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 likes | 611 Views
赋,本是文体名称,与辞性质相通,故统称辞赋。 赋作为文体名称,始见于战国后期荀卿的赋篇。虽以赋物为主,但篇赋简短,近似谜语。 西汉早期的赋,如贾谊 《 服鸟赋 》 ,尚未脱离楚辞模式。 枚乘 《 七发 》 奠定汉代大赋的基础。 司马相如 《 子虚赋 》 与 《 上林赋 》 的出现,规模宏大的典范性的汉大赋才达到真正成熟的程度。. 汉赋. 赋的特点. 赋的基本特点是 “ 铺采摘文 ” 、 “ 体物写志 ” 。前者说的是赋的形式,后者指赋的内容。 汉赋区别于以往文体的新特点:韵文与散文的有机结合。. 汉赋的写作手法. 一 堆砌铺张,注重词藻的华丽。
E N D
赋,本是文体名称,与辞性质相通,故统称辞赋。赋,本是文体名称,与辞性质相通,故统称辞赋。 赋作为文体名称,始见于战国后期荀卿的赋篇。虽以赋物为主,但篇赋简短,近似谜语。 西汉早期的赋,如贾谊《服鸟赋》,尚未脱离楚辞模式。 枚乘《七发》奠定汉代大赋的基础。 司马相如《子虚赋》与《上林赋》的出现,规模宏大的典范性的汉大赋才达到真正成熟的程度。 汉赋
赋的特点 • 赋的基本特点是“铺采摘文”、“体物写志”。前者说的是赋的形式,后者指赋的内容。 • 汉赋区别于以往文体的新特点:韵文与散文的有机结合。
汉赋的写作手法 • 一 堆砌铺张,注重词藻的华丽。 • “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 •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陆机《文赋》 •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 二 结构层次,爱用主客问答的形式贯穿全文。 • 三 善于铺叙 • 四 虚言诡词,时有夸张失实之处。 • 五 喜用联边手法 • 联边者,半字同文也。--《文心雕龙-练字篇》
内容和表达方式 • 内容上,大都是京都巨丽,宫殿苑囿,车骑田猎,巡游祭祀,宴饮游乐,声色犬马等,是典型的宫廷文学。 • 在表达方式上,以歌颂为主,讽谏次之,故自古就有“劝百讽一”的评论。 • 汉赋能充分的反映时代精神及历史风貌。
汉赋的发展可分期 • 形成期--汉高祖至武帝初年,代表作家为贾谊、枚乘等,其主要功绩是完成了从诗经、楚辞到汉赋的过渡。 • 全盛期--武、昭、宣时代,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王褒等,从内容到形式,将汉赋的特点发展到极至。 • 模拟期--西汉末叶到东汉中叶,以扬雄、班固为最著名,这个时期的赋以模拟前人为主,缺少创造性。 • 转变期--东汉中叶至末年, 代表作家有张衡、赵壹、蔡邑等,散体大赋渐趋消灭,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代之而起,这是汉赋发展的新阶段。尔后,赋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步散文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律赋”。
汉赋名家 • 汉赋乃一代之文学,有一批群星灿烂的汉赋名家,有相当数量的汉赋名作。 • 贾谊 • 司马相如 • 班固 • 扬雄 • 王粲 • 张衡 • 其他作品
司马相如 • 生平:(公元前156年—前118年)西汉著名文学家。其赋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共著录有二十九篇,现存五篇,最有名的当属《子虚上林赋》。文中极力描绘了帝王狩猎的繁华奢侈,辞藻华丽,极纵想象之能事;文末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另外一篇影响比较大的赋是《长门赋》。据说汉武帝因看了此篇而重新宠信陈皇后。此赋描写缠绵悱恻,后人猜测为司马以后宫女子的悲惨遭遇来寄托个人身世之感慨。
子虚赋 楚使子虚使于齐,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诧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坐定,乌有先生问曰:“今日畋乐乎?” 子虚曰:“乐。” “获多乎?” 曰:“少。” “然则何乐?” 对曰:“仆乐齐王之欲夸仆以车骑之众,而仆对以云梦之事也。” 曰:“可得闻乎?” 子虚曰:“可。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于海滨,列卒满泽,罘网弥山,掩兔辚鹿,射麋脚麟,骛于盐浦,割鲜染轮,射中获多;矜而自功,顾谓仆曰:‘楚亦有平原广泽游猎之地饶乐若此者乎?楚王之猎,孰与寡人乎?” 仆下车对曰:‘臣,楚国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余年,时从出游,游于后园,览于有无,然犹未能遍睹也。又焉足以言其外泽乎?’ 齐王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而言之。’”“
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于青云,罢池陂陁,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昆吾,瑊玏玄厉,碝石珷玞。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芎藭菖蒲,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雕胡,莲藕觚卢,菴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巨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玳瑁鳖鼋。其北则有阴林臣树。楩楠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鵷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仆对曰:‘唯唯。臣闻楚有七泽,尝见其一,未睹其余也。臣之所见。盖特其小小者耳,名曰云梦。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其山则盘纡岪郁,隆崇嵂崒,岑崟参差,日月蔽亏,交错纠纷。上于青云,罢池陂陁,下属江河。其土则丹青赭垩,雌黄白坿。锡碧金银,众色炫耀,照烂龙鳞。其石则赤玉玫瑰,琳瑉昆吾,瑊玏玄厉,碝石珷玞。其东则有蕙圃,衡兰芷若,芎藭菖蒲,江蓠蘼芜,诸柘巴苴。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以大江,限以巫山。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卑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雕胡,莲藕觚卢,菴闾轩于。众物居之,不可胜图。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巨石白沙。其中则有神龟蛟鼍,玳瑁鳖鼋。其北则有阴林臣树。楩楠豫章,桂椒木兰,檗离朱杨,樝梨梬栗,橘柚芬芳。其上则有鵷雏孔鸾,腾远射干;其下则有白虎玄豹,蟃蜒貙犴
…… • 于是楚王乃登阳云之台,拍乎无为,憺乎自持,勺药之和具,而后御之。不若大王终日驰骋,曾不下舆,脟割轮焠,自以为娱。臣窃观之,齐殆不如。于是齐王无以应仆也。”
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以娱左右也,何名为夸哉?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厚德,而盛推云梦以为骄,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有而言之,是害君之恶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渚巨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澥,游孟诸。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秋田乎青丘,徬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俶傥瑰玮,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崪,充牣其中者,不可胜记,禹不能名,契不能计。然在诸候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乌有先生曰:“是何言之过也!足下不远千里,来贶齐国,王悉发境内之士,备车骑之众,与使者出畋,乃欲戮力致获,以娱左右也,何名为夸哉?问楚地之有无者,愿闻大国之风烈,先生之余论也。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厚德,而盛推云梦以为骄,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必若所言,固非楚国之美也。有而言之,是害君之恶也;无而言之,是害足下之信也。彰君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矣。且齐东渚巨海,南有琅邪,观乎成山,射乎之罘,浮渤澥,游孟诸。邪与肃慎为邻,右以汤谷为界;秋田乎青丘,徬徨乎海外,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蒂芥。若乃俶傥瑰玮,异方殊类,珍怪鸟兽,万端鳞崪,充牣其中者,不可胜记,禹不能名,契不能计。然在诸候之位,不敢言游戏之乐,苑囿之大;先生又见客,是以王辞不复,何为无以应哉!”
此赋为作者早年之作。虚设楚使子虚出使于齐,造访乌有先生时,二人互相问答。子虚以大国之使自矜,胜夸楚王云梦之猎的壮举,故曰《子虚赋》。此赋为作者早年之作。虚设楚使子虚出使于齐,造访乌有先生时,二人互相问答。子虚以大国之使自矜,胜夸楚王云梦之猎的壮举,故曰《子虚赋》。 • 作者极尽铺张扬厉,充分显示其宏阔神奇的想象力。 • 最后借乌有先生之口批评子虚说:“今足下不称楚王之厚德,而盛推云梦以为骄,奢言淫乐而显侈靡;窃为足下不取也。”这即是“于其卒章归之于节俭,因以讽谏”的汉赋创作原则的具体体现。
长门赋 • 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 ……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辶+王,重叠,音狂)若有亡。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 注:《长门赋序》云,“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李白《古风》(扬者,扬雄也;马者,司马相如也。)扬马激颓波,开流荡无垠。--李白《古风》(扬者,扬雄也;马者,司马相如也。) • 长卿天纵绮丽,质有其文……《子虚》、《上林》,总众类而不厌其烦,会群采而不流于靡,高文艳绝。“--清程廷祚《骚赋论》
贾谊 • 生平:(前200—前168) 西汉文学家。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 • 十八岁时,以能诵读诗书,善文章,为郡人所称誉。廷尉吴公荐于文帝,被任为博士。 • 不久迁太中大夫,为大臣周勃、灌婴等非毁,贬为长沙王太傅。 • 后为梁怀王太傅。他曾多次上疏,批评时政,建议用“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削弱诸王势力,巩固中央集权;主张重农抑商,“驱民而归之农”;并力主抗击匈奴。 • 当他贬为长沙王太傅时,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亦以自谕”。在长沙三年,有(左号右鸟)飞入,止于坐隅,又作《鹏鸟赋》(楚人谓为“鹏”)。所著政论有《陈政事疏》、《过秦论》等,为西汉鸿文。原有集,已散佚,今人辑为《贾谊集》包括《新书》十卷 。
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 •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 咏贾谊 --黄玉顺 • 贾谊新书谁与伦?春风得意傲群臣。少年纵有治安策,当日枉将政事陈。 • 从无生有其道明,离无之有其德成。仁义纲常德所出,阴阳天地德所生。 • 天地为炉造化工,阴阳为碳万物铜。祸福吉凶固无息,千变万化未有终。 • 令物自定名自命,如衡之称鉴之应。民为命也民为本,与民为敌民必胜。 • 纵然才俊赋鵩鸟,悠悠湘水凭谁吊?谪徙长沙傅怀王,洛阳权贵欺年少!
鵩鸟赋 • 单阏之岁兮,四月孟夏,庚子日斜兮,鵩集予舍。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异物来萃兮,私怪其故。发书占之兮,谶言其度,曰:“野鸟入室兮,主人将去。”请问于鵩兮:“予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兮,语予其期。”鵩乃叹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臆: • “万物变化兮,固无休息。斡流而迁兮,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沕穆无穷兮,胡可胜言!祸兮福所依,福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彼吴强大兮,夫差以败;越栖会稽兮,勾践霸世。斯游遂成兮,卒被五刑;傅说胥靡兮,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兮,何异纠纆;命不可说兮,孰知其极!水激则旱兮,矢激则远;万物回薄兮,振荡相转。云蒸雨降兮,纠错相纷;大钧播物兮,坱圠无垠。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迟速有命兮,焉识其时。 •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 • ,万物为铜。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贪夫殉财兮,烈士殉名。夸者死权兮,品庶每生。怵迫之徒兮,或趋西东;大人不曲兮,意变齐同。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众人惑惑兮,好恶积亿;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乘流则逝兮,得坻则止;纵躯委命兮,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止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兮,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
鵩鸟就是今天所谓的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三年,有鵩鸟飞入其室,停在座位一旁,贾谊以为自己不得长寿,编写此赋以派遣忧伤。鵩鸟就是今天所谓的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不祥之鸟。三年,有鵩鸟飞入其室,停在座位一旁,贾谊以为自己不得长寿,编写此赋以派遣忧伤。 • 这篇赋运用老庄齐万物、等生死、委运自然的学说来排遣人世的忧患,驱除鵩鸟入室带来的疑惑、不安。
吊屈原赋 • 恭承嘉惠兮,俟罪长沙;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呜呼哀哉!逢时不祥。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世谓随、夷为溷兮,谓跖、蹻为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銛。吁嗟默默,生之无故兮;斡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罷牛,骖蹇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甫荐履,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此咎兮。 • 讯曰:已矣!国其莫我知兮,独壹郁其谁语?凤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偭蟂獭以隐处兮,夫岂从虾与蛭蟥?所贵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骐骥可得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尤兮,亦夫子之故也。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张衡 • 东汉科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石桥镇)人。少游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通五经”,“贯六艺”,永初五年(111)徵拜郎中。自元初二年(115)至永建初,两次为太史令。精通天文、历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候风地动仪。
归田赋 • 游都邑以永久,无明略以佐时。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 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雎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 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仰飞纤缴,俯钓长流。触矢而毙,贪饵吞钩。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鲨(鱼留,音留)。 • 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般游之至乐,虽日夕而忘劬。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班固 • (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东汉初年著名学者班彪之子。幼年聪明好学,9岁便能作文、诵诗赋。16岁进入洛阳太学,广泛涉猎群书。性格宽厚,为人谦逊,颇受当时学者钦佩。23岁时父亲去世,还乡里三年。明帝永平元年(58)继续其父未竟之业,续写《汉书》。五年后,因人诬告私改国史,被捕入狱。后其弟班超上书辩白才得释放,并召为兰台今史。一年后,升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继续编著《汉书》。经过2O余年的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82)基本完成《汉书》的编著,一部分“志”、“表”是他死后由其妹班昭和马续续成的。他曾随从大将军窦宪北征匈奴,为中护军,至 燕然山勒铭。后来窦宪因专权获罪,班固受牵连死于狱中,时年61岁。 • 《汉书》是班固的最大贡献,其辞赋也享有盛名,代表作为:《两都赋》、《幽通赋》。还有《咏史诗》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五言诗人之一。
《两都赋》内容是写“西 都宾”向“东都主人”夸耀西都长安的富有繁盛,希望东汉皇帝驾返西都;而“东都主人”则夸陈东都洛阳的盛况,以反驳“西都宾”的淫侈之论。作品极铺张扬厉之能事。 • 《两都赋》是具有实际政治目的的作品,这一点和以前的大赋不同。在当时关于定都洛阳还是返都长安的重大争论中,班固力主前一种意见。在《两都赋》中,比较洛阳与长安作为首都的优劣,特别强调东汉在洛阳所实施的统治,比西汉在长安所实施的统治更符合儒学的理想。但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两都赋》的艺术创造力。它的首要特色,是以描绘都市为中心,比西汉辞赋更为广泛地反映了人类生活场景,山水、草木、鸟兽、珍宝、城市、宫殿、街衢、商业、服饰、人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气魄宏伟,景象壮丽。 • 班固出身于仕宦家庭,受正统儒家思想影响极深,因此缺少一种对现实的批判精神,这是他的局 限性。
王粲(177-217),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王粲(177-217),字仲宣,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
登楼赋 • 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清漳之通浦兮, • 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邱。华实蔽野,黍稷盈 • 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槛以遥望兮, • 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 • 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 • 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 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惧匏瓜之徒悬兮, • 畏井渫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 • 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阒其无人兮,征夫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忉怛而惨 • [注]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 • [注]:原字为忄+蚕繁体去掉两个虫字,据辞海,通惨。
扬雄 • 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扬雄。扬雄(前53—18)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是继司马相如和王褒之后蜀地出身的又一位杰出文人。 • 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赋十二篇,今存《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长杨赋》、《反离骚》、《解嘲》、《解难》七篇,及《蜀都赋》、《太玄赋》、《逐贫赋》等几篇残文。 • 他的赋不但有司马相如式的宏伟气魄,而且更注意锤炼语言。如“碎轒辒、破穹庐、脑沙漠、髓余吾”(《长杨赋》),这种短促强劲的句子显得很特别,同时又杂以气势道劲的长句,总体上显示出瑰丽奇谲的风格。故向来以“扬、马”并称。赋的形式也有些变化。《甘泉赋》和《河东赋》都以简洁的叙述开头,不用主客对话的陈套。 • 扬雄晚年改变了对赋的看法,认为赋“劝百讽一”、“劝而不止”,本质上不符合儒家教义。因此转向学术性的著述,仿《周易》作《太玄》,仿《论语》作《法言》。这一转变,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儒家思想统治的深化。
咏扬雄 黄玉顺 • 西蜀扬雄扬子云,辞赋可与相如群。 • 壮夫不为雕虫技,方言训纂苦耕耘。 • 既学论语作法言,又仿周易成太玄。 • 方州部家一二三,八十一首大环圆。 • 摛措阴阳而发气,一判一合天地既。 • 天地交而万物生,幽摛万类不见呈。 • 人之性也善恶混,琢磨成玉冶成金: • 修其善者善人意,修其恶者恶人心。 • 因而能革天道得,革而能因天道驯。 • 因而不革物失则,革而不因物失均。
宣帝时王褒的《洞箫赋》是第一篇专门铺写乐器与音乐的赋。不仅扩大赋的题材,而且为后代咏乐、咏舞、咏物赋开创了先河。宣帝时王褒的《洞箫赋》是第一篇专门铺写乐器与音乐的赋。不仅扩大赋的题材,而且为后代咏乐、咏舞、咏物赋开创了先河。 • 西汉后期刘向的《遂初赋》开创了纪行的新赋体。其后有班彪的《北征赋》。 • 京都赋的新题材,最早见于西汉后期扬雄的《蜀都赋》,而后东汉初杜笃写《论都赋》,又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 抒情短赋在西汉初就有产生。东汉中期张衡《归田赋》起,抒情短赋逐渐兴起,有赵壹《刺世疾邪赋》、蔡邑的《述行赋》、《青衣赋》等。
汉赋的影响 • 受大赋影响的有:左思《三都赋》、潘岳《籍田赋》、《射雉赋》与何宴的《景福殿赋》等 • 受大赋音乐类题材影响的有:嵇康《琴赋》、潘岳《笙赋》等。 • 受纪行赋影响的有潘岳的《西征赋》 • 受抒情短赋影响的有:鲍照《芜城赋》、江淹的《恨赋》、《别赋》、陶渊明的《闲情赋》 • 它如庾信《哀江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东坡的《赤壁赋》都是汉赋的延伸和发展,是汉赋作为一代之文学的又一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