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 likes | 612 Views
甘肃导游实务.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第十三讲 甘南州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一、 甘南藏族自治州 概况. 二、 甘南藏族自治州 的 主要 旅游景点. EXIT.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一)甘南州的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 (二)甘南州的气候概况、地貌概况. (三) 甘南州 的历史沿革. (四)甘南州的藏族特色和风物特产. (五)夏河县概况. EXIT. (一)甘南州的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
E N D
甘肃导游实务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第十三讲 甘南州概况及其主要景点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旅游景点 EXIT
一、甘南藏族自治州概况 (一)甘南州的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 (二)甘南州的气候概况、地貌概况 (三)甘南州的历史沿革 (四)甘南州的藏族特色和风物特产 (五)夏河县概况 EXIT
(一)甘南州的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一)甘南州的地理位置、辖区、面积、人口及民族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西接青海,南临四川,北通临夏回族自治州,东连定西、陇南市,自古为西羌居地,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区。甘南州辖合作市、夏河县、禄曲县、玛曲县、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总面积13.8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5.6万人。 该州旅游资源以藏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建筑和草原风光为主。 EXIT
(三)甘南州的历史沿革 秦以前 秦朝 两汉 三国 唐初 唐天宝后 宋朝元属 明清时代 民国十七年 1936年 1949年9 月11日 1955年7月1日 EXIT
(五)夏河县概况 夏河县是安多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中心,有“东藏重镇”之称,因县治在大夏河之上而得名。东邻卓尼县,南接碌曲县,西连青海循化、同仁河南蒙旗,北接临夏州。总面积8687 km2 ,管辖2镇21乡。全县总人口13.96万,有藏、汉、回、撒拉等18个民族;其中藏族8.66万,大约占全县人口的62%。 夏河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系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草原广阔,土地肥沃,主要山脉有折石山脉和西倾山脉。夏河的河流属黄河水系,主要有大夏河、洮河及其支流甘加河等。夏河属高原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是2.6°C,年降水量444毫米。全县有耕地43万亩,森林121万亩,草场1000多万亩;夏河是以草原为主的半农半牧区。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小麦、豌豆、油菜等;药材主要有贝母、冬虫夏草、党参、雪莲等;林区里还时常出没着豹、狐狸、鹿、獐子等野生动物。 EXIT
二、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旅游景点 (一) 拉卜楞寺 (二) 桑科草原 (三) 达尔宗湖 EXIT
(一) 拉卜楞寺 图1 1、拉卜楞寺简介 2、寺院历史、建筑艺术 3、六大学院 4、佛殿和昂欠 5、贡唐宝塔和禅林 6、法会和节日图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EXIT
1、拉卜楞寺简介 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译音,意思是“佛宫”,喇嘛的住所。元朝国师八思巴,曾建立了一个拉章组织,后来藏传佛教的许多活佛纷纷效仿,“拉章”转音成了“拉卜楞”,成了寺名和地名。该寺从公元1709年始建,历经一世至五世嘉木样续建和扩建,至1947年建成现在的规模。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卜楞寺是历代嘉木样活佛的佛宫,也是藏传佛教格鲁派,俗称黄教的弘法传教圣地,300年历史。它与西藏拉萨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并称为黄教六大宗主寺。占地1234亩,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1处,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0000余间,总建筑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寺院内设闻思、续部下、时轮、医药、喜金刚、续部上六大学院,成为藏传佛教喇嘛高僧的培养基地,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教学府。既是佛教中心,又是统治机构还是西藏拉萨以外最大的藏传佛教圣地,是甘、青、川地区藏族的宗教文化中心。 EXIT
寺院历史 拉卜楞寺的创立者是第一世嘉木样俄项宗哲大师。 “嘉木样”即汉语中的文殊菩萨。1709年,大师应青海和硕特河南蒙古贝勒察罕丹津之请,返回故里建寺弘法,拉卜楞寺开始出现在历史舞台上。 1721年,一世嘉木样大师圆寂,由他开创的拉卜楞寺弘法制度,经历世嘉木样活佛传承和落实,得到长足发展。 二世嘉木样大师对拉卜楞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建了时轮学院,并且使拉卜楞寺的势力进一步发展,所属寺院和部落迅速增加,政教合一制度进一步强化。 第三世嘉木样洛桑图旦久美嘉措时建成医药学院。 第四世嘉木样格桑图旦旺秀时开始修建喜金刚学院。 第五世嘉木样丹贝坚赞时建成喜金刚学院,又建续部上学院,并扩建各种佛殿,使得拉卜楞寺具备目前的规模。 目前的第六世嘉木样为洛桑久美•图旦却吉尼玛,1948年生于青海岗察,现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甘肃省佛教协会会长。1989年组织重新修建了大经堂。 EXIT
建筑艺术 拉卜楞寺的建筑,依其建筑结构,可分为石木和土木两类,其中石木结构最常见,外石内木,外不见木,内不见石;依其形式,可分为藏式、汉式和藏汉混合式3种。汉式就是宫殿式。根据其级别和用途不同,在建筑外面分别涂黄、红、白色。 全寺的殿宇多为底宽、首窄,略呈梯形。它融汇了藏汉等民族建筑艺术的特点,其建筑材料全用当地特有的土、石、茴麻和木材,墙的外层用大小均匀的青灰石砌成,光滑洁净,整齐和谐。内层用木料支架立柱,雕梁画栋。殿内的木柱上还悬有精美的绣佛和幢幡宝盖,顶幕缀以蟒龙锦缎。殿壁周围绘有颜色鲜丽的壁画,题材以佛教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装饰为主。构思精巧,刻画细腻,色彩绚丽,并镶以佛龛书架,结构严整,金碧辉煌,庄重中透出富丽。拉卜楞寺建筑群以东北和西北的两座白塔为标志,以东南西三面经轮房为轮廓,经堂、佛殿均集中在西北方,给人以渐入胜境之感。整个建筑群布局严谨,宏伟壮观,粗犷豪放,坚固耐用,具有鲜明的藏族建筑艺术风格和特点。 EXIT
3、六大学院 a、闻思学院 b、续部下学院 c、时轮学院 d、医药学院 e、喜金刚学院 f、续部上学院 EXIT
4、佛殿和昂欠 除各学院的经堂外,拉卜楞寺还有众多佛殿。佛殿是僧众诵经和信徒朝拜的场所。较为著名的佛殿有:宗喀巴佛殿、千手千眼观音殿、弥勒佛殿、释迦牟尼佛殿、白伞盖菩萨殿、救度母佛殿、白度母殿、寿安寺、悟真寺、普祥寺等。 昂欠 是活佛居住的府邸,其中以嘉木样昂欠为最大,号称大昂。分上中下三院,分别称德容宫、图丹颇章、德容修。德容宫在释迦牟尼佛殿的右侧,正殿设嘉木样大师的九龙金座,座高1.2米,左右有柱,上面悬挂4条金龙,座下有8个铜狮。金座上镶嵌着各种花纹和龙狮,均为银质。宫内悬挂各种各样的大小彩绘宫灯20对,四周墙上悬挂彩绣佛像,还供有鎏金铜像200余尊。殿内设置富丽堂皇,令人叹为观止。 EXIT
贡唐宝塔 图1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毗邻大夏河。塔由三世贡唐仓•贡曲乎丹贝仲美大师于1805年初建,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像而享有盛名。现在的宝塔系六世贡唐仓•丹贝旺旭大师为重振宗风,宏教利民,1991年2月在原塔址上主持修建的。 贡唐宝塔为纪念历世贡唐仓活佛而建。塔高5层,31.11米,呈菩提式,占地2100多平方米。塔由基座、宝瓶和塔刹组成,与其他藏式佛塔一样,最下层的方形基座表示坚固的“地基”,象征“人生在世”。基座由绿色琉璃瓦装饰,共分3层,庄严肃穆。塔内正中是2层相互连通的佛殿,供历世贡唐仓灵塔和木雕镀金像,并藏有两万余卷佛经。殿顶供阿弥陀佛、第二世嘉木样和千佛铜像。塔瓶以精铜浮雕八大鎏金菩萨,其瓶形象征“水球”。塔刹为一“火锥”,象征“精进之火”,其上有日月星辰,名为“气托”,象征“空”。月形代表“气息或风”;日形代表“精神为灵”,表示波动的精神或待脱离物质世界的灵气。宝塔集佛教的“四界”思想——土、水、火、空于一身,体现了肉体复归四界的佛教思想,象征着出生一生活一死亡一精神一出生的生死轮回将无穷无尽。这一精巧直观的建筑形式,营造了浓郁的宗教气氛和强烈的感染力,显示出藏式建筑的独特风格。 贡唐宝塔造型别致,金碧辉煌,气势非凡。在建筑艺术和宗教意义上达到了完美结合的境界。塔与大夏河水相映,傲然矗立,巍峨壮观,为拉卜楞寺重要标志性建筑。 EXIT
禅林 在拉卜楞寺对面山上,有一片茂密的松林,当地僧俗群众称之为禅林。它与金顶红墙的经堂、佛殿,交相辉映,给拉卜楞寺增添了绚丽的景色。相传,这里原来是一片荒山,没有树木,第一世嘉木样大师于1710年开始建寺时,将自己的头发散布于山上,便成了森林。实际上,此树林是第一世嘉木样时期开始栽种的,他按照年龄大小向僧众分配植树任务,每人三至五株,并亲自带头植下了第一棵树。从此定为制度,每年如此,一直延续下来。以后寺院僧人增加,所植树木也逐年增多。这样,经过二百多年,便成了今日的约有一千多亩的茂密森林。 后来,历代嘉木样为了继承第一世嘉木样的造林宏愿,每年清明节前后,嘉木样大师亲自率领大小僧众,上山植树。为使森林不遭破坏,寺院还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护林制度,每天有人巡山,山上禁止生火,林区禁止放牧:违犯者要受到制裁。 EXIT
6、法会和节日 a、正月祈祷法会 b、二月法会 c、四月“娘乃节” d、七月法会 e、九月禳灾法会 f、十月宗喀巴逝世纪念 EXIT
(二) 桑科草原图1、2、3、4、5、6、7、8、9、10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城以西13公里,那里有优良的草场,历史上,又是盛大藏传佛教佛事活动的举办地,因此享誉整个藏区。相传这里是藏族英雄格萨尔王煨桑助阵的地方。1995年,拉卜楞寺大活佛、第六世贡唐仓大师在桑科草原举行了弘法大会,前来参加大法会的信徒达30万人,盛况空前。 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草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地形起伏缓和,宽广无垠,水草丰美,牛肥羊壮,是甘南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每到夏秋两季,桑科草原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帐篷点点,牛羊如朵。大夏河犹如洁白的哈达,缠绕油绿的草原,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十分美丽。桑科草原每年7至9月搭起藏包,并备有新鲜奶茶、糌耙、藏包子、手抓羊肉等风味餐饮,还备有藏族服装、骏马、牦牛等。您可以在品尝藏族风味的饮食之后,穿上藏袍,骑上骏马,漫游草原,欣赏青藏高原的独特风光。热情好客、善良淳朴、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或以嘹亮歌声,或以优美的舞姿来为您助兴,会使您沉浸在别具特色的藏族风情民俗的享受之中。 EXIT
(三)达尔宗湖 达尔宗湖在夏河县王格尔塘乡达尔宗村珂米雅日山的西南麓,被人们称为藏区的“碧玉幔遮”。湖面海拔3000米,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窄不一,最宽处近百米,湖面积约40余亩,呈不规则葫芦形。达尔宗湖四周树木茂密,近湖处被绿色小草覆盖,环境幽静,宛如隔绝尘世。湖水清澈冰凉,有大量小虾和蛙类繁衍。无风时,湖面坦荡如镜,水天融为一体;风起时,波光粼粼,涟漪绰约,充满神秘与活力。达尔宗湖畔古松参天,藤萝缠绕,树林中栖息着蓝马鸡、金钱豹等珍稀野生动物。春夏时节,黄、白色的野花和鲜红色的杜鹃花开遍湖畔,各种水鸟婉转啼鸣。6座插箭台和刻有佛经佛像的嘛呢堆、煨桑台错落排列,呈现出浓厚的宗教氛围。 达尔宗湖湖面天旱不见下降,天涝不见升起,水面一直保持在一定的高度。从上游注入湖中的水哪里去了?湖是怎么形成的?它旁边的一个湖为什么就干涸了?这些至今仍是个谜。不过,湖边村庄里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位美丽的仙女偷偷出来游玩,当她们飞到达尔宗湖上空时,被秀美的景色迷住了。于是她们飞到草地上梳妆打扮,欣赏美景。当她们回去时,妹妹把镜子忘在了人间,后来这面镜子就变成了达尔宗湖,而旁边的大坑就是姐姐放镜子的地方。 EX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