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12 Views
九十五學年度汐止國小 資訊融入教學現況簡報. 日期: 2006 年 12 月 20 日 地點:崇德國小. 前言. 資訊融入教學的推廣 方向重於努力 群策群力全校動員 懷有教育熱忱 不斷學習、進取 豐富的經驗傳承 適當的意見交流. 學校基本資料. 汐止國小資訊融入教學現況. 人力組織 資訊種子教師團隊 設備 班班有網路 班班有電腦 資訊融入教學現況 七大學習領域、六大議題. 資訊種子教師團隊. 成立日期 : 95 年 9 月 目標: 推動本校各項資訊融入教學業務。 組織編制: 召集人:由吳校長玉芳擔任。 副召集人:由教務處吳阿燕主任擔任。
E N D
九十五學年度汐止國小資訊融入教學現況簡報 日期:2006年12月20日 地點:崇德國小
前言 • 資訊融入教學的推廣 • 方向重於努力 • 群策群力全校動員 • 懷有教育熱忱 • 不斷學習、進取 • 豐富的經驗傳承 • 適當的意見交流
汐止國小資訊融入教學現況 • 人力組織 • 資訊種子教師團隊 • 設備 • 班班有網路班班有電腦 • 資訊融入教學現況 • 七大學習領域、六大議題
資訊種子教師團隊 • 成立日期:95年9月 • 目標:推動本校各項資訊融入教學業務。 • 組織編制: • 召集人:由吳校長玉芳擔任。 • 副召集人:由教務處吳阿燕主任擔任。 • 執行秘書:由資訊組長林玉紳擔任。 • 資訊小組成員: 張雅惠、黃嘉勇、林雅倫、陳淑芬、洪美蓮、 李怡紋、鄭嘉湄、李翎兆、李子允、陳寶玲、 潘譽云、楊賢慈、周季儒
團隊運作方式 : • 定期會議:每月定期召開資訊融入各科教學推動研討會議。 • 不定期會議:各組可視需要研討或協同發展電子教材。 • 平時聯繫:平時成員之間若有好的想法或心得可以電子郵件聯繫或至群組教室網頁發表。 • 將本組織融入課程發展會議:將資訊融入教學及自製電子化教材研討心得分享並推廣給其他老師。
資訊融入執行方式 教學設計 教學活動 教學成果 以現有領域課程為主,學年為單位,種子教師為先驅,資訊科技為工具 利用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活動,記錄教學過程及提昇學習成效 教學歷程分析 提出解決方案 修正分享
學生學習經驗與課程理解 資訊融入方式 教師資訊融入教學 資訊融入教學的推動策略 以教學行動為基礎的運作組織 資訊融入教學環境 輔導團隊支援環境 種子教師團隊 領域課程 六大學習網
資訊融入教學設備的維運機制 • 設備維護:由資訊組、校內資訊小組及維護合約廠商共同維護,並提供設備使用技術。 • 設備管理: • 伺服器及大型儲存設備存放於機房,由資訊組統一管理; • 英語群組教學教室委由推動及使用教師管理; • 資訊融入教學教室委託圖書館協助管理及辦理借用登記手續。 • 設備使用教學:由資訊小組人員協助辦理小型研習,協助教師順利使用設備。
原有設施 • 多媒體教室(可容納100人-單槍、筆記型電腦、DVD、CD player…等) • 演藝廳(可容納300人-單槍、筆記型電腦、DVD、CD player…等) • 播音室(電視中控系統、播音系統) • 電腦教室(電腦、印表機、廣播系統、埽瞄器、耳機…..等等) • 圖書館(藏書20000餘冊) • 班級教室
班級教室設施 • 班班有電腦、電視、DVD、CDplayer、網路插座 • 老師們可借用筆記型電腦及單槍投影機至教室 進行教學活動 • 印表機33台分配各班級使用 • DVD燒錄機6台分配各學年使用
班級網頁 • 相信親師的合作會是孩子學習上的靠山及幫手,畢竟老師和家長是孩子學習路上合夥人,透過科技讓老師更有效率的和學生密切的溝通,並提供寬廣、便利的學習空間。進一步讓父母知道孩子學習的內容與親子互動。
汐小數位教材 • 新幫手~班級網頁 • 教師~電子有聲繪本 • 學生~說故事簡報 • 看故事學成語 • 種子教師團隊~數位教材 • 影音教材資料庫 • 汐止國小資訊中心 • 汐止國小圖書館 • 資訊融入群組教室
心路歷程~ㄧ • 構思階段-偏狹又固執 • 資訊融入不就是在教學中運用了資訊能力或資訊設備嗎? • 觀摩階段-茫然又慌張 • 看到網路上嘔心瀝血、豐富完整的作品一一呈現,開始對資訊融入的本質與形式產生茫然與不解。一連串的疑問讓自己陷入不安與慌亂中。
心路歷程~二 • 一盞明燈~ • 資訊融入是多種方法之一,應自主選擇、靈活運用,而非受制於它。 • 資訊融入是一種輔助方式,不可因此增加老師的負擔,影響課程時數之安排規劃。 • 資訊融入要用在刀口上,用在課程中非用不可、不用可惜、用了效果最好的地方。
協同學習 數位交流環境 數位學習環境 專家(智者) 傳撥交流 Internet資源 教師(推動者) 個人交流 本校資源 學生(自主學習者) 數位社區 數位學院 家長(支持者) 行政網路 互動交流 網友(隱者) 教材資源庫 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策略
未來展望與發展方向 • 建構整體資訊化環境共享資源 • 資訊融入各領域創新教學模式 • 學習管道多元化突破時空限制 • 親師生皆能具備資訊應用素養 • 生活中應用資訊養成終身學習
心得建議 • 資訊融入要成為教學的助力, 而非增加教師的負擔
結語 • 校園 E化腳步快 • 團隊合作是必要 • 資訊融入雖辛苦 • 伴隨教師成長多 • 教材製作多苦惱 • 網頁編輯汗涔涔 • 熬夜趕工淚潸潸 • 柳暗花明又一村
謝謝各位聆聽 • 敬請批評指教 • 林玉紳200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