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6

我的教育道路: 研修与成长

我的教育道路: 研修与成长.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E-mail:yizhu28@163.com http://blog.sina.com.cn/chengduchendawei. 研修. 研究 教育研究就是利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舒适和美好。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修养. “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 一、研修:为了生活幸福. (一)“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二)不断专业成长是幸福生活的必由 之路 ——“ 爱自己,栽培自己”. (三)关于教师幸福生活的想象:

io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我的教育道路: 研修与成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我的教育道路:研修与成长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E-mail:yizhu28@163.comhttp://blog.sina.com.cn/chengduchendawei

  2. 研修 • 研究 • 教育研究就是利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舒适和美好。 •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3. 修养 • “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

  4. 一、研修:为了生活幸福 (一)“工作本身就是生活” (二)不断专业成长是幸福生活的必由 之路——“爱自己,栽培自己”

  5. (三)关于教师幸福生活的想象: 1.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 2.课中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地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3.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愉悦和温暖体验,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实现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的审美。

  6. (四)不断专业成长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 十九层地狱的故事——“有所畏” • “圣贤进德修业,不离一敬” • “敬敷五教”、爱岗敬业之“敬” • 米芾学书法的启示

  7. 二、研修:找到自己的问题 “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

  8. 为什么你让我变得如此无奈 • 很想做一个和颜悦色的老师,很想柔声细雨和学生讲话,可是不行,为什么你要让我变得像河东狮一样野蛮,像八婆一样多嘴。 • 为什么你们不能乖乖的,为什么要明知故犯,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为什么我认认真真的在讲,而你却心不在焉,等下又问我刚讲过的东东,为什么会这样…… • 今天很生气,就说,你是个神经病。 • 我也不想这样子说他,后来还很是后悔,不过我看他跟没事人一样,不由得惊叹,唉,现在的学生心理素质真好。 • 我时常用沉默来表现我对他们的无奈,阿弥佗佛,但愿你了解我的无奈而学乖一点。

  9. 你为什么要把我的话当耳旁风? VS • 我讲的话他为什么会当耳旁风?

  10. 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 • 努力改造我们能改变的; • 有勇气去坚持符合人性和教育规律的。 • ……

  11. 三、研修:“人因思而变” (一)“思想”的用法 (二)教育需要思想的行动 “教育,就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的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 ——苏霍姆林斯基 (三) “人因思而变”

  12. 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 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 因而,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正是由于它而不是由于我们所无法填充的空间和时间我们才必须提高自己。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 能思想的苇草——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的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并吞没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 人既不是天使,又不是禽兽;但不幸就在于想表现为天使的人却表现为禽兽。 • 思想——人的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 ——帕斯卡尔

  13. (四)我对思想方法的经验 1.获得经验之思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经验的意义与基础; 经验是建立联系; 经验的被动性与主动性。

  14. 2.反思经验之思 (1)反思的必要性: 波斯纳:“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满足于获得的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有所滑坡。” (2)反思的含义: 反思是对经验的过程、经验的依据、经验的结论保持持续的批判性的审视,目的是为了获得相对正确的经验。

  15. 坐井观天 • 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过来,落在井沿上。 •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 • 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16. (3)反思的可能与条件:有效研修的合作性与批判性(3)反思的可能与条件:有效研修的合作性与批判性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是不是青蛙的经验? 青蛙如何实现经验的改造? 条件一:需要“小鸟”的提醒

  17. 小鸟意味着什么? “小鸟”在哪里?

  18. A. “老师,你进步了吗?” •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教书第三年。……每个学期结束的时候,我都喜欢问小朋友一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了,你们跟我说说自己有什么进步啊?”……一个小女孩举手,我把她叫起来。我问她:“你有什么事啊?”她说:“俞老师,我不敢说,我说了怕你不高兴。唉,我看还是不说算了。”我说:“我们之间还有什么不可以说的呢?俞老师对你们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你们也应该对俞老师这样呀。”她就问了:“俞老师,那你说说,一个学期下来,你有什么进步啊?”……她这么反过来一问,嗬!那些小朋友的眼睛就像放电一样“刷”地射过来了。我感觉就好像有很多大灯泡聚焦在我身上,让我有一种发昏的感觉。 • —俞正强:《低头找幸福》

  19. B.“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 • 我刚工作的时侯,上课一遇到学生吵,就很生气。……我就给他们立了一个规矩:上课讲话不要紧,但不要吵到让我停下来维持课堂纪律。让我停下来也不要紧,但不能让我一堂课上停三次,因为这样就没法上课了。如果停三次的话,那我就罚学生放学后在教室里静坐15分钟。我这是跟他们讲好的,他们也没办法。想想也是应该的,课堂上这么吵,那些想学习的学生也会感到很烦。 •   有一天,真的有个小朋友让我停下来三次。我说:“好,第三次停下来了。今天放学后,大家都要留下来静坐。”到了下午,学生们就乖乖地留下来静坐了。那天我很得意,觉得自己的这个办法很聪明。 •   等我让他们回家的时候,一个小朋友拿着一个作业本过来了。“咦?”我很惊讶:“你怎么把作业拿来了?我们今天又没留作业,你为什么把这个本子交给我?”她说:“俞老师,你看看,你看看。”说完,她就跑了。我打开作业本,一下子就看见她本子里写的话:“老师,您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 •   这怎么会是浪费呢?我在这个孩子的作业上批复:“好的纪律是好好学习的前提,可爱的小姐!”可是,第二天我又看到了她写的回复:“俞老师,如果你能让他们忘记吵,算你厉害!” • —俞正强:《低头找幸福》

  20. 一年级的”爱情“——刘艳坤 我问学生:“谁可以给‘情’字口头组词语呢?” 学生纷纷:“心情”、事情” …… 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爱情。”这句话可捅了马蜂窝。立刻,学生有的哈哈大笑,有的不好意思的掩嘴偷笑,教室里乱了起来。看来大家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我也没打算多说。 可是,我完全没想到的是,突然有人对同桌说:“哈哈,爱情!你和张梦有爱情了,你死定了,哈哈……” 同桌一听,气坏了,马上站起来还击:“你才有爱情呢!”又是哄堂大笑,我也笑了,问:“你们知道什么是爱情吗?” 生:“我知道,就是爱一个人” 生:“爱情就是拍拖(广州话:恋爱)” 那位被“嘲笑”的小家伙说:“爱情就是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呗!” 我说:“哦,是这样子啊。那老师是女人,你是男子汉,老师平时很爱你,这是爱情吗?” “是。”不加思索的回答后突然醒悟“嗯?不是吧?你应该和你的老公有爱情的。”

  21. 哈哈,他们什么都懂。 • 马上有同学“帮腔”:“爱情应该是两个人一样大才可以有爱情的。” • 我问:“嗯?那我可就不懂了,我爱你们不是爱情,那是什么呢?能不能用一个其它的词语代替呢?” • 这时大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 我接着说:“听老师说说,看有没有道理。老师爱同学们,老师把同学当成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孩子,这不是爱情,应该是亲情,因为你们是我的亲人。对吗?” • 同学们幸福的点头表示同意。 • 我又接着问:“现在再来说说同学和同学之间,男同学和女同学之间的爱,应该用什么词语呢?” • “友谊!”有位同学小声说。 • “对!非常正确!是友谊,也可以说成是友情。” • “老师,我可以把同学当成我的兄弟姐妹了吧?那么可以说是亲情呢?还是友情呢?”有个孩子问。 • “当然可以啊!你和同学之间亲如兄弟,有亲情,也有友情啊!” • “哦,我明白了。” • 看着天真、纯情的孩子们。我说:“同学们,老师希望我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好好相处,让我们班级充满亲情、友情吧!” • “还有真情!”一个孩子高兴得大叫。 • “嗯,对!还有真情!”

  22. “青松作衫” “白桦为裙” ✿ ❀ ❀ ❀ ❀ ✿ ✿ “还穿着绣花鞋” 《林海》的教学故事与反思 ✿

  23. 向书本学习,理论改造实践 • 例一:“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好人的心” • 例二:如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 四人一个小组,四人分工: • 一位同学说一个生活中存在负数的故事 • 一位同学想法用图形把这个负数表示出来 • 一位同学写出这个数,读出这个数 • 第四位同学说一说这个负数的意义

  24. 后退3步 ﹣3 0 前进3步 ﹢3 第一步,讲故事 上课时,陈老师让黄浩明同学从原点前进了三步。又从原点后退了三步。 第三步,读和写 第四步,谈意义 前进了三步,写成“﹢3”,读作“正三” 后退了三步,写成“﹣3”,读作“负三” 这里的“﹣3”表示从原点后退了三步 第二步,画图形 (可以选一种)

  25. 向学生学习,与学生同学 • 向同事学习 • 为自己寻找榜样

  26. 3.生活之思—类比研究 •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 “道法自然。” • 工作学习生活一体化

  27. 4.哲学之思——回到原点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追求的自我追问4.哲学之思——回到原点的教育价值和教育追求的自我追问 • 雅思贝尔斯:“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能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义。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 • 哲学之思使教师 “我心有主”“找到自己的信仰” • 谋求“自我认同”和“自我完整”

  28. 什么是“学生”? 狭义的学生是学校里,在成人和老师的影响和帮助下,学习生存的本领,获得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意义、尊严的人。 学生干什么? 教师干什么? 为自己“寻根”

  29. 4 - 1= 1 4 - 1= 4 4 - 1= ? 0 4 - 1= 5 4 - 1= 3

  30. 我的工作是什么? • 教书的 • 教学生的 • 育人的 • “导游” • ……

  31. 四、研修:在合作中实现 关于合作 • 跳棋与象棋 • 投桃与报李 • 他人与奉献

  32. 五、观课议课:一种对课堂教学的研修实践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 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33. (一)有效观课:读懂课堂,积极思考 1.如何学习他人 (1)学习有用(成功而有效)的教学行为 教学行为——教学效果 (2)避免观摩学习中的东施效颦 教学行为——教学追求(依据)

  34. 2.思考自己如何教 3.发挥教学想象力——为生命留下“痕迹” “我们要用我们的思想去创造一个可能的世界 。”——布鲁纳

  35. 《匆匆》(朱自清) •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36. 学的 行为 教学 设计 教育假设 学的效果 对话中实现 在以学论教中追求 (二)有效议课 1.发现联系,改变假设 教的行为 议出 联系

  37. 做课:教师的基于原有个体经验的教学 教学假设 教学设计 教的行为 学的行为 学的效果 观议课:以学论教,同伴互助,反思经验 学的效果 学的行为 教的行为 教学设计 教学假设 改进和超越:新假设,新行动,新效果 新假设 新设计 新的教 新的学 新的效果

  38. 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随时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假设提问,能够清晰地表达教育假设的教师,是对教育假设有过思考,对教育有过研究的教师,这样的教师是负责任的教师; • 如果一个教师将基于某些假设的教学设计用于实践,能证明假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这样的教师就是对教育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较高教学实践水平的教师; • 教学之前有假设、教学中和教学后能不断反思和调整假设,不断提升假设水平的教师是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其教师生活是一种研究性的生活。 • 可以说,观课议课的任务就在于验证可能的假设,发现新的假设,修正原有的假设,发展教师的教育假设水平,并鼓励教师用更合理有效的教育假设改造自身的教育实践。

  39. 2.拓展可能,教学创新 食用 一种可能 食用 可能性空 间的拓展 孵小鸡 艺术品 多种可能 ……

  40. 六、关于有效教学 • (一)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 • (二)有效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 • (三)有效教学是有合适效率的教学 • 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所用时间

  41. 七、体验成长快乐和幸福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而时习之,习有所得,不亦悦乎? 教学的有效性增加没有? 教学的自觉性增加没有? 教学的效能感增加没有?

  42. 参考书目: 陈大伟著:《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陈大伟著:《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二版 陈大伟、黄爱华合编:《新时期校本研修:教育生态与教师自我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陈大伟著:《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陈大伟著:《有效观课议课》,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年4月

  43.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