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likes | 452 Views
通过大阅读活动 提高农村小学生 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的研究. 李 敏 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标. 科研目标: 通过小课题研究,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积累运用活动,提高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形成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育人目标: 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工作目标: 面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能积极调整,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研究的内容.
E N D
通过大阅读活动 提高农村小学生 语言积累运用能力的研究 李 敏 东港市北井子镇中心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标 科研目标:通过小课题研究,在学生中开展一系列积累运用活动,提高学生的积累运用能力,形成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育人目标:提高学生口语和书面语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工作目标:面对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能积极调整,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
三、研究的内容 1、通过研究,探索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的时机、形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一套以“阅读—积累—运用”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形成一系列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积累运用的方法和途径。
四、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北井子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学生共80人 文献查阅法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 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促进学生积累运用能力的形成。 (1)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积累与运用的整合,以运用促积累。
(2)结合单元主题,推荐书目,加强课内阅读积累和课外阅读积累的整合。(2)结合单元主题,推荐书目,加强课内阅读积累和课外阅读积累的整合。 (3)重视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 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促进学生积累运用能力的形成。 2、重视校外“阅读—积累—运用”的开展。
(1)开展亲子同阅读活动,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的积累运用创设阅读氛围。(1)开展亲子同阅读活动,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的积累运用创设阅读氛围。 家庭阅读时间:每天晚学后30分钟 每周六周日上午8点——9点 家校阅读联系册
9月25日 星期三 晴 种豆记(一) 孙铭鸿 …… 下午一点半左右,我们又观察了一下豆子,现在,豆子已经与三小时前大不一样了。豆子此时满是“皱纹”,像奶奶的脸一样。 原先豆子又黄又小,可现在越来越白,越来越大。豆子的侧面长出个小芽,从侧面看这个豆子,像一只小恐龙的脚趾一样。老师还说那芽其实就是根,我们很惊奇。
9月29日 星期日 晴 种豆记(三)孙铭鸿 放了一天假,我们又回到了学校,这时,我发现,豆子已经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变化。只见豆子靠近根的地方变绿了,根的中间最粗,还长着许多绒毛,像一条小猪的尾巴,豆皮也被顶破了,马上就要掉了,老师说,将来豆子的皮会全蜕掉,豆瓣中间便会长出子叶。而老师种在土里的豆子,已经顶开泥土,快钻出来了。再看我们小组的豆子,已经露出来了,算算日子,豆子已经长了5天了。听说植物种子发芽时,能挣脱自身重量十几倍的束缚,真强大呀!
10月10日 星期四 晴 种豆记(四) 孙铭鸿 十一假期归来,豆子已经种了十六天了。这十六天,豆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豆子已经很高了,最高的大约26厘米,最矮的也有10厘米了。原先黄黄的、胖嘟嘟的豆瓣变成了深绿色的子叶,而原先小猪尾巴似的豆根也已经深深的扎进泥土里,寻找新的生机。 根上有许多细小的、球状的白色根瘤菌,可别小看它们,它们可以改良土壤,使土壤更加肥沃,接着,我们发现茎的各个部分是不一样的,子叶以下,根以上的茎又粗又光滑,而子叶以上的茎则有许多白色绒毛,摸起来十分舒服,像天鹅绒一样,老师说,将来,光滑的茎会越来越粗,成为木本,而有绒毛的茎则会不断分叉、开花,最后结豆子。 在观察过程中,出现了点小插曲,正在我们观察子叶时,我突然发现,一棵豆子的子叶不知被哪个无耻的小人掐断了,于是,我们借此机会,观察了一下子叶内部的情况,我发现,叶子内是嫩绿的,还有一种粘液,滑滑的,和之前的豆瓣大不一样了,太神奇了。毛绒绒的茎上长了几片叶子,也是毛绒绒的,我还发现,绒毛主要集中在叶脉处。真希望我们小组的豆子能结黄豆呀!
10月8日 星期二 晴 鬼脸蟹 真没想到,这世上竟然有一种海蟹名叫“鬼脸“。今天,我终于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鬼脸蟹果然名不虚传。 鬼脸蟹,顾名思义,长得像鬼脸,但你知道他哪里像鬼脸吗?答案就是壳。仔细观察它的壳你会发现,壳上有两个突起,是眼,下面有一个圆形突起,是嘴,两眼之间有一个小突起,是额头,连起来就是个鬼脸。 它的足也很奇怪,平常的蟹子,八条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均匀分布,可它的腿却前两个又长又粗,后两个又细又短,差距十分悬殊,如果你好好看看,你会发现,前两条腿长在下层,后两条腿长在上层,而普通蟹子的四条腿都长在一侧的一个平面上,真是太奇怪了。 鬼脸蟹最神奇的就属它的螯了。我们发现,它们的螯有大有小,其实大体上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一只大螯和一只小螯,另一种是两只小螯,老师告诉我们,公蟹的螯就是一大一小,其中大的一只用来吸引异性,小的用来取食,母蟹则有两只用于取食的小螯。我心想这蟹子的螯和招潮蟹一模一样,难道这两个物种有关联? 鬼脸蟹真神奇。
五、课题研究的途径 1、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依托,促进学生积累运用能力的形成。 2、重视校外“阅读—积累—运用”的开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搭建展示舞台。
六、取得的成果 (一)形成了引导孩子“阅读—积累—运用”的教学模式。 环节: 精心研读教材确定积累素材——引导学生阅读感悟,明确要积累的素材的语言规律——反复诵读体会内涵——限时积累,将语言内化——设置读写结合训练点,学生进行口头或者书面表达运用,实现语言的外化——介绍相关文章,课后继续阅读巩固。
六、取得的成果 (一)形成了引导孩子“阅读—积累—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学生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六、取得的成果 (一)形成了引导孩子“阅读—积累—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学生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三)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家长的阅读欲望,形成浓厚的大阅读氛围。 (四)创立“总分总”课堂发言模式。
“总分总”的课堂发言模式 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汇报时,第一个同学结合问题先阐述自己总的观点,然后诵读相关段落,再详细分析自己的观点产生的原因。 第二、三个同学补充时先详细分析句段,再总结自己的观点。
六、取得的成果 (一)形成了引导孩子“阅读—积累—运用”的教学模式。 (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得到质的飞跃,学生的性格也变得开朗大方起来。 (三)各种阅读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家长的阅读欲望,形成浓厚的大阅读氛围。 (四)创立“总分总”课堂发言模式。 (五)在本次科研中,我也收获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