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likes | 1.36k Views
第 2 章 勞動生產力與比較利益 李嘉圖模型 (The Ricardian Model). Prepared by Iordanis Petsas. To Accompan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 Sixth Edition by Paul R.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 章節內容. 前言 比較利益的概念 單一生產要素的經濟體系 單一生產要素的世界貿易 有關比較利益的誤解 多種財貨下的比較利益 運輸成本與非貿易財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 前言.
E N D
第 2 章 勞動生產力與比較利益 李嘉圖模型(The Ricardian Model) Prepared by Iordanis Petsas To Accompany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Theory and Policy, Sixth Edition by Paul R. Krugman and Maurice Obstfeld
章節內容 • 前言 • 比較利益的概念 • 單一生產要素的經濟體系 • 單一生產要素的世界貿易 • 有關比較利益的誤解 • 多種財貨下的比較利益 • 運輸成本與非貿易財 •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
前言 • 一國參與國際貿易有兩個基本原因: • 各國之間在氣候、土地、資本、勞動與技術上的差異性 • 各國可透過貿易達到生產的規模經濟 • 李嘉圖模型是基於各國勞動要素生產技術的差異 • 生產投資的差異反應在勞動的邊際生產力
第一節 比較利益的概念 • 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損失 • 用電腦所衡量的玫瑰花之機會成本為:生產一定數量玫瑰花的資源能用來生產多少部電腦 • 例如:1000萬朵玫瑰的機會成本就是10萬部電腦 • 比較利益 (comparative advantage) • 如果一個國家在本國生產某種產品的機會成本低於其他國家,則該國在生產此項產品時具有比較利益 • 李嘉圖模型:國際間的勞動生產比率不同是決定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
第一節 比較利益的概念 表 2-1: 假設性的生產變動 電腦(千部) 玫瑰花(百萬朵) 美國 南美洲 總和
第二節 單一要素的經濟體系 • 假設我們正治理一個經濟體系(我們稱為本國),在該國中: • 勞動是唯一的生產要素 • 只生產兩種財貨:酒(wine)與乳酪(cheese) • 每個國家勞動供給量 (勞動資源稟賦量) 固定:L • 勞動在每個財貨的生產力是固定 (邊際生產力固定) • 所有的市場皆是完全競爭市場:財貨單價等於其單位生產成本 (P = AC)
第二節 單一要素的經濟體系 • 固定勞動生產力是以單位要素需求量來表示: • 單位要素需求量是指生產一單位產出所需求的勞動工作時數:aLW為酒的單位勞動需求量,aLC為乳酪的單位勞動需求量 • 生產可能線 • 定義:一個經濟體系的生產可能線(PPF) 代表在給定另一種財貨(乳酪) 的生產量之下,一種財貨的最大產量(酒),反之亦然 • PPF可由下列方程式來表示: aLC ×QC + aLW ×QW ≤L(2-1)
以加侖計的本國酒類 產量,QW 斜率的絕對值等於乳酪相對於酒類的 機會成本 P F 以磅計的本國乳酪 產量,QC 第二節 單一要素的經濟體系 圖 2-1: 本國的生產可能線 生產可能線是一條直線時,用酒來表示的乳酪機會成本是固定的 L/aLW L/aLC
第二節 單一要素的經濟體系 • 命題:如果乳酪的相對價格大於其機會成本,該國將專業化生產乳酪,如果乳酪的相對價格低於其機會成本,該國將專業化生產酒 • 勞動價值理論:在沒有國際貿易的情況下,產品的相對價格等於其相對單位勞動需求 • 在缺乏貿易之下 (封閉經濟體系) ,為達到自給自足以滿足消費所需 (對消費者而言同時消費兩種財貨的效用水準較高) ,因此其供給等於需求的均衡條件為 :PC / PW = aLC /aLW
第三節 單一要素的世界貿易 • 絕對利益 (Absolute Advantage) • 定義:若一國能以少於其他國家的勞動投入來生產同樣數量的商品時,稱該國在生產此一商品時有絕對利益 • 貿易型態是由比較利益的觀念所決定 • 比較利益 • 假設 PC / PW = aLC /aLW < a*LC /a*LW =P*C / P*W (2-2) • 此假設隱含在本國酒的機會成本比外國低 • 換言之,在不貿易時,本國乳酪的相對價格比外國乳酪的相對價格還低 • 圖2-2:外國的生產可能線將比本國為陡
以加侖計的外國酒類 產量,Q*W F* P* 以磅計的外國乳酪 產量,Q*C 第三節 單一要素世界的貿易 圖 2-2: 外國的生產可能曲線 本國在乳酪上具有比較利益,因而貿易型態為:本國將出口乳酪到外國,以進口酒 外國將出口酒到本國,以進口乳酪 L*/a*LW L*/a*LC
III 單一要素的世界貿易 • 貿易後相對價格的決定 • 是什麼因素決定貿易後的相對價格 (即 PC / PW)? • 一般均衡分析:我們定義全世界乳酪的相對供給(RS) 與相對需求 (RD) • 全世界乳酪的相對供給等於在給定兩個國家個別相對價格之下,所能供給的乳酪總產量除以全世界所能供給酒的總產量 (QC+ Q*C)/(QW+ Q*W) • 全世界乳酪的相對需求也是類似的概念 • 世界貿易均衡時供給等於需求:
乳酪的相對價格PC/PW RS RD RD' L/aLC L*/a*LW Q' 乳酪的相對數量 QC + Q*C QW + Q*W 第三節 單一要素的世界貿易 圖 2-3: 世界相對供給與相對需求 a*LC/a*LW 1 2 aLC/aLW
第三節 單一要素的世界貿易 • 貿易利得 • 我們將以兩種方法來驗證這些貿易利得 • 第一種方法:本國生產乳酪是直接生產法,但其可透過出口乳酪向外國換取酒,而間接生產酒--若間接生產的產量較大,即存在貿易利得 • 第二種方法:看貿易如何影響各國的消費水準,即貿易若能提高消費量,則效用水準提高 • 在給定價格之下,消費可能前線是表達在任意給定一種財貨的消費量之下,另一種財貨的最大消費量
酒的產量 Q*W 酒的產量QW F* T P F T* P* 乳酪的產量QC 乳酪的產量Q*C 第三節 單一要素的世界貿易 圖 2-4: 貿易擴大了消費可能性 UT U*T U*A UA (a) 本國 (b) 外國
第三節 單一要素的世界貿易 • 數值範例 • 下列的表2-2說明了兩個國家的生產技術: 表 2-2: 單位勞動投入 乳酪 酒類 本國 aLC =每磅需1小時 aLW =每磅需2小時 外國 a*LC=每磅需6小時 a*LW=每磅需3小時
第四節 有關比較利益的誤解 • 勞動生產力與競爭 • 誤解 1:只有當一國生產力在國際競爭中具有優勢時,自由貿易才有利 • 廉價勞動論 • 誤解 2:一國憑藉低工資與外國競爭是不公平的,而且會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 • 勞動剝削論 (Exploitation) • 誤解 3:如果一國的工人比其他國家工人的工資低時,貿易將使得該國受到剝削而福利惡化
第五節 多種財貨下的比較利益 • 模型設定 • 全世界只有兩個國家,本國和外國 • 每個國家只有一種生產要素勞動 • 每個國家都會消費且生產N種不同財貨,依序編號1到N • 相對工資率與專業化生產 • 貿易型態將取決於本國相對外國的工資率w/w* • 財貨總是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產 • 例如,若第i種財貨的生產成本為waLi < w*a*Li,則在本國生產的成本較低,應在本國生產;即財貨的生產原則:任何財貨符合 條件時在本國生產,而符合 條件的財貨將於外國生產
第五節 多種財貨下的比較利益 表 2-4:本國與外國的單位勞動投入 財貨 本國的單位勞動投入 外國的單位勞動投入 本國生產的相對優勢 蘋果 1 10 10 香蕉 5 40 8 魚子醬 3 12 4 棗子 6 12 2 脆餅 12 9 0.75
第五節 多種財貨下的比較利益 • 那個國家生產那些類別的商品? • 若一個國家其相對生產力超過其相對工資率,則該國在這些商品上具有成本優勢 • 例如:若w/w* = 3,則本國將生產蘋果、香蕉與魚子醬;而外國將生產棗子與脆餅 • 兩個國家將從專業化生產中獲利:用較高價格的出口財換取較低價格且數量更多的進口財,進口量將比自行生產的數量更高 • 多種財貨模型下相對工資的決定 • 在多種財貨模型下要決定相對工資,我們必須看對財貨的相對需求
相對工資率w/w* 勞動相對供給RS 蘋果 10 香蕉 8 魚子醬 4 3 棗子 2 脆餅 0.75 勞動相對需求RD 相對勞動量L/L* 第五節 多種財貨下的比較利益 圖 2-5:相對工資率的決定
第六節 運輸成本與非貿易財 • 為什麼在現實國際經濟環境中,不可能達到完全專業化生產的三個主要原因: • 一種以上的生產要素存在會減少專業化生產的傾向 • 各國有時會保護本國產業避免與外國競爭 • 財貨與勞務的運輸成本昂貴,有時這些成本的支出足供一國某些產業自給自足 • 考慮運輸成本將使某些財貨變得無法貿易:存在非貿易財(nontraded goods) • 在某些情況下是不可能運輸 • 例如剪髮與汽車自動維修系統不可能在國際間貿易
第七節 李嘉圖模型的實證 圖 2-6:生產力與出口 美/英的 出口比率 圖2-6顯示:李嘉圖模型論點,美國某產業的相對勞動生產力愈高,該產業出口愈多,同時也確立了貿易型態取決於比較利益而非絕對利益。 美/英的生產力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