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 likes | 486 Views
糖 尿 病 概 论. 光山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张海涛 电话: 13569756592. 一、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及肝脏肌肉糖原的分解。正常人吃饭后,血糖会有升高,但在胰岛素的控制下,血糖被限制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正常人的血糖为空腹 4.4-6.1mmol/L ,非空腹 4.4-7.8mmol/L 。. 二、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 / 和作用降低,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E N D
糖 尿 病 概 论 光山县人民医院内三科 张海涛 电话:13569756592
一、什么是血糖? 血糖是指存在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主要来自食物及肝脏肌肉糖原的分解。正常人吃饭后,血糖会有升高,但在胰岛素的控制下,血糖被限制在一个正常的波动范围。正常人的血糖为空腹4.4-6.1mmol/L,非空腹4.4-7.8mmol/L。
二、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作用降低,导致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三、糖尿病的危害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各器官病变的发生,而其症状可在数年后才表现出来,这就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心、脑血管、眼、肾脏、神经方面。而且出现后不仅治疗花费大,而且疗效常不尽如人意(很难逆转)。但如果糖尿病患者能长期控制好血糖、血脂等异常可以预防这些病变的发生和发展。三、糖尿病的危害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长期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各器官病变的发生,而其症状可在数年后才表现出来,这就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表现在:心、脑血管、眼、肾脏、神经方面。而且出现后不仅治疗花费大,而且疗效常不尽如人意(很难逆转)。但如果糖尿病患者能长期控制好血糖、血脂等异常可以预防这些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一旦发生,治疗不及时将危及生命;但及时恰当的治疗可转危为安。常见的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多发生在1型糖尿病中断胰岛素治疗后或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外伤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时。低血糖:出虚汗、无力、发抖、饥饿等反应,血糖低于2.8mmol/L,多出现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如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
四、糖尿病的表现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2、有些糖尿病人患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偶尔体检发现血糖高。3、各种并发症引起的症状,都有可能成为您首次就医的原因,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皮肤瘙痒、反复感染等。四、糖尿病的表现1、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2、有些糖尿病人患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偶尔体检发现血糖高。3、各种并发症引起的症状,都有可能成为您首次就医的原因,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皮肤瘙痒、反复感染等。
五、什么人易患糖尿病?当您有以下情况时,易患糖尿病,请注意监测血糖。1、有糖尿病家族史 2、肥胖 3、缺乏体力活动4、既往有妊娠糖尿病史、曾经分娩过巨大胎儿(≥4公斤)的妇女5、巨大生活压力 6、多食 7、老龄
六、糖尿病治疗目的:1、改善症状 (消除痛苦,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学习和工作能力)2、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七、糖尿病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教育(糖尿病知识学习)、饮食、运动、药物(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病情监测与自我管理。这五个治疗环节对糖尿病良好控制缺一不可。七、糖尿病治疗原则:综合治疗教育(糖尿病知识学习)、饮食、运动、药物(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病情监测与自我管理。这五个治疗环节对糖尿病良好控制缺一不可。
八、病情监测与自我管理 1、糖尿病自我管理如何控制并发症呢?——自我管理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无论是刚被诊断有糖尿病的患者,还是已患有糖尿病多年的患者,无论你是1型、2型亦或是妊娠糖尿病,您需要做的与健康密切相关的几件事基本一样:学会与糖尿病相处,保持生活的高质量,并将糖尿病护理自然而然的融入您的日常生活之中。其中,树立起能“管理”好糖尿病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
2、糖尿病监测的时间血糖:4-8次/日;体重、血压、腰围、臀围:1次/月;血脂、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1次/季度;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上检查时间为病情稳定时的频率,病情不稳定时,酌情加测(测血糖4-8次/日)2、糖尿病监测的时间血糖:4-8次/日;体重、血压、腰围、臀围:1次/月;血脂、眼底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肾功能检查、心电图检查:1次/季度;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口服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释放试验。以上检查时间为病情稳定时的频率,病情不稳定时,酌情加测(测血糖4-8次/日)
3、足部护理每日用温水和中性肥皂洗脚,注意洗净趾缝 把趾甲剪短,但不要过短,轻轻磨平边缘冬季注意脚的保温和防裂穿合脚清洁柔软的鞋和袜子,线袜透气性好洗脚时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
4、牙齿护理用软牙刷刷牙;饭后要刷牙;按摩牙床;在进行牙齿治疗前,应告诉医生患者有糖尿病,因为有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糖尿病合并口腔牙周感染时,要及早接受严格抗生素治疗,否则容易影响牙齿功能,甚至会引起感染扩散及败血症。4、牙齿护理用软牙刷刷牙;饭后要刷牙;按摩牙床;在进行牙齿治疗前,应告诉医生患者有糖尿病,因为有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糖尿病合并口腔牙周感染时,要及早接受严格抗生素治疗,否则容易影响牙齿功能,甚至会引起感染扩散及败血症。
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湿润;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足趾间、腋窝、腹股沟)避免阳光暴晒;及时治疗皮肤病;5、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保持皮肤湿润;保持局部皮肤的干燥(足趾间、腋窝、腹股沟)避免阳光暴晒;及时治疗皮肤病;
6、出差旅游注意事项&携带写明自己姓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及用药情况的卡片&随身携带足够的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切勿托运,并准备额外的药物及必需品,如治疗感染、腹泻、恶心、失眠及感冒等药物&随身携带点心及预防低血糖的食品,以备误餐或低血糖时应用&常规查血糖&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各种意外事故6、出差旅游注意事项&携带写明自己姓名、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及用药情况的卡片&随身携带足够的胰岛素和/或口服降糖药,切勿托运,并准备额外的药物及必需品,如治疗感染、腹泻、恶心、失眠及感冒等药物&随身携带点心及预防低血糖的食品,以备误餐或低血糖时应用&常规查血糖&避免过度劳累,预防各种意外事故
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只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已经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此时,就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来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时一事实上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地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适应于每个患者的药物,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当糖尿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只靠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已经不能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此时,就需要使用降糖药物来降低血糖水平,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时一事实上要遵守医嘱,通过科学地配伍,定时定量地服用。根据病情合理选择适应于每个患者的药物,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同时,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口服药的分类1、促胰岛素分泌剂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如优降糖、格列齐特、 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等非磺脲类药物:如瑞格列奈(诺和龙)、那格列奈 2、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3、胰岛素增敏剂:如吡格列酮4、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口服药物失效在严格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治疗的同时,口服药物治疗药量已达到日最大剂量,而血糖仍不能得到满意的控制,则称为口服药失效,它可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口服药物失效在严格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治疗的同时,口服药物治疗药量已达到日最大剂量,而血糖仍不能得到满意的控制,则称为口服药失效,它可分为原发性失效和继发性失效。
原发性失效:当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不足以控制血糖,开始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已连续治疗4-6周,而空腹血糖仍然大于14mmol/L(250mg/dl),即为口服降粮药原发性失效。继发性失效:口服药物治疗一年以上,血糖控制一直沿可,最近3个月内,虽然口服降糖药使用量已达到日最大剂量,同时一直配合饮食及运动治疗,而空腹血糖仍然大于10mmol/L180mg/dl),称为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原发性失效:当饮食治疗和运动治疗不足以控制血糖,开始使用口服药物治疗,并已连续治疗4-6周,而空腹血糖仍然大于14mmol/L(250mg/dl),即为口服降粮药原发性失效。继发性失效:口服药物治疗一年以上,血糖控制一直沿可,最近3个月内,虽然口服降糖药使用量已达到日最大剂量,同时一直配合饮食及运动治疗,而空腹血糖仍然大于10mmol/L180mg/dl),称为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
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分泌的内分泌激素,1921年当它被人们发现后,使曾被认为是绝症的糖尿病(当时指1型糖尿病),胰岛素的发现者Banting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患者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现如今胰岛素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糖尿病的治疗,胰岛素也已经从动物胰岛素发展到基因合成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
由于胰岛素是人体的一种激素,因此只要正确使用,胰岛素对人体是有益的,胰岛素治疗的优越性是口服降血糖药物无法相比的。胰岛素是我们人体内必需有的一种物质,体内胰岛素不足就会出现糖尿病。由于胰岛素是人体的一种激素,因此只要正确使用,胰岛素对人体是有益的,胰岛素治疗的优越性是口服降血糖药物无法相比的。胰岛素是我们人体内必需有的一种物质,体内胰岛素不足就会出现糖尿病。
胰岛素是如何分类的?按照来原可分为: 动物胰岛素 人胰岛素(诺和灵系列) 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诺和锐30)。按作用时间长短可分为: 速效胰岛素(诺和锐) 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 中效胰岛素(诺和灵N) 预混胰岛素(诺和灵30R) 长效胰岛素(地特胰岛素)
误区二胰岛素是一种好药,但一定要其它药都不管用时再应用这个观点不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好、副作用小、价格经济,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种选择,并不是要到最后关头才使用。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让您的血糖在早期得到控制,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等到其它药都不管用时才使用胰岛素,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已经影响了您的健康。误区二胰岛素是一种好药,但一定要其它药都不管用时再应用这个观点不正确。使用胰岛素治疗降糖效果好、副作用小、价格经济,是糖尿病治疗的一种选择,并不是要到最后关头才使用。早期使用胰岛素,可以让您的血糖在早期得到控制,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果等到其它药都不管用时才使用胰岛素,糖尿病并发症可能已经影响了您的健康。
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1993)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1998)分别对大样本的T1DM和T2DM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6.5年10.4年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应用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首次证实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EDIC研究(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003)为DCCT的后续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早期强化治疗可延缓T1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一保护作用可持续较长时间(称为“代谢记忆效应);Steno-2研究(2003)结果表明,全面控制T2DM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心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在糖尿病诊断之时就应该注意保护和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除了控制空腹高血糖,还应注意餐后血糖和HbA1c达标,减少全天血糖波动—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DCCT(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1993)和UKPDS(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1998)分别对大样本的T1DM和T2DM患者进行了平均为期6.5年10.4年的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应用强化治疗使血糖接近正常可减少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首次证实了控制血糖的重要性。EDIC研究(糖尿病干预和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研究,2003)为DCCT的后续研究,初步结果表明早期强化治疗可延缓T1DM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这一保护作用可持续较长时间(称为“代谢记忆效应);Steno-2研究(2003)结果表明,全面控制T2DM的危险因素可以降低心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在糖尿病诊断之时就应该注意保护和逆转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而不仅仅是控制血糖。除了控制空腹高血糖,还应注意餐后血糖和HbA1c达标,减少全天血糖波动—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内科学第七版
误区三胰岛素注射麻烦,还很疼现在的胰岛素注射已与以前大不相同,您可以选择使用笔式胰岛素注射器或预填充型胰岛素注射器来注射胰岛素,以保证注射过程简单、方便,注射剂量准确。因为相配套的针头非常细小,可以使注射防若无痛。误区三胰岛素注射麻烦,还很疼现在的胰岛素注射已与以前大不相同,您可以选择使用笔式胰岛素注射器或预填充型胰岛素注射器来注射胰岛素,以保证注射过程简单、方便,注射剂量准确。因为相配套的针头非常细小,可以使注射防若无痛。
误区四饮食误区之一:患了糖尿病就要少吃 很多人有这种观点,以至这不敢吃那不敢吃,导致营养不良。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是通过合理均衡的膳食将体重控制在理想范围内,所以对于消瘦的人要适当多吃点,让体重增上去;对于肥胖者要少吃些,让体重减下来。
之二:花生、核桃含糖少,可以多吃 常见有的患者主食吃的很少,而把花生、核桃、瓜子等干果当零食吃的很多,这种做法大错特错,这些油性大的干果所含的热量是粮食类的两倍,是糖尿病人应该少吃的食物。
之三:糖尿病不能吃水果 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暂时不要吃水果,但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要在两餐之间吃些水果,以保证营养物质均衡摄入。蔬菜的营养不能代替水果。
用药误区之一:西药有副作用,中药没有副作用 客观地说,所有的药物都可能有副作用,只要合理选择完全可以把药物副作用降到最小。目前治疗糖尿病西药是主流,中药只是辅助。切不可相信某些不负责任的广告宣传,幻想中成药能根治糖尿病,以免上当受骗。
之二:服药不必分饭前饭后 降糖药物服用一般都讲究和吃饭的时间关系,有的需饭前半小时,有的需饭中服, 还有的需饭后服,同样的药物同样的剂量服用方法不一样,效果也会完全不一样。
之三:只要能降糖,什么药都一样 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具体到某一病人这两者所占的比重不一样,选药也不一样,对胰岛素抵抗为主者要选用胰岛素增 敏剂,反之要用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选药还要考虑肝、肾功能等因素(肝功能不好的患者一般禁用口服降糖药;肾功能不好者口服降糖药应用也应受限制)。
之四:害怕用胰岛素 胰岛素是体内一种正常的激素,不会成瘾。只要掌握好剂量,胰岛素也可以说是副作用最少的降糖药物。所以,该用胰岛素的时候就要毫不犹豫地接受胰岛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