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likes | 411 Views
班級中的正向管教 老師:江愛華老師 學生:李艾凌、林詩紜、吳雅琪. 班級經營. 報告大綱. 壹、前言 貳、輔導 、管教與體罰的 意義 參、 管教輔導的 方法 肆、 體罰學生所涉及的法律 問題 伍、 結論. 前言. 管教學生是老師責無旁貸的職責,管教權是教師對學生之管理與教育的權利及義務,但由於國內法制教育一向較為薄弱,而師資養成 過程中 又絕少涉及教育法規與法律相關課程,加以現今多元社會充斥各種似是而非的關觀念及行為,衍生出教師在輔導、管教學生時誤蹈法律行為也就不足為奇。. 輔導、管教與體罰的意義. 輔導的定義 管教的定義 體罰的定義. 輔導的定義.
E N D
班級中的正向管教 老師:江愛華老師 學生:李艾凌、林詩紜、吳雅琪 班級經營
報告大綱 • 壹、前言 • 貳、輔導、管教與體罰的意義 • 參、管教輔導的方法 • 肆、體罰學生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 伍、結論
前言 • 管教學生是老師責無旁貸的職責,管教權是教師對學生之管理與教育的權利及義務,但由於國內法制教育一向較為薄弱,而師資養成過程中又絕少涉及教育法規與法律相關課程,加以現今多元社會充斥各種似是而非的關觀念及行為,衍生出教師在輔導、管教學生時誤蹈法律行為也就不足為奇。
輔導、管教與體罰的意義 • 輔導的定義 • 管教的定義 • 體罰的定義
輔導的定義 • 輔導是專業人員,運用其專業知能,協助個體認識自我及環境,以幫助個體成長與發展的歷程。
管教的定義 • 可分為管理與教導;教導學生,使其表現適當的行為和行動。另外據韋式詞典解釋:「1、訓練個體,使其依規則行事。2、設計教學訓練個體,使其表現適當的行為或行動。3、透過矯正和訓練所科予的處罰。」因此管教本身具有教導、訓練或處罰之意,其目的在使個體表現良好的行為。
體罰的定義 • 體罰本質是暴力傾向的、強制性的、帶來痛苦的,對於個體身體或心理上會造成傷害,但主要目的在於改變個體行為。體罰之所以引起級大爭議,在於難以判斷和規範。
由以上三點可知輔導、管教本質上均出於對學生的照顧與愛護,其目的在於規過勸善,幫助學生走向正道,也避免觸犯法網,但在實施方式中常不免對學生涉及身體、自由的限制或剝奪甚至於造成傷害,因此要有一定的界限。所謂一定的界限就是合乎教育本旨、合乎比例原則、合乎平等原則。由以上三點可知輔導、管教本質上均出於對學生的照顧與愛護,其目的在於規過勸善,幫助學生走向正道,也避免觸犯法網,但在實施方式中常不免對學生涉及身體、自由的限制或剝奪甚至於造成傷害,因此要有一定的界限。所謂一定的界限就是合乎教育本旨、合乎比例原則、合乎平等原則。
管教輔導的方法 • 既然輔導、管教在本質上均出於對學生的照顧與愛護,在方式上就要能以人性為出發點。 • 在管教學生方面教師要有的原則 • 輔導學生方面,教師要有的方式
在管教學生方面教師要有的原則 1、尊重學生人格尊嚴。 2、重視學生個別差異。 3、配合學生心智發展需求。 4、維護學生受教權益。 5、發揮教育愛心與耐心。 6、啟發學生反省與自制能力。 7、不因個人或少數人錯誤而懲罰全體學生。 8、不放棄任何一位學生。
在管教時需注意下列事項 1、管教學生,應事先瞭解學生行為動機,並明示必要管教之理由。 2、教師不得為情緒性或惡意性之管教。 3、教師因實施輔導與管教學生所獲得之個人或家庭資料,非依法規定,不得對外公開或洩露。 4、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成績、宗教、種族、黨派、地域、家庭背景、身心障礙、或犯罪記錄等,而歧視待遇。
在管教時需注意下列事項 5、教師應秉持客觀、平和懇切之態度,對涉及爭議之學生為適當勸導,並就爭議事件為公正合理處置,力謀學生當事人之和諧。 6、教師應對於輔導或管教學生多給接納、容忍、愛心、關懷、耐心。 7、訓導處應配合輔導人員,對於行為偏差的學生或有問題障礙之學生,應做好溝通和配合,避免訓導與輔導相互衝突。
輔導學生方面,教師要有的方式 1、及早發現問題徵兆 2、蒐集行為背後資料 3、採用多樣輔導方式 4、尋求外界的支援
及早發現問題徵兆 • 學生問題行為或偏差行為的產生,都有跡可尋,教師若能隨時注意學生的言行舉止,都可發現其蛛絲馬跡,例如:情緒不穩定、精神委靡、曠課多次、奇裝異服…等,都是偏差行為的先兆,教師及早發現,較能夠及早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蒐集行為背後資料 • 學生偏差行為一旦發生,首要工作就是即時輔導;為使輔導有效,須先收集個案行為背後的資料;這些資料可從日常的觀察、晤談、測驗、文件、調查或與個案的同學、父母、親友師長談話中得到。蒐集的資料越齊全,對個案未來的輔導策略,越有幫助。
採用多樣輔導方式 • 輔導方式相當多,有個別輔導、團體輔導及課程設計等直接或間接與當事人人接觸的方式。
個別輔導 • 在個別輔導方面,有個別諮詢、函件或電話輔導、家庭訪視、個別測驗或評量、個案研究、轉介輔導等。
團體輔導 • 在團體輔導方面有,團體諮詢、團體遊戲、團體討論、團體工作、團體測驗、演講座談、參觀訪問、影片欣賞等。
課程設計 • 配合各科教學和各種教育情境(如聯課活動、班會活動)融入輔導的方法和內涵;甚至單獨設計班級輔導活動或心理衛生課程。教師輔導學生,需考量學生行為性質、年齡、個性、環境因素,採用多樣的輔導方式。
尋求外界的支援 • 學生偏差行為,屬於輕微者,教師也許能夠有效處理;若為較嚴重者,例如自殺、吸毒、性不良行為…等行為,已屬治療層次,須接受專家或精神科醫生施予治療,才能見效;這時教師必須將個案轉介或外界支援,以免延誤治療時效。
體罰學生所涉及的法律問題 • 體罰學生,依現行法律係屬侵害學生權利之行為,因此,教師對學生施予體罰,可能須依實際情形,負行政不法責任、民事不法責任及刑事不法責任。
結論 • 正向管教的目的在於促進學生自律,為了讓學生具備自我掌控感與自律,須藉由管教方法,如輔導、適當體罰,促使學生改過向善。而好的課程設計可讓學生更具啟發性。
參考資料 • 教師管教學生與法律問題 (李亮老師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Am.2ViWaBRkSgd75pS7j.STEbdeq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