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likes | 414 Views
成本会计.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 2007 年 5 月. 学习说明. 《 成本会计 》 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算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是自 《 基础会计 》 与 《 财务会计 》 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 成本会计学 》 教材结构分析 第一章 总论 对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问题进行初略了 解,为全书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
E N D
成本会计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商贸系 2007年5月
学习说明 •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算会计专业的必修课,是自《基础会计》与《财务会计》后的又一门专业课。 •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较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本会计学》教材结构分析 第一章 总论 对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理论问题进行初略了 解,为全书内容的讲解奠定基础。 第二章至其七章 对制造业成本计算理论与方法进行全面讲解, 第八章至第十二章 对成本管理的方法、技术进行介绍,说明一个 企业如何规划、控制成本。并简略介绍其他行 业成本核算。
第一章 总论 • 学习内容: • 成本会计概念和对象 • 成本会计职能和任务 •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任务及职能,理解成本、费用、支出的关系,了解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第 1 次课 学时数:2 • 课 题:总 论 • 教学目的要求:掌握成本信息的作用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了解成本的作用及分类。 • 主要教学内容:财会人员和成本信息作用,成本会计对象,支出费用于产品成本关系 • 教学重点、难点:成本会计对象、支出、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 教学过程:
第一节 财会人员和成本信息的作用 一、企业组织机构中的财会人员 二、成本信息的作用 • 成本是制定和选择决策方案的重要依据 • 成本是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 • 成本是制定价格的依据
第二节 成本会计对象 一、成本会计对象 1、成本的概念 • 成本是一种耗费 • 成本遍及各行各业的各项活动 (1)“理论成本” • C + V 其中 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 ,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马克思《资本论》)
(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 • 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但不包括期间费用。
2、成本会计的概念 • 成本会计是一种以成本、费用为对象的专业会计。 • 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 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 现代成本会计通常称之为成本管理会计。
二、支出费用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关系 (一)支出: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一切耗费。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所得税支、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支出。 (二)费用以及费用与支出的关系:费用是企业支出的构成部分,在企业支出中凡是同企业的生产经营有关 的部分就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列为费用。 (三)生产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生产费用按一定的产品甲乙归集汇总,就是产品成本。所以生产费用是产品成本的基础,而产品成本则是对象化的费用。
资本性支出 资 产 转化 生产成本 直接 收益性支出 费 用 支 出 期间费用 营业外支出 一般不表现或 不转化为费用 偿付性支出 利润分配及 对外投资等 支出、费用与成本的关系
小结:财会人员和成本信息的作用 成本的概念 成本会计对象 支出、费用与产品成本的关系 • 作业:16页思考题1 收
第 2 次课 学时数:2 • 课 题:总 论 • 教学目的要求:熟悉成本会计的职能与任务, 了解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 主要教学内容: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成本会计的工作组织 • 教学重点、难点:成本会计的职能。
第三节 成本会计职能和任务 一、成本会计的职能 成本核算 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 成本计划 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 成本考核
关系: • 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決策是成本预测的结果; • 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 • 成本控制是对成本计划实施进行的监督; • 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划是否完成的检验; • 成本分析是对成本计划完成与否的原因进行的检查; • 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计划的重要手段; • 成本核算是各项职能的基础,没有核算其他职能都无法进行。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 成本会计的任务: • 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管理效果服务; • 严格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不断节约费用,降低成本; • 及时、正确的核算成本、费用,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信息; • 进行成本分析,考核经营成果,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 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 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分工 • 按职能分工:将厂部成本会计科分为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小组 • 按对象分工:分为产品成本、期间费用核算小组或核算员等
2、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 • 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一般适宜中小型企业采用。 • 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一般适宜大中型企业采用。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备 1、成本会计工作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成本会计人员 2、根据成本管理的要求选用适当水平和素质的不同层次人才 3、要求: • 既精于核算,又善于管理; • 既精通政策法规和制度,又熟悉生产工艺流程; • 既能履行职权,又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 1、概念: 成本会计法规和制度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是会计法规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种类:(按使用范围和制定权限) 全国性成本会计法规制度:《会计法》、两则、《企业会计制度》 特定主体的成本会计制度:属企业内部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本章总结: • 1.成本是已耗费但必须得到补偿的支出(实质) • 2.成本会计是成本核算与生产经营管理的直接结合. 以核算资料为基础,运用成本会计的一系列方法, 反映和监督产品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内容) • 目的: 促使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 竞争能力和获利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 核心: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