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06 Views
国产分散控制系统在 1000MW 机组上成功应用及问题处理. 2012 年 11 月 黄山. 汇 报 纲 要. 一、电厂概况. 二、系统简介. 三、运行应用. 四、取得成果. 五、效誉分析. 一、电厂概况. 1 、 总体概况 台山二期工程( 2×1000MW 机组)主机选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分别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制造。 DCS 系统采用杭州和利时公司的 MACS V6 控制系统。
E N D
国产分散控制系统在1000MW 机组上成功应用及问题处理 2012年11月 黄山
汇 报 纲 要 一、电厂概况 二、系统简介 三、运行应用 四、取得成果 五、效誉分析
一、电厂概况 1、 总体概况 台山二期工程(2×1000MW机组)主机选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分别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制造。DCS系统采用杭州和利时公司的MACS V6控制系统。 6号机组于2011年3月29日完成机组满负荷168h试运移交商业运行,7号机组于2011年11月24日完成机组满负荷168h试运移交商业运行。
一、电厂概况 2、机组概况 1 )锅炉 采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引进Alstom-Power公司Boiler Gmbh技术,型号为SG3091/27.56-M54X。 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一次再热、单炉膛单切圆燃烧、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塔式布置。锅炉本体系统配30%BMCR容量的启动循环泵。锅炉最低稳燃负荷为30%BMCR。 锅炉点火、升压和低负荷稳燃均采用0号轻柴油,采用二级点火方式。同时配置微油点火系统。
一、电厂概况 2) 汽轮机 采用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引进西门子技术生产的TC4F型汽轮机。 汽轮机为高中压联合启动、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双背压、四缸四排汽。 汽轮机采用定-滑-定运行方式。 机组能满足各种运行方式并具有调峰能力。 3) 发电机 采用上海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的THDF 125/67型发电机。发电机转子绕组及铁芯为氢冷,定子绕组为水冷。
二、系统简介 1、大集控模式 机组集控室中,布置6、7号单元机组操作台区域(7台操作员站/机组)和公用系统操作台区域(电气操作员站3台、BOP操作员站3台),共20台操作员站。运行人员统一在集控室中实现两台1000MW机组的监控与管理,就地不设置值班控制室,实现主机、脱硫、辅控一体化的大集控运营管理模式。 台电6、7号机组双机一控集控室
二、系统简介 2、控制范围 台电二期2X1000MW机组的控制采用两套DCS来实现,分别控制两台单元机组、两套脱硫及公用系统。DCS控制系统采用杭州和利时公司的MACS V6系统,完成台电二期两台单元机组主体设备的控制、监视、报警、数据记录和追忆。DCS实现模拟量控制(MCS)、锅炉炉膛安全监控(FSSS)、顺序控制(SCS)和数据采集(DAS)、MEH、METS等功能,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
二、系统简介 3、系统结构 DCS系统采用杭州和利时公司的HOLLiAS MACS V6控制系统 DCS系统共5个域: 0号域――公用系统,共设11个控制站 1号域――#6机组单元,共设49个控制站 2号域――#7机组单元,共设49个控制站 3号域――#6单元机组的脱硫系统,共5个控制站 4号域――#7单元机组的脱硫系统,共5个控制站
二、系统简介 4、系统管理功能 DCS系统管理功能,按集中与分散原则进行合理分配,即集中布置,功能分散,以合理满足调试、运营的功能要求。集中布置在机组工程师站的DCS工程师站统一进行DCS系统的管理与功能定义, 即:单元机组工程师站功能定义上有1台机组专用工程师站及1台操作员站,有1台脱硫专用工程师站及1台操作员站。
二、系统简介 5、站及外通讯 单元机组DCS系统设计配置了7台操作员站、1台工程师站、2台通讯站。通讯站负责与外系统,如系统空预器间隙调整装置、数字电液调节控制系统、锅炉壁温、发电机温度、精处理系统、空调系统、捞渣机系统等进行通讯,采用MODBUS通讯协议,RS485接口。
三、运行应用 1、硬件应用情况 • DCS系统在杭州和利时成套调试期间,曾经发生7次机笼故障、23次卡件故障,主要原因是当时系统调试环境温度较高、通风不畅所致。 • 在DCS系统复原成功后,设备所处环境较之前有明显提高,在台电现场发生硬件故障的次数明显下降;但由于系统设备在前期超标环境下运行较长周期,部分设备电子元器件已损坏,相继出现了服务器与工作站硬件故障的现象。
三、运行应用 2、软件应用情况 • 和利时DCS系统在软件友好性、开放性上有其特有优点,软件使用者在使用时“易学,易懂”,较进口系统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系统软件稳定性方面有待提高,在出厂前调试运行期间,图形编辑软件发生过无故自动关闭现象。 • 软件中的“快速建立曲线”、“在线修改描述”等功能非常实用;但在逻辑强制功能上,MACS系统采取对系统中的“全局变量”点进行强制的方式,下层逻辑中暂不具备强制功能,建议进行研究完善,以方便用户使用。
三、运行应用 3、DCS网络情况 • 和利时DCS系统通过网络将台电两台机组共分为五个区域,每个区域网络都分为监控网、系统网、控制网三部分;同时每部分都由冗余网络组成,网络上使用的交换机是德国赫斯曼设备。 • 驻厂系统调试期间,发生过两次较大的网络故障,当时所有网络全部显示红闪故障状态,通过将交换机断电重启后故障消失。 • 投产后,DCS系统网络总体运行情况良好,各网络负荷率相对较低。期间出现一起因交换机模块故障引起的网络故障,更换模块后正常。
三、运行应用 4、逻辑组态情况 台电公司先后进行了10多次的逻辑内审,同时邀请国华研究院、广东电科院、上海调试所、西安热工院以及同类型机组的专家进行了4次逻辑外审。目前,DCS系统逻辑的正确、完整、可靠,完全满足现场设备控制需要。 5、系统稳定性 台电二期DCS系统在多方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系统升级,解决了多个系统性问题,如主控故障时切换时间长的问题,冗余控制器因为网络故障发生主、从切换时,切换时间由30秒缩短为3秒,达到设计要求,目前运行较为稳定。
三、运行应用 6、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三、运行应用 7、应用体会 • 和利时DCS系统与进口DCS系统相比,在系统稳定性、硬件可靠性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但国产DCS经过多年持续地对进口DCS系统的消化吸收、自身研发与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对国内外DCS产品在硬件、软件、售后服务三个层面的深入对比与分析,国产DCS的系统已经具备在1000MW级超超临界机组控制系统的应用条件。 • 从台电二期DCS系统近两年来运行情况来看,和利时DCS在网络冗余方面,还有在分散控制方面比进口DCS更加强大,功能也较为齐全,且逻辑和操作画面采用中文版的操作界面,对组态人员和操作人员来说,组态、操作、维护更加简单和方便。
四、取得成果 1、目标实现 2011年3月29日6号机组168h试运完成,国产分散控制系统DCS在1000MW火力发电机组首次应用的技术目标取得成功。 自2011年机组投产以来,热控专业取得了0次二类障碍以上的设备事故或人为事故的成绩,进一步体现了“产、学、研、用”项目模式下人才培养的优良效果,证明是一种成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今,依托严格的生产管理,台电6、7号机组顺利的渡过了基建移交至生产的不稳定阶段。
四、取得成果 2、荣誉 1) 2010年12月,台电1000MW级机组首次应用国产DCS系统获得广东省企业联合会的电力行业2010年创新纪录。 2) 2012年6月,台电1000MW级机组自主化DCS系统研发与应用已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四、取得成果 首次应用-创新纪录
四、取得成果 自主化DCS系统研发与应用-科技成果认定
四、取得成果 三个主要应用阶段 试运阶段 • DCS未发生重大死机现象与系统异常.控制逻辑正确. 试验 阶段 • 各项试验如RB等试验过程DCS运行正常,系统参数正常 • DCS运行正常.6\7号机组当前持续安全运行 生产 阶段 机组安全 运行 2011年6号机持续运行192天
今日状态 2011年3月29日6号机完成168h试运 2011年持续最长192天,2012年检修 大修前持续安全运行156天 2011年11月24日7号机完成168h试运 2012检修后持续安全运行161天
五、效誉分析 1、人才培养 1)通过成立项目组全程研究国产DCS在1000MW机组的应用,培养了本企业的技术人才。 2)通过深入的国产化设备研究,提高了技术人才对机组设备与性能的认识,促使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周期得到了有效的延长,间接增加了企业的安全与经济效益。 3)通过深入的国产化设备研究,为企业探索出并深化了一套以“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技术发展模式,为企业的管理效益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
五、效誉分析 2、经济效益 由于采用国产DCS系统节约了一次投资成本,采购备件周期短,售后服务便利,提升了技术人员的易掌握程度,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得到了保障,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创造能力。 2011年之前,在1000MW超超临界直流机组还没有国产DCS的应用业绩,均采用进口主流DCS系统。国华台电#6-#7机组采用了和利时DCS系统,较选用进口主流DCS系统直接节省一次投资成本约1500万元,同比节约近40% 。若国华电力投资的电厂全部采用国产化的控制系统,每年在建设成本上直接节约1亿元。若1000MW以上机组全面采用国产化的DCS控制系统,每年将为国家节省直接投资近10亿元。
五、效誉分析 3、社会效誉 1)国产分散控制系统在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成功应用,使发电企业将获得性价比较高的发电机组,在能源紧张、物价上涨、竞争激烈行业中有助于取得领先的地位,大大提升企业的社会影响与社会形象。 2)证明了国产DCS已完全满足了1000MW级火力发电机组应用功能需求,打破了原大容量机组进口DCS的相对垄断格局,对进口国产DCS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国产DCS的发展前景产生了一个重大推动作用,对国产DCS的推广、普及甚至走向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
汇报完毕,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