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likes | 651 Views
C - 反应蛋白( CRP )快速检测 有效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暨 CRP 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我国抗生素应用混乱和滥用现象. 门诊处方 抗菌药占 24% 以上,是比例最大的一类药物。 门诊感冒 患者约有 75 % 应用抗生素 住院病人 ,抗生素使用率高达 80% ,外科手术 达 95 % 占总药物费用的 50% 以上. 归成 , 徐红冰 , 黄堃 . 2003 年世界药品销售与上海样本医院用药比较分析 [J] 上海医药 , 2004,(11). 抗菌药物占全部药物份额 中国: 25.38 % 世界: 2 %
E N D
C -反应蛋白(CRP)快速检测有效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暨CRP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我国抗生素应用混乱和滥用现象 • 门诊处方抗菌药占24%以上,是比例最大的一类药物。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 • 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外科手术达95% • 占总药物费用的50%以上 归成,徐红冰,黄堃. 2003年世界药品销售与上海样本医院用药比较分析[J]上海医药, 2004,(11).
抗菌药物占全部药物份额 中国:25.38 % 世界:2 % • 销售额前10位药物,抗生素占 中国:4种,且排名在第一、二、四、五位 世界:没有一种抗菌药 归成,徐红冰,黄堃. 2003年世界药品销售与上海样本医院用药比较分析[J]上海医药, 2004,(11).
后果:加重经济负担 • 看病难,看病贵 • 48.9%的群众有病应就诊而不去就诊 • 29.6%应住院而不住院 2003年卫生部组织开展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 • 20万人/年死于药品不良反应,40%与抗生素相关 • 1/3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而60%到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林平顺. 治理抗生素药物滥用的系统工程[ N ] . 医药经济版,2004 - 01 - 8 (7)
滥用抗生素的更为严重后果 • 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并出现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 抗生素诞生前的黑暗, 会因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菌泛滥而重新降临?
合理使用抗生素:2RDM原则 新药开发总是滞后于耐药的增加 • Right patient(有指征的病人) • Right antibiotic(合适的抗生素) • Dose(适当而足够的剂量和给药次数) • Duration(合适的疗程) • Maximal outcome(尽可能好的疗效) • Minimal resistance(尽可能低的耐药) • 目标:改善疗效、防止和减少耐药、节约费用 后 抗 生 素 时 代 到位而不能越位
指导抗生素使用的检测指标 • 病原体检测、培养、药敏试验 • 需要专业的设备、条件和人员 • 结果往往48小时以后出来 • 检出率不是很高 • 白细胞检测、监测 • CRP检测、监测 • 症体表现、原发病灶、基础疾病等推断,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
白细胞检测 • 敏感性差 • 白细胞总数 • 分类计数 •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 影响因素众多 • 疾病初期,机体应激反应 • 剧烈运动、跑步、紧张、恐惧 • 妊娠、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 • 反应速度慢、幅度小 • 阴性,不排除感染 特别是年龄很小的、年龄很大的、感染很严重的,G-感染时 • 阳性,要排除假阳性 • 监控,不是很可靠 不及时 http://www.xqhospital.com.cn/edu/edu0702.asp?filename=066/06602023.htm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定义:血液中的一类特定蛋白质,由肝细胞产生,随着损伤,炎症或各类疾病迅速增加或减少。 • 正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CRP • 血清淀粉样A蛋白 • 纤维蛋白原 • 1抗胰蛋白酶 • 负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白蛋白 • 前白蛋白 • 转铁蛋白 • 维生素A1结合蛋白
正常情况下人血清中CRP浓度很低 中位数 0.7mg/L 90% < 3mg/L 99% < 10mg/L (正常异常分界值) 表观健康人CRP浓度分布图
CRP的生物学特点 • 感染、创伤、手术等情况下 • 快速上升,6~10hr 明显改变 • 48hr(24~72 hr)到高峰,102~103倍的变化 • 半衰期6~7hr,较快反映病情的变化 • 例图:术后CRP等变化 • 病毒感染没有标志性升高 • 反应快速,增量大,随着恢复下降也快;敏感!
检测指标 ——病人与非病人观测值分布类型 正常异常变化大小
受影响因素少:不受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受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的影响受影响因素少:不受生理活动的影响,不受化疗、放疗和激素治疗的影响 • 能关联疾病活动性:CRP 上升速度、幅度及持续时间与病情及组织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WBC ESR CRP 感染时反应速度 升高较慢 ,治疗 2-3 天后升高,至 变化快速,几小 有效后降低缓慢 少 2-3 周后才恢 时即可见升高, 复正常 平均 8 小时增加 一倍,治愈后, 很快降至正常 影响因素 年龄、日间变化、 温度、贫血、血 不受年龄、生理、 妊娠与分娩、药 沉管位置、异常 免疫状态、药物 物等 免疫球蛋白或复 治疗等影响 合物、药物等 鉴别诊断 不易鉴别细菌和 不能鉴别细菌和 能鉴别细菌和病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 毒感染 相关疾病的活动 其数量的变化不 无相关 CRP 量的动态变化 性 能反映疾病的活 与疾病的活动性 动性 相关 WBC、ESR与CRP 比较
CRP有效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 鉴别诊断病毒或细菌感染的早期、首选指标 • 有效监控抗生素的疗效 • 及时确定抗生素的疗程 • 及早发现创伤、术后并发感染 • 术前CRP升高者,术后感染发生率远高于术前CRP不高者
CRP的临床应用,例1-1——鉴别诊断病毒性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CRP的临床应用,例1-1——鉴别诊断病毒性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 • 男15 例,女14 例,年龄5~73 岁,平均43岁。发病时间1~3 d,平均2 d • 细菌感染组 (包括继发细菌感染者) :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正常值13.8×109/L ~ 21.1 ×109/ L),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显著,其中6 例血培养阳性 • 病毒感染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低于正常值(3. 1 ×109/L~8. 9 ×109/ L),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 吴青等. 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诊断病毒性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评价.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 2004(01)
细菌感染23例 病毒感染19例 CRP (mg/L) 已证实为CNS感染的42例患儿测得的第一个CRP值 均值147 =已经服过抗生素 例1-2——鉴别诊断病毒性与细菌性脑膜炎
CRP的临床应用,例2——监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疗效CRP的临床应用,例2——监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疗效 • 男35 例, 女13 例, 平均年龄(64. 7±6. 9) 岁。 •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 CRP 参考值为0~8mg/L 用药(有效调整用药)前、及第3、7、14 天检测 陈庆武.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CRP 检测的临床意义 《临床荟萃》2002 年 第17 卷 第1 期
例2-2——住院发热患者CRP 与WBC 的变化 • 当No3的WBC尚处在上升期时,CRP浓度已经大幅度下降。
CRP的临床应用,例3——指导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疗程CRP的临床应用,例3——指导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疗程 章哲等 CRP指导抗生素治疗新生儿细菌感染的临床意义 临床医学2006年1月第26卷第1期
CRP的临床应用,例4——监控急性脑梗死后有无继发感染CRP的临床应用,例4——监控急性脑梗死后有无继发感染 注:与本组入院1 d 时比较,3 P < 0. 01;与同时期未感染组Δ P < 0. 01 肖峰等. 急性脑梗死及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05)
监控病情 • 炎症、创伤的严重程度 • 病情进展程度或病情控制程度 • 急性心梗、缺血性脑中风
CRP在当前卫生工作中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节约医疗费用 • 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 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 保障社会每一分子基本健康权益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 二○○四年八月十九日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 • 贯彻落实相关政策、法规精神
CRP检测的方法学 • 定量 • 定性 • 乳胶法 • 金标法 • 免疫电泳法 • 免疫比浊法 • ELISA • 免疫扩散法 • 放射免疫法 透射比浊法(生化仪测定) 散射比浊法(专用仪器测定) QuikRead CRP(快速CRP测试仪)
QuikRead和卫生工作建设 • 迅速指导抗生素合理使用 • 快速检测,1分钟出结果 • 设备小巧,交直流两用 • 操作简便,可以用末梢血 • 溯源至CRM470 • 不占空间,出诊可随带 • 基层卫生工作者也易上手 • 任何患者都适用 • 各规模医院通用,破除城乡差异 • 国内、国际结果均具有可比性
合理应用抗生素,任重而道远! 增长势头被遏制 与2%的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谢谢 欢迎学习交流和索取相关文献: Email: ding_zhongliang@gensource.com或dingzl2000@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