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咏 怀 古 迹 ( 其三 )

咏 怀 古 迹 ( 其三 ). 杜甫 高一( 3 )班 四组. 咏怀古迹 ( 其三 ).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杜甫. 杜甫( 712 - 770 )字子美, 原籍襄阳。

imal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咏 怀 古 迹 ( 其三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咏 怀 古 迹 (其三) 杜甫 高一(3)班 四组

  2. 咏怀古迹(其三) •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3. 杜甫 • 杜甫(712-770)字子美, 原籍襄阳。 • 杜甫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 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进 程,他的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民生疾苦,被称为“诗史”。 • 杜甫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4. 写作背景 • 杜甫于唐太宗大历元年(766)在夔(kuí)州所写。 • 当年杜甫已经55岁,而他逝世时仅58岁,颇有迟暮之感。他当时“飘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政治上又郁郁不得志,可谓是入朝见妒。

  5.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 • 〔明妃〕即王昭君,后人因避晋文帝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明妃。昭君村在夔州东北40里处,相传是王昭君的出生地。

  6.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 〔紫台〕即紫宫,汉宫名。 • 〔朔漠〕北方流沙之地。朔,北方。青冢(zhǒng)〕指昭君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南20里处。传说边地多白草,惟独昭君墓上草色青 青。冢,坟墓。

  7.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 〔画图省(xǐng)识春风面〕从画像上可以约略看到她的青春容貌。 • 〔环佩空归月夜魂〕空有她的魂魄月夜归来。这是说昭君已死葬沙漠,不得归汉,即使月夜魂归,也是徒然。 • 环佩,古人衣带上系的玉佩,这里指代王昭君。月夜,亦作夜月。

  8.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千载之下,琵琶弹奏的胡乐中,还分明诉说着她的怨恨。这是指琵琶曲《昭君怨》说的,相传其词为王昭君所作。胡语,指胡人的乐曲。论,诉说。

  9. 咏怀古迹(其三) •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10. 在“环佩空归月夜魂” 中,作者写了“月”这个意象,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杜甫为什么要这么写? 杜甫写出了昭君在月夜下魂归的情景,但他并未写出“月”是什么样的月,请你想象一下昭君是在什么样的月夜下魂归故里的呢?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 诗人的寄托 • 杜甫的诗题叫《咏怀古迹》,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寄予了自己深切的同情,赞美了昭君虽死,灵魂还有归来的精神,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感。

  12. 资料来源 • 唐诗之路网 http://tszl.w118.leoboard.com/index.html • 创新教育网 http://www.hischool.net.cn • 唐诗宋词网 http://www.shiandci.net/ • 中华文化网 http://www.ccnt.com.cn/ • 中学语文网中网 http://www.laomu.cn/ • 汉网http://www.haanen.com

  13. 咏怀古迹(其三) • 群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 一去紫台连朔漠, 独留青冢向黄昏。 • 画图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14. 谢谢

  15. “画图省识”源于葛洪《西京杂记》。 其原文是:“元帝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诸宫人皆赂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独王嫱不肯,遂不得见。匈奴入朝,求美人为阏氏。于是上案图,以昭君行。及去,召见,貌为后宫第一,善应付,举止闲雅。帝悔之,而名籍已定。帝重信于外国,故不复更人。乃穷案其事,画工皆弃市,籍其家,资皆巨万。”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