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likes | 189 Views
四、流量比法. 1 、流线合成原理 : 复合流动的流函数=原流动流函数的代数和。. 四、流量比法. 2 、合流函数值 Ψ 的确定:(右手法则) 四指指向流向,大拇指指向 Ψ 增大的方向,相邻两流线流函数值 Ψ 之差表示流量。 合成流线的流函数值为各 分流线流函数值 Ψ 之代数和 ,然后将等 Ψ 值点连线,则为合成流线。. 3 、分界线与流量比( Q 2 /Q 1 ) 的关系. 分界线 — 污染发生源 Q 1 边界上的点是污染气流和吸气气流的会合点,通过该点的流线 a — a 即为污染气流与罩口吸入气流的分界线。
E N D
四、流量比法 • 1、流线合成原理: 复合流动的流函数=原流动流函数的代数和。
四、流量比法 • 2、合流函数值Ψ的确定:(右手法则) 四指指向流向,大拇指指向Ψ增大的方向,相邻两流线流函数值Ψ之差表示流量。 合成流线的流函数值为各分流线流函数值Ψ之代数和,然后将等Ψ值点连线,则为合成流线。
3、分界线与流量比(Q2/Q1)的关系 • 分界线—污染发生源Q1边界上的点是污染气流和吸气气流的会合点,通过该点的流线a—a即为污染气流与罩口吸入气流的分界线。 • 流量比—吸气气流量Q2与污染发生源Q1的比值。 K= Q2 /Q1,K越大,分界线往里移。 如图: K=1/10;2/10;4/10;6/10;8/10;16/10的分界线
4、流量比K—极限流量比Kv • 排气罩的排风量Q=污染气流量Q1+从罩口周围吸入罩内的空气量Q2; • 流量比K=Q2/Q1 • 极限流量比Kv:即将发生泄漏时的流量比。 Kv与污染气流量Q1无关, 只与污染源与罩的相对尺寸有关。
4、流量比K—极限流量比Kv Kv的计算式是通过实验得出的,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计算式。见p521 其他可查阅《采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编,建工出版社
例题: • 有一浸漆槽槽面积尺寸600×600mm,槽内污染物散发速度v1=0.25m/s,室内横向风速0.2m/s,在槽上部350mm处设外部罩,分别用控制风速法和流量比法计算排放量,并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