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likes | 357 Views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研讨会.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同仁光临我校!. 2011 级中考物理力学复习建议. 加强力学复习与提高,迎接中考变化和挑战. —— 中考“力学”复习教学建议. 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初三物理备课组 游德胜. 一、背景. 1 、实行减负和新高考后,成都市的理科高考成绩不尽人意;特别是理科状元旁落他地。. 2 、高中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次成都市高一联考物理差。. 3 、今年是成都市选用教科版教材的第一届初中毕业,是一个提出中考题型改变的大好时机。. 参考观点:. 夯实双基,强化重点; 注重衔接,逐步拓展。 合理优化,善于求变; 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E N D
初中物理高效教学研讨会 热烈欢迎各位专家和同仁光临我校!
加强力学复习与提高,迎接中考变化和挑战 ——中考“力学”复习教学建议 成都石室锦城外国语学校初三物理备课组 游德胜
一、背景 1、实行减负和新高考后,成都市的理科高考成绩不尽人意;特别是理科状元旁落他地。 • 2、高中实行新课改后的第一次成都市高一联考物理差。 • 3、今年是成都市选用教科版教材的第一届初中毕业,是一个提出中考题型改变的大好时机。
参考观点: 夯实双基,强化重点; 注重衔接,逐步拓展。 合理优化,善于求变; 厚积薄发,一飞冲天! A卷重基础,B卷重发散。
二、力学的地位 力学是历年各地中考命题的重点,纵观近年来的各地中考试题,力学的考查分值占试卷总分的36分~46分左右。 (2005年成都中考试卷中大概是46分左右, 2007年成都中考试卷中大概是36分左右。)
三、复习建议 (一)、夯实双基
1、初中物理教材力学知识体系 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测量和简单运动、声世界、质量密度、压强和浮力、力与运动、简单机械和功、机械能。基本内容结构情况如下:
2、力学物理量的测量: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包括刻度尺和秒表的正确使用) • 力的测量(包括重力G和摩擦力f的测量) • 质量和密度的测量(包括天平和量筒的正确使用) • 功率的测量 • 机械效率的测量
3、力学非定量物理量的探究实验活动 •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斜面探究实验活动 •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大小的实验 • 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
4、力与运动状态的变化 (1)力 • 力的定义、特点、作用效果、力的图示、力的三要素 • 力的种类:如重力、压力、摩擦力、浮力等 (2)简单运动 • 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关系) • 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平均速度来粗略地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三、复习建议 (一)夯实双基 (二)加强探究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重视联系实际,凸显时代特色。 (四)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五)逐步综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科跃升能力。
逐步综合事例展示: • 图中1的质量是4kg,在图中静止,则它对绳子的拉力是
逐步综合事例展示: • 图中1的质量是4kg,在图中竖直上升 时,则它对绳子的拉力是 • A一定不为零 • B一定是40N • C可能大于40N • D 可能是0
逐步综合事例展示: • 图中1的质量是4kg,2是密度为2g/cm3、边长为2dm的实心正方体,1、2在图中由静止释放,1、2的动能变化情况是
逐步综合事例展示: 图中1的质量是4kg,2是密度为2g/cm3、边长为2dm的实心正方体,2在图中静止,底边有2/5伸出水平桌面,求2对桌面的压强。
让学生腾飞和跃迁的方法: • 重在规划,重在平时,重在时机,重在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