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likes | 336 Views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e S &T Enterprises in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 答 辩 提 纲.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投资经济与项目管理 研 究 生:王博文 指导教师:侯军岐教授 姚顺波教授.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
E N D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研究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Growth of AgricultureS &T Enterprises in YangLing Demonstration Zone答 辩 提 纲 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投资经济与项目管理 研 究 生:王博文 指导教师:侯军岐教授 姚顺波教授
第一章 导言 • 1.1研究的背景 随着我国科教事业的发展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不断转变,一批农业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给中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力的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结合,加快了农业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速度。杨凌—中国农业的发祥地,我国唯—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八年的建设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然而,杨凌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成长机制仍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竞争合作、技术创新、激励约束、企业家成长等方面存在较大缺陷,严重制约着杨凌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 有鉴于此,本文以企业成长理论为指导,结合杨凌农业科技企业的特殊性,分析杨凌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加速推动杨凌农业科技企业的成长发展。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对杨凌示范区成立以来,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机制做出系统、准确的评价,揭示其中的规律、特征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提出符合示范区实际的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模式,提供实证支持。 • 1.2.2在前期经验归纳、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概括和总结出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机制模式,并分别从企业自身角度和外部环境角度,提出促进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与相关对策。 研究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对促进示范区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及示范区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促进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创新的模式形成、企业成长的动因与战略定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 • 1.3.3 简要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研究思路 通过重点调查、比较借鉴、实例分析等方法,分析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总结农业科技企业近年来成长的经验教训,最终提出适合于杨凌示范区特点的农业科技企业成长机制。 • 1.4.2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2.比较研究方法
1.5 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 1.5.1在研究方法上,设计了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财务情况、企业生产销售及服务情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情况、企业研发情况、企业资源与环境情况在内详细的调查问卷,对104家杨凌农业科技企业进行逐户访谈、统计分析等,得出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弥补了杨凌农业科技企业成长因素相关资料的缺乏和不足。 1.5.2本文遵循客观性、自主性和动态性原则,从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背景、成长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描述入手,深入分析了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现状、主要类型、基本特征、成长规律和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一种研究思路的创新。 1.5.3明确提出了农业科技企业技术成长机制体系主要由动力机制、竞争合作机制、技术创新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家成长机制和投融资机制构成。 1.5.4从企业系统自身角度和外部环境的角度,分别为农业科技企业和示范区政府提出了明确的,可行的对策建议。
第二章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 外部环境分析 • 2.1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背景 • 2.2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有利因素 • 2.2.1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城市框架 • 2.2.2经济持续增长,为规模化的科技企业成长创造了区域经济环境 • 2.2.3招商引资势头强劲,企业聚集及产业集成效应显著 • 2.2.4产业辐射功能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优势明显 • 2.2.5国内外交流环境得到优化,农业科技企业跨国合作和竞争的能力不断增强 • 2.2.6 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的体制形成,为科技企业成长保驾护航
2.3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不利因素 • 2.3.1金融瓶颈依然存在,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 • 2.3.2公共基础设施较完善,但保障设施与环境有待改善 • 2.3.3招商引资的载体资源有限,科技含量高的优势产业项目储备不足 • 2.3.4市场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功能化的要素市场建设有待加强 • 2.3.5主导产业缺乏竞争力,产业关联效应不够显著 • 2.3.6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科技动力不足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 成长分析 • 3.1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现状 3.1.1入区农业科技企业的数量速度加快,优势产业初步形成 3.1.2农业科技企业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 3.1.3农业科技企业正处于培育阶段 3.1.4吸引和汇聚了大批科技创新人才 3.1.5融资结构以内源融资、间接融资、债务性融资为主 • 3.2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的成长规律 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阶段,基本特征,趋势分析
3.3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农业科技企业的研发缺乏市场导向性 • 3.3.2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薄弱 • 3.3.3农业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 • 3.3.4产权关系不明晰,缺乏激励机制。 • 3.3.5农业科技企业人才、信息严重缺乏 • 3.3.6缺乏有效的治理结构,管理不规范 • 3.3.7企业信用意识淡薄,信用状况不佳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 成长机制体系 • 4.1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成长动力机制 • 4.1.1企业成长内源动力分析 • 4.1.2企业成长外源动力分析 • 4.2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竞争与合作机制 • 4.2.1竞争机制分析 • 4.2.2合作机制分析 • 1.企业内部稳定合作机制 • 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稳定合作机制 • 3.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稳定合作机制 • 4.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产学研结合的稳定合作机制 • 5.农业科技企业与农民之间的稳定合作机制
4.3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 • 4.3.1改创型技术创新分析 • 4.3.2仿创型技术创新分析 • 4.3.3合作技术创新分析 • 4.3.4产品(服务)创新分析 • 4.4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激励约束机制 • 4.5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企业家成长机制 • 4.6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企业投融资机制
第五章 推进杨凌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对策与建议 • 5.1从企业系统自身角度,为企业提出的对策 • 5.1.1农业科技企业家的培养与成长 • 5.1.2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5.1.3大力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 • 5.1.4加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 5.1.5逐步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 • 5.1.6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5.2从外部环境角度,为政府提出的建议 • 5.2.1完善市场体系,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 5.2.2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 5.2.3完善农业科技企业社会服务体系 • 5.2.4加快杨凌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