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likes | 594 Views
高淳县桠溪中学: 邢 峰.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应 的课标内容:. “ 我与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 学习目标:. 1. 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 2. 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3. 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
E N D
高淳县桠溪中学: 邢 峰 • 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对应的课标内容: • “我与国家与社会关系”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部分: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现状及特点; • 2.明确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 • 3.树立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识。
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单位:万人)2005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6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17万人,出生率为12.40‰;死亡人口849万人,死亡率为6.51‰;自然增长率为5.89‰。2005年人口主要构成情况(单位:万人)
10年前的夏尔淖尔10年后的夏尔淖尔 昔日的“天堂”今日成荒漠昔日的“天堂”,今日却变成了荒漠(1992年和2002年分别摄于额济纳旗同一个地点)。
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我国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指出,紧接水和空气之后,土地是所有生命的基础,土壤一旦丧失,其再造将让人类付出数千年的时间代价。2006年世界环境日聚焦“沙漠和荒漠化”,关注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为全人类敲响“沙漠和荒漠化”警钟! 这是刮沙尘暴的资料照片。
忽如一夜黄沙至 • 这个灰头土脸的春天 ~沙化地在扩展
这个早上,一夜醒来的北京人发现,天上下起了土。降下的沙土据说超过了30万吨,京城人均摊上20公斤。这些沙子,从内蒙古中西部远道而来,经河北北部入京,横扫我国10个省、区、市,两亿人的生活受到影响。这个早上,一夜醒来的北京人发现,天上下起了土。降下的沙土据说超过了30万吨,京城人均摊上20公斤。这些沙子,从内蒙古中西部远道而来,经河北北部入京,横扫我国10个省、区、市,两亿人的生活受到影响。 • 这是2006年我国第八次沙尘天气,也是2003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持续滞留的沙尘,使北京各家医院的呼吸道门诊骤然忙了起来,病人比平日增加了四成。气象部门报告,根据最新卫星监测,4月27日前后,沙尘还会再次来袭。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当天表示,荒漠化已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祝列克说,在全国有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当天表示,荒漠化已严重威胁中华民族生存空间、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每年因土地沙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40亿元人民币。祝列克说,在全国有30个省份的889个县、旗、区分布有沙化土地。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 • 此外,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滥樵采、滥开垦、滥放牧、滥采挖、滥用水资源等问题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等不利的气候因素对加速荒漠化和引起沙尘天气的可能性仍然不可低估。荒漠化,特别是沙化问题,是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影响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人口的生存和发展。截至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为3600万平方公里,而且正以每年5万到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请你思考: ] • (1)以上图片及材料分别反映了当前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会有哪些不利影响? • 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 • 直接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大业的实现。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 可持续发展战略 (2)为解决以上问题,我国制定了哪些国策?为此我国应实施怎样的战略?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产生氧气价值3.125万美元 涵养水源价值 防止空气污染 3.7万美元 的价值6.25万美元 防止水土流失及 增加土壤肥力0.875万美元 吸收有毒气体 为鸟类及昆虫 提供栖息地价值 可提供蛋白质 3.125万美元 的价值0.2万美元 50公斤废报纸 4000张贺卡 • 一棵50年树的价值
请你结合课本P59思考: • 我们能砍这样的大树吗?为什么? • 生活中还有哪些毁坏森林资源的行为? 砍伐树木、毁林开荒、农村生活柴火砍伐,等。
阅读下列材料: 我国水资源情况介绍: •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 • 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下面是一组表明中国是世界资源大国的数字: • 中国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 •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总值居世界第三位。 • 耕地总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 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 • 森林总面积居世界第六位 我国资源总量及人均占有量的世界排名情况: 我国耕地面积第4位 人均都占第67位。 年产矿石第3位 人均 80位 森林面积第6位 人均 121位 水资源总量第6位 人均 88位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 (2)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不科学,浪费现象严重,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 • 以上是我国的资源现状。
中国的自然灾害特点: •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而且后果严重的国家,其灾害类型包括: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台风、冰雹、霜冻、病虫害、地震等。
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1998年洪水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军民奋勇抗洪,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大减少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全国共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据各省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3.34亿亩),成灾面积1378万公顷(2.07亿亩),死亡4150人,倒塌房屋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受灾最重。
思考:以上材料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 阅读教材P60第一段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走怎样的道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等一系列的世界性问题,已直接威胁到我们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 1、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实质说到底就是发展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谋求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世界首脑会议峰会开幕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现场世界首脑会议峰会开幕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现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1)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 (2)要求: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让我感到震惊和沉痛的图片,是太空卫星拍摄的并加以分析的图片,图片组的名字叫做:沙漠化的中国 让我感到震惊和沉痛的图片,是太空卫星拍摄的并加以分析的图片,图片组的名字叫做:沙漠化的中国 • 从图片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我国大部分土地没有被绿色植被所覆盖,而是以赤裸裸的黄色直接面向宇宙,多年的干旱和毫无节制的滥砍滥伐使我们的绿色极度匮乏!新华网北京6月17日电:最新统计显示,中国沙化土地已达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沙化面积每仍以3436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干旱的频繁发生,会造成沙尘暴肆虐、森林覆盖率降低、草原退化严重、天然水域缩小、河道断流、水资源锐减、土地沙化面积扩大等,致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加大,给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干旱造成的环境影响有土壤和地下水的盐碱化、淡水生态系统污染加剧、动物品种的区域性灭绝等。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又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我国最早的旱灾记载始于公元前206年。从那时起至1949年的2155年中,发生过较大的旱灾1056次,平均两年一次。我国最严重的干旱首推明朝崇祯年间的大旱,连旱17年,赤地千里、民不聊生。近百年来我国又出现了1900、1928-1929、1934、1956-1961和1972年等大旱,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北方干旱频繁发生,特别是西北地区出现了1995年和1997年的严重干旱。 节约用水!!!保护绿色!!!
同学们:看了上述图片和资料后,你认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是什么?同学们:看了上述图片和资料后,你认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是什么? • 阅读教材P61最后一段。 知识拓展:必要性 (1)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人地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自然灾害的频繁加剧,反映出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治理,我们将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我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将会成为泡影。 (2)人口形势严峻,环境压力增大。庞大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及人口素质的低下,不但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且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严重负担。 (3)有限的资源浪费和破坏严重。地大物博是我国国情的最大特点,但从人均角度来看,我国又是一个人均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各类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又有极大的不均衡性。有限的资源要求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精打细算。
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 ①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 ②合理利用资源,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 • ③加强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阅读教材P62,思考: 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阅读教材P62,思考: 我们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 宣传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 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不送或少送贺卡;不乱扔废旧电池;不吃、不捕杀野生动物;等 • 节约和回收废纸、破碎玻璃等;节约用水、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 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垃圾清扫工作;垃圾分类处理;等
只有当人类自己真正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将不再存在,只有在这时,人类的拯救之力才会在地球出现。只有当人类自己真正认识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如果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将不再存在,只有在这时,人类的拯救之力才会在地球出现。
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小组讨论)请你设计一条以环保、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公益广告:(小组讨论) (1)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2)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3)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4)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5)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6)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7)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8)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9)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等等
本课小结:本课知识结构 (1)我国的资源国情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们共同的家园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2、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为了我们的碧海、蓝天,为了我们能更好的在地球上生存,请爱护地球!请欣赏歌曲《地球你好吗》同学们: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为了我们的碧海、蓝天,为了我们能更好的在地球上生存,请爱护地球!请欣赏歌曲《地球你好吗》 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