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 likes | 571 Views
台語語法與台語文學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陳麗雪 e-mail : tanls@ms3.ntcu.edu.tw. 1. 從詞到句. 1.1 詞類 1.1.1 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時間詞、 方位詞、處所詞、類詞 ( 量詞 ) 、副詞、 代詞等。 1.1.2 動詞: (1) 論元 -- 一元動詞:如不及物「飛」 二元動詞:如 { 主、賓 } 「愛」、「拍」 三元動詞:如雙賓「送」、「騙」. (2) 以子句為賓語 ( 可被歸類為副詞、助動詞、動詞 )--.
E N D
台語語法與台語文學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陳麗雪e-mail:tanls@ms3.ntcu.edu.tw
1.從詞到句 1.1詞類 1.1.1 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時間詞、 方位詞、處所詞、類詞(量詞)、副詞、 代詞等。 1.1.2 動詞: (1)論元--一元動詞:如不及物「飛」 二元動詞:如{主、賓}「愛」、「拍」 三元動詞:如雙賓「送」、「騙」
(2)以子句為賓語(可被歸類為副詞、助動詞、動詞)--(2)以子句為賓語(可被歸類為副詞、助動詞、動詞)-- 時態動詞「有儂來矣」 認知情態動詞「可能」、「應該」、 「可惜」、「會」 難易動詞「用彼枝鎖匙真歹[開彼扇門]」 頻率動詞「伊真罕得[用箸食麵]」
(3)動補式--兩個動詞(形容詞)形成的複 合詞。 例:結果補語「食飯飽」、「飲酒醉」等。 狀態補語(表示首位動詞狀態) 「煞」、「了」、「完」等。 趨向補語「來」、「去」等。
首位動詞重疊:拍拍死、破破去、 禁禁熄 補語重疊:食飽飽、去了了 詞的插入:華語動補只能插入「得/不」, 閩南語可插入 ---表可能的情態動詞「會/袂」、 存在的「有/ 無」、 使役的「hoo7」、 時貌詞「直欲/猶未」。
名詞: (1)定詞— 指示定詞「這(cit4)」、「那(hit4)」、 「哪(toh4)」 特指定詞「逐粒」、「各儂」、 「別本」、「另日」、「頂回」 (2)數詞
(3)類詞— 個體類詞:張、口、隻、台、間 容器類詞:盒、箱、杯、桶 標準類詞:尺、斤、月、點、分 群體類詞:對、雙、打、排、列 不定類詞:一點仔、一寡 分類類詞:種、款、門、套(量度抽象) 暫時類詞:塗骹、身軀、桌頂、腹肚、房間 動作類詞:聲、步、下、空、kai2(pai2) (4)所有格--我个冊、我彼本冊、阮阿公、 冰箱頂懸
形容詞: (1)單音節詞--慢、淺、空 (2)複合詞--勇健(並列)、面熟(主謂)、 粉紅(偏正)、驚儂(述賓) (3)重疊式--冷冷(AA)、爛爛爛(AAA)、 古意古意(ABAB)、離離落 落(AABB)、 醫生款醫生款(ABCABC)
(4)疊音詞--冷ki1ki1(AXX)、鬧熱滾滾 (ABXX)、ko7ko7纏(XXV)、 烏mi3ma3(音節部分重疊) (5)衍生詞--好嘴斗、好勢、好命、 好禮(前綴)好款、歹款、 囡仔款(後綴)
副詞:主要功用作為修飾語,用以修飾動 詞、形容詞或整個句子。 (1)移動性副詞(可出現於句首,修飾對象為 整個句子): 時間副詞如「昨昏我無看冊」、 「我昨昏無看冊」。 另有「較早」、「暫時」、「永遠」。 態度副詞如「好佳哉你有來」、「你好佳 哉有來」。
(2)非移動性副詞 (出現於主題或主語後、動詞前): 情狀副詞(修飾動詞組):大多為「形容詞 重疊┼詞尾 “仔”」,如「慢慢仔」;或 「AABB」形式如「歡歡喜喜」;另有「濫 糝」、「挑工」、「罔」等。 頻率副詞(修飾動詞組):不常出現於主題或 主語之前,偶而也出現在句首位置形成語意 上的對比,如「定定我去chue7伊,罕得伊 來chue7我。」
程度副詞修飾形容詞或狀態動詞,含 「誠」、「界」、「足」、「上」、 「較」、「傷」、「外」等。 時間關係副詞說明時間相對關係,如 「先」、「抵(剛)」、「當(tng7)」、 「隨(就)」。
範圍與數量副詞除表示範圍和數量外,也 兼具表示說話者態度的功能,如「攏」、 「總」、「攏總」、「都」、「就」、 「才」、「嘛」、「攏嘛」、「也」、 「閣」、「閣再」、「猶閣」、「干單」 等。 (3)疑問副詞:副詞性質的疑問詞,如「當 (tang1)時」、「安怎」、「哪」、「偌 (jua7)」、「敢」等。
語尾助詞: 「啦」--言談單位結尾 「honn」--尋求同意 「啊」--喚起舊訊息或可尋訊息 「噢」--引介新訊息 「咧」--呈現對比 「hann」--要求回應 「heh」--徵求許可 「hioh」--正反問句
否定詞: 如「m7」、「無」、「袂」、「(猶) 未」、「無」、「mai3」、「免」、 「不」等。否定詞出現的位置會有語意的 不同,如— (1)「飯伊袂食了」、「飯伊食袂了」 (2)「伊無讀冊」、「伊讀無冊」
1.2詞、詞組與句子結構 主謂:「天公疼戇儂。」、 「台北交通真bai2。」 並列:「伊愛食雞鴨魚肉,我愛食青菜。」 偏正:「長尻川」、「歹剃頭」、 「規碗捧」 述賓:「我不知影這項事志。」 述補:「伊走傷慢。」 連謂:「伊轉去庄腳開工場。」
1.3詞或詞組的句法功能:「詞」是本身的屬性, 「語」是指一個成分在句中的功用。 主題、主語:見2.漢語的主題。 述語(謂語):以動詞(組)、形容詞(組)擔任,是對主題或 主語的說明,如「伊來矣。」、「我老 矣。」 賓語:以名詞(組)擔任,表示動作涉及對象, 如「我食兩碗飯。」 定語:修飾名詞的成分,如「歹心的頭家欺負善良的辛 勞。」 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的成分,如「逐家攏知。」、 「逐家足歡喜。」 補語:述語(謂語)後補充說明的成分,如「伊走真 緊。」
2.漢語的主題 例「台北市有一个故宮。」 「佇台北市有一个故宮。」
2.1主語的特徵 (1)主語不帶介詞 (2)主語一般有特定所指。 (「彼个小姐別你。」、「*一个小姐別你。」) (3)主語與句子主動詞總有某種選擇關係。 (「頂禮拜囡仔順利出世。」) (4)就位置說,主語是動詞左邊第一個有生名詞組,或 是緊接動詞前的名詞組。 (「伊批寫了矣。」、「批伊寫了矣。」) (5)主語在下列句式中起重要作用:祈使、企圖動詞、 義務/動力動詞、子句結合動詞式。 (「緊去!」、「我i想i欲去。」、 「伊i願意i去。」、「我i逼伊jj去。」)
2.2主題的特徵 (1)主題據主題串首位。 (2)主題可由四個停頓語氣詞「啊」、「呢」、 「嘛」、「honn」之一,將其與句子其餘部分隔 開。 (3)主題是有定的。 (4)主題是語段概念,語意範圍可擴展到一個小句以 上。 (5)主題在主題串中控制同指名詞組代名化或刪略。 (6)主題在反身名詞組…刪略,系列動詞…等過程不 起作用,除非在小句也是主語。 例「這本冊(呢、嘛、honn),我已經讀過三遍矣, 也是看不別。」
2.3主語與主題的區分 (1)主語的決定取決於動詞,主題甚至可以不是動 詞的論元。 (2)主語一定是名詞組,主題除了可以是名詞組 外,還可以是介詞組。 (3)主語的範圍只限於小句;主題往往超乎小句, 把有共同主題的的小句群串聯成一個主題串。 2.4閩南語的主題串 見3.閩南語的句型
3.閩南語的句型 3.1簡句 3.1.1單主題句 內動型:例「風吹te1飛。」 外動型:例「老師te1寫字。」 「是」字型:「馬是動物。」 雙賓型:例「我hoo7伊一領衫 。」 「有」字型:例「路邊有一欉樹仔。」 「在(佇)」字型:例「樹仔佇厝頭前。」 被動型:例「伊hoo7老師罵。」
3.1.2多主題句 雙主語句:例「伊耳孔真利。」 副名句:例「伊昨昏真歡喜。」 賓語提前句:例「伊數學習題做了矣。」 「ka」字句:例「伊ka錢看ka真重。」 動詞重複句:例「伊拍籃球拍了真好。」
3.1.3特殊主題句 比較句:例「伊比我較有名。」、 「伊耳孔比目珠較利。」 「連」字句:例「連伊都有錄取。」、 「伊連耳孔都真利。」
3.2複合句 漢語複合句的基本單位是「主題串」。一個大主題若只帶領一個小句就是簡句,若有兩個以上的的小句就是複合句。 3.2.1無標主題串 小句與小句之間共有一個大主題,無其他連結成分。小句間的語意關係有很多可能,如因果、前後、條件等。 例「銀行九點開門,開始營業。」
3.2.2有標主題串 小句與小句之間共有一個大主題外,還有其他連結成分。 例「你若跳落去,著袂當轉來矣。」 3.2.3引介主題串 引介動詞如「有」、「坐」、「出現」、「phang2 見」等,如果這些動詞後面跟了一個無定名詞組,這個無定名詞組就可帶領一個主題串而不必另外再起一句。 例「壁頂有一幅圖,是李石樵的,真值錢。」
3.2.4兼語主題串 這種主題串是一個兼語句後面所帶出來的主題串。 例「我勸阮朋友讀醫,通替社會服務。」 就兼語句的動詞而言,可分為三類: 使令類(派、愛、勸、請、催、禁止、阻止): 例「我愛伊緊離開chia1。」 舉名類(叫、選、推薦): 例「阮選伊做主席。」 情態類(感覺、贊成、罵、笑): 例「我贊成伊參加比賽。」
3.2.5串聯主題串 在這種句型中,兩個主題串串連在一起,其間可能有聯結成分,也可能沒有聯結成分。在沒有聯結成分的情形下,全靠語意的關聯來結合,在連結上是最鬆的一種。 例「伊死矣,我欲來做和尚。」
3.3包孕句 漢語既以主題串為最大語法單位,則任何主題串,不論其為簡句或複合句,都可以變成子句在大句中擔任某一種職務。 視其在句中的職務,閩南語的子句可分為:
3.3.1含名語子句 主語子句:例「[拜六這間店到下晡才開門, 開始營業]是真正常的。」 賓語子句:例「我希望 [你明仔載較早轉來]。」 同位語子句:例「[我勸伊讀醫,將來通趁大 錢]這件事志無幾个儂知影。」
3.3.2含關係子句 例「[土地大,交通發達的]國家是澳洲。」 例「[有一个小妹,生做真水,真gau5讀冊] 彼位先生是m是你的同學?」 3.3.3含程度副語子句 例「今仔日熱到我汗流tap8滴,氣都喘袂過 來。」
4.情境類型與時貌 4.1情境類型 4.1.1狀態類:靜態、持續、無內在起點和終 點。例「這條溪號做『碑腳』。」 動詞(組)如「是」、「相信」、「寒」、 「坐」、「囥」等。 4.1.2活動類:動態、持續、無內在終點。 例「我佇邊仔看。」 動詞(組)如「食」、「行」、「掛(招 牌)」、「拍phok仔」
4.1.3完結類:動態、持續、有內在終點。 例「我食飽矣。」 動詞(組) (1)帶限定數量或特定事物的賓語, 如「寫三張批」。 (2)動趨結構,如「送來」、「寄去台 北」。 (3)帶結果補語的動補結構, 如「鋸斷」。 (4)帶表示完成的補語的動補結構, 如「寫完」。 4.1.4瞬成類:動態、非持續、有內在終點。例「摸 著一塊柴頭。」 動詞(組)如「熄」、「坐落去」、「寄到台 北」、「閃著」、「掠著」。
4.2時貌(aspect) 華語的時貌語: 助詞「著」、「了」、「過」, 補語「起來」、「完」, 副詞「已」、「曾」、「正」、 「將」等。
閩南語的時貌語: (1)「咧(teh)」,例「伊佇公園咧坐。」 (2) Ø型,例「仝一件事志做三擺。」 (相當華語「-了」) (3) 「bat」,例「我bat住屏東。」 「過」,例「伊去過日本。」
(4) 「ti-beh」、「-起來」、「-落去」、 「V來V去」、「V咧V咧」 (5) 「有」和「無」,例「有儂來矣。 (6) 「會」和「袂」,例「伊袂傷大箍。」 (狀態),「到時伊會唱歌。」(活動) (7) 「已經」和「猶未」 (8) 「矣」,例「伊食飽矣。」 (華語「了#」)
5.語法與文學 為呈現整體閩南語語法架構,本講義內容主要參考曹逢甫(1997)的台灣閩南語综合語法研究,再補充、比較其他語法學者的相關資料。 認識閩南語語法的整體架構,有助於台語文學語段的分析。
講義未盡者,可自行參考下列著作或其他閩南語語法文獻:講義未盡者,可自行參考下列著作或其他閩南語語法文獻: 1.曹逢甫 1997 《台灣閩南語综合語法研究:台灣閩南語综合語法彙整撰寫》,國科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2.楊秀芳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大安出版社。 3.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遠流出版公司。 4.湯廷池1999《閩南語語法研究試論》,學生書局。 5.盧廣誠2003《台灣閩南語概要》,南天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