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7

第四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第四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第三节 资费管制的理论和模型* 第四节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与比较. 第三节 资费管制的理论与模型. 管制的必要性: 垄断高价 普遍服务 交叉补贴 巨额亏损 国家安全 …… 管制的三种形式 完全由政府定价 投资回报率(公正报酬率)管制 价格上限(下限)管制. 资费管制模型. 投资回报率(公正报酬率、费率)管制模型(美国) 价格上限(下限)管制模型(英国,美国,中国) 二者的比较 一项实证性研究.

inga-dix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通信资费理论及实践 第一节 通信资费理论基础 第二节 通信资费水平的确定* 第三节 资费管制的理论和模型* 第四节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与比较

  2. 第三节 资费管制的理论与模型 管制的必要性: 垄断高价 普遍服务 交叉补贴 巨额亏损 国家安全 …… 管制的三种形式 完全由政府定价 投资回报率(公正报酬率)管制 价格上限(下限)管制

  3. 资费管制模型 投资回报率(公正报酬率、费率)管制模型(美国) 价格上限(下限)管制模型(英国,美国,中国) 二者的比较 一项实证性研究

  4. 投资回报率(公正报酬率、收益率、费率)管制--Rate of Return Regulation(ROR) 以成本为基础的管制方式---特点:管制的对象是收益率而不是价格 基本公式: r—投资回报率;RB—投入资本基数 r与RB由监管机构确定 英国1975年规定,基本业务的公正报酬率为6%,新开业务为12%。 美国1967年确定的报酬率为7-7.5%

  5. 投资回报率(公正报酬率、费率)管制--Rate of Return Regulation(ROR) 缺陷:厂商设法提 高成本支出

  6. 美国的投资回报率管制 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4—1965年,FCC对ATT采纳,每隔一段时间,ATT向FCC递交经营报告,供联邦通信委员会研究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当前的价格进行调整。联邦通信委员会通过掌握 AT&T 公司的投资情况,再设定一个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资收益率,达到控制 AT&T 总收入的目的。只要 AT&T公司的总收入不超过这个收益率,就不进行调整;反之,就要求降低价格。六十年代早期,FCC对ATT设定的收益率在8%左右。这种管制方式仅考察总收入和总成本,不涉及各单项业务的收入和成本情况以及多项业务之间的价格结构。 产生的问题:交叉补贴

  7. 64年开始调查不同业务成本,证明 AT&T 确实利用垄断业务高价格补贴竞争业务低价格的方式,对市场竞争对手构成了极大威胁。联邦通信委员会认为需要改变对 AT&T 长途价格的管制办法,从而进入了投资回报率管制的第二阶段。 美国的投资回报率管制

  8. 美国的投资回报率管制 第二阶段:1968 年 3 月,完全分摊成本的方法。其基本思路就是将全部成本分为两大部分:公共成本和与业务相关的直接成本。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配公共成本。美国投资回报率管制第二阶段是针对分业务,在完全分摊成本的基础上进行的管制。

  9. 美国的投资回报率管制 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多种业务) 其中,R : 企业收入函数,它决定于产品价格(p)和数量(q); C 为成本费用;S 为政府规定的投资回报率;RB 为投资回报率基数(Rate Base),即企业的资本投资总额。显然,在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情况下,价格管制(P)等于企业总收入(R)除以总产量(Q),即:P=R/Q;而在企业经营多种产品的情况下,总收入除以总产量只是所有产品(或服务)的总和价格,对每种具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还要通过价格结构管制才能确定。由上式可见,管制者对企业价格管制的关键也是难点是:确定投资回报率水平(S)和投资回报率基数(RB)以及企业的成本费用。一个合适的投资回报率水平可以保证企业能取得正常的投资回报;而投资回报率基数则直接关系到企业在一定 S 值下的利润总额。 投资回报率价格管制模型主要是用于垄断电信市场,其目的是防止电信企业通过垄断获取暴利。  间隔时间短,只有一年。

  10. 投资回报率易产生的问题-- A—J效应

  11. 投资回报率易产生的问题 A—J效应:企业会产生一种尽可能扩大资本基数的刺激,以在规定的投资回报率下,能获得较多的绝对利润。这样,为生产特定产品,企业会运用过多的资本投资以替代其他投入品。其结果造成生产低效率。这被后来的研究者称为“A-J效应” (经济学家阿弗契(Avereh)和约翰逊(Johnson)在1962年的研究中提出)。 假设:S>r H—利润最大化目标函数 即: 两式相除: 令

  12. A-J效应和最小成本 A-J效应

  13. A-J效应在我国的表现 垄断行业的高价格 垄断行业的价格年年调,年年亏 垄断行业的高收入 垄断行业的高额资本投入

  14. 案例:电力行业的价格规制 电力行业的改革:厂、网分离(发电、输电分开) 价格变化表明:售电环节是发电价格上升的1.7倍; 发电环节消化了煤炭、运输等上升的成本

  15. 案例:电力行业的价格规制

  16. 案例:电力行业的价格规制

  17. 案例:电力行业的A-J效应

  18. 价格上限管制(price cap) 概念:即人们俗称的 RPI-X 管制,指运营商的业务价格水平根据社会通胀率调整(多为提高)后必须降低一定的比率,这个比率被称为X因素,是价格上限管制的中心内容。

  19. 价格上限管制(price cap) 基本做法如下: 首先,由管制机构与运营商签订价格变化的合同,通过合同规定价格上涨率,以各种业务收益加权计算,并规定上限值。运营商各项业务价格水平的加权平均上涨率只要不超过合同规定的上限值,便可在规定期限内自由修改业务价格。 其次,在价格上限管制(RPI-X)中,X 的取值由管制机构认定,目的是保证运营商能够将技术进步成果返还给用户,同时让运营商的受管制业务收益不高于管制机构可以接受的水平。 再次,管制机构每隔一段时间(一般为2~3年)重新审定 X 的取值。若在上一合同期内,运营商的利润过大,则在下一合同期内调整 X 的值。

  20. 价格上限管制 有利于激励企业提高生产效率

  21. 英国的价格上限管制模型  X值:3%(84年);4.5%(第一次调整);6.25%(91年); 7.5%(92年)。。。。

  22. 英国的价格上限管制 

  23. 美国的价格上限管制模型 1989年开始实施(对AT&T) 1991年1月1日(对本地公司) 1996年11月取消对AT&T的价格限制 考虑的因素:通涨率、行业生产率、电信公司的不可控成本

  24. 美国的价格上限管制模型(跨洲长途电信公司)美国的价格上限管制模型(跨洲长途电信公司)

  25. 美国的价格上限管制模型(本地电信公司) 没有接入费,增加了g:当期每主线用户接入网络的时间(按 分钟计),与前期每主线用户接入网络的时间之比减1,增加g变 量是将此时间带来的收益与电信公司分享。

  26. 各国电信业实施价格上限管制的情况

  27. 我国学者提出的价格上限管制

  28. 我国的价格上限管制 2005年10月1日开始,四项基础电信业务(国际及港澳台长途,国内长途,移动漫游费,本地区间通话费)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价格上限管制,上限标准为目前现行的价格. 专家的反映: 资费市场化的信号 恶性价格战 作用有限 依据国外经验,我国上限管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不应仅管制主导运营商,而应对所有运营商都进行管制(国外私有运营商,我国国有股占主体部分). 实行上下限结合的管制方式

  29. 价格上限管制的缺点 棘轮效应: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即易于向上调整,而难于向下调整。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其习惯效应较大。 实施成本 服务水平

  30. 投资回报率管制与价格上限管制的比较 适用时期不同 激励机制不同 企业运作方式不同 管制费用不同 价格灵活程度不同

  31. 被规制企业收入保证程度的比较 • 一种可行的办法:规制部门同时制定两种方法,被规制部门自行选择

  32.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应用效果:上限管制“不劣于”(优于或类似于)投资回报率管制 解决了A-J效应 反对的声音:1 未解决的问题如交叉补贴等 2 产生灾难性影响:以2000-2001美国加州电力危机为例 加州并不真正存在用电短缺的情况。他在接受当地一家电台采访时说:“真正造成短缺的原因是,电力公司缺乏资金,价格限制又导致它们不愿意出售电力。”

  33.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 价格上限管制应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 RPI的确定 • X的取值 • 交叉补贴问题 • 调整周期 • 适用范围 • ……

  34. 价格上限管制应用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 RPI的确定:零售价格指数还是企业实际投入成本的价格指数? 2 X的取值:过小与过大的危害都有哪些?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执 例:美国1993年,USTA---1.7%; MCI---5.9%; AT&T---5.47% USTA--全美约800家地区性电话运营商组成的业界团体(美国通信协会) 3 交叉补贴问题 不同产品的交叉补贴(美国) 不同消费者的交叉补贴(英国):在英国电信业,不同消费者群体的X 值平均为6.6 % ,但是,所有商业消费者的X 值为9.3 % ,而所有居民消费者的X值只有4.2 %。进一步地,在居民消费者中,使用量较大的20 %其X 值为5.7 % ,使用量较小的80%其X值仅为2.7 %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35. 交叉补贴(不同产品间)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36. 价格上限管制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4 调整周期的长短:电信运营商是愿意调整周期越长越好还是越短越好? 如何改进? -1 RPI选择基准:合理体现垄断产业实际成本变化;不受垄断厂商的影响和控制;相对稳定和可预测;易于理解和诠释 前述RPI应该是企业实际投入成本的价格指数,可以确定公式为:(S--特定产业如电信;G--国民经济整体):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37. 如何改进? - 2 X 选择基准:应基于预期应有的而不是过去实际的生产率增长计算;应基于整个产业而不是个别企业的生产率增长计算。方法:外推法。考虑的因素:普及率提高;竞争;拆分重组;民营化等对生产效率的改变。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38. 如何改进? 3 价格上限管制的适用范围和结构: 产业--垄断产业;业务--垄断业务 为避免交叉补贴 对不同业务组合分别设置 英国:1996年两个上限管制组合 “零售价格” 组合的X值为4.5%,“网络收费” 组合的X值为8%。 美国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39. 如何改进? -4调整周期 价格上限管制的评价与进一步的研究 • -4: • 一般3-5年 • 考虑的因素:技术变革;信息不对称程度;外部不对称因素 • 5:投资回报率管制向价格上限管制的转变 转变可以是渐进式进行的(如美国的利润分享管制)

  40. 第四节 我国通信资费的改革与比较 电信资费历史 建国到改革开放前——基本电话业务低资费结构 全国统一价格,市内电话低资费,国际、长途较高资费 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初的高资费结构阶段 多次涨价 初装费、附加费 六次上调国际资费 交叉补贴 1994年到2001年结构性调整阶段,初步引入竞争 96,97,98,2001四次结构调整 降低国际、长途、因特网、出租、农村通话 提高市内电话(降低初装、附加,最终取消) 2001年-2004年电信行业竞争格局初步建立 法制化的三个层次:《价格法》、《电信条例》、部门文件 2005年-价格上限管制 2005年10月1日开始,四项基础电信业务(国际及港澳台长途,国内长途,移动漫游费,本地区间通话费)由原来的政府定价改为价格上限管制,上限标准为目前现行的价格.

  41. 我国的电信资费的调整

  42. 1.1999年入网费的竞争—百元内的竞争 2.2001年资费套餐的竞争—降了10% 3.2003年准单向收费竞争—降了30% 4.2004年—时段优惠幅度达到70% 5.2005年—优惠范围和形式继续扩大 6.2006年—“漫游费”降幅达25% 愈演愈烈的电信资费价格战历史

  43. 我国的电信资费 资费现状: 市内固定 “3+1”收费方式 多种套餐 移动 基本月租,区内,漫游 预付费 各种套餐,积分回馈 长途 普通 IP

  44. 我国的电信资费热点问题 固定电话月租费 取消的理由:垄断的产物;其他行业都没有;国外没有;不合理,用户已付使用费 保留的理由:不使用也占用成本;有效用;对企业有利;对用户合理 移动电话双改单 单项收费:国外,谁使用谁付费,还利于民 双向收费:实际资费不一定降低,同样占用系统资源 宽带收费 按时间收费:传统被认可,简单 按流量收费:国外多数,合理

  45. 好业务必须有好资费----BT BT的案例--BT Fusion BT 的固网,移动融合业务:“BT Fusion”,采用蓝牙技术实现了无缝切换 优势: 价格上的极大优惠。BT除了免费向用户发放手机和家用集线器外,在家中的移动话音资费也降到了和固话资费相当,在网络非繁忙时段每小时的通话费用只要5.5 便士,繁忙时段每分钟的费用是3 便士。 融合所带来的便利性,用户无须使用多种终端设备,固定和移动的切换真正做到了无缝。 由于在室内时采用固定宽带,因此室内信号比GSM要强出不少。

  46. BT Fusion的案例:资费颇具特色 资费结构:月租 费(M)+ 通话费 + 多媒体业务使用费 月租费(M) :M= F ( t,r,s) T:免费通话时长(BT Fusion100,200,400) R:签约时间(12,18) S:可选通话方案(Landline Plans ,Evening &Weekend) 通话费:在家还是在外( 即是移动网络还是通过家庭网关上网) 好业务必须有好资费----BT

  47. 好业务必须有好资费----BT

  48. 数据业务使用费 文本短消息、MMS、数据业务另外定制。 好业务必须有好资费----BT

  49. BT Fusion 与BT 普通移动业务资费对比 好业务必须有好资费----BT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