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0

中国梦

中国梦. 主讲人:校党委书记 熊冬根 教授. “ 中国梦 ” 一词最早出自宋朝诗人郑思肖的诗句: “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 ,其意为:我一心想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 2012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 《 复兴之路 》 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的提出. (一)“中国梦”承续着中国 古代繁荣昌盛的辉煌历史. 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 1500 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inoke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国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国梦 主讲人:校党委书记 熊冬根 教授 景德镇学院思政部

  2. “中国梦”一词最早出自宋朝诗人郑思肖的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其意为:我一心想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中国梦”一词最早出自宋朝诗人郑思肖的诗句:“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其意为:我一心想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一、中国梦的提出

  3. (一)“中国梦”承续着中国古代繁荣昌盛的辉煌历史(一)“中国梦”承续着中国古代繁荣昌盛的辉煌历史 • 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 • 一、疆域版图特别辽阔。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元帝国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1500多万平方公里。清康熙中国疆域版图的最后定格为1300多万平方公里。 • 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4. 汉文帝(刘恒) “文景之治”是指中国西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统治时期,朝廷推崇黄老治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 ,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百姓富裕、社会安定的“太平盛世”。 1、汉朝的“文景之治”

  5. 唐太宗李世民 “贞观之治”是指我国唐太宗统治期间的清明政治。由于唐太宗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采取了一些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社会出现了安定、繁荣的局面。同时外患平定、边疆稳固。 2、唐朝的“贞观之治”

  6. 唐玄宗李隆基 “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所出现的盛世。唐玄宗前期(开元年间前后29年)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迅速发展,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其具体标志是:疆土辽阔(1076万k㎡ ),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 3、唐朝的“开元盛世”

  7. 清康熙帝玄烨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 ,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持续时间长达115年。在此期间,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但因制度僵化、闭关锁国,故有许多中外学者对这一称谓不予认同。 4、清朝的“康乾盛世”

  8. (二)“中国梦”记录着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苦难历史(二)“中国梦”记录着中国近代丧权辱国的苦难历史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中国近代清朝政府的“天朝之梦”的破碎产生的。

  9. 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 (1)“五口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 (2)巨额赔款:清政府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 (3)割让国土:割香港岛给英国; • (4)自由贸易:准许英商与华商自由贸易; • (5)商定税款: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10.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约场景

  11. 2、《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1895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2、《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1895年签署的不平等条约 • (1)中国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的宗主国; • (2)中国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 (3)中国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后又索取退还辽东半岛赎还费三千万两白银); • (4)中国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船可驶入以上各口。

  12.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约场景

  13. 3、《辛丑条约》是清朝政府与英、日、俄、法、德等国签订的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3、《辛丑条约》是清朝政府与英、日、俄、法、德等国签订的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1)赔款。清政府赔款11国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九亿八千二百二十三万八千一百五十两。以海关税、常关税和盐税作担保。 • (2)划定使馆区,将北京东效民巷划定为使馆区,成为“国中之国”。区内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 (3)拆炮台,驻军队。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列强可在北京至山海关沿铁道重要地区的12个地方驻扎军队。 • (4)胁迫清政府承诺镇压反帝斗争。 • (5)设立外务部。将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便于清政府按照列强的意旨实行卖国政策。

  14. 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15. (三)“中国梦”承载着革命先驱和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三)“中国梦”承载着革命先驱和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 • 1、中国近代以来,许多革命先驱、仁人志士都有民族复兴的梦想。

  16. 1905年《民报》问世,孙中山开始系统宣传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思想,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构成的“三民主义”,完成了他对“民主梦”的一个比较完满的构想。1905年《民报》问世,孙中山开始系统宣传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思想,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构成的“三民主义”,完成了他对“民主梦”的一个比较完满的构想。 (1)孙中山的“民主梦”

  17. 1910年,晚清小说家陆士谔在其幻想小说《新中国》中,神奇地预言了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并点出地址在浦东。 (2)陆士谔的“世博梦”

  18. 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到: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到: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一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那时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3)方志敏的“建国梦”

  19. 钱学森等留学欧美的学生把“科技强国”作为留学要实现的梦想。他历经艰辛从美国回到祖国,用在他美国学到的知识为我国的“两弹一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使“科技强国之梦”不断得以实现。 (4)钱学森的“强国梦”

  20. 2、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梦”进行了艰辛探索2、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梦”进行了艰辛探索

  21.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梦想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并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梦想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1)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民族独立”的梦想

  22.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拨乱反正,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中国人民不断富裕,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梦想。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拨乱反正,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使中国人民不断富裕,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梦想。 (2)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成就了“改革开放”的梦想

  23.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二十一世纪。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的梦想。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加深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了二十一世纪。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的梦想。 (3)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中国共产党人完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的梦想

  24. 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筑了“科学发展”的梦想。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根据新的发展要求,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构筑了“科学发展”的梦想。 (4)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构筑了“科学发展”的梦想

  25. (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一)、“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及其时代特征

  26. (二)、中国梦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二)、中国梦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两个百年的发展战略 •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第一个百年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三部分作了专门的阐释,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二个百年发展战略,以前党的领导人讲话也有说明,那就是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进而接近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27. (三)、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 “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28. (三)、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29. 普通老百姓的幸福生活

  30. (三)、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31. (三)、中国梦的时代特征 •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 “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32. 三、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精神和力量 •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对此作出了回答,即坚持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3.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三、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精神和力量

  34. 三、实现中国梦的道路、精神和力量 •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35. 四、中国梦与青年学子梦 • (一)、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是人民的梦,更是青年学子的梦。 • 2013年5月4日,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36. 某大学有人写了一篇题为“大学生要担当实现中国梦的使命”的文章。文中写道;大学生是“中国梦”的追寻者,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寄托者,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助跑者,大学生是“中国梦”的成就者。 四、中国梦与青年学子梦

  37. 四、中国梦与青年学子梦 • (二)、当代大学生怎样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 • 第一,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 • 第二,一定要练就过硬本领。 • 第三,一定要勇于创新创造。 • 第四,一定要矢志艰苦奋斗。 • 第五,一定要锤炼高尚品格。

  38. 结 语 •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青年学子们,青春的美好梦想正在激荡胸怀,伟大的中国梦正在实干中一步步成真。置身于伟大的改革开放年代,为中国梦增添深厚的青春色彩,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必将因青年的接力奋斗而不断切近,历史也必将镌刻青年一代的筑梦印记,永远珍藏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岁月。

  39. 谢 谢 大 家!

  40. 说明 该课件由思政部在校党委书记熊冬根教授指导下设计,熊书记带头在5月16日进行首次宣讲,此后,党委副书记饶亚明和思政部老师在全校大学生中进行后续宣讲,不断推进我校“中国梦”教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