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 likes | 565 Views
人才资源统计报表. 一、总体要求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三、重点指标解释. 一、总体要求. 1 、根据京人发 [2005] 号文件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报表的布置、汇总、上报等工作. 一、总体要求. 2 、按照规定时间,上报 ① 本综合单位生成的综合表的打印件( A4 纸型、领导签字、盖单位章) ② 本综合单位生成的综合表及所属全部基层单位报送的基层表的电子文件(单位数量较大的,使用 U 盘上报) ③ 对特殊情况的必要说明材料. 一、总体要求. 3 、各单位于 2006 年 6 月底前,上报工作总结和统计分析报告。.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E N D
人才资源统计报表 一、总体要求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三、重点指标解释
一、总体要求 1、根据京人发[2005] 号文件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报表的布置、汇总、上报等工作
一、总体要求 2、按照规定时间,上报 ①本综合单位生成的综合表的打印件(A4纸型、领导签字、盖单位章) ②本综合单位生成的综合表及所属全部基层单位报送的基层表的电子文件(单位数量较大的,使用U盘上报) ③对特殊情况的必要说明材料
一、总体要求 3、各单位于2006年6月底前,上报工作总结和统计分析报告。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1、按照管理体制和管理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2、原则上由人员工资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原则上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
二、统计依据与分工 3、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三、重点指标解释 第一表 法人基本情况 注意: 1.各项指标具有唯一性 2.计算机无法校验,需要严格审查
第1表 01、“单位名称”: 填写时要求使用与本单位公章相一致的汉字名称。
第1表 02、“法人单位代码”:由技术监督局赋予的组织机构代码,这个代码在全国范围内是唯一的、始终不变的。非法人事业单位按照去年技术监督局赋予的临时代码填写即可。
第1表 “法人单位代码”审核要求 1、查看 “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复印件。杜绝个别单位自编代码的现象。 2、代码中不能含有0-9或A-Z(必须大写)之外的字符。
第1表 03、“单位地址”:写详细地址。 “省”前空格填北京,“地”前空格填法人单位所在区的详细地址,“县”前空格填法人单位所在县的详细地址,“乡镇”前空格填法人单位所在乡镇名称。
第1表 04、联系人姓名:报表填报人姓名 05、联系电话:报表填报人电话(电话号码前加上北京地区代码010,如01065247028)
第1表 06行政区划代码: 可查询汇总软件(基层版)“帮助”栏中的 行政区划代码表(含全国县以上的行政区划码)
第1表 东城区110101,西城区110102,崇文区110103,宣武区110104,朝阳区110105,丰台区110106,石景山区110107,海淀区110108,门头沟区110109,房山区110111,通州区110112,顺义区110113,昌平区110114,大兴区110115,怀柔区110116,平谷区110117,密云县110228,延庆县110229。
第1表 隶属关系 市属单位填“2”,区属单位填“3”,县属单位填“4”,乡镇单位填“5”(如海淀区下属区级单位填“3”,乡镇单位填“5”)
第1表 行业划分详细标准: 国家统计局网站 www.stats.gov.cn/tjfg 点击“统计标准” “行业分类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第1表 所属行业类别:□ A农林牧渔业 B采矿业C制造业 D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 J金融业 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 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R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第1表 企业控股情况 1、公有经济绝对控股:即国家或公民集体资本(股本)所占比例大于50%。 2、公有经济相对控股:国家或公民集体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企业中的其他经济成分,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由国家或公民集体拥有实际控制权。
第1表 • 企业规模:限行业填写 • 集团公司本部:母公司填写“1”,子公司及以下单位填写“2”
第2表 本表统计 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
第2表 ٭事业单位主栏:人员级别 县直属事业单位正、副职领导情况分别填在第8、9行,县委办局下属事业单位人员及乡镇事业单位人员情况都填在第10行。
第2表 ٭企业单位主栏: 人员分类:人员兼职不重 复统计,统计 较高职位。
第2表 港澳台及外籍人士 指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港澳台及外籍人士。
第2表 事业表 晋升: 1.非领导职务转任同级领导职务和提高政治、生活待遇的不作晋升职务统计。 2.在报告期内,晋升两次以上职务的,按最后一次晋升的职务统计。 3.提拔交流到其他单位任职的,由新单位按其晋升情况统计。
第2表 年薪酬水平: 年内总收入(非年薪制的,将12个月工资加总),税前收入。
第3表 本表统计在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的或在管理岗位上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第3表 在管理岗位工作的 指在在管理岗位工作具有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员。
第3表 职业资格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分为职业准入资格和职业水平认证资格。 职业准入资格:执业药师、注册建筑师等。 职业水平认证资格: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第4表 1、统计国家级人选,不统计北京市评选的。 2、统计在职人员。 3、1个人有多个称号的在第一行总数中填“1”,在第2行到第7行,应重复填写。 4、报名单。
第5表 1、上年末总数: 照抄去年上报数。 2、增加、减少“其他”项要 作说明。
第5表 情况一:单位管理体制变化划入、单位改制划入、单位新设等原因,在下级统计单位名录中需要新增加基层单位。
第5表 “上年末总人数”项填“0”。单位上年底数在“增加其他”栏反映,05年内的增、减变化情况正常反映在表内各项。
第5表 情况二:整体转出从报送名录中“消失” 了的统计单位。包括:单位撤销、改制、破产、单位性质或统计性质变化、隶属关系变化、区划调整等情况。
第5表 需由其原上级综合单位代为填报基层表(填报一张空表)(仅填报单位基本情况表和人才变化情况表)。
第5表 “法人单位代码”的前8位按照原该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填写,最后一位(校验码)填写“K”。
第5表 情况三:本年度内聘用、调入等增加的人员,在本年度内又调出、退休、死亡或被解聘的,既要按增加情况在本表增加项统计,同时还要在减少项中按减少统计。
第6表 本表统计本年度内单位管理人才(即第二表中所统计的人才)经组织人事部门同意参加脱产培训的人数、人次、时间情况。
第6表 参加培训人员合计 一年内参加两次以上培训的仍按一人统计,但培训时间要累加。
第6表 参加培训总人次 一年内参加几次培训,就作几人次统计。
第7表 本表统计对象: 专业技术人员,不含兼作管理工作的人员。
第8表 新增《企业工人情况表》
两个问题 1、软件问题: 北京人事局网站 www.bjp.gov.cn “相关下载” 2、领取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