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k likes | 2.31k Views
公路行业财务管理学.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讲人:周国光、俸芳、卫静 Tel: 029-82334530 E-mail:jgxy_1@chd.edu.cn zhougg56@126.com. 概述. 公路行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一年,是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及国家给予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特别是收费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E N D
公路行业财务管理学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讲人:周国光、俸芳、卫静 Tel: 029-82334530 E-mail:jgxy_1@chd.edu.cn zhougg56@126.com
概述 • 公路行业是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一年,是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迫切需要,以及国家给予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特别是收费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 • 1997年7月开始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2008年9月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也为我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金融危机不断扩大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把加快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与健康发展。1998年至2009年的十二年中,我国对公路基础设施的投资达到55000亿元人民币,使我国的公路基础设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新的飞跃,对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当如何通过加强对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和公路经营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以促使公路投资效益的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公路事业的快速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我们应当如何通过加强对公路建设、公路养护和公路经营方面的财务管理工作以促使公路投资效益的不断提高,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公路交通行业的广大理论工作者为建立和不断完善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理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初步形成了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但总的来看,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还相对滞后;财务管理实践还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这意味着加大对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力度,尽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以利于对财务管理实践发挥重要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
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国家现行法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企业财务通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等部门规章,《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等财务制度为依据,主要研究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制度规范和方法。本课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国家现行法律,《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和《企业财务通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等部门规章,《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高速公路公司财务管理办法》等财务制度为依据,主要研究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以及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般理论基础、制度规范和方法。
本门课程学习的目的和要求 • 本课程主要研究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公路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和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本课程一般在学习完《财务管理学》后开设。在《财务管理学》课程中,主要讲授现行国家分行业财务制度和其他国家有关财务管理的制度规定,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学习,使学生能够较好地了解和基本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本课程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了解和初步掌握具有公路行业特色的现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为将来从事公路行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由于本门课程计划学时较少,学习内容有较为丰富,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工作,同时注意阅读与公路行业财务管理有关的文献和资料,以利于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财务管理的专门方法来从事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由于本门课程计划学时较少,学习内容有较为丰富,这就要求学生应当在认真听讲的同时,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工作,同时注意阅读与公路行业财务管理有关的文献和资料,以利于掌握基本概念,理解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财务管理的专门方法来从事公路行业财务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务工作。 • 希望关注国家财会制度以及公路行业财会改革的最新进展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 本门课程一般采取开卷考试方式。允许学生在考试时参考各种所需资料,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答题工作。
课程主要参考教材 • 本课程教学主要使用周国光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的《公路行业财务管理学》(第二版)。 • 教材出版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变化对本课程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请注意参考有关教学辅导材料并及时收集有关最新资料。
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进程 • 公路的概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并经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定的城间、城乡间、乡间可供汽车行驶的公共道路。 • 公路按照行政管理级别划分——国家干线公路、省级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和专用公路。 • 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村公路纳入统计范畴。 • 公路按照技术等级划分——包括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 到2009年底,我国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8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 • 公路网建设规划:到2010年,公路总里程达到230万公里(不包括村公路),其中高速公路6.5万公里;到2020年,公路总里程达到30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5万公里以上。 • 我国统计的公路,不包括城市道路。
本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 • 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 • 主要内容包括:公路基本建设筹资管理、公路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公路基本建设成本管理、公路建设财务决算等。 • 公路经营企业财务管理 • 主要内容:公路经营企业从事收费经营业务所导致的财务管理的特殊要求 • 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 主要内容包括: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以及公路事业单位(包括公路养护与管理单位以及政府还贷公路管理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定要求。
公路基本建设单位财务的概念 • 公路基本建设单位 • 基本建设单位资金运动的特点 • 基本建设财务制度体系 • 1998年以前国家发布的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文件和规定 • 1998年2月23日财政部印发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 • 2002年9月27日财政部印发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 • 基本建设财务与企业财务和事业单位财务之间的关系 • 目前,我国形成的是基本建设财务、企业财务和事业单位财务三者并驾齐驱、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格局。
公路基本建设程序 • ——政府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 依据我国《公路建设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6年第6号令)的规定,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 (1)根据规划,编制项目建议书;(2)根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 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4)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5)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6)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并向交通主管部门申报施工许可;(7)根据批准的项目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8)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和财产移交手续;(9)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价。
——企业投资项目基本建设程序 • 企业投资公路建设项目的实施,应当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 (1)根据规划,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组织投资人招标工作,依法确定投资人;(3)投资人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按规定报项目审批部门核准;(4)根据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初步设计文件,其中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内容应当按项目隶属关系报交通主管部门审查;(5)根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6)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组织项目招标;(7)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征地拆迁等施工前准备工作,并向交通主管部门申报施工许可;(8)根据批准的项目施工许可,组织项目实施;(9)项目完工后,编制竣工图表、工程决算和竣工财务决算,办理项目交、竣工验收;(10)竣工验收合格后,组织项目后评价。
我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重点学习了解以下内容: • 改革开放以前(1978年底以前)我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在集权与分权问题上“两上两下”。其基本特征是:一集就好,一放就乱。 • 财政资金的有偿使用阶段(涉及到“拨改贷”资金、基本建设基金制度、部门“统贷统还”制度)。 • 从1996年开始,在经营性项目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非经营性项目实行基本建设拨款制度。经营性项目的资金来源为: • 项目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 • 项目法人取得的债务资金。
公路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 • 1958年以前:实行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级建设与管理公路的体制。 • 1958年以后至1980年以前:实行地方政府负责建设与管理公路的体制。公路养路费是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 1981年至1988年:开始进行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采取的做法有: • 实行公路车辆通行费制度,利用国内外金融机构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 • 开证车辆购置附加费,作为国家干线公路和重要的省级干线公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1989年至今:进一步扩大公路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其基本特征是:实行收费经营制度。
——1989年开始设立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 ——1992年开始组建公路股份有限公司; • ——1996年8月我国第一家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1996年11月我国第一家H股公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 ——2000年5月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进行公路收费权转让融资的积极试点; • ——20世纪末我国开始进行BOT融资(包括BT融资)的积极尝试。 • ——从21世纪初开始,我国进一步加大利用外商资金和国内民间资金建设公路的步伐。 • 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融资的变革进程有: • 国家财政资金和成品油消费税分配形成的专项资金; • 新中国成立以来推行民工建勤,民办公助制度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以工代赈制度
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任务和基本内容 • 主要依据: • 国务院、财政部等发布的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文件规定(包括《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等); • 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制定的公路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项目竣工验收的有关管理办法; • 交通部2009年12月修订发布了《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 • 主要内容: • 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任务 • 公路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公路基本建设融资管理 • 一、公路建设资金来源分析 • 二、收费经营公路筹资管理 • 三、政府还贷公路筹资管理 • 四、不收费公路筹资管理
中央投资 • 中央财政预算内拨款 • 财政拨款是指纳入一般财政预算支出的拨款。 • “十五”期间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央预算内资金20多亿元。 • 长期建设国债资金 • 我国从1998年开始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包括公路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十五”期间投入交通建设的国债资金大约530亿元。 • 交通专项资金——车辆购置税 •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行车辆购置税制度,替代了以前的车辆购置附加费制度。“十五”期间投入公路建设的车购税资金大约2200亿元。 • 2009年我国征收车辆购置税1163.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
地方交通规费 • 地方交通规费包括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的公路养路费(行政事业性收费)、公路客货附加费(政府性基金)以及纳入地方财政专户管理的车辆通行费(预算外资金)。 • 按照规定,80%以上的公路养路费必须用于公路养护和改建;车辆通行费收入不得用于公路建设。 • 2009年实施成品油价格与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公路养路费和公路客货运附加费。新增的成品油消费税分配形成了用于公路建设的财政专项资金。
市场融资 • 目前公路建设主要的市场融资方式包括: • 1、股份融资——通过发行股票筹措公路建设资金 • 由于各种原因,从2004年4月至今,我国没有新的公路上市公司。2009年7月成渝高速成功发行5亿A股,筹措资金17.41亿元。 • 2、转让政府还贷公路收费权融资(“TOT”融资)。目前转让收费权主要依据的是2008年8月20日发布的《收费公路权益转让办法》。 • 3、国外金融机构贷款——包括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日本协力国际银行等。 • 4、国内金融机构贷款——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 目前我国公路建设所需资金,大约有70%需要靠银行贷款解决。到2008年底,仅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建设贷款余额就高达近6000亿元人民币。
5、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等有价证券融资。5、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等有价证券融资。 • 发行各类债券筹措的债务资金,是我国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 • 6、采取“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筹措社会民间资金;或者采取BT方式吸引企业垫资建设路桥基础设施。 • 可以认为,要吸引非国有资本进入公路建设领域, “BOT”是主要可采取的方式。 • 除了非国有资本以外,还有必要利用“BOT”方式吸引交通行业外部的国有资本(例如广西吸引的华闻集团的资本)和其他地区交通行业的国有资本(例如重庆市吸引的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资金)。 • 由于在实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交通行业在“BOT”融资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争议。
经营性公路筹资管理 • 经营性公路建设资金由项目资本金和债务资金构成。 • 根据2009年国家的最新规定,经营性公路建设项目资本金不得低于公路建设动态概算总额的25%。 • 尽管经营性项目可以采取“先有项目,后有企业”的模式建设,但在实践中经营性收费公路建设任务一般由公路经营企业负责承担。 • 加强经营性收费公路筹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提高筹资效益;衡量项目建设筹资效益的主要财务指标应当是股权收益率。 • 建设项目的股权收益率是指使得建设项目未来投资回收额的现值等于股本投资现值的折现率。
政府还贷公路筹资管理 • 政府还贷公路是指公路建设单位利用贷款或者社会有偿集资修建的收费公路。收费的目的是为了按期偿还贷款或者集资本息。 • 政府还贷公路建设资金由非偿还性资金和债务资金构成。 • 政府还贷公路筹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根据收费公路未来的财务效益确定合理的贷款或者集资比例。 • 在决策分析时需要考虑的影响按期还本付息的主要因素有: • 贷款或者集资的偿还期限; • 贷款或者集资的偿还方式(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分期偿还); • 贷款或者集资的利率; • 收费公路未来的还贷收入; • 其他因素。 • 还贷收入 = 通行费收入—日常养护与收费管理支出
国家于2000年10月明文规定,政府还贷公路收取的车辆通行费,纳入国家预算外资金管理范畴,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毋需缴纳营业税。国家于2000年10月明文规定,政府还贷公路收取的车辆通行费,纳入国家预算外资金管理范畴,实行财政专户管理,毋需缴纳营业税。 • 实际贷款偿还期是指偿还全部贷款或者集资本息所需的时间。贷款比率 = (贷款总额÷公路投资总额)×100%
不收费公路筹资管理 • 不收费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应当是国家财政资金;2008年底的交通规费(公路客货附加费、公路养路费等),2009年以后的成品油消费税分配形成的公路建设资金,以及车购税专项资金,属于不收费公路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 • 农村公路一般由于技术等级较低(二级或者二级以下),一般属于不收费公路。 • 随着国家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目标的实现,国省干线二级公路也将属于不收费公路。 • 不收费公路建设的其他资金来源有:地方财政补助资金、民工建勤资金、以工代赈资金等。 • 不收费公路也可以利用贷款修建。但偿还贷款本息的资金来源应当是各种交通规费,而不是靠收取车辆通行费。
筹资管理问题讨论 • 与其他资本金筹集方式相比,直接吸收投资有何基本特征? • 什么是公路收费权质押贷款?与一般担保贷款相比,收费权质押贷款有何特点? • 与企业资本金相比,建设项目资本金有何特点? • 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的主要区别有哪些?建设政府还贷公路需要筹措资本金吗? • 政府还贷公路与不收费公路有何区别与联系?
公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阶段的财务管理 • 公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阶段财务管理涉及的主要问题是: • ——公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管理; • ——公路基本建设筹资管理; • ——公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费管理; • ——其他财务管理问题
公路基本建设投资管理概论 • 加强公路基本建设投资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投资效益。 • 投资管理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是进行投资效益评价。 • 公路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包括财务投资管理和国民经济投资管理。 • 西方国家投资效益评价包括三个层次: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我国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评价目前只进行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 财务评价适用于收费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适用于全部公路建设项目。本章主要研究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
国民经济评价的基本原理 •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站在整个国民经济的立场上分析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 • 法国工程师在19世纪中期首次提出“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的概念;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田纳西州洪水治理中首先采取了“成本效益分析(CBA)”,并通过制定洪水控制法予以体现。 •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银行在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贷款援助时,全面推行了国民经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规定。 • 我国从1983年开始研究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 • 1985年公路建设项目开始利用世界银行的贷款,有关国民经济评价的培训工作开始展开。 • 1987年9月27日,国家计委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对大中型建设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的管理文件。 • 目前我国在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面还处于初始阶段。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判定与衡量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判定与衡量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特点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构成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衡量的方法——有无对比法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以及效益计算所涉及的有关问题 ——运行成本降低的效益 ——运行里程缩短的效益 ——运行时间节约的效益 ——运输事故减少的效益 ——交通量增加的效益 ——促进公路沿线经济发展的效益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益 ——其它效益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成本判定与衡量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成本判定与衡量中所涉及的几个问题 • 经济成本的概念和构成 • 经济成本的概念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等。 • 公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考虑的经济成本包括:(1)项目的投资成本;(2)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的使用和维护成本等。 • 经济成本的衡量方法 • 构成建设项目经济成本的五大要素是:土地、物品(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劳动力、资金和外汇。衡量这五大经济要素的价格尺度分别是:土地的影子价格,物品的影子价格、劳动力的影子工资率、资金的机会成本(折现率)和外币的影子汇率。
有关土地资源机会成本及其衡量的问题 • 土地资源的机会成本取决于土地资源的稀缺程度。 • 有关可外贸物品和非外贸物品的问题 • 可以认为,可外贸物品一定是稀缺物品(增加进口或者减少出口);非外贸物品包括稀缺物品和非稀缺物品。 • 有关人工机会成本及其衡量的问题 • 关于劳动资源的分类 • 影子工资率 • 有关资金机会成本及其衡量问题 • 资金的机会成本一般反映为“经济折现率”或者“社会折现率”。其参数由国家统一发布。 • 有关外汇机会成本及其衡量问题 • 衡量外汇机会成本的主要目的是将失真的外汇汇率调整为市场汇率。
公路建设项目成本效益分析的特点 • 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一般采用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 :Economic Internal Rate of Return)、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Economic Benefit-Cost Ratio)、经济净现值(ENPV:Economic Net Present Value)、经济投资回收期(EPP:Economic Pay-back Period)等指标进行。 • 经济内部收益率是评价公路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 • 经济净现值、经济效益成本比等属于辅助性分析指标。 • 由于公路建设项目具有经济效益相对滞后的特点,所以一般不宜采用经济投资回收期指标评价其经济效益。 • 公路建设项目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影响,是属于项目的幅效益,还是经济成本?对此的判断将影响经济效益成本比的计算结果。
前期工作费的概念 • 《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管理暂行办法》(财建[2006]689号)第二条规定:前期工作是指从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到项目开工前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主要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等工作环节的文件编制、招标、评估、审查、报批等相关工作。 •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B06-2007)第三章第三节规定:前期工作费是指委托勘察设计、咨询单位对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程勘察设计,以及设计、监理、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标底或造价控制等文件编制时,按规定应支付的费用。包括:编制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以及相应的勘察、设计、专题研究等所需的费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勘察费(包括测量、水文调查、地质勘探等)、设计费、概(预)算及调整概算编制费等;设计、监理、施工招标文件及招标标底文件编制费等。
前期工作费管理 •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费支出,有以下管理要求: • 1、公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费应根据公路发展规划、项目建设内容等合理确定,并纳入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预算。 • 2、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财会部门应严格按照前期工作费预算、分月用款计划、前期工作进度、基本建设程序、合同等要求拨付资金;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的项目,其前期工作费的拨付应根据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规定办理。 • 3、对批准建设的公路项目,其前期工作费应列入批准的项目概算内,按照相关规定计入公路建设成本;对没有被批准或批准后又被取消的建设项目,其发生的前期工作费由使用单位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项目主管部门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后作核销处理。
4、企业采取BOT方式投资建设公路,其前期工作费应当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处理。4、企业采取BOT方式投资建设公路,其前期工作费应当按照企业财务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 5、公路建设项目法人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的收费标准和有关规定与受托单位签订委托合同,明确前期工作费使用管理要求,对前期工作费实行有效监管。 • 6、实行代建制的政府投资公路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自行确定代建单位并委托代建单位完成前期工作的,由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对前期工作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设立、授权或招标产生的代建单位并委托代建单位完成前期工作的,由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对前期工作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
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其他财务管理 • 设计阶段的财务管理侧重于对建设项目概算与预算编制的管理。 • 公路建设招标投标过程的财务管理涉及到对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的收取和退还的管理。 • 征地拆迁过程中的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对征地拆迁补偿资金支付的控制。 • 需要讨论的另一重要问题,是实行公路建设代建制涉及的特殊财务管理问题。
公路建设期间的财务管理 • 主要涉及内容: • 公路建设成本管理 • 公路工程价款结算管理 • 建设期间形成资产的财务管理 • 试运营阶段的财务管理
公路建设成本构成图 公路建设成本 其他投资支出 公路工程成本 建筑与安装工程投资支出 设备投资支出 待摊投资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和建设成本 • 基本建设支出是指为从事某项目的建设所付出的全部经济代价。 • 经营性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其他投资支出. • 非经营性基本建设支出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其他投资支出、待核销基建支出和转出投资支出。 • 建设成本是指构成交付使用财产价值的基本建设支出。 • 建设成本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设备投资支出、待摊投资支出和其他投资支出。 • 建筑安装工程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实际成本;其中不包括被安装设备本身的价值以及按照合同规定支付给施工企业的预付备料款和预付工程款。
设备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照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得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设备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照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各种设备的实际成本,包括需要安装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和为生产准备得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的实际成本。 • 需要安装设备是指必须将其整体或者几个部位装配起来,安装在基础上或建筑物支架上才能使用的设备;不需要安装设备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设备。 • 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和工具、器具,购入时,无论是验收入库还是直接交付使用单位,都直接计入设备投资支出。 • 需要安装设备购入后,无论验收入库还是直接交付安装,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项条件,才能计入设备投资支出:(1)设备的基础和支架已经完成;(2)安装所需的图纸已经具备;(3)设备已经运到安装现场,验收完毕,吊装就位并继续安装。
对列入房屋、建筑物等建筑工程预算的附属设备,如暖气、通风、卫生、照明、煤气等设备,出库安装时,不能计入设备投资支出。对列入房屋、建筑物等建筑工程预算的附属设备,如暖气、通风、卫生、照明、煤气等设备,出库安装时,不能计入设备投资支出。 • 需要安装设备的基础、支柱等所发生建筑安装费用不能作为设备投资支出。
待摊投资支出 • 待摊投资支出是指建设单位按项目概算内容发生的,按照规定应当分摊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的各项费用支出。 • 摊投资支出一般包括: • 建设单位管理费、土地征用及迁移补偿费、土地复垦及补偿费、勘察设计费、研究试验费、可行性研究费、临时设施费、设备检验费、负荷联合试车费、合同公证及工程质量监理费、(贷款)项目评估费、国外借款手续费及承诺费、社会中介机构审计(查)费、招投标费、经济合同仲裁费、诉讼费、律师代理费、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车船使用税、汇兑损益、报废工程损失、坏账损失、借款利息、固定资产损失、器材处理亏损、设备亏损及毁损、调整器材调拨价格折价、企业债券发行费用、航道维护费、航标设施费、航测费、其他待摊投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