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likes | 205 Views
一個母親的故事 教養聾童:由教育家成為家長. B9609053 美術系 三年級 錢癸真. 一個母親的故事 教養聾童:由教育家成為家長 ( One Mother’s Story Raising Deaf Children : An Educator Becomes A Parent ) 作者: Barbara Luetke-Stahlman,Ph.D. 書中要義.
E N D
一個母親的故事教養聾童:由教育家成為家長 B9609053 美術系 三年級 錢癸真
一個母親的故事教養聾童:由教育家成為家長(One Mother’s StoryRaising Deaf Children:An Educator Becomes A Parent ) 作者:Barbara Luetke-Stahlman,Ph.D.
書中要義 • 由於「一個母親的故事 教養聾童:由教育家成為家長」是在講述一個教育家如何從收養聽障孩童到教育他的心路歷程,這種轉變不是我們都可以經驗到的,會想看這本書也是想要了解一個當母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我覺得那過程就好比我們在教育學生是一樣的,所以我決定讀這本書。 • 書中主要介紹他們的家庭是如何健全,所以他們可以有能力收養聾小孩,雖然經過很多挫折,就在他們感覺到放棄的時候,瑪莉佩特(Mray Pat)來到了他們的生活當中,他們養育著他,並且提供他新的人生經驗,還教導著他閱讀、打手語,最後還教他發音,也就是“說”的能力。後來他們還收養了瑪西(Marcy)─一位極度聽障的孩子,讓他們一家人的生活更加完整。 • 在教育聾小的路上,即使遇到家人的不接納、外人的不認同,他們還是堅持雙語教導這些聾小孩, 而這些小孩也表現的十分優秀,讓他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書後還附錄作者的教養圖片、以及來台灣演講的日記和美國與台灣有關聽障兒就學、就業、就養的資源。
什麼是聽覺障礙呢? 生理構造包含器官各器官之基本功能 外耳1. 耳廓:收集聲波,產生主體效果。 2. 耳道:把聲波傳到耳膜,有擴大效果。 中耳3. 耳膜:外耳、中耳之分界線,聲波撞擊耳膜時,會引起耳膜之振動,傳入三塊聽小骨。 4. 鎚骨5. 鉆骨6. 鐙骨:4-6.合稱「三小聽骨」,以「槓桿原理」,把聲波的能量轉成「機械能」,從外耳經中耳送到內耳,有擴大效果。 7. 卵圓窗:是內耳門戶,鐙骨振動,影響其振動,引起內耳淋巴液波動,最後經由圓窗得到釋放。 8. 耳咽管:連接中耳腔與咽喉部,排除積聚在中耳的液體,維持耳膜兩邊氣壓平衡。 內耳9. 前庭10. 半規管:維持身體平衡。 11. 耳蝸:有數以千計的絨毛細胞,將「液態能」轉換成「電能」,連接聽神經傳至大腦。 12. 聽神經: 將電能傳送至大腦,以產生聽覺。
聽覺障礙的類型 • ◎聽覺障礙的類型:聽覺系統主要由外耳、中耳、內耳等三種管道來傳導聲音,基於此,聽力損失被分為: • (1)傳導性聽覺障礙:即聽力損失是由於聲音傳導的管道-外耳或中耳受損,包括外耳道阻塞(如:耳垢、外物)、歐氏管阻塞(如:感染、過敏)、耳膜受損(如:感染、頭部受重擊)、遺傳(如:小耳症)等。 • (2)感音性聽覺障礙:由於內耳知覺或神經受損、聽神經受損、大腦聽覺皮質區受損所造成的聽力損失。其成因包括出生前的遺傳、母親在懷孕初期感染德國麻疹,出生後的缺氧、早產、疾病(如:細菌或病毒感染)、或其他如腦傷、長期性或突破性噪音等。可透過配戴助聽器或耳蝸植入手術復健矯正之。 • (3)混合式聽覺障礙:傳導性聽覺障礙與感音性聽覺障礙混合出現的結果。
公共電視─「手語資訊站」聽力守門員—聽力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9z_1Q0Wx5VM • 公共電視─「手語資訊站」聽障朋友的另一對耳朵---聽導犬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qMke9m5S_8&feature=channel • 我的女兒是聽障~林微恭 王潁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dbZd1woq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