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 likes | 353 Views
广 告 音 效. 主讲:张天明 影像艺术工程师.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 一、概念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分 音响、语言、音乐 三要素。. 1 、 音响 :是指包括动作、环境等非语言和音乐类别的声音的统称。. 2 、 语言 :是指影片中各个角色发出的有声话语,包括无语义的语音。. 3 、 音乐 :指包括词、曲在内的与影片主题和艺术风格一致的音乐声源,即主题曲、插曲、配乐。. 二、声音的特质及美学意义. 1 、音响的特质及美学意义. ◆ 音响有助于根据声音来判断周围的环境以及人和事。.
E N D
广 告 音 效 主讲:张天明 影像艺术工程师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 一、概念 影视艺术中的声音分音响、语言、音乐三要素。
1、音响:是指包括动作、环境等非语言和音乐类别的声音的统称。1、音响:是指包括动作、环境等非语言和音乐类别的声音的统称。 2、语言:是指影片中各个角色发出的有声话语,包括无语义的语音。 3、音乐:指包括词、曲在内的与影片主题和艺术风格一致的音乐声源,即主题曲、插曲、配乐。
二、声音的特质及美学意义 1、音响的特质及美学意义 ◆音响有助于根据声音来判断周围的环境以及人和事。 ◆声音的使用在影视艺术作品中趋于多样、准确和简约,与艺术表现目的和画面结构的关系典型化和有机化。
2、人声语言的特质及美学意义 ●同期声:现场声 尽可能逼真地模拟客观真实。 ●后期配音:旁白、心声、解说。 打破画面上表现的“客观真实”的边框,大大地拓展了视觉所见的画面空间。
3、音乐的特质及美学意义 ●音乐的“再现”式存在,属于一般存在形式。 ●音乐的“参与”式存在 1、塑造性服务,融入影视作品中,默默支持画面,“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 2、符合画面所规定的真实,选择“完美”与“不完美”的音乐效果。
三、声音的艺术造型及其审美功能 1、声音造型的概念: 在影视作品的艺术创作和技术制作过程中,录音世纪后期音频制作人员对未来作品中声音的总体艺术构思和具体制作工艺设计;这包括对整个作品中音响音效的制作合成、对人物语言特色的设计,以及影片主题音乐或情绪音乐的编制三个主要环节。
2、声音造型的分类与艺术特质 ① 基调的定位,是最首要、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② 音响造型,包括环境音响造型、动作音响造型、情绪音响造型。 ③ 语言造型:不同的音色、音调、力度、节奏、语调所反映出的情绪、气质、性格等特色。 ④ 音乐造型,激发情绪,引起共鸣。
3、声音造型的原则 ① 遵循真实原则 ② 体现主题思想 ③ 风格的独特性 ④ 整体统一
音画关系 一、音画统一:音画同步 声音应该和作品内容的时代特色、民族色彩、地方风格、人物个性、生活风貌,以及作品的艺术风格统一。 欢乐的画面配欢快活泼轻松的音乐,痛苦悲伤的表情配低沉哀怨的旋律。
二、音画对位 1、音画并行 音乐可以以自己的特点发挥它的能动性,不受画面切割,游离画面,和画面平行。
二、音画对位 2、音画对立 音乐和画面上的情绪完全对立,通过“反差”造成对比。
音乐与音响的写实和写意及综合运用 一、写实音的运用 写实音包括环境音响、背景人声、纪录片同期声、还有一部分客观音乐和模拟音乐。
一、写实音的运用 1、写实音的功能:增加逼真性。 ①运动感 ②透视感 ③纵深运动造成的距离感和层次感 ④方位感
一、写实音的运用 2、写实音的处理:拍全景,录全景音响;拍特写,录特写音响等。 后期制作注意处理近景、特写人物声音和环境音响、背景人声的比例。 写实音和画面编辑时注意把握声音是镜头转换的桥梁。
二、写意音的运用 写意音:包括主观性音乐、部分客观性音乐、艺术化了的音响,主观音响。
二、写意音的运用 1、夸张 2、闪回 3、悬念 4、对比
语言、音响、音乐的综合艺术处理 一、综合运用 语言表意,音响表真,音乐表情。 1、先出音乐后出人物语言,音乐多是环境景色的描绘和交待。 5、音响的出现主要是服从剧情环境的,和音乐同时出现的机会不多。 3、和语言同时出现的音乐多是写人物心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 4、没有语言的大段音乐,多数是剧情转折,矛盾复杂化,或以音乐描述剧情的。 2、音乐在人物对话之后,音乐多是语义的延伸,是用来写情和挖掘人物心理的,把语言不善表达的意思表达出来。
二、注意事项 1、视听艺术是多层次的,注意声部的层次关系。 2、每段音乐的作用要有目的,与画面的关系要明确。 3、节奏感和韵律感。
电视广告概述 ●分类 一、按电视广告制作类型分 1、现场直播广告 2、电影胶片广告 3、电视摄录广告 4、幻灯片广告 5、字幕广告 6、电脑合成广告
●分类 二、按播出类型分 1、节目广告 2、插播广告 3、冠名广告
●分类 三、按功能类型分 1、电视商品广告 2、电视节目广告 3、电视公益广告 4、电视形象广告
电视广告人的素质能力的培养 1、勤于动脑; 2、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3、结合电视特点进行场景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