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627 Views
汽车结构强度与试验 上海理工大学. 0 引言. 汽车经过 3 个世纪的发展,技术上取得了根本性进步。而每一个技术进步都离不开试验。可以说,汽车的成长过程是试验的过程,汽车是试验出来的,不是工程师画出来的。国外公司,试验工程师的薪水不比设计工程师的低,常常高于设计工程师。.
E N D
汽车结构强度与试验 上海理工大学
0 引言 汽车经过3个世纪的发展,技术上取得了根本性进步。而每一个技术进步都离不开试验。可以说,汽车的成长过程是试验的过程,汽车是试验出来的,不是工程师画出来的。国外公司,试验工程师的薪水不比设计工程师的低,常常高于设计工程师。
我国,由于体制上的根本原因,只重视设计,不重视试验。因此,试验师常被动的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不注意从试验中发掘对设计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技术线索。所以,我们的试验工程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技术性劳动,证明自己对于产品研发的根本性贡献。好的设计工程师知道如何设计结构形状,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确定制造工艺。好的试验工程师知道如何评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如何改进结构设计,如何确定结构的强度潜力。我国,由于体制上的根本原因,只重视设计,不重视试验。因此,试验师常被动的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不注意从试验中发掘对设计具有指导性作用的技术线索。所以,我们的试验工程师必须通过自己的技术性劳动,证明自己对于产品研发的根本性贡献。好的设计工程师知道如何设计结构形状,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确定制造工艺。好的试验工程师知道如何评价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如何改进结构设计,如何确定结构的强度潜力。
1 强度试验的基础—载荷谱 1.1 载荷谱的定义 由于汽车是处于多种使用状态,各个零件(电器元件和机械零件)都受到不同形式的载荷作用。广义地讲,载荷包含力、力矩、应力、应变、加速度、温度、电流、磁力等各种物理参量。由于路面的不均匀导致这些参量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是随机变化的。但是它们具有统计特性。描述这种特性的图形、曲线、表格、数字、矩阵等统称载荷谱。
常见的载荷谱形式有: (1) 表明各种不同大小载荷出现次数的载荷频次图
(2) 表示不同大小载荷出现次数的载荷频率直方图
(3) 二维参数表示不同大小载荷出现次数的载荷矩阵图 图3. 二维载荷矩阵图
(4) 表示不同频率下载荷能量分布的功率谱密度图
1.2 载荷谱的制取 顾名思义,载荷谱是对大小不等的所有载荷的记述。把汽车行驶过程中的载荷实况记录下来,经专用数据处理软硬件处理后,得到载荷的分布形式的具体表达,即为载荷谱。基本获取过程如下:
1.3 载荷谱的程序化 图1表示的载荷谱是理论的形式,为了适应控制系统的控制,需要将其分为有限级。常见的是八级。4级不准确,16级没必要。
此程序谱虽然只有8级,但是它可以代表原始载荷历程所代表的行驶里程。此程序谱虽然只有8级,但是它可以代表原始载荷历程所代表的行驶里程。
2 强度试验的依据—加载谱 载荷谱反映了载荷分布的形态,是载荷特性,一般不用它进行试验加载,因为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试验不能加速。 • 试验结构中的每个部件的质量和弹性特性必须和所记录的现场载荷作用的结果一致。 • 试验时间长,导致试验费用高。 基于这些考虑,提出了加载谱的概念。加载谱也是载荷谱。
2.1 一维加载谱 由一维载荷谱演变出来。为了加速试验,需要对一维载荷谱(幅值谱)采取加速处理的方法。 一般采用的加速处理方法有如下几种: 第一、删除无效载荷; 主要原则:最大载荷的10%。
第三、提高试验频率; 在3~150HZ之间寿命无明显差异。 大于150HZ? 小于3HZ?
第四、低级载荷转移; 遵循等损伤、同分布原则。
第五、综合加速处理。 可以综合运用上述4条,任意组合。
2.2 二维加载谱 加载过程中同时控制均值和幅值的变化。 • 均值和幅值同时强化; • 均值保持在2~3个级别,幅值用较多的级别。 由于均值对疲劳寿命影响较小,一般将均值等间隔划分为8个级别;幅值不等间隔划分为8个级别。二维加载谱和二维载荷谱一样都是矩阵式数字表达。
基于图10,可以得到矩阵表达的二维加载谱。 图11. 典型二维加载谱示例
2.3 基于加载谱的加速试验 由于连续载荷谱被有限级的载荷所代替,为了加速试验进程,需要对阶梯状程序谱进行处理。 2.3.1 程序试验 低—高次序和高—低次序,产品研究中已少用。 2.3.2伪随机试验 每级载荷出现的次序由预先设置好的随机数序列确定。该级载荷一出现,将连续施加加载谱中确定的次数。
2.3.3 随机试验 每级载荷出现的次序由计算机实时产生的随机数确定。每一次加载都可能载荷级别不同。这对综合考虑加载次序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很有帮助。
3 室内外当量关系 试验的目的是为建立室内外当量关系。它指具有相同的损伤时,试验室条件下的循环时间和使用里程之间的对应关系。一个载荷谱,或者一个谱块,代表一定的行驶里程。扩展后,里程数增长了数倍。加速处理后,又增长了若干倍。如果以此谱试验若干个循环块后结构破坏,则可以推定结构能实际行驶的里程数。这时的当量关系为:台架1小时相当于实际行驶多少公里。
例如:在200km的典型地段上,测试载荷并处理出载荷频次。例如:在200km的典型地段上,测试载荷并处理出载荷频次。
6.6万次相当于200km,1百万次相当于3000km。在实验机上按此图加载,一个块循环就有对应的当量关系。6.6万次相当于200km,1百万次相当于3000km。在实验机上按此图加载,一个块循环就有对应的当量关系。 如把幅值小于最大值的12.5%的载荷略去,可减少一半的试验时间。现场行驶3000km,可用5×105循环来代替。换句话说,50万次相当于3000km。 当将载荷强度增加30%时,如图8,试验就可以加速5.5倍(S-N曲线m=5.5)。即50万次相当于16500km。 如果试件平均在经历20个循环块后破坏,则1千万次相当于330000km.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室内外当量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为了既反映载荷的次序作用效应,又体现快速模拟试验的经济效益,通常一个谱块的次数以试件循环15~20个块后破坏为判断标准。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室内外当量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工程价值。为了既反映载荷的次序作用效应,又体现快速模拟试验的经济效益,通常一个谱块的次数以试件循环15~20个块后破坏为判断标准。
比如,经过各种加速处理后,一个谱块的次数为36000次,凭主观判断,应该是可行的。如果一个谱块的次数是10000次,20块后断裂,试件的台架寿命在20万次左右。这时,一个谱快相当于行驶里程数会很大,即当量关系可能达到室内1万次相当于行驶15000km(试件的规定耐久里程为300000km)。当以此当量关系估计试件总体使用寿命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误差。比如,经过各种加速处理后,一个谱块的次数为36000次,凭主观判断,应该是可行的。如果一个谱块的次数是10000次,20块后断裂,试件的台架寿命在20万次左右。这时,一个谱快相当于行驶里程数会很大,即当量关系可能达到室内1万次相当于行驶15000km(试件的规定耐久里程为300000km)。当以此当量关系估计试件总体使用寿命时,往往会出现较大的误差。
确定室内外当量关系必须首先获取准确的载荷谱,谨慎地编制加载谱,合理选择材料特性参数,更要让试验和试验系统处于统一的控制原则下。确定室内外当量关系必须首先获取准确的载荷谱,谨慎地编制加载谱,合理选择材料特性参数,更要让试验和试验系统处于统一的控制原则下。 • 总之,室内外当量关系是结果,确定这个关系关键在于过程。
4 研究性强度与寿命试验 强度试验:验证性、对比性、检测性、研究性等。 验证性试验:为了考察结构的功能以及与计算结果对比; 对比性试验:往往将两种或多种工艺条件下的试件在同一个规定的载荷下进行试验,考察给定的强度参数(如屈服点、极限静强度、疲劳寿命等); 检测性试验:按照规定的检测标准(ISO、GB、ZB、QB等)对试件的规定强度指标进行试验,考察对指标的满足程度;
研究性试验:为了确定试件的合理结构尺寸、研究材料和工艺选择的合理性。 当主要的使用要求(如驱动半轴的可靠性指标为500000km具有99%的可靠度)确定后,工艺师必须对材料和工艺的初选提出建议,设计工程师必须根据结构布置的要求提出设计尺寸方面的基本图纸。强度研究工程师或试验工程师必须根据试件的使用条件对其使用可靠性指标做出评价。这种评价可以是试件试验,也可以是软件计算分析。
研究性强度试验主要任务有如下几项: • 建立载荷特性的数据库(主要指测试与采集试验); • 探索结构强度与可靠性的快速评价方法; • 制定结构强度的试验或检测标准; • 提供产品设计(优化、可靠性、轻量化)的依据。 研究性台架强度试验有静强度、静刚度、疲劳寿命、低载强化等多种。所以说强度试验不仅是寿命试验。即使是寿命试验,也有一般疲劳寿命和低载强化寿命之分。
4.1 基于程序载荷谱的寿命试验 根据载荷谱做寿命试验,对于确定比较复杂的结构的使用寿命意义重大。当固定载荷谱中各级载荷的相对次序时,典型的加载模式如下图:
如果按随机序列加载,则可以考虑实际载荷的随机性;如果按随机序列加载,则可以考虑实际载荷的随机性; • 如果删除不同的低幅载荷,则可以考察这些低幅载荷造成的损伤程度,为设计时计算各级载荷造成的损伤提供依据。
4.2 基于载荷谱的恒幅寿命试验 载荷谱虽然有较好的代表性,但是常常会发现使用不方便。而且由于试验机等级的不同,有时等幅试验就显得快捷和方便。这时,需要将包含多级载荷的载荷谱转化为只有一级载荷的等幅谱。原则是将载荷谱中各级载荷造成的损伤分别计算列表,取具有最大损伤值的那一级载荷作为等幅试验载荷,其它各级都按等损伤的原则向该级载荷转移。例如某零件的载荷谱如下:
图14 当量等幅载荷计算图 这样,等幅条件下第5级连续作用10724次相当于原载荷谱造成的损伤。
4.3 基于S—N曲线的低载强化寿命试验 为了得到理想的结构设计尺寸,需要获得结构的低载强化特性,即低幅载荷下疲劳强度和疲劳寿命提高的程度。“提高”是相对于S—N曲线而言的。基本的问题是:A) 什么是低幅载荷?B) S—N曲线怎样?在这样两个基础问题解决后,就可以研究结构的低载强化特性。
5 结束语 强度研究的目的是为设计提供依据;强度研究的基础是载荷谱;强度研究的手段是试验结合计算机分析计算;强度研究离不开试验。试验工程师要研究试验方法;设计工程师更要重视试验结果。试验和设计密不可分。
谢谢! 欢迎大家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