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k likes | 1.22k Views
愛,是不要貼標籤 兼談過動的成因與處理. 光能身心診所負責人 鄭光男醫師. 鄭光男醫師.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經歷: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照會組 國軍花蓮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台灣拿可拿戒毒中心顧問醫師 花蓮家扶中心諮商輔導師 大漢技術學院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署立金門縣立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花蓮地方法院觀護人特約醫師. 小孩為什麼不乖?. 身體的因素為何?(過敏與重金屬影響不嚴重?) 為什麼現在小孩普遍抵抗力較差? 小孩為何靜不下來? 過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從何而來?. 影響身體的因素. 我們需要什麼營養 ? 小朋友吃什麼 ?
E N D
愛,是不要貼標籤兼談過動的成因與處理 光能身心診所負責人 鄭光男醫師
鄭光男醫師 • 學歷:國防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 經歷: • 台北榮民總醫院精神科醫師照會組 • 國軍花蓮總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台灣拿可拿戒毒中心顧問醫師 • 花蓮家扶中心諮商輔導師 • 大漢技術學院學生輔導中心兼任輔導老師 • 署立金門縣立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 花蓮地方法院觀護人特約醫師
小孩為什麼不乖? • 身體的因素為何?(過敏與重金屬影響不嚴重?) • 為什麼現在小孩普遍抵抗力較差? • 小孩為何靜不下來? • 過動以及注意力不集中從何而來?
影響身體的因素 • 我們需要什麼營養? • 小朋友吃什麼? • 食品添加物的影響?(常見的有哪些色素會影響?) • 防腐劑:例如苯甲酸鈉
美國的數字 • 根據2000年版本的DSM-IV-TR,在美國大概有3%-7%的兒童有ADHD。而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於2004年出版的美國健康訪問調查年報,美國大約有400萬名18歲以下的兒童被診斷出有ADHD。不過,有關評估的比率差異極大,有些校區甚至有60%的兒童被診斷為ADHD患者。現時美國全國有超過100萬成年人及小童因為這個病癥而需要服用處方的藥物。
美國的數字 • 根據2002年的統計數字,被診斷出有ADHD的男童在比例上比女童高出兩倍(男童比例:10%;女童比例:4%)。對於這個性別上差異的成因,我們仍然未知確切原因。不過,有專家指有可能由於女童的病癥普遍比男童輕微,在診斷時亦同時較男童難於察覺,所以較少被家長及老師發現而作出轉介。
精神科如何診斷 • 在臨床上,如果此種孩子有以下反覆出現的症狀時,我們稱之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精神科如何診斷 • (1)注意力不足以之症狀包括: • 粗心大意,常不注意細節,愛出錯。 • 無法持續(sustaining)注意做事。 • 心不在焉,有聽沒到。 • 無法遵照指示,完成指示(缺乏組織能力)。 • 無法安排工作或散慢,要人提醒才能完成。
精神科如何診斷 • 逃避、排斥須專心的工作,譬如寫功課。 • 常掉東西。 • 易被外界吸引而分心。 • 常忘記每天該做的事。
精神科如何診斷 • (2)而過動之症狀: • 坐不住。 • 要求坐著時會離席。 • 不該坐立不安的場合,會爬上爬下或跑來跑去。 • 無法安靜的玩或參與。 • 馬達小子、動態狀況。 • 話太多。
精神科如何診斷 • 衝動之症狀: • 搶答,老師問題還沒問完,先回答之。 • 不能等或輪流。 • 插嘴,打斷別人。
精神科如何診斷 • 根據DSM-IV的診斷標準,上列(1)(2)症狀中吻合六項,症狀時間超過六個月,七歲前便開始、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出現社會、學業、工作適應障礙、排除其他診斷,譬如自閉、精神分裂、焦慮症、情感性精神症、人格疾患者。
精神科治療的標的 • ? 症狀 藥物 • 40%/60%
精神疾病的原因在哪裡? • 這是衰弱大腦流行病的解藥嗎? 更多更好的藥物?我們真的需要更多的抗憂鬱劑、興奮劑、精神抑制藥物與記憶力藥物嗎?
聽聽功能性醫學權威醫師的說法 • 真相和許多傳統的醫生要你相信的不一樣,大腦和身體的其他部位並不是分開的,衰弱大腦流行病的解決之道,並不在於找出更能影響心理或精神狀態的藥物或更佳的治療方法。 • 大腦主要是匯聚在整個身體所發現之實際生理原因的結果。大腦問題或”失調”經常都是系統失調所造成的,解決之道並不在大腦—而是身體。
聽聽功能性醫學權威醫師的說法 • 「身心」醫學(或是生理如何影響心理)幾乎是無法偵測的。 • 身體直接且強力地影響大腦。營養狀態、荷爾蒙失調、食物過敏、毒素、或消化、免疫與新陳代謝失調,都會大幅影響我們的情緒、行為、注意力與態度。
過動症用藥 • 目前在台灣使用的藥物是利他能〈Ritalin〉,化學名是methylphenidate,其作用時間約四小時,由尿液排出。服用方式為一天兩次,於早餐及午餐前使用。主要的副作用為吃藥的那一餐胃口會變差,大約10-15%的服藥的患童會有這樣的抱怨。 (以前安非他命減肥也是如此)
醫葯治療 • 針對ADHD的一線藥物為興奮劑,其中包括諾華公司的利他能(Ritalin,學名為methylphenidate)、沙爾公司的Adderall(安非他命產品,主要成分為右旋苯丙胺(dextroamphetamine)和laevoamphetamine salts)、Ovation製藥公司的Desoxyn(學名為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等。由於幾乎所有針對ADHD的藥品都被美國緝毒署劃分為二級管製品(Schedule II,即指有高度濫用可能性的藥品)
Desoxyn 是何種藥物? • 右旋甲基安非他命methamphetamine,具高度成癮性! • 甲基安非他命濫用者的自殺死亡率為一般人口的十七倍,為自殺的高危險群。 • 甲基安非他命為合成的中樞神經刺激劑,使用後會造成腦中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濃度失衡,濃度增加,損害腦部,嚴重影響精神狀態,例如狀及精神病症,出現妄想及幻覺,類似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 • 長期使用甲基安非他命會造成身體多器官損傷,例如心臟血管異常,因此,濫用者的死亡率為一般人口的六倍。 (2011/02/25自由時報)
醫葯治療 • 2004年4月,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曾發表報告,指有51位美國人因為服食ADHD藥物而死亡。[2],而在香港,亦有零星個案指病童在服食過醫院處方的藥物後出現心臟病的症狀,而這些病童在服藥前都沒有被診斷出曾有心臟病。就此,美國的心臟病學家尼森及食品及藥物管理局的一個專家小組都希望局方能夠在藥物上加上新的警告,並採取措施防止醫生濫開這些藥物,以避免更多病人受害。
關於利他能 • 結構類似安非他命 • 服用「利他能」對有心臟血管問題的人,無論成人或兒童,可能造成猝死,因此建議對這類族群不得處方利他能,但在沒發病前未必知道有此潛伏病症,這需要病人及其家屬自求多福了。 • 2-5%會出現昆蟲幻覺,如:看見自己被蟑螂包圍、感覺蠕蟲在自己的皮膚下爬。此時絕不可給患者另一種精神科藥物去治療此幻覺,只需停用利他能即可解除此幻覺。
關於利他能 • 利他能所帶來的副作用包括易怒,沒有胃口,失眠,憂鬱,以及性格改變。生長遲滯也是常見副作用之ㄧ 。
關於利他能 • 過動症藥物的主要副作用包括了:血壓上升、心臟肌肉受損、生長減緩、腦神經系統傷害、藥物成癮、自殺衝動、情緒失常、強迫症等等。長期服用對於兒童身心皆有不良影響。在美國已有多起兒童懷疑因過動藥物致死的醫療糾紛。
關於利他能 • 由於利他能在腦中的作用與癮君子經常濫用的藥物--古柯鹼很相似。用過利他能的孩子將來會不會容易染上毒癮? • 有些研究顯示利他能會使人容易有物質濫用的情形。而其它的研究者則主張過動兒服用這些治療藥物後,日後並不會有藥物濫用的傾向。 • 老鼠的試驗:
關於利他能 • 法國在1975年才准許利他能上市,當時這種藥在美國已經使用了19年。而且一開始管制非常嚴格,全法國只有三家大醫院可以給藥,每家醫院供給的病患不到一千人,每次只給一星期的藥。到了1995年管制稍微放鬆之後,利他能在法國的銷售量才直線上升。但是比起瑞、英、荷比盧、挪威等國,法國還是保守很多。
醫葯治療 • Ritalin treatment predisposes takers to cocaine's reinforcing effects. • The United States uses 90% of the world's Ritalin supply.
atomoxetine (ADHD新藥) • 去年10月衛生署已通過的atomoxetine,是國內目前唯一的非中樞神經性奮劑,這項藥物療效可長達24小時,一天1顆即可,根據初步的研究,不會影響睡眠,只待建保納入給付後,就可以提供家有ADHD孩童另一種用藥選擇。
atomoxetine (ADHD新藥) • 這個藥物是選擇性的正腎上腺素回收抑制劑,原本是要作為抗憂鬱劑的,殊不知在作臨床試驗時,沒有抗憂鬱的療效,而且發現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正確的數字是服用藥物的1357人,有5人會出現自殺的想法,服用安慰劑的人851人,沒有一個出現類似的狀況,所以FDA在2005年9月要求原廠須在藥盒上貼上黑框警語,警告大家服用這個藥物可能會增加自殺的危險性。
atomoxetine (ADHD新藥) • 最大副作用是讓病人昏睡,所以以治療過動來這似乎是不錯的療效。成年男性若服用的話,很可能發生勃起困難,逆行性射精及射精與高潮時間不一致的高潮痛苦。此外,也會消化不舒服或有胸部灼熱感,食慾變差等等。而我舉出來的實際狀況就是家長口中所謂醫師推薦的沒有副作用的治療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藥物。
atomoxetine (ADHD新藥) • 結論:這是一個有抗憂鬱劑副作用集大成的產品。 • 其實,除了中樞神經興奮劑或失敗的抗憂鬱劑外,家長們有更好的選擇,透過檢測了解小孩的身體不穩定原因,同時配合量身訂作的營養及排毒建議,別讓藥害兒童的悲劇,一再發生重演!
名人也有? • 除了愛迪生以外,以下各個歷史人物也被後世科學家認為帶有ADHD的徵狀: • 安徒生 • 貝多芬 • 邱吉爾 • 華特·迪士尼 • 富蘭克林 • 羅拔·甘迺迪與約翰·甘迺迪兄弟 • 西奧多·羅斯福 • 儒略·凡勒 • 萊特兄弟
什麼會導致過動? • 睡眠不足? • 一個小朋友每天該睡多久? • 相關研究的結果是甚麼?
什麼會導致過動? • 營養不均衡: • 我們需要什麼營養? • 小朋友吃什麼? • 食品添加物的影響?(常見的有哪些色素會影響?) • 防腐劑:例如苯甲酸鈉 • 甜食也會?
先天暴露的毒素影響 • 小還未出生以前,孕婦有接觸酒精、吸煙或者暴露於鉛污染的環境下,罹患ADHD的危險性會提高: • Exposures to Environmental Toxicants and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U.S. Children • Joe M. Braun,1 Robert S. Kahn,2,3 Tanya Froehlich,3,4 Peggy Auinger,5 and Bruce P. Lanphear2,3 •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6 December; 114(12): 1904–1909. • Published online 2006 September 19.
環境毒素的影響 • 體內有較高農藥殘留(從水果及蔬菜來的)的研究對象,容易出現學習力延緩、協調性較差、行為問題尤其是ADHD的現象: • Study(May 17, 2010) : ADHD linked to pesticide exposure • Researchers measured the levels of pesticide byproducts in the urine of 1,139 children from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Children with above-average levels of one common byproduct had roughly twice the odds of getting a diagnosis of ADH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which appears in the journal Pediatrics.
食物添加物的影響 • 防腐劑苯甲酸鹽、色素黃色四號、五號、紅色六號、四十號都會引發孩童的過動或注意力缺乏現象,因此有ADHD傾向的小孩,應該在飲食來源上要嚴格的把關,根據這個研究,英國及歐盟的食品主管單位在2009及2010年陸續採取了更嚴格的規範來防範: • Food additives and hyperactive behaviour in 3-year-old and 8/9-year-old children in the community: a randomis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7 Nov 3;370(9598):1560-7. )
何為過敏? • 「過敏(Allergy)」一詞源於希臘文,其意為「改變過的反應」。每當免疫系統認定某物質為入侵的有機體,進而「過度反應」時,就會在體內引發一連串的防禦性反應,這就是「過敏」。
症狀如何? • 你可能對一些較常見的過敏症狀耳熟能詳,例如:氣喘、打噴嚏、皮膚發疹;但卻可能不知道過敏會影響體內每一種主要系統與器官,造成反覆發作的感染、身體酸痛、疲勞、焦慮、沮喪,以及許多其他症狀。
原因與發展 • 食物過敏是遺傳性基因體質的表現。因此,父母與手足通常皆有過敏的歷史。一項研究發現父母親皆過敏時,百分之六十七的孩子也有過敏問題。父母親中只有一人過敏時,百分之三十三的孩子有過敏。
現代的過敏問題 • 如今約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孩童對食物會產生負面的反應。某些醫師甚至宣稱,食物過敏是大部分未被診斷出病因之症狀的主要原因。 • 國外研究發現:有ADHD傾向的患者,七成以上有過敏傾向。 • 大部分的過敏反應為慢性食物過敏原引發,與急性過敏完全不同。
過敏的食物來源? • 根據研究檢測統計,慢性食物過敏前三名:牛奶、蛋、小麥。 • 食物添加物
過敏的病例為何增加得如此迅速? • 斷奶時間的提早,嬰兒較早接觸固體食物,植物栽培時基因控制引發的食物成分與正常組織之交叉反應,日常攝取飲食的種類不足,因此一再接觸某些食物成分並引發高度過敏的後續發生等等。
過敏兒可能變成過動兒!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2010.02.26 11:46 am • 中研院與台大醫院研究發現,與一般兒童相較,具有過敏體質的兒童出現過動症比率高出2.79倍。醫師提醒,只要治療好鼻過敏症狀,就可減輕過動兒躁動不安的情況。過敏性鼻炎已成國內小朋友最常見的過敏病症。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國內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高達20至30%,大台北地區鼻過敏兒童比率高達六成。
如何教養過動兒? • 1 .對你的孩子展現滿滿的愛:接納,可以改變一切,大人需要被接納,孩子更需要聽到自己是被愛跟讚賞的。只關注孩子的負面表現,不斷挑剔,會破壞你們的親子關係,並且傷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如何教養過動兒? • 2 .要有耐心:很多孩子的狀況,其實是父母的問題,在管教孩子時要儘量保持耐心和冷靜,即使面臨孩子已經不受控的狀態。如果你能冷靜,孩子也比較能靜下來。
如何教養過動兒? • 3 .樂觀以對:不論對你自己或對孩子,對改善的程度不要抱持過度期望,要理性(其實這是對那些把藥物當改善的唯一方法的父母的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