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8

第九組 49570031   殷毓涵 49570037   林世如 49570045   陳詩琦 49570087   張鳳勻 49570099   方僑瑾 指導老師:簡俊成

Apple. 第九組 49570031   殷毓涵 49570037   林世如 49570045   陳詩琦 49570087   張鳳勻 49570099   方僑瑾 指導老師:簡俊成. 公司簡介.

jabi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九組 49570031   殷毓涵 49570037   林世如 49570045   陳詩琦 49570087   張鳳勻 49570099   方僑瑾 指導老師:簡俊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Apple 第九組 49570031  殷毓涵 49570037  林世如 49570045  陳詩琦 49570087  張鳳勻 49570099  方僑瑾 指導老師:簡俊成

  2. 公司簡介 蘋果股份有限公司(Apple Inc.,簡稱蘋果公司),原稱蘋果電腦(AppleComputer),2007 年 1 月 9 日於舊金山的 Macworld Expo 上宣佈改名。總部位於美國加州的Cupertino,核心業務是電子科技產品,目前全球電腦市場佔有率為 3.8%。蘋果的 Apple II 於 1970 年代助長了個人電腦革命,其後的 Macintosh 接力於 1980 年代持續發展。最知名的產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 電腦、iPod 數位音樂播放器和 iTunes 音樂商店, 它在高科技企業中以創新而聞名。

  3. 組織圖

  4. 沿革 • 1976年 史帝夫·賈伯斯和Ronald Wayne,在當年開發並銷售Apple I電腦。 • 1977年 發售最早的個人電腦Apple II。 • 1997年 史帝夫·賈伯斯回到蘋果。 • 1998年 推出第一代的iMac。 • 2001年 推出第一代iPod數位音樂播放器。 • 2003年 推出第一台的64位元個人電腦Apple PowerMac G5。 • 2004年 史帝夫·賈伯斯被診斷出胰腺癌,蘋果股價重挫。

  5. 沿革(續) • 2005年 史帝夫·賈伯斯宣佈下一年度的電腦將採用英特爾處理器。 • 2006年 斯蒂夫·喬布斯發表了第一部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台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 分別為iMac和MacBook Pro。 • 2007年 史帝夫·賈伯斯發布了iPhone與iPod touch。 • 2008年 史帝夫·賈伯斯發布了MacBook Air,這是當時最薄的筆記本電腦。 • 2009年 10月推出新款iMac,這是第一款使用Intel Core i5/i7的蘋果電腦,這 證明了蘋果公司對NVIDIA的新政策。 • 2010年 1月27日推出新款iPad平板電腦。

  6. 暢銷商品 • iPod 蘋果電腦最初把 iPod 作為 Mac 用戶的獨有的產品銷售,但公司在需求增加的情況下加入了對Windows的兼容。到2004年1月,iPod成為是全美國最受歡迎的數碼音樂播放器,佔領50%的市場比率。到了 2004 年 10 月,iPod 統治了美國的數碼音樂播放器的銷售,擁有超過 92%的硬碟播放器和超過 65%的所有類型播放器的市場。

  7. 暢銷商品(續) • iPhone iPhone是一支結合照相手機、個人數位助理、媒體播放器以及無線通訊裝置的掌上設備,4 頻段的 GSM 制式手機,支援EDGE和802.11B/G無線上網,支援電子郵件、行動通話、簡訊、網路瀏覽以及其他的無線通訊服務。iPhone 沒有鍵盤,而是創新地引入了 Multi-touch觸摸屏界面,在操作上與其他品牌的手機相比佔有領先地位。

  8. 創新策略:數位中樞概念 • 1980年:個人電腦的第一個黃金紀元,屬於生產力時代。 • 1990年中期:個人電腦的第二個黃金紀元,網路時代開始。 • 個人電腦進入第三個紀元:數位生活形態的年代。 • 電腦不再是周邊產品,而成為樞紐中心。 • 電腦是「數位中樞」,是所有數位裝置的中央平台。

  9. 產品創新&事業創新雙刀流 • 蘋果是一家具有產品創意導向的公司。 • 事業創新: 蘋果擁有全面性協調運作能力,包括產品、業務、行銷和後勤支援。 • Ex.1997年/11月——推出線上商店,類似戴爾公司接單後生產的製造營運模式。

  10. 簡化零件流程 • 有效降低存貨 1.製造作業集中交給愛爾蘭、新加坡和中國的承包商。 2.說服零件供應商將工廠和倉庫設置在離蘋果組裝工廠較近的地方,以配合效率的即時生產(just-in-time)營運模式。

  11. 全面控管:一體化部件 • 優勢: • 軟硬體的一體化,造就出更容易管理和控制的系統。 • 封閉的系統雖然受到很多侷限,但卻比較可靠。 • 穩定性、安全、易用性。 • 採取「垂直整合」模式:將硬體、軟體和線上服務加以結合。

  12. 彈性思考 • 由非標準化的產品轉變成盡量採用標準化零件和聯結器。 • Ex.開放ipod,使其也能用在Windows作業系統上。 • 蘋果公司運用此彈性思考的策略產生「月暈效應」的效果,主要是想捕捉Windows的使用者,刺激他們改用Mac OS。 ※月暈效應——讓公司其他產品也跟著沾光。

  13. 麥金塔模式 • 現行的通路模式稱為「推銷」,把大量產品猛塞給經銷商和通路商,藉由他們將產品銷售出去。 • 「麥金塔模式」裡採行「吸引」方式,亦即創造需求,使顧客透過通路管道,拿取他們想要的產品。 • 「麥金塔模式」的公司相信,決定什麼產品能賣座的是顧客的需求,不是通路的力量。

  14. 行銷目標 • 初期:將產品推廣到年輕族群,占有年輕族群市場。 • 中期:穩固現有市場,進一步將產品推廣至上班階層,並鎖定為主力市場。 • 長期:最後將產品推廣至全年齡層,達到市場占有率第一。

  15. 行銷技巧 • 塑造品牌成為生活品味的同義詞。 • 打造優雅而限量的精緻公藝文化。 • 善於創新的產品開發。在新產品發布時,利用新舊產品的關聯性,來互動營銷。將新產品引發的光環,分給舊產品,共享熱潮,以新托舊的放大和延續舊產品的命脈。 • 酷風格的設計與包裝。 • 積極採用置入性行銷,讓蘋果的產品在電影和 電視節目中亮相。

  16. 行銷-廣告 • 蘋果電腦靠三支「無名英雄」小廣告,帶來100萬次爆量搜尋 這三則電視廣告的配樂,分別找來三個不怎麼出名的小樂團。雖然 歌手不出名,但歌曲卻顯然經過精挑細選,非常、非常、非常的好 聽,好聽到觀眾看完這廣告,連忙回到電腦前面去搜尋「那是什麼 歌曲」? • 藉由線下的廣告,然後到線上去「延伸閱讀」。 • 廣告方法區分為「具名英雄廣告法」與「無名英雄廣告法。

  17. 通路 • 未有實體零售通路時,主要透過Macworld大展。 • 1990年代中期Mac主要透過郵購或像電路城或西爾斯百貨販售。 • 零售門市部:占了蘋果很大一部分業績。 • 「經驗創新」 ——從顧客經驗的角度設計店面,為顧客創造經驗,並鼓勵顧客試用產品。 • 注重產品生命週期而非交易的一瞬間。希望這是一切的開始。 • 「天才吧」 ——提供實用的訓練課程和支援性協助。

  18. 一個靠創意而生的公司如何跳脫傳統商業模式?一個靠創意而生的公司如何跳脫傳統商業模式? • 「從人性出發」 • 「從人們的需求去瞭解、設計產品」 • 以人性化的界面、精緻時尚的設計,成功抓住市場與消費者的目光。

  19. Apple創新的秘密 • 人性化的介面設計,讓蘋果電腦贏在創新的起點。 • 管理者應兼具使用者的思考。 • 管理者應綜觀全局,落實管理。 • 管理者應思索使用的意義。 • 追求卓越,發揚工匠藝術精神。 • 精益求精的工程師是作品為靈魂的一部分。 • 彈性管理讓工程師發揮創意,創新下一代科技產品。 • 堅定信念,讓信念付諸實踐。

  20. Apple全球行銷五大宗旨 • Innovation • Creative • Design • Ease of use • Qualify

  21. 全球一致的行銷image • 全球一致的品牌印象,因此無論在哪一個國家看到其Creative的image是一樣的。 • Apple不做One-of-many,也就是說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例如在平面雜誌呈現必須是封底或最前面一跨的方式呈現、電視廣告則挑選在具有公信市調公司裡佔前排名的頻道播放。

  22. 蘋果瘋橫掃全球特異獨行現奇蹟 • i 王朝:蘋果從iPad推出後,正式開展了「i王朝」 • 蘋果迷現象:蘋果迷主動推銷蘋果產品,當身邊親朋好友越來越多人使用同一種系統,蘋果便不需要多花時間及金錢在行銷策略上。

  23. 追求利潤與成長 • 若以蘋果電腦之iPod來看,iPod + iTunes的創新整合已經成功佔據產業鏈關鍵位置,利用iPod + iTunes優勢進一步影響整個產業鏈。

  24. 懷抱著改變世界的野心 • 不傾聽今日消費者的需求,但總說:「這是消費者明天想要的東西。」 • 刺激大眾的慾望,而不是一昧滿足大眾的需求。

  25. 經營策略 • 設計是個有趣的字。有些人認為設計代表外型看起來如何。但是如果深入思考,他實際上代表的是「如何運作」。要設計出好東西,必須「抓得住它」,與他心意相通。

  26. Apple成功的原因 • 一致性與連貫性 • 創新與美學 • 突破行銷模式 • 創新商業模式

  27. 蘋果成功的秘密 • 是Why How What • 而不是What How Why •  蘋果公司 "Think different" ,由不同角度看一件事,挑戰現況,使產品達到設計精美,簡單使用,和介面親切。

  28. The End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