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 likes | 531 Views
中国共产党第一届至第七届党代会概况. 第一届党代会会址 上海市卢湾区黄陂南路 374 号. 第一届党代会 最后一天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第二届党代会会址 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 625 号,今成都北路 7 弄 30 号 。. 第三届党代会会址 广州恤孤院路 3 号. 第四届党代会遗址 上海 虹口区东宝兴路二百五十四弄二十八支弄八号. 第四届党代会遗址 上海市政府颁发了沪府 1987 年 106 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遗址”是虹口区东宝兴路二百五十四弄二十八支弄八号,原来这里是一幢三层楼里弄房子。.
E N D
中国共产党第一届至第七届党代会概况 第一届党代会会址 上海市卢湾区黄陂南路374号 第一届党代会 最后一天会址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第二届党代会会址 上海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今成都北路7弄30号。 第三届党代会会址 广州恤孤院路3号 第四届党代会遗址 上海虹口区东宝兴路二百五十四弄二十八支弄八号 第四届党代会遗址 上海市政府颁发了沪府1987年106号文件,文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遗址”是虹口区东宝兴路二百五十四弄二十八支弄八号,原来这里是一幢三层楼里弄房子。
第五届党代会会址武昌都府堤20号 第六届党代会会址 莫斯科近郊兹维尼果罗德镇塞列布若耶别墅 第七届党代会会址 陕西延安杨家岭会场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一大”代表共15人,国内代表13人,代表全国53名党员,国际代表2人,分别来自荷兰和前苏联。 李 达 李汉俊 毛泽东 何叔衡 董必武 陈潭秋 王尽美 邓恩铭 张国焘 刘仁静 陈公博 周佛海 包惠僧 马 林 尼克尔斯基 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遵义会 议会址 秋收起义 1937年在9月9日湖南秋收起义发动,起义从进攻中心城市为目标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10月7日,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到达井冈山北麓的宁冈县茅坪,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37年5月毛泽东与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
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1937年7月7日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发生了中日军事冲突,即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日本就此全面进攻中国。中国人民也就此展开了从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8月15日的八年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全国解放战争 1938年5月中的8天9夜,伟大的战略家毛泽东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1946年6月下旬,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发动了全面内战。7月26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反内战动员大会。在历经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同年10月1日在北京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历史从此翻开新的篇章。图为朱德总司令在大会上讲话。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成立中国革命工农红军 1927年3月,毛泽东在董必武等支持和帮助下,创办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1928年4月,毛泽东率领秋季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率领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定,全国各地工农革命军正式定名为红军。1930年6月19日,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
红军长征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等地,结束了长征。长征的胜利,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图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在陕北。 194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951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1937年9月25日 平型关战役胜利
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一战役: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打响,10月9日起,东北野战军发起对锦州的攻击,10月15日攻克锦州,10月21日,长春和平解放。11月2日,直下沈阳、营口,辽沈战役至此胜利结束,东北全境宣告解放。 第二战役: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到22日为战役第一阶段,中原野战军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11月23日到12月15日为第二阶段,包围并歼灭黄维兵团、孙元良兵团等;12月15日到1949年1月10日为第三阶段,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10个军。 第三战役:平津战役 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打响,从12月22日起,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原则部署展开。1949年1月15日解放天津。1月31日,傅作义率部接受改编,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中国共产党第八届至第十届党代会概况 第八届党代会会址 北京市政协礼堂 第九届党代会址 北京人民大会堂
八大会议精神 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八大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召开了一次非常重要大会。八大做了多方面正确决策,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完成社会主义改 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 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要集中力量去发展 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汽车在长春下线。
九大会议精神 九大的中央作政治报告,核心内容是阐述作为“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个理论对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作了错误的估计。 十大会议精神 大会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十大党章保留了九大党章中关于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等内容,在结构上作了些调整,条文部分改得不多。总纲中只取消了有关林彪的论述和林彪的论点。
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10月1日下午3时,大地欢声雷动,毛泽东亲手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毛泽东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沸腾的天安门广场 土地改革 到1952年底,除部 分少数民族地区外, 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第 一 个 五年计划 “一五” 是指从1953-1957年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 宪法诞生 1954年9月20日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 文革开 始 1966年夏,“十六条”的发出标志着“文革”的全面发动。
联合国恢复席位 1971年10月25日,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席位,上图为乔冠华在联大第26届会议主席台上发言。 美国工人为联合国赶制中国国旗 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 文革 结束 1977年8月12日中共十一大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
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 1949年10月,毛泽东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部分委员在中南海合影 1956年对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4年7月26日新中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五”在南昌诞生 新中国工业发展硕果累累 1957年10月15日落成通车典礼 1959年9月26日大庆油田第一口井落成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 国防科技实力取得突破性发展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至第十七届党代会概况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正式开辟。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了建设一个什么党、怎么样建设党的问题,解决了我们 这个党应该往什么方向努力的问题。一个党如果这三个方面都真正代表了,那这个党肯定是先进的,这个党有资格执政,老百姓会拥护支持这个党。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改革开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方面都实现了创新,实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民生工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社会等突破。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真理的大讨论 两个凡是当时可以说是束缚着人们的思想的精神枷锁,这就迫切需要来一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就引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个大讨论。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的一个夜晚,小岗村的18户21个农民在大包干协议上摁下了红手印,从而揭开了“分田到户”的序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促进了国家的全面发展 1992年10月12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股票交易开放初期,上海市民在交易柜台前抢购股票。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完全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为这一目标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准备物质和精神条件。 社会主义 农村新面貌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意识到我们需要多方面地全面地发展,光经济的发展不够,所以我们现在的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大丰收 经济特区的设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香港回归 现代航天技术飞速发展 加入WTO使中国经济进入世界舞台
科技实力不断提升 实现奥运百年梦想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一个伟大的民族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