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9

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畫 結案報告 摘摘樂-閱讀理解策略開發

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畫 結案報告 摘摘樂-閱讀理解策略開發. http://140.115.107.17:8080/RST/data/user/admin/files/200910161034330.pdf. 計畫主持人:郭明堂 協同主持人:劉明宗 研究人員:林素秋、黃碧智、詹日英、洪淑華、蘇詩涵 林春如、鄭慧華、杜淑珍、郭宜芹、蔡櫻芬. 執行機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閱讀教育. 閱讀教育為教育部國民教育階段的重要政策。

inar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畫 結案報告 摘摘樂-閱讀理解策略開發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畫結案報告摘摘樂-閱讀理解策略開發閱讀教學策略開發與推廣計畫結案報告摘摘樂-閱讀理解策略開發 http://140.115.107.17:8080/RST/data/user/admin/files/200910161034330.pdf

  2. 計畫主持人:郭明堂 協同主持人:劉明宗 研究人員:林素秋、黃碧智、詹日英、洪淑華、蘇詩涵 林春如、鄭慧華、杜淑珍、郭宜芹、蔡櫻芬

  3. 執行機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執行機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七 月

  4. 閱讀教育 閱讀教育為教育部國民教育階段的重要政策。 2006年的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主導的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PIRLS)跨國研究中,我國學生閱讀成績排名不甚理想,在參與的45 個國家/地區中,排名22。其中,學生直接理解歷程的表現(541分,排名16),顯著優於解釋理解歷程(530分,排名25)的表現(柯華葳,2007;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

  5. 閱讀素養 根據PIRLS 2006的定義,閱讀素養包括: 學生能夠理解並運用書寫語言的能力; 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中建構出意義; 能從閱讀中學習; 參與學校及生活中閱讀社群的活動; 由閱讀獲得樂趣。

  6. 閱讀素養涵括閱讀的認知、情意與技能的目標。閱讀素養涵括閱讀的認知、情意與技能的目標。

  7. 我國推動閱讀的單位 中央教育行政單位、地方教育當局、民間團體。 台北市教育局「兒童深耕閱讀推動委員會」,於2003年至2006年推動「閱讀深耕學校共讀」活動。

  8. 台北市教育局「兒童深耕閱讀推動委員會」 分為「行政規劃組」進行整體規劃與充實資源; 「研習進修組」進行人才培訓工作; 「活動推廣組」推動多元閱讀活動; 「創意教學組」推動創意閱讀教學相關活動; 「研究出版組」編印閱讀指導、閱讀心得、閱讀研究、閱讀成果; 「諮詢服務組」建置網路資源與服務(台北市教育局,2003)。

  9. 「希望閱讀」計畫 2004年,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啟動「希望閱讀」計畫 認養了200所偏遠小學,帶領25,000名孩童親近書本,發行閱讀護照及閱讀獎勵品,培訓超過 400位的閱讀種子教師,號召近 2000位大學閱讀志工進入校園說故事,啟動兩台閱讀巡迴專車跑遍了台灣整整20圈(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2008a;2008b)。

  10. 推動閱讀活動 目前為充實圖書設備(尤其針對文化資源 不足學校)、 培訓人才(老師、志工)、 推展閱讀(設立獎勵制度鼓勵兒童閱讀)、 研發教材與教學(多集中在課外讀物的教案設計與學習單)、 鼓勵心得作品發表與閱讀相關研究(多為學生閱讀課外書的心得感想、教師研發與實施閱讀課外讀物的教學策略成果)。

  11.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對於學生閱讀成績有影響,包括社經地位、家中資源、家中閱讀活動以及家長閱讀態度等。 顯示父母教育程度越高、家庭圖書越豐富、家中閱讀活動越頻繁,家長閱讀態度 越正面,學生的表現也越好。 柯華葳等(2008) PIRLS 2006的資料

  12. 閱讀教學時數 國際平均每星期實際上課23小時,其中有30%為語文科教學或活動,20%為閱讀教學時間。 臺灣每星期實際上課24小時,語文科(22%)以及閱讀教學時數(9%)上,明顯少了許多。

  13. 閱讀教學 進一步探究閱讀教學。國際平均每星期實際上課23小時,其中有30%為語文科教學或活動,20%為閱讀教學時間 與國際相較之下,臺灣每星期實際上課24小時,在語文科(22%)以及閱讀教學時數(9%)上,明顯的少了許多。

  14. 閱讀活動 或許因閱讀教學時數不多,因此絕大多數學校是以鼓勵「學生閱讀的『非正式』活動」為閱讀目標(柯華葳等,2008:8;58)。 對照我國目前的推動閱讀活動,無論是充實學校圖書資源、推展閱讀(諸如閱讀護照),正呼應此一閱讀目標。

  15. 學生閱讀的『非正式』活動 目前開發的許多閱讀教學策略,亦偏重「學生閱讀的『非正式』活動」的延伸。 如台北市深耕閱讀的推動創意閱讀教學之閱讀教材徵選,以及閱讀行動研究。 前者以教育局所開列之優良圖書書單,公開徵選優秀之教案設計與學習單。

  16. 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 後者得獎作品中,多以課外讀物為教學主題,開發閱讀教學策略。另外,「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中,對於實施策略與工作要項中提及精進閱讀教學,教育部明白指出策略包括教材研編、培訓師資、評量改進、檢測學生閱讀能力、協助閱讀不利學生。

  17. 而其教材研編乃依課程綱要內涵,結合現有課程,徵求教師推薦各年級適合之延伸閱讀書目、短文及導讀,擇優編印「國民中小學延伸閱讀補充教材」,上網提供不同學習階段師生參考運用(台北市教育局,2003;教育部,2007)。而其教材研編乃依課程綱要內涵,結合現有課程,徵求教師推薦各年級適合之延伸閱讀書目、短文及導讀,擇優編印「國民中小學延伸閱讀補充教材」,上網提供不同學習階段師生參考運用(台北市教育局,2003;教育部,2007)。

  18. 儘管目前已開發許多優秀的閱讀教學策略,然而,在語文科教學時數明顯少了許多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學現場的教師應無法挪出時間進行此類「學生閱讀的『非正式』活動」。儘管目前已開發許多優秀的閱讀教學策略,然而,在語文科教學時數明顯少了許多的情況下,大部分教學現場的教師應無法挪出時間進行此類「學生閱讀的『非正式』活動」。

  19. 生字詞教學時間為理解教學時間的兩倍 根據PIRLS研究中四年級教師的填答顯示,課堂上教師以全班為主進行國語科教學,很多教師將大多數的時間放在讀字詞上,生字詞教學時間為理解教學時間的兩倍,閱讀策略的教學或示範只有字詞的一半,這對四年級的語文科教學有些許的背道而馳。

  20. 計畫參與者曾私下訪談教學現場的國小老師,普遍反應國語文的教學時間不足,且認為字詞乃語文中最基本的(也是成績考查中佔分較高的題型),應列為教學重點。計畫參與者曾私下訪談教學現場的國小老師,普遍反應國語文的教學時間不足,且認為字詞乃語文中最基本的(也是成績考查中佔分較高的題型),應列為教學重點。

  21. 至於由文章中找出大意、解釋所讀材料並提出理由、和以前讀過的材料比較、預測文中接著會發生的事、描述文章風格與結構等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則因時間不足將之省略(柯華葳,2008;柯華葳等,2008: 16;64)。

  22. 加強閱讀理解教學 綜上所述,在接受PIRLS的標準下,應該加強閱讀理解的教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語文科教學時數明顯較過去為少。

  23. 教師改變原有的教學思維 本研究認為,應將閱讀理解的教學落實於現有課程內容,並採用現行所選用的教科書為閱讀教學題材。續此主張,若要加強閱讀理解的教學,勢必改變教師原有的教學思維,減少字詞教學的時間,增加閱讀策略理解教學的比重。

  24. 郭翠秀探討過去研究的閱讀教學計畫指出,許多閱讀教學計畫無論其探討的主要變項為何,皆同時包括其他教學活動的進行,難以純粹實施單一活動。郭翠秀探討過去研究的閱讀教學計畫指出,許多閱讀教學計畫無論其探討的主要變項為何,皆同時包括其他教學活動的進行,難以純粹實施單一活動。

  25. 發展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 究竟哪些細部的教學活動是影響學生閱讀動機及行為的最關鍵因素,無法得知(郭翠秀,2006:34 )。因此,發展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的同時,應朝向策略明確的準則。

  26. 再則,研究顯示,做摘要能大幅增加理解程度,亦是教育史上排名九大有效策略之一(賴麗珍譯,2006:2-3)。且鼓勵閱讀心得寫作幾乎是所有閱讀活動的項目,其模式大致為摘要內容,再敘寫心得。再則,研究顯示,做摘要能大幅增加理解程度,亦是教育史上排名九大有效策略之一(賴麗珍譯,2006:2-3)。且鼓勵閱讀心得寫作幾乎是所有閱讀活動的項目,其模式大致為摘要內容,再敘寫心得。

  27. 可以說,無論國語科教學是否進行摘要策略指導,我們的學生卻一直被賦予寫摘要的作業。因之,本研究擇定摘要策略為閱讀理解教學的主要策略。可以說,無論國語科教學是否進行摘要策略指導,我們的學生卻一直被賦予寫摘要的作業。因之,本研究擇定摘要策略為閱讀理解教學的主要策略。

  28. 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探討,本計畫具體目的如下。 (一)減少本國語字詞教學時間,增加閱讀理解教學時間。 (二)發展閱讀理解的摘要策略,增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三)改進本國語文的教學模式,促進參與教師專業發展。

  29. 文獻探討 1970年之前,閱讀的研究大多專注在對文字辨識。1970年代末期,開始對閱讀者的閱讀認知歷程進行研究。傳統觀點認為,理解就是技能的表現,具備應有的技能,理解便自動發生。

  30. 技能內容 這些技能包括字義理解(literal comprehension),指藉由字句的語意瞭解文章中述說的主題或思想。相關技能包括回憶事實、細節、次序,並知道字的意義。推論理解(inferential comprehension),指根據文章所提供的訊息,配合先備經驗、藉以推論出文章中隱含的意義。

  31. 相關技能包括推論中心思想、做適當的解釋、預測與對照因果等。評鑑理解(evaluative comprehension),根據文章所傳達的訊息,進而產生自己的觀點與見解。相關技能包括價值判斷、決定主張、拒絕或支持某些意見等。

  32. 批判理解 批判理解(critical comprehension),指對閱讀材料的格式、內容進行分析。相關技能包括知道文章思想的邏輯性和一致性、區別文章字距的形式和語態(葉宛婷,2005)。

  33. 心理語言學 心理語言學的觀點認為,閱讀是一複雜的心理歷程。閱讀理解需以讀者具備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也就是理解表現必須建構於讀者具有的經驗、語言知識、文章結構知識等。

  34. 同時,閱讀是語言的歷程和思考的過程,由語言而獲得意義的心理語言過程。讀者也必須應用概念、建議並且考驗假設,逐步修正假設以獲得理解,此過程就是閱讀思考活動。同時,閱讀是語言的歷程和思考的過程,由語言而獲得意義的心理語言過程。讀者也必須應用概念、建議並且考驗假設,逐步修正假設以獲得理解,此過程就是閱讀思考活動。

  35. 更重要的是,閱讀理解需要讀者主動投入文章中,主動運用他們本身既有的知識和經驗,貫通文章內容,與閱讀材料做互動,最後才能獲得理解並找出文章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閱讀理解需要讀者主動投入文章中,主動運用他們本身既有的知識和經驗,貫通文章內容,與閱讀材料做互動,最後才能獲得理解並找出文章的意義。

  36. 上述閱讀的定義,可以歸納來說,閱讀的歷程有認字、理解和自我監督三個重要成分,閱讀是實際的能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柯華葳,2006:18)。為能瞭解閱讀理解策略,此部份就「閱讀理解」與「摘要」分別說明。上述閱讀的定義,可以歸納來說,閱讀的歷程有認字、理解和自我監督三個重要成分,閱讀是實際的能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柯華葳,2006:18)。為能瞭解閱讀理解策略,此部份就「閱讀理解」與「摘要」分別說明。

  37. 閱讀理解

  38. 依訊息處理方向 從訊息處理方向分析閱讀歷程者,有三個探究觀點。爾後,Kintsch又提出「建構統整模式」(引自宋曜廷,2002;連啟順,2002;謝添裕,2002;魏靜雯,2004;鄭毓霖,2004)。

  39. 由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Models) 1976年,Gough以眼動儀追蹤發現,閱讀者看到書寫文字的視覺刺激後,先暫存在腦海裡,進而辨識字詞的意義,判斷字詞在句中的意義,再進入短期記憶,瞭解文章意義。 因此,「由下而上模式」特別重視從「刺激」到內在表徵的知覺歷程,也就是如何把書寫文字的視覺影像轉換成有意義的語文訊息。

  40. 這個過程是從最基礎的「視覺處理」、「字詞彙辨識」開始,一直到最高級的、中樞神經的「記憶」和「理解」結束。這個從文字的「視覺刺激」到「大腦皮層」的過程,就是「由下而上」的歷程。這個過程是從最基礎的「視覺處理」、「字詞彙辨識」開始,一直到最高級的、中樞神經的「記憶」和「理解」結束。這個從文字的「視覺刺激」到「大腦皮層」的過程,就是「由下而上」的歷程。

  41. 由上而下模式(Top- down Models) 「由下而上歷程」過度簡化了閱讀的歷程,將閱讀視為一系列字的知覺,因此興起了「由上而下模式」的主張。 由上而下模式主張閱讀者為閱讀歷程的主角,其先備知識是閱讀理解的主要來源,文章意義早已存在閱讀者腦中,閱讀不只是使用先備知識來預測閱讀的內容,進而修正或增加兩者的契合程度。

  42. 交互模式(Interactive Models) 「交互模式」強調閱讀者是一主動的訊息處理者,處理的目的在於建構出一個可以說明文章意義的模型。

  43. 此模式強調了先備知識的重要,亦包含從文字到後設認知的處理策略。因此,閱讀者在閱讀歷程中,一方面會運用「過去經驗」主動對文章內容作連續不斷的預測;另又會根據文章所提供的表面訊息,從事不斷檢驗的工作。此模式強調了先備知識的重要,亦包含從文字到後設認知的處理策略。因此,閱讀者在閱讀歷程中,一方面會運用「過去經驗」主動對文章內容作連續不斷的預測;另又會根據文章所提供的表面訊息,從事不斷檢驗的工作。

  44. 建構統整模式(Construction- Integration Models) 「建構統整模式」強調讀者透過內部的建構統整過程來理解所讀。假定讀者是以「命題(proposition)」來進行文章分析,透過心理表徵不斷被「建構」與「統整」的循環歷程來理解文章。

  45. 在「建構」階段中,閱讀者不斷活化新的命題,同時腦中已有的語意、語法,以及與文章有關的概念,都會因文章內容而觸發新的命題。在「建構」階段中,閱讀者不斷活化新的命題,同時腦中已有的語意、語法,以及與文章有關的概念,都會因文章內容而觸發新的命題。

  46. 在「統整」階段中,閱讀者會不斷地進行「參照性推論」,以理解文章的意義。此一模式理論又可分為「文本模式(Textbase Models)」和「情境模式(Situation Models)」。

  47. 「文本模式」假定讀者在閱讀時,會以「命題」作為分析文章的基本單位,在命題和命題間做出一些「推論」,連結形成有意義的心理表徵。「文本模式」假定讀者在閱讀時,會以「命題」作為分析文章的基本單位,在命題和命題間做出一些「推論」,連結形成有意義的心理表徵。

  48. 閱讀者對文章的理解與記憶會受到文章本身的「微觀結構」和「鉅觀結構」所影響。「微觀結構」是指在文章局部層次的命題,是一些較細部的描述,通常是特定的或較為具體的知識與事件。閱讀者對文章的理解與記憶會受到文章本身的「微觀結構」和「鉅觀結構」所影響。「微觀結構」是指在文章局部層次的命題,是一些較細部的描述,通常是特定的或較為具體的知識與事件。

  49. 「鉅觀結構」則是文章整體部分的命題,是一種階層式的命題表徵,是較為一般性或較為抽象的知識與事件,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或文章摘要。「鉅觀結構」則是文章整體部分的命題,是一種階層式的命題表徵,是較為一般性或較為抽象的知識與事件,往往是文章的主旨或文章摘要。

  50. 「文本模式」認為閱讀者僅是單純地閱讀文章內容,客觀地從文章中吸取知識,完全未把個人的先備知識夾雜其中。「情境模式」強調在閱讀歷程中,閱讀者無排除個人的先備知識。「文本模式」認為閱讀者僅是單純地閱讀文章內容,客觀地從文章中吸取知識,完全未把個人的先備知識夾雜其中。「情境模式」強調在閱讀歷程中,閱讀者無排除個人的先備知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