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likes | 255 Views
第 22 节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 ,二战后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 : ( 1 )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 2 )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 ( 3 )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 ( 4 )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 ( 5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 ,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 ① ,欧洲有相似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 ② ,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③ ,两极格局使之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④ ,经济发展需求与竞争需要(根本). ( 1 )欧洲一体化进程. A 原因.
E N D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1,二战后出现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 (1)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2)国际关系中经济因素迅速上升 (3)各国之间围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趋激烈 (4)国际经贸领域的竞争加剧 (5)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2,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①,欧洲有相似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 ②,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 ③,两极格局使之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④,经济发展需求与竞争需要(根本) (1)欧洲一体化进程 A 原因 B 过程:1951……1957……1967……1992……1993……1999…… C 欧盟性质:既是经济联盟,又是政治联盟 ①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利益;有力地促进了欧洲经济政治的发展,提升 了欧洲在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欧盟成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②对世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增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 促进世界政治新格局的形成。 ③对中国:欧盟的关税、规则,包括手续都是统一的,中国进入其中一国,也就进入 了欧盟各国,减少了入关和流通成本。同时,欧盟各领域都采取就高不就 低的原则,这对中国不利。政治上,中、欧在国际上能更多地进行合作, 有效地牵制单边主义。 D 影响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2,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表现: ①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崛起和欧洲一体化进程对美国经济 形成挑战; ②加拿大、墨西哥也需要应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北美自由贸易区 A 原因 B 过程:1992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 C 性质:经济联盟 D 特点: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经济集团 E 影响:促进三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经济实力 A 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影响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B 成立:1989年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在其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 长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成立; ②宗旨和目标:1991年《汉城宣言》确定为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 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贸易壁垒; ③中国加入:1991年中国加入,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的名义加入。 C 性质:官方论坛; D 特点: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各国差异大、合作程度底 E 影响:促进了地区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技术合作,促进经济发展和共同 繁荣
一、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3,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 A 有利于成员国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及世界经济增长 B 促进了成员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成员国之间经济差距的缩小 C 对国际资本、人才、技术和商品的流向产生重要影响 D 有利于各区域的和平与稳定,进一步增强世界多极化趋势,有益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1)积极 (2)消极 A 区域性经济集团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排他性,使贸易保护主义再度抬头,导致国际竞争加剧; B 区域性经济集团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因此使南北差距、南南差距加大,国家间的不平衡加剧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A 交通运输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各国、 各地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加速了原料、资本、劳动力 的国际流动; B 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C 两极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D 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世界经济向 全球化发展; 生产国际化程度大大加强,国际分工与专业化协作的程度越来越高 (1)背景 1,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A 新航路开辟,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经济联系开始增多; B 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迅速扩大; C 二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2)发展过程 (3)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加剧了 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B 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经济全球化对发 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4)影响 (5)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同问题: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 毒品泛滥、传染病肆虐、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背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关贸总协定的弊端日益暴露 (2)成立: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 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3)目的: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节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 由化。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及发展 (4)作用:A 促进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 B 促使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通过贸易使成员国生活 水平提高和经济繁荣; C 努力减少成员国之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 的利益。 新时期我国外贸迅速发展因素:①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②农村和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③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增强经济活力; 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 过程:中国说关贸总协定23个创始成员国之一;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恢 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B 影响:①机遇: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②挑战:对我国弱势产业带来压力和严峻的挑战,从长远来看,利 大于弊。 C 对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三、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 矛盾: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排他性,其浓厚的集团贸易保护主义色彩,使统一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世界经济在某种程度上被人为割裂了。因此,集团化趋势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呈现出矛盾与冲突的一面。 矛盾统一体: 相互统一、促进:经济集团也具有开放性。任何一个区域经济体都是世界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经济集团化是最终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具体步骤和途径,是世界经济走上一体化的一个阶梯,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的最终结果。 但在不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将同时存在,并行发展。 四,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 1 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持协调发展; 3 促进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4 改革现行不合理游戏规则,努力促使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保护国家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