过程

  14. 雌蚊吸血状态

  15. 蚊 头 部

  16. 蚊卵孵化

  17. 按蚊各期幼虫

  18. 沼 泽 地

  19. 溪 流

  20. 溪 流

  21. 污 水 体

  22. 小型积水

  23. 小型积水

  24. 小型积水

  25. 英国皇家热带医学与卫生学学会会徽

  26. 超低容量喷洒化学杀虫剂灭蚊

  27. 蝇与疾病的关系 • 骚扰、吸血(吸血蝇类) • 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蝇蛆病 • 可寄生于眼、耳、鼻、口、胃肠道、泌尿生殖道、皮肤等处 • 传播疾病 • 生物性传播 • 锥虫病(舌蝇)、结膜吸吮线虫病 • 机械性传播

  28. 有利于蝇机械性传播疾病的因素 • 形态结构有利于携带病原体 • 活动栖息场所病原体多 • 来往于粪便、脓痰、血污、饭菜之上 • 出入于厕所、饭厅、垃圾、食品店之间 • 摄食习性:追香逐臭、喜腥爱甜 • 边吃、边吐、边拉、边抖动 所传疾病:消化道、呼吸道传染病,皮肤病,眼病

  29. 蝇爪

  30. 舍 蝇 大头金蝇

  31. 蝇 卵

  32. 蝇幼虫

  33. 蝇 蛹

  34. 蟑螂的危害 • 蟑螂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有的危害我们已经了解得较多。比如说蟑螂在家庭厨房卫生间、饭店、旅店、宾馆、工厂单位的严重危害我们经常耳闻目睹。 • 蟑螂除盗食食物,损害衣物、书籍等造成经济损失外,更主要的危害是传播疾病。蟑螂已被证明携带约40种对脊椎动物致病的细菌,其中重要的如传播麻风的麻风分支杆菌,传染腺鼠疫的鼠疫杆菌,传染痢疾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和小儿腹泻的的志贺氏痢疾杆菌,引起疮疖的黄金色葡萄球菌,引起尿道感染的绿脓杆菌,引起泌尿生殖道和肠道感染的大肠杆菌,以及传播肠道病和胃炎的多种多样沙门氏菌,如乙型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沙门氏菌等等。此外,蟑螂尚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合等病的细菌等。 • 另外,蟑螂还进入电脑、传真机、配电箱及DVD机等家用电器,引起故障和造成经济损失,国外有人称之为"电脑害虫"。

  35. 蟑螂为什么叫作“小强”? ◆蟑螂的历史有数亿年,而人只有几百万年......强 ◆蟑螂有3700多种...杂食?不...只要是有机物几乎都吃......强 ◆蟑螂可在真空下(非绝对真空,如宇宙)可以存活至少10分钟.......强 ◆蟑螂可以活在由40kw的x-ray下....而人类?请以秒计费..............强(P.S:蟑螂会死在由同步加速器提供10kev的x-ray下,这个强度是上者的1000倍)◆可以在12莫尔的HCL和18莫尔的NaOH下活上30秒..........强 ◆水下至少可以活上30分种............强 ◆在100度的炉子内可以活很久.........强 ◆要用传统兵器打死蟑螂...也就是拖鞋...要29.4牛顿........强 ◆蟑螂爬的速度比人奔跑略慢,但是这不包括在垂直墙壁上爬的速度.在水中蟑螂如履平地,蟑螂甚至还张有翅膀可以飞翔...........................强 ◆蟑螂的头断了后,身子和头仍可以分别活上好几天...最后的死因是饿死 ..................暴强

  36. 蚤(flea) • 形态:黄褐色,侧扁,足长发达,善跳,♂♀均吸血。 • 生活史:全变态 2~3周,寿命1~2年。

  37. 蚤与疾病的关系: 1. 骚扰吸血 2. 寄生(潜蚤病) 3. 传播疾病 1)鼠疫 2)鼠型斑疹伤寒 3)犬复孔绦虫病

  38. 虱(louse) • 形态:人头虱、人体虱、耻阴虱 • 生活史:不完全变态 • 23~30天,寿命30~60天 • 传病:流行性斑疹伤寒(普氏立克次体) 回归热(螺旋体) 战壕热(五日立克次体)

  39. 毛发上的头虱

  40. 人 体 虱

  41. 人头虱和卵

  42. 头虱(成虱和幼虱)

  43. 毛发上的头虱

  44. 头虱卵

  45. 头虱卵

  46. 幼虱孵出

  47. 耻阴虱背面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