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羅漢松

羅漢松. ‧ 中文名稱 :羅漢松 ‧ 科別 :羅漢松科 ‧ 俗名 :金錢松、長青、短青、土杉 ‧ 特徵 : - 單葉,螺旋排列,上下表 面光滑,革質 - 葉基銳形,葉端漸尖形, 葉緣全緣,邊緣略反捲 ‧ 特性 : - 木材、觀賞植物 - 全株形似羅漢披袈. 樟樹. ‧ 中文名稱 : 樟樹 ‧ 科名 : 樟科 (Lauraceae) 樟屬 (Cinnamomum) ‧ 別名 : 栳樟、栳樹、番樟、紅樟、烏樟、油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芳樟、香蕊、木樟、山烏樟、 Sakkusi( 雅美 ) , Rakumusu( 阿美 )

jabi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羅漢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羅漢松 ‧中文名稱:羅漢松 ‧科別:羅漢松科 ‧俗名:金錢松、長青、短青、土杉 ‧特徵: -單葉,螺旋排列,上下表 面光滑,革質 -葉基銳形,葉端漸尖形, 葉緣全緣,邊緣略反捲 ‧特性: -木材、觀賞植物 -全株形似羅漢披袈 位置—德園區

  2. 樟樹 ‧中文名稱: 樟樹 ‧科名: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別名: 栳樟、栳樹、番樟、紅樟、烏樟、油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芳樟、香蕊、木樟、山烏樟、Sakkusi(雅美),Rakumusu(阿美) ‧特性: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葉橢圓形,葉端尖,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2-4月開花,綠白色,又小又多。核果球形,熟時黑色。 位置—德園區

  3. 仙丹花 ‧中文名稱:仙丹花 ‧科別:茜草科 ‧俗名:豔陽仙丹、山丹花、紅繡球 ‧特徵: 葉密集十字對生、光滑無毛 花頂生,花瓣四枚,有橘紅 至深紅.亦有白、黃、粉紅 等色之變種 ‧用途: 園藝植栽用 位置—德園區

  4. 桂花 ‧中文名稱: 桂花 ‧科別:木犀科 ‧學名:Osmanthus fragrans ‧特徵:又名「月桂」、「木犀」。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為溫帶樹種。葉對生,多呈橢圓或長橢圓形,樹葉葉面光滑,革質,葉邊緣有鋸齒。花簇生,花冠分裂至基乳有乳白、黃、橙紅等色。 位置—德園區

  5. 龍柏 ‧中文名稱:龍柏 ‧科別:柏科 ‧學名:Juniperus chinensis L. var.kaizuka Hort. ex Endl. ‧特徵:常綠喬木,樹幹直立生長,株高可達約 1~10 公尺,樹冠呈塔形或圓筒形,枝條呈旋捲性,向上盤曲,如盤龍抱柱般,故名為龍柏。雌雄異株,有時同株。用阡插繁殖。 位置—德園區

  6. 黃椰子 ‧中文名稱:黃椰子 ‧科別:棕櫚科 ‧學名: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Bory) Wendl ‧特徵:幹簇生,無刺,具有環紋,高可達7m,徑達8㎝,多呈金黃色。葉頂生,羽狀葉長2m,裂片線形,10∼60對,長30∼70㎝,寬2∼2.5㎝,葉鞘圓筒狀,葉柄帶黃色。肉穗花序腋生,長約40㎝,分歧;雄花極小,黃綠色,外花被覆瓦狀,內花被鑷合狀排列,雄蕊6,漿果倒圓錐形,外果皮紫黑色。 位置—德園區

  7. 芒果 ‧中文名稱: 芒果 ‧科別: 漆樹科(Anacardiaceae)芒果屬(Mangifera) ‧別名: 檬果、檨仔 ‧特性: 本屬植物約40~60種,多年生常綠大喬木植物。樹高可達20~30公尺,樹冠稍呈卵形或球形,樹幹直,樹皮灰白色或灰褐 色,樹枝強大,小枝直立。 位置—德園區

  8. 榕樹 ‧中文名稱:榕樹 ‧科名: 桑科(Moraceae)榕屬(Ficus) ‧別名: 榕、鳥松、老公鬚、細葉榕、鳥榕、松仔、松榕、根樹、倒吊榕根、Ayazyara'ppu(排灣)。 ‧特性: 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以上。常有懸垂氣生根。樹皮光滑,全株具白色乳汁。 ‧用途: 庭植添景或作行道樹,且為台灣第一重要盆景樹種。因樹冠寬廣,枝葉濃綠,能容人納蔭;故名為〝榕〞樹。 位置—德園區

  9. 細葉仙丹 ‧中文名稱:細葉仙丹 ‧科別:茜草科 ‧學名:Ixora williamsii cv. Sunkist. ‧特徵:常緣小灌木,植株矮小,分枝多且細,開花期為六月至九月,球形漿果,成熟時呈黑色。適於庭園或花壇美化、低籬、盆栽,台灣各地廣泛栽培。 位置—德園區

  10. 銀姬小蠟 ‧名稱:銀姬小蠟 ‧科別:木犀科 ‧學名:Ligustrum sinense cv. 'Variegatum' ‧特徵:日本園藝家從小蠟中選育出來的新品種。常綠灌木,葉對生,橢圓形或卵形,葉面銀綠色,全緣或不規則波狀凹入,並有乳白或乳黃色斑條鑲嵌,全株枝葉細緻,逸雅美觀。 位置—德園區

  11. 腎蕨 ‧中文名稱:腎蕨 ‧科別:蓧蕨科 ‧學名:Nephnolepis Cordifoolia Presl ‧特徵:多年生草本,根莖短小,根下有塊莖呈球形,肉質。菜叢生,直 立,柄長 6~12 公分,密生赤褐色毛狀鱗片。葉片長 25~65 公分,羽 狀複葉,光滑無毛,羽片多數,無柄,呈覆瓦狀排列,微具鈍鋸齒。腎蕨株高約一尺,葉羽狀深切裂,密生而稍皺,色濃綠,根鐵絲狀,耐蔭性極廣。 位置—德園區

  12. 羊蹄甲 ‧中文名稱:羊蹄甲 ‧科別:蘇木科 ‧學名:Bauhinia variegata L. ‧特徵:葉片像羊蹄,葉端鈍而圓,表面帶粉質,葉肉厚,葉脈不太明顯,花色像洋蘭,果實豆莢狀。落葉小喬木,株高4~6公尺,枝具直立性,葉較小。春季2~5月開花,盛開時花多葉少,繁花似錦,奼紫嫣紅,與豪華的春櫻相比,亦不遑多讓哩。本省中、南部廣泛栽培,往往令行路人驚豔。 位置—德園區

  13. 楓香 ‧中文名稱:楓香 ‧科別:金縷梅科 ‧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特徵:落葉大喬木。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縱向深裂。單葉,具長柄,互生而叢集枝端。雌雄同株;雌花序頭狀球形,雄花序短總狀,無花瓣。蒴果互相癒合而成球形聚合果。從葉子著生的方式可以區分出楓香和槭樹。楓香的葉子是互生的,槭樹是對生的。 位置—德園區

  14. 小葉南洋杉 ‧中文名稱: 小葉南洋杉 ‧科別:南洋杉科 ‧學名:Araucaria excelsa (Lamb) R.Br. ‧特徵:側枝輪生於主幹呈水平展開。末端枝條密集排列,圓錐形樹冠。葉細長柔軟,尖而不刺手。樹幹通直,株高可達30公尺,側枝輪生,水平開展,呈羽狀。幼葉線狀針形,微彎,老枝鱗狀葉呈三角形卵圓形。樹冠自然成圓錐塔形。由於樹型美觀,生長快速,被列為世界著名四大庭園觀賞樹木之一。 位置—德園區

  15. 斑葉女貞 ‧中文名稱:斑葉女貞 ‧科別:木犀科 ‧學名:Ligustrum ovalifolium ‧特徵:常綠小灌木,株高0.6 ~ 1.2公尺,枝條纖細而質硬。葉橢圓狀廣披針形,對生,新葉鵝黃色,老葉呈綠色,葉緣鑲有乳黃色條紋,花成頂生之圓錐花序。 位置—德園區

  16. 孤挺花 ‧中文名稱: 孤挺花 ‧科別:百合科 ‧學名:Hippeastrum hybridum Hort. ‧特徵:多年生草本。原產於南美洲。鱗莖粗大如洋蔥,葉片基生,帶狀,鮮綠而有光澤。為花壇、盆栽及切花之材料。孤挺花的鱗莖有微毒,家畜或幼童誤食,會引起嘔吐、昏睡、腹瀉等症狀,可用催吐方法急救 位置—德園區

  17. 巴西野牡丹 ‧中文名稱:巴西野牡丹 ‧科別:野牡丹科 ‧學名:Tibouchina 'Jules'. ‧特徵:常綠小灌木,高 0.5-1.5 公尺,略作四方莖,嫩枝、葉片與萼筒密生倒伏狀粗毛;葉對生,3~5 出脈。桃紅五花瓣,碩大而明顯,最最特別在雄蕊,初開時白色,1~2 天後變為紫紅色;10 根分兩型,長短各一半,花絲具關節,上段成彎勾,是為一特色。用種子繁殖。 位置—德園區

  18. ‧中文名稱:梅 ‧科別:薔薇科 ‧學名:Prunus mume. ‧特徵:樹高可達5一6米。樹冠開展,樹幹褐紫色或淡灰色,多縱駁紋。小枝細長,枝端尖,綠色,無毛。單葉互生,葉寬卵形或卵形,邊緣有細鋸齒,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闊楔形,幼時或在沿葉脈處有短柔毛;葉柄長約1厘米,近頂端有2腺體;具托葉,常早落。 位置—德園區

  19. 台灣二葉松 ‧中文名稱: 台灣二葉松 ‧科別:松科 ‧學名:Pinus taiwanensis Hayata ‧特徵:為先驅樹種,常形成純林,為火災適存樹種。陽性常綠大喬木,高可達30~40公尺。樹皮呈灰褐色,龜裂作鱗片狀剝落,枝條水平擴展。針葉兩枚一束,暗綠色,長8~11公分,略粗糙,表面有縱溝紋,邊緣有細齒,橫斷面半圓形,通常具4條松脂道,可達7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毬花多朵簇生於幼枝條基部;雌毬花單生或成對腋生。 位置—德園區

  20. 圓柏 ‧中文名稱:圓柏 ‧科別:柏科 ‧學名:Juniperus chinensis ‧特徵: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樹冠圓錐形,枝葉密生。葉有兩型,鱗片葉瓦狀排列,針形葉對生或輪生。全株大多為為鱗片葉,樹枝下少數是針形葉。雌雄異株,毬果漿質,成熟紫黑色,有一層蠟粉。日照需充足,喜溫暖,耐高溫。 位置—德園區

  21. 香菇草 ‧中文名稱:香菇草 ‧科別:繖形科 ‧學名:Hydrocotyle vulgaris ‧特徵:是一種半陽性、挺水性生長的多連生水草 , 多年生挺水性水生草本。 莖幹地下橫走莖發達,葉具長柄,圓傘形,葉緣有鈍圓鋸齒,葉面油綠富光澤,葉色翠綠,繖形花序,黃綠色。性喜溫暖至高溫,生育適溫約22~30度,冬季需溫暖越冬。 位置—德園區

  22. 樟樹 ‧中文名稱: 樟樹 ‧科名: 樟科(Lauraceae)樟屬(Cinnamomum) ‧別名: 栳樟、栳樹、番樟、紅樟、烏樟、油樟、樟腦樹、本樟、樟木子、芳樟、香蕊、木樟、山烏樟、Sakkusi(雅美),Rakumusu(阿美) ‧特性: 樟樹因樹幹上紋路分明(章),章字旁加了木字,就叫樟樹。灰竭色的樹皮有細緻的深溝縱裂紋。葉橢圓形,葉端尖,揉搓有樟腦的辛香味。2-4月開花,綠白色,又小又多。核果球形,熟時黑色。 位置—德園區

  23. 白玉蘭 ‧名稱:白玉蘭 ‧科別:木蘭科 ‧學名:Magnolia denudata Desr.  ‧特徵:常綠喬木。單葉,互生,葉柄基部膨大,上有托葉遺痕,其長在葉柄全長1/2以下,橢圓狀長圓形,長達20㎝,寬9㎝,全緣。花開時具強烈香氣。 位置—德園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