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主講者:謝雪曼

主講者:謝雪曼. 段考試題分析. 一 、 試題分析的重要性. 試題分析的功能在於瞭解題目的品質,刪掉或改寫品質不佳的題目,進而改善題目的品質。. 二 、 試題分析的目的. 1. 評估試題品質 2. 協助發展有信度有效度的測驗 3. 增進命題技巧 4. 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三 、 試題分析的方法. (一) 主觀性的試題評鑑 由編製者本身或其他學科專家群,就個人專業素養、過去教學或出題的經驗,主觀判斷題目的 品質。. 主觀判斷題目品質. 1. 題型是否適合測量學生的學習成果? 2. 題目是否與教學目標有關? 3. 題目是否陳述清楚?

inez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主講者:謝雪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主講者:謝雪曼 段考試題分析

  2. 一、試題分析的重要性 • 試題分析的功能在於瞭解題目的品質,刪掉或改寫品質不佳的題目,進而改善題目的品質。

  3. 二、試題分析的目的 • 1. 評估試題品質 • 2. 協助發展有信度有效度的測驗 • 3. 增進命題技巧 • 4. 了解學生學習狀況

  4. 三、試題分析的方法 • (一)主觀性的試題評鑑 • 由編製者本身或其他學科專家群,就個人專業素養、過去教學或出題的經驗,主觀判斷題目的品質。

  5. 主觀判斷題目品質 • 1.題型是否適合測量學生的學習成果? • 2.題目是否與教學目標有關? • 3.題目是否陳述清楚? • 4.題目的難度是否恰當? • 5.題型的分配是否恰當? • 6.題目的書寫是否有錯誤? • 7.題目的作答說明是否清晰?

  6. (二)客觀性的試題評鑑 • 客觀性的試題評鑑主要包括三個部分: • 1.難度(P) • 2.鑑別度 • 3.選項分析

  7. 四、分析過程 • 1、根據總分的高低依序排列試卷。 • 2、從最高分部份向下取出總人數的50%為高分組(higher group)。從最低分部份向上取出總人數的50%低分組(lowergroup)。

  8. 3、分別計算高分組與低分組在每一個試題的答對人數與百分比。3、分別計算高分組與低分組在每一個試題的答對人數與百分比。 • 4、根據下列公式計算每題的難度指數: • P= PH+PL/2 • P:難度指數 • PH:高分組答對某題的百分比 • PL: 低分組答對某題的百分比

  9. 5、根據下列公式計算每題的鑑別指數: • D= PH-PL • D:鑑別力指數 • PH:高分組答對某題的百分比 • PL:低分組答對某題的百分比 • 6、檢查每一題所列選項的回答人數,以確定誘答力。

  10. 五、難易度 • 類別難易度 • 0.9以上極易 • 0.7-0.9易 • 0.6-0.7中等偏易 • 0.4-0.6難度適中 • 0.3-0.4 中等偏難 • 0.1-0.3難 • 0.1以下 極難

  11. 六、鑑別度 • 鑑別度是指某題能區辨高能者與低能力者的程度。

  12. 鑑別度指標(D)試題評鑑標準 • 0.40以上非常優良 • 0.30-0.39優良,但可能需修改 • 0.20-0.29尚可,但通常需修改 • 0.19以下劣,需淘汰或修改

  13. 七、誘答力 • 誘答力分析主要用於多選型試題,分析不正確的選項是否具有誘答功能。依據高分群和低分群在每個試題選項上選答的次數分配,加以分析及判斷。

  14. 判斷原則 • 1.至少有一位低分組學生選擇任何一個不正確選項。即每一錯誤選項中,低分組的數值不可以為零。 • 2.選擇不正確選項的低分組學生人數應該比高分組學生人數還多。

  15. 試題檢驗 • 選項誘答力分析可順帶檢查是否題目有弄錯重點,模糊不清,猜測等現象。檢驗方法:在高分群的選項次數中 • a.弄錯重點:更多高分群的學生選擇某錯誤答案甚於正確的答案。 • b.猜測:各選項的被選次數平均。 • c.模糊不清:某個錯誤答案和正確答案有一樣多的人選擇。

  16. 舉例 • 二上第三次月考國文第4題答案為(B)

  17. 難度、鑑別度與誘答力的關係 • 1.誘答力越高,難度值(P)降低。 • 2.難度值(P)升高時,鑑別度降低。 • 3.誘答力降低時,鑑別度降低。

  18. 報告完畢 謝謝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