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likes | 239 Views
系統分析. Alex Lai. 系統分析. 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技術,它將系統分解成組成部分,以便研究各組成部分如何成功地運作與互動,以完成它們的目標。. 系統設計. (也稱為系統合成; system synthesis )是一個和( 系統分析 )互補的問題解決技術,它組合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 希望是一個改進的系統。這可能包含增加、刪除與修改原有系統相關的部分 。. 資訊系統分析. 是在一個專案中的發展階段,其主要的 焦點在於業務問題 ,且與可能或將用來實作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任何 技術無關 。. 圖 5.2 一個簡單的處理模型 ( 又稱為 資料流程圖 ).
E N D
系統分析 Alex Lai
系統分析 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技術,它將系統分解成組成部分,以便研究各組成部分如何成功地運作與互動,以完成它們的目標。
系統設計 (也稱為系統合成;system synthesis)是一個和(系統分析)互補的問題解決技術,它組合系統的各組成部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希望是一個改進的系統。這可能包含增加、刪除與修改原有系統相關的部分。
資訊系統分析 是在一個專案中的發展階段,其主要的焦點在於業務問題,且與可能或將用來實作該問題的解決方案之任何技術無關。
圖5.2 一個簡單的處理模型 (又稱為資料流程圖)
圖5.3 一個簡單的資料模型 (又稱為實體關係圖)
STUDENT COURSE -ID Number -Name -Subject -Grade Point Average -Number 0..* has record for> -Title -Credit +Admit() 0..* +Regsiter for Classes() +Withdraw() +Create a Course() +Change Address() +Delete from Course Master() 1 +Calculate GPA() +Change in Course Master() 1 +Graduate() TRANSCRIPT COURSE -Semester -Division -Grade +Add() +Drop() +Complete() +Change Grade() 圖5.4 一個物件模型 (使用UML標準)
快速分析方法 方法強調雛形的建置以便更快速地指出企業和使用者對新系統的需求。 雛型(prototype)是想要系統的一個小型、不完整的、但是可運作的範例。雛型要滿足「當我看到它的時候,我就知道我要什麼」的思考模式,這是很多使用者與管理者的特色
需求調查方法 • 包括一些系統分析師使用的技術,以便從使用者社群中來確認或找出系統問題與解決方案的需求。 • 事實調查 (fact-finding)(或資訊蒐集)是一套傳統的方法,用來收集關於系統問題、機會、解決方案需求與優先順序。 • 抽樣 • 研究 • 觀察 • 問卷與調查 • 訪談 • 合作需求規劃 (JRP)技術使用導引的工作會議,一起帶領所有的系統物主、系統使用者、系統分析師,與一些系統設計者及建置者,合作完成系統分析。
系統分析階段 • 初步調查階段 • 問題分析階段 • 需求分析階段 • 決策分析階段
邏輯系統模型 邏輯系統模型(Logical system models) 描述系統是什麼或系統必須做什麼-而不是系統將如何實作。 因為邏輯模型描述一個系統基本的需求,它們有時稱做基本系統模型 (essential system models) • 處理模型 (像是資料流程圖) • 資料模型 (像是實體關係圖) • 介面模型 (像是環境關聯圖) • 物件模型 (像是制定模型語言流程圖)
圖5.15 一個簡單的介面模型 (也稱為環境關聯圖)
可行性分析 • 技術可行性(Technical feasibility):這個解決方案在技術上可實現嗎?員工是否有設計與建置這個解決方案的技術上的專業知識? • 操作可行性(Operational feasibility): 這個解決方案會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嗎?到何種程度?這個解決方案將如何改變使用者的工作環境呢?使用者對這樣的衣案有什麼感覺呢? • 經濟可行性(Economic feasibility):這個方案符合成本效益嗎? • 時程可行性(Schedule feasibility):這個方案能在一個可接受的時間內設計與完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