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likes | 260 Views
第三届“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国际学术研讨会.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共享研究. —— 基于 “ 结构洞 ” 视角的思考.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 王爱 wangai_001@163.com. 论文框架.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 1. “ 结构洞 ” 理论. 2.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存在着 “ 结构洞 ”. 3. 4. 跨越“结构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 6. 1.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 概念 : ① 地理元素 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元素 ③资源共建共享元素 ④为区域用户服务元素 ⑤一种新的组织单元. 1.
E N D
第三届“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图书馆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国际学术研讨会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共享研究 ——基于“结构洞”视角的思考 淮海工学院图书馆 王爱 wangai_001@163.com
论文框架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 1 “结构洞”理论 2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存在着“结构洞” 3 4 跨越“结构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4 6
1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 • 概念: ①地理元素 ②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元素 ③资源共建共享元素 ④为区域用户服务元素 ⑤一种新的组织单元
1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 • 与图书馆联盟的区别: ① 有一个统一集成的门户 ② 有基本业务数据的整合 ③ 有资源建设的统一规划 ④ 有共同认定和遵循的协议 ⑤ 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对集群的运作和发展进行管理
1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 • 连云港市图书馆区域集群:
2 “结构洞”理论 1992年由罗纳德·伯特首次提出。 指的是社会网络中的某一个个体(或组织)和其他一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是这些个体(或组织)互相之间不发生联系。从整个网络上看就好像出现了洞穴,形成了结构洞。 “非冗余联系的分割” 目前已经在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B C B’ C’ A A’ D’ D 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结构洞 图1 图2
3 区域图书馆信息集群中存在“结构洞” • 图书馆的条块分割导致传统消极思想存在 • 资源标准和检索平台不统一,导致了“信息鸿沟” • 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4 跨越“结构洞”,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 加强区域集群内平台的标准化建设 • 加强区域集群内的资源建设 • 加大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力度 • 地方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给予支持 • 成立各馆参与的区域集群共建共享委员会 。。。。。。
主要参考文献: • [1] 高凡,徐引篪.图书馆联盟的社会网络资源配置[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3):14-16,27 • [2]许军林.地市级区域图书馆联盟建设研究.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 [3]刘军.局部桥和结构洞:意义、测量及拓展.改革开放与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获奖论文集.长春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4]罗纳德·博特.结构洞.任敏,李璐,林虹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1-3 • [5] Burt,R.S.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M].Can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 [6](美)罗纳德·伯特著,任敏,李璐,林虹译.结构洞:竞争的社会结构.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文献: • [7]慎金花,龙甜恬.区域性科技文献资源共享服务机制探索[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5):65-67,81 • [8]杨克香,杨旭.我国图书馆信息共享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思路[J].情报探索,2010(9):129-130 • [9]于丹辉.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保障机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4):38-42 • [10]陈新艳,郭玉强,谢岩屏.德国图书馆馆际互借发展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6(3):93-94 • [11]宜建军.图书馆信息集群知识共享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