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癌症的认识及防治

癌症的认识及防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 肿瘤科 张 铭. 单位 : 万. 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预测 :2020 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 2003 年增加 50 %,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 1500 万人。. 单位 : 万. 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其中杀伤力最强的是肺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癌症死亡人数的 17.8 %、 10.4 %和 8.8 %。. 什么是原癌基因 ?. 什么是抑癌基因 ?. 一、癌细胞的形成. 癌细胞是由于细胞的癌变产生的.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 内因 :.

ire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癌症的认识及防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癌症的认识及防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浦东分院 肿瘤科 张 铭

  2. 单位:万 全球每年新增癌症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全世界癌症发病率将比2003年增加50%,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人数将达到1500万人。

  3. 单位:万 我国癌症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其中杀伤力最强的是肺癌、胃癌和肝癌,分别占癌症死亡人数的17.8%、10.4%和8.8%。

  4. 什么是原癌基因? 什么是抑癌基因? 一、癌细胞的形成 癌细胞是由于细胞的癌变产生的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变异 内因: 细胞癌变的原因 物理致癌因子 外因: 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病毒致癌因子

  5.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未变异时…… 停止分裂 正常细胞 抑癌基因 原癌基因 调控因子Ⅱ 调控因子Ⅰ 正常增殖

  6.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变异时…… 继续分裂 癌变细胞 抑癌基因变异 原癌基因变异 丧失正常调控作用 丧失正常调控作用 异常增殖

  7. 烟草 紫外线 物理致癌因子 X射线 致癌因子 化学致癌因子 亚硝酸盐 黄曲霉毒素 病毒致癌因子

  8. 细胞为什么会发生癌变呢?   每个人都有可能发生癌症吗?为什么吸烟者容易患肺癌?谈谈如何预防癌症。

  9. 癌细胞的特征 (1)无限增殖 “海拉细胞”来自名叫海拉的一位女癌症患者。这位患者已死去近四十年,但从她身上取下的癌细胞却在实验室一代代地传了下来,成为研究癌症的材料。

  10. 癌细胞的特征 (2)具有浸润性和扩散性 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的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粘着性减小, 易于浸润周围健康组织,通过血液和淋巴转移至其他部位并增殖。 这是癌症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11. 癌细胞的特征 (3)能够逃避免疫监视 正常细胞之间的识别主要是通过细胞表面特异性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进而形成特定的组织和器官。而癌细胞往往冲破细胞识别作用的束缚,逃避机体的免疫监视。

  12. 台湾有一个“癌症家族”,三代十五人生活在癌症阴影里,其中已有10人确定患有癌症。 经“台大”医院基因分析检验后证实,子孙满堂的李某因为基因变异,成为“遗传性非息肉性大肠直肠癌”患者。在他证实患有肠癌后,他的3个孩子随后全数患上癌症,几年之内他的孙子中又有多人确认罹患胃癌、肠癌等不同癌症。 “癌症家族”是怎么回事?

  13. 二、肿瘤防治 • 1981年WHO提出了防治癌症的“三个1/3学说”: 1/3的癌症使可以预防的; 1/3的癌症如能早期发现是可以治愈的;还有1/3不能治愈的癌症,也可以通过适当的医护照顾而获得良好的生活质量、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14. 癌症的三级预防 • I级预防: • 鉴别、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 • 方法:鉴定环境中的致癌剂,疫苗接种,化学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营养 • II级预防: •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患于开端 • 方法:筛查、监测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根治癌前病变 • III级预防: • 提高治疗率,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康复、止痛 • 方法:研究合理的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指导,加强锻炼,合理饮食、 止痛

  15. 一级预防: 防止和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 防止和消除环境污染是预防肿瘤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 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预防肺癌 • 饮用水净化处理可预防肝癌 • 对经常接触致癌因子的职工定期体检 • 定期监测存在致癌物的地点

  16. 防止致癌物影响 • 食物污染: 谷、豆、玉米中的霉菌及黄曲毒素 • 烹调方式: 烟熏、烧烤、高温油炸 • 食品添加物: 防腐剂、保鲜剂、着色剂、甜味剂、保存剂 • 残留物质: 杀虫剂、农药、荷尔蒙、抗生素、多环状成分 • 饮食习惯: 烟、酒、槟榔、咖啡、糖精、油脂太高、蔬菜、水果、纤维摄取太少

  17. 饮食致癌 • 肉食过多 • 高脂肪(油炸食品及甜腻糕饼) • 精致食品过量 • 腌渍、熏烤、烧焦、及加工制品 • 发霉食品 • 食品添加物:人工甘味剂、有害性色素、荧光增白剂、防腐剂等 • 抽烟 • 酗酒

  18. 有助于预防癌症的食物 • 绿茶: • 研究已经证实,国传统的喝茶法有助于清除体内毒素,预防受到癌症的侵袭;其中,发酵比较少的绿茶和清茶,优于半发酵的乌龙茶和全发酵的红茶。茶能清除体内的放射性物质。放疗病人经常饮茶有益康复。茶还可以防龋齿。 • 蔬菜: • 新鲜蔬菜如胡萝卜、萝卜、瓠果、茄子、甘蓝等,含有干扰素诱导物,能刺激细胞产生干扰素。这种物质可以增强病人对疾病和癌瘤的抵抗力。但它易受加热的影响而被破坏,因此以上。食物以生吃为好。许多研究都证实大蒜具有防癌抗癌能力,大蒜中的脂溶性挥发性油能激活巨噬细胞,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还含有一种含硫化合物,也具有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葱头也能抗癌,可能是含有谷胱甘肽以及多种维生素的缘故。对淋巴瘤、膀胱癌、肺癌和皮肤癌等均有防御作用。

  19. 有助于预防癌症的食物 • 牛奶和酸奶 • 牛奶含钙和维生素D肠道内能与致癌物质相结合,清除其有害作用。酸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 蜂蜜和蜂乳 • 蜂蜜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抵抗力,提高造血功能和组织修复作用。近年来发现蜂乳含有特殊的蜂乳酸,对防治恶性肿瘤有效。 • 花粉食品 • 效是提高智力,促进发育,补血,增加耐力,延缓衰老,具有激素样作用,增强抗病能力等 • 葱蒜类 • 据研究,大蒜、洋葱、青葱等抚慰性食物含有能抑制癌症发展的化学物质。美国加州洛马林达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大蒜中所含的硫化合物能促进老鼠的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能消灭肿瘤的免疫细胞)达到抑制结肠癌、胃癌、肺癌和肝癌之作用。

  20. 有助于预防癌症的食物 • 果品 • 杏仁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抑制细胞癌变。对口腔干燥等症状有缓解作用,但对口:腔有炎症、溃疡以及鼻出血的病人不宜食用。乌梅也有抗癌作用,枣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无花果的提取物可治疗胃癌、咽喉癌、宫颈癌、膀胱癌等。苹果中含有果胶多,可与放射性元素结合,促使其排出。木瓜能阻止癌瘤扩散、发展。 • 真菌食品 • 中含有多糖物质和干扰素诱导剂,能抑制肿瘤。香菇对胃癌、食道癌、肺癌、宫颈癌有一定的疗效。金针菇也具有同样的功效,对肿瘤有抑制作用。猴头菇对胃癌有疗效,可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提高免疫力。银耳对癌瘤有抑制作用。近年发现茯苓中90%的B茯苓聚糖可增强免疫功能,有抗癌瘤的作用。

  21. 有助于预防癌症的食物 • 部分海产品 • 海藻类有效成分主要是多糖物质和海藻酸钠。海藻酸钠能与放射性锶结合后排出体外。常吃海带、紫菜等食品对身体有益。鲨鱼的软骨能抑制肿瘤生长。鱼类中含有丰富的硒、锌、钙、碘等无机盐类,对抗癌也是有益的。 • 其他 • 山芋中提取类固醇物质能抑制乳腺癌的发展。玉米粉能抑制肿瘤生长,减轻抗癌药物的副作用。薏苡仁中的多糖体和薏苡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及抑制肿瘤细胞的作用。

  22. 二级预防 • 癌症的二级预防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 早期发现  早期诊断  早期治疗

  23. 肿瘤早期发现的意义 • 手术治疗: ● 病期越早,手术创面相对越小,即机体破坏越小,且效果越好 • 放射治疗: ●病灶越局限,照射面积越小,放射反应也越小 • 化学治疗:●细胞动力学:肿瘤越小,细胞增殖比率高, 对化疗药物越敏感●肿瘤血供好,化疗药物易到达肿瘤组织 • 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 ●肿瘤越晚期,免疫抑制越明显

  24. 肿瘤早期治疗疗效 肿瘤 术后5年生存率 早期胃癌 90.9% I期乳腺癌 92.5% 早期食管癌 90.3% 早期肝癌 61.3% 早期宫颈癌(手术+放疗) 99.1%

  25. 二级预防——开展健康教育 • 75%的癌症发生在身体的表浅部位 • 癌症可以在早期阶段发现的 →掌握基本的癌症预防知识 →增强防癌观念 →及时就诊

  26. 二级预防——警惕癌症的早期信号 • 肿块增大,不痛不痒 • 慢性溃疡,久治不愈 • 吞咽不畅,胸口闷胀 • 心口嘈杂,上腹饱胀 • 肝区疼痛,反复发作 • 咳嗽痰血,胸痛发热 • 鼻涕带血,鼻塞耳鸣 • 便带粘血,变细变形 • 乳房肿块,乳头溢液 • 白带增多,阴道流血 • 无痛血尿,间歇出现 • 贫血发热,淋巴结大

  27. 二级预防——健康检查 • 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 • 肿瘤早期发现的重要途径 连续10年对2000余名60岁以上的老人定期作体格检查,发现恶性肿瘤88例,以肺癌、胃癌、结肠癌最多,71例作手术治疗,术后总的5年生存率达77.8%。 王传馥

  28. 二级预防——肿瘤筛查 • 肿瘤普查是对某些人群用快速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进行普遍检查,或称筛检(Screening) • 普查人群:易患某种肿瘤的高危人群 • 需要进行普查的肿瘤应具有以下特征:  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应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应具有可检出的临床前期(detectable pre-clinic phase, DPCP),使普查能在亚临床期发现肿瘤,便于治疗

  29. 筛查方法 要求:简便、准确(敏感+特异)、经济、易被接受 • AFP+超声显像 肝癌 • 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 纤维胃镜(日本) 胃癌 • X线片、痰脱落细胞学检查 肺癌 • 钼靶X线片 乳腺癌 • 大便隐血、纤维肠镜 大肠癌

  30. 筛查的效益 肿瘤普查的效益表现在发现“亚临床期”的肿瘤病人,并予以确诊和施以有效的治疗,从而改善这些病人的预后。 肝癌 普查组 临床诊断组 亚临床期 76.3% 0 手术切除率 70.6% 0 肿瘤中位直径 4.5cm 10.0cm 1年生存率 88.1% 0 2年生存率 77.5% 0 中山医院 杨秉辉

  31. 高危人群 • 存在某一肿瘤危险因素的人群称为这一肿瘤的高危人群 • 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有利于早期病人的发现,而且较一般普查发现肿瘤病人,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32. 高危人群 • 肝癌:40岁以上、HBsAg阳性及慢性肝炎者(501/10万) • 胃癌: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中重度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恶性贫血与胃大部切除术者 • 宫颈癌:初次性交年龄<18岁、本人或丈夫有婚外性伴侣、月经不调及月经垫不洁、初产<18岁、不孕或多产及宫颈糜烂者

  33. 大肠癌高危人群(一) • 有肠道症状的人群1993年 Neugut症状(+)者 8.6%患大肠癌 欧美症状(-)成人普查 大肠癌检出率0.2~0.4% • 大肠癌高发区的中、老年人上海市1992~1997年大肠癌粗发病率(1/10万)35~40岁 8.5 45~50岁 21.2 55~50岁 50.3 65~70岁 111.2 75~80岁 160.8 • 大肠腺瘤患者大肠腺瘤术后30%将再生腺瘤,而80%以上的大肠癌是由腺瘤演变而来

  34. 大肠癌高危人群(二) • 以前患过大肠癌者2.5~11%的大肠癌患者可发生多原发大肠癌 • 大肠癌患者的家庭成员Lovett报告 伦敦大肠癌的危险性 一般人群 1/50 1个一代亲患病 1/17 2个一代亲患病 1/6 1个一代亲患病<45岁 1/10 •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NPCC或Lynch综合征)占大肠癌患者的5~10%,一代亲中患大肠癌的危险性为一般人群的6~7倍

  35. 大肠癌高危人群(三) • 家族性大肠腺瘤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子女约50%将发病,腺瘤数>100只,如不治疗,在其一生中100%将癌变 • 溃疡性结肠炎Ekbom报告其大肠癌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5.7倍,癌变时常见多原发大肠癌,且分化差者较多见 • Crohn’s病长期患Crohn’s病且起病年龄<30岁者患大肠癌的危险估计为一般人群的4~20倍 • 盆腔受过放射治疗者宫颈癌放疗后患大肠癌的危险比一般人群高4倍 • 其他 如有血吸虫病、有肾癌、乳腺癌等癌病史者

  36. 乳腺癌高危人群 • 家族中(母亲、姐妹)有乳腺癌史的40~60岁的妇女 • 曾患乳腺囊性增生病或其他乳腺良性肿瘤者 • 30岁以上的女性,特别是月经初潮<12岁,绝经>55岁(一生行经>35年),月经紊乱尤其是患过功能性子宫出血者 • 结婚后没有生育或30岁以后生育,生育不哺乳或很少哺乳者 • 甲状腺功能低下的肥胖者 • 曾患宫体癌或已患过一侧乳腺癌者

  37. 肺癌高危人群 • 男性45岁以上,女性40岁以上 • 吸烟指数(每日吸烟支数×吸烟年数)>400 • 长期接触有害、有毒物质(如砷、石棉、粉尘) • 肺部在原部位有反复发作的病灶(炎症、结核) • 痰血、持续呛咳、胸痛、发热经2~3周抗炎治疗未能控制者

  38. 二级预防——遗传学知识在肿瘤预防中的作用 • 相同的遗传基因 —家族性癌 —癌家族 • 遗传综合征: — Bloom综合征与白血病 — Fanconi贫血与白血病 —着色干皮病与皮肤癌 • 遗传相关性: —乳腺癌、胃癌 、肺癌等

  39. 二级预防——及时治疗癌前病变 • 癌前状态(precancerous stage) 人体的某些增生性病变容易演变为癌肿 • 癌前病变(premalignant lesion) 是癌前状态在病理学上的概念,指有些病变的本身不是癌,但在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下,其中有一小部分可能发展为癌

  40. 癌前病变与相应的癌肿 粘膜白斑 口腔、外阴癌 宫颈糜烂 宫颈癌 囊性乳腺病    乳腺癌 老年日光性角化病    皮肤鳞形细胞癌 色素性干皮病 皮肤基底细胞癌 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结肠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 黑痣(特殊部位)      恶性黑色素瘤 异常妊娠         绒癌

  41. 定期随访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的意义——早期发现肿瘤定期随访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的意义——早期发现肿瘤 运用胃镜对500例胃癌前状态定期随访 胃癌发现率 早期癌比例 癌前病变随访 7.8% 48% 普通门诊 3.6% 11%

  42. 二级预防——早期肿瘤的合理治疗 • II级预防的主要目的 • 病人获得长期生存或者治愈的重要保证 • 合理治疗,早期肿瘤局部切除要慎重

  43. 三级预防: 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法、放射疗法、化学疗法、激素疗法、生物学疗法等。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