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1 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 《 经济学说史 》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主编:姚开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本章重点问题.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希克斯的 IS - LM 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 萨缪尔森的 《 经济学 》 与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本章主要内容.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1世纪经济学系列教材《经济学说史》 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 主编:姚开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 本章重点问题 •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 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 希克斯的IS-LM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 •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与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3. 本章主要内容 一 、概述 •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特征及背景 •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二、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 汉森的经济学说 • 托宾的经济学说 三、希克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学说 • 希克斯的经济学说 •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四、索罗、莫迪利安尼、杜森贝里的经济学说 • 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 •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五、 萨缪尔森和他的︽经济学︾ • 什么是经济学 • 折中的综合体系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4. 一、概 述 • 新古典综合学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主要流派,也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在世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其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经济学流派。它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统治地位,直到20世纪60—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滞胀局面的出现才开始动摇,并且受到其他学派越来越严厉的批评。 • 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罗、佛朗哥·莫迪利安尼、阿瑟·奥肯、阿尔文·汉森、华尔特·海勒、詹姆斯·杜森贝里等等。 • “新古典综合”一词由萨缪尔森首先提出,他在其《经济学》教科书第三版中,开始用此名称来表明其经济理论的特征。他所谓的“新古典”是指凯恩斯以前的西方正统经济学,主要是马歇尔经济学,所谓“新古典综合”就是把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同马歇尔的新古典经济学“综合”起来,建立一套新的理论体系。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5. 1.新古典综合学派的特征及背景 • 1936年以前,以A.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长期失业现象,特别是不能解释1929年经济大危机以后的长期萧条状况。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的流行使得整个西方经济学的体系出现了显著的漏洞。一方面,传统经济学以个量分析为主,根据对单个消费者、厂商和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分析,得出市场的各种因素能够自行调节该社会种种矛盾的结论,主张自由放任、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另一方面,凯恩斯则偏重于分析总量变数,根据他所建立的涉及总量变数的理论,得出市场的各种因素不能自行解决失业问题的结论,并且据此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这样,在西方经济理论体系内部就产生了干预与反干预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种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6. 有鉴于此,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逐渐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该学派把传统经济学当作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凯恩斯主义称为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宣称: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因此,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于同一体系之中,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新古典综合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大综合体系。有鉴于此,以萨缪尔森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逐渐建立了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体系。该学派把传统经济学当作为研究个量问题的微观经济学,把凯恩斯主义称为考察总量问题的宏观经济学。宣称:前者以充分就业为分析的前提,后者则着重研究各种不同水平的就业量的情况,因此,两种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被纳入于同一体系之中,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不过代表同一理论体系所涉及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所以,新古典综合是一个折衷主义的大综合体系。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7. 2.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 20世纪30年代《通论》发表之后,希克斯和汉森对其进行解释、修补和延伸,并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立场试图将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进行对比,甚至沟通,建立了IS-LM模型,这是新古典综合派的开端。 • 40—50年代,帕廷金和萨缪尔森根据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的结论,更深入、广泛地进行凯恩斯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沟通工作,并以教科书的形式进行传播,“新古典综合”的名称正式形成。 • 70年代,滞胀使新古典综合饱受批判,萨缪尔森在1972年的《经济学》第8版中取消了“新古典综合”的术语,自称为“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后来,他又在1976年的第10版中,启用“现代经济学”的名称,但内容并没有重大的修订。1985年的第12版进行了萨缪尔森所说的最彻底的一次修订,主要是在原有的新古典综合的基础上,把后来形成的主要宏观经济学流派,如货币学派、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的思想进一步综合起来,企图建立一个能为各派所接受的折中体系。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8. 二、汉森、托宾的经济学说 1.汉森的经济学说 • 阿尔文·哈维·汉森(1887—1975)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1910年获扬克顿学院文学士学位,1915年和1918年分别获威斯康星大学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布朗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曾任美国国际经济关系政策委员会研究主任、社会安全顾问委员会委员、联邦储备局特别经济顾问。 • 他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周期理论》(1927)、《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1914)、《国民经济中的国家与地方财政》(与H.S.珀洛夫合著,1944)、《经济政策与充分就业》(1947)、《凯恩斯学说指南》(1953)、《美国经济》(1957)、《美元与国际货币体系》(1965)等。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9. 汉森是较早用“混合经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他认为,19世纪末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已不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私人经济与社会公共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汉森是较早用“混合经济”说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学家,他认为,19世纪末以来的资本主义社会已不是纯粹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而是私人经济与社会公共经济并存的混合经济。 • 他认为,从20世纪20年代以后,由于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人口增长放慢等多种原因,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长期停滞,要打破这种停滞就要由政府干预经济。所以,汉森是凯恩斯理论的支持者,他应用希克斯提出的IS-LM模型对凯恩斯理论进行深入浅出的解释,他的《凯恩斯学说指南》成为解释凯恩斯主义的权威经典之作。他也弥补了凯恩斯只强调投资的收入影响,忽略收入对投资影响的不足,把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同加速原理结合起来分析经济周期。 • 汉森长期在哈佛任教,培养出萨缪尔森、托宾、奥肯等著名经济学家,因此被看做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奠基人。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0. (一)汉森的经济周期理论 • 汉森的理论工作主要是研究经济周期和失业问题。他所得到的结论是凯恩斯主义的,认为失业是由于私人投资不足以吸收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储蓄。但是,在分析私人投资为什么不足时,汉森引进了技术进步、人口增长以及疆土扩张等长期动态因素,从而讨论了短期的周期波动与长期的经济增长的关系。 • 汉森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独立于价格体系之外的三个外生因素决定的,它们是人口的增长、疆土的扩张和技术的进步。 • 汉森主要从需求方面讨论人口增长和疆土扩张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它们在刺激投资方面的作用。技术进步的作用,汉森认为主要表现在对投资的刺激上。 • 汉森强调经济波动的原因在于投资的变化,还说明了经济周期是经济增长和经济进步不可避免的副产品,这是汉森经济周期理论的重要特点。 • 汉森在他的经济周期理论中提出了国家干预的政策主张。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1. (二)汉森45°线的收入支出模型 • 收入支出理论是新古典综合学派的核心理论。汉森在对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进行修补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模型——汉森45°线模型。 • 汉森在1949年出版的《货币理论和财政政策》一书中提出,由于45°线上的任何一点都具有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数值相等的性质,因此可以用它来表示收入随着消费和投资的变化而变化的确定数值,从而建立起一个以C+I与45°线交点为核心的宏观经济模型(见下页图)。这个模型后来经过萨缪尔森加以改进被公认为是对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2. 汉森45°线模型 45°线 C,I C+I C 0 Y0 Y • 图中横轴OY代表国民收入,纵轴OC、I代表消费与投资,45°线代表总供给等于总需求,C+I是消费加投资曲线。C+I曲线与45°线相交于E点,这时,总供给等于总需求,就决定在既定的消费和投资水平下,国民收入为Y 0。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3. 2.托宾的经济学说 • 詹姆斯·托宾(1918—)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曾就读于哈佛大学,1947年获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任教。他还曾任肯尼迪总统的经济顾问、经济计量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因创立“资本构成选择理论” 而获得1981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 托宾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阐明和扩展了凯恩斯关于货币工资、通货膨胀、货币需求、消费和储蓄以及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理论;发展了不确定条件下有价证券选择理论,包括资产定价模型及其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把货币和通货膨胀纳入增长理论;对消费、储蓄、资产需求进行了经验性研究;创立了“Q”理论。托宾还对计量经济学做出过若干技术性贡献,创立了一种“托宾分析”的方法,用以估计对用概率表示的因变量进行解释的统计关系式,诸如失业的概率、迁徙的概率等。 • 托宾的主要著述有:《美国商业信条》(与哈里斯合著,1956)、《国民经济政策》(1966)、《经济学论文集:宏观经济学》(1971)、《新经济学的过去十年》(1972)、《增长过时了吗?》(1972)、《十年来的新经济学》(1974)、《经济学论文集:消费和经济计量学》(1975)、《经济学论文集:理论和政策》(1982)等。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4. (一)资产持有形式理论 • 资产持有形式理论是托宾研究的核心。托宾对资产类型进行了分类。他否定了一般宏观模型中股票和债券等价的假设,将资产分为货币、债券和股票,认为研究人们对资产形式的选择和资产分配的均衡才是货币理论的重点。 • 托宾认为,人们总是根据各种资产的相对收益率来选择资产持有形式。货币的收益率是利率,针对债券和股票的收益率,托宾提出了著名的“Q”理论。托宾认为投资者是否会持有债券和股票取决于企业股票和债券的市场价值与这些企业在当前价格上的资产重置成本之间的比率,即q。当q<1时,说明重置成本比较大,这时投资者不会增加对这项资产的投资;当q>1时,说明新建一个企业是合适的,投资者会增加对这项资产的投资。 • 在“Q”理论的基础上,托宾很容易地提出了政策建议。托宾认为,由于面对变化时,改变的是资产形式的选择,因此,单纯货币数量的变动或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动不可能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变动的主要因素,更不可能成为惟一的因素。这样,判断货币政策对实际产出和收入的效应,不能仅仅着眼于利率,因为货币扩张或收缩的最终标准不是利率,而是q。而q发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金融部门中的变化改变了投资者为持有债券和股票的收益,也可能是由于投资者的预期发生变化引起的。因此,金融部门中影响总需求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改变q值,货币政策虽然导致这种变动,但货币、债券和股票的资产偏好的变化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5. (二)资产平衡学说 • 凯恩斯认为,人们在货币和债券之间选择是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的,人们将根据利息率和预期利润率之间的差额来决定应该保持哪项资产。在这里,凯恩斯很少提到投资风险的问题。托宾认为,人们在进行投资时,固然要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机会,获取最大利润,但由于必须考虑不同投资的风险程度,因此人们会对资产结构进行安排,使资产组合在抗拒风险方面达到均衡。 • 托宾建议投资者权衡投资收益的平衡值与投资收益的方差。当资产价格变动时,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取决于利率和资本的盈亏概率,因此,给定利率,金融资产的收益可以用平均收益来说明;给定资本盈亏概率,则可以用收益的方差来说明。所以,选择某种资产组合的根据是投资者对高均值与低方差或低均值与高方差相比的偏好来进行的。 • 自从托宾提出资产平衡学说以后,金融工程学逐渐发展起来。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6. 三、希克斯、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学说 1.希克斯的经济学说 •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1904—1989)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生于英格兰的沃里克,1932年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伦敦经济学院、剑桥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任教。1943年,希克斯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61—1962年任皇家经济学会会长,1966年被晋封为爵士。 • 希克斯在价值理论、积累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利息理论、社会核算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方面都有相当的造诣。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希克斯对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均衡理论方面有开创性的研究,因而他被授予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希克斯在经济学方面的著述主要有:《工资理论》(1932)、《福利经济学的基础》(1939)、《价值与资本》(1939)、《经济的社会结构》(1942)、《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贡献》(1950)、《需求理论的修正》(1956)、《货币理论评论文集》(1967)、《资本与增长》(1965)、《经济史理论》(1969)、《资本与时间》(1973)、《凯恩斯经济学的危机》(1974)等。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7. (一)一般均衡理论 (1)序数效用论 • 序数效用论是希克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希克斯批判了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只能用序数表示。他分析了无差异曲线的性质,用“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取代了“边际效用”的概念,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取代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他首先区分了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2)一般均衡理论 • 希克斯建立在序数效用论基础上的一般均衡理论从消费问题的研究开始,着重研究各种经济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联立方程式,用数学模型分析整个经济体系的均衡。 • 希克斯将均衡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他的静态一般均衡是超时间的,包括交换的一般均衡、生产的一般均衡和市场均衡。在静态均衡的基础上,希克斯加入时间因素,建立了动态的一般均衡模型。动态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指从一个暂时均衡到另一个暂时均衡的均衡移动过程序列。 • 希克斯的一般均衡理论是把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同瓦尔拉斯和帕累托的一般均衡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8. (3)IS-LM模型 •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灵活偏好和货币数量决定利息率,利息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和消费函数决定收入水平。希克斯指出,凯恩斯体系中存在着循环因果关系,根本无法确定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为了克服凯恩斯体系的这一缺陷,希克斯对凯恩斯的国民收入理论做了如下的补充和修正,得出了IS-LM模型。 • 希克斯将凯恩斯收入决定理论的要点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1)s=s(y)—储蓄函数;(2)i=i(r)—投资函数; (3)s=i—产品市场均衡条件;(4)L=L1(y)+L2(r)—货币需求函数 (5)M/P=m=m1 +m2—货币供给函数;(6)m=L—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 根据(1)-(3)可以求得IS曲线,根据(4)-(6)可以求得LM曲线,求解IS-LM的联立方程,可以求得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 • IS-LM模型的特点在于收入和利率是同时决定的。希克斯通过IS-LM模型将凯恩斯体系已有的四个基本概念结合成一个整体,为解释均衡收入的决定提供了更为一般的均衡方法。该模型被认为是把微观的瓦尔拉斯方法用于宏观的凯恩斯理论的一项重大发展。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19. (二)经济周期理论 • 希克斯认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生产和就业,决定于该国总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其中投资支出的变动是影响经济周期各阶段的决定性因素。希克斯用投资影响收入的乘数原理和收入变化影响投资的加速原理的相互作用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波动。在分析方法上,希克斯选择经济体系中几个变数的总量(如总收入、总投资、总消费和总储蓄等),建立一套反映这些变数的函数关系的方程式,运用数学方法来论证和说明资本主义周期波动的动态序列或过程,并对经济周期做出预测和提供反危机措施的依据。 • 希克斯的经济周期理论实际是把凯恩斯的宏观静态均衡理论发展为宏观动态体系。希克斯虽然不是第一个用乘数—加速数原理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经济学家,但他严格地根据乘数—加速数原理的相互作用建立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经济周期理论。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0. (三)通货膨胀理论 (1) 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 • 希克斯认为,通货膨胀是由劳动市场结构和工资结构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他提出了处于不同部门和不同增长程度的劳动市场上工资水平的“公平原则”,即每个工人认为只有自己的工资增长率同其他部门、其他不同工业增长程度的劳动市场上工人的工资增长率相等,才是“公平”的。这样,每当增长程度高的部门工资提高,提高工资的社会压力就处于统治地位,其他增长程度低的部门工资也提高了。结果,工资的上升在某种程度上普遍化,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造成实际工资下降,工人又要求增加工资,最终形成工资—物价螺旋上升。 (2) 两种价格体系的分析。 • 希克斯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两种价格——固定价格和弹性价格,相应地存在两种市场——固定价格市场和弹性价格市场。在固定价格市场,固定价格随生产成本的变化而变化。弹性价格市场的弹性价格则取决于供求规律。希克斯认为,在弹性价格体系中,由于价格能够根据市场情况而变动,所以工资会随价格进行全面的调整,不会影响就业情况,而会出现“膨胀性均衡”,不含有充分就业的意思。所以,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失业的存在是可能的。在固定价格体系内,价格上涨不会形成膨胀性均衡,这种不处于均衡状态的通货膨胀也是可以与失业并存的。希克斯指出,膨胀性均衡不会对经济造成危害,而膨胀性不均衡是真正有害的。希克斯认为结构性通货膨胀不是凯恩斯主义政策所能解决的,只有经济平衡增长,才是应付滞胀的新方法。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1. 2. 哈罗德多马的经济增长理论 • 罗伊·福布斯·哈罗德(1900—1978)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出生于英国的诺福克,先后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学习。在剑桥大学曾师从凯恩斯学习经济学,以后长期在牛津大学任教。哈罗德曾任联合国就业与经济稳定委员会委员、联合国货币基金会经济顾问。他致力于使凯恩斯的理论动态化和长期化,主要贡献是经济增长模型。他对不完全竞争理论、国际贸易和经济周期理论也做出了贡献。主要著作包括:《国际经济学》(1933)、《动态经济学导论》(1948)、《经济学论文集》(1952)、《货币论》(1969)、《动态经济学》(1973)。 • 埃弗塞·D·多马(1914—)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出生于波兰的罗兹,1947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校任教。他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是《经济增长理论论文集》(1957)。 • 哈罗德和多马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成果被人们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2. 哈罗德多马模型 • 哈罗德多马模型是最早研究经济动态增长的模型。哈罗德多马模型中经济增长率(G)等于边际储蓄率(s)与资本产出比(v=K/Y)的比率,即G=s/v,这个方程被称为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方程。如果基本方程中的v是资本的实际变化量与国民收入的实际变化量的比率,那么由此决定的经济增长率就是实际增长率。哈罗德还提出了有保证的增长率的概念,即当企业家满意的资本产出比等于实际的资本产出比时,国民收入就按照有保证的增长率增长。 • 但是,哈罗德多马模型面临两个难题:一是经济是否存在一条均衡增长途径,这被称为“可能性问题”;二是经济一旦偏离均衡增长途径,是否能够重新回到均衡增长的道路上,这被称为“稳定性问题”。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3. 四、索罗,莫迪利安尼,杜森贝里的经济学说 1.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 • 罗伯特·M·索罗(1914—)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出生于美国纽约,195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长期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曾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61年获约翰·贝茨·克拉克奖,1986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主要著作有:《线性规划与经济分析》(与多夫曼和萨缪尔森合著,1958)、《资本理论与利润率》(1963)、《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1969) • 索罗的增长模型建立在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之上。索罗认为,哈罗德多马模型假设边际储蓄率s是外生的,资本产出比v不变,因此增长率只可能有惟一值,即存在“刃锋问题”。索罗提出资本和劳动之间存在替代性,有不同的配合比例。不同的资本劳动配合比例就会引起资本产出比的变化,“刃锋问题”就能解决。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4. 索罗提出了一个生产者通过调节资本和劳动的配合比例来影响产出的总量生产函数:Y=f(K,L)。索罗提出了一个生产者通过调节资本和劳动的配合比例来影响产出的总量生产函数:Y=f(K,L)。 • 索罗还进一步解释了资本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说,当假定劳动力按一个不变的比率n增长,而且不考虑技术进步时,经济增长率就仅由资本增长率来决定。在对一系列公式变形和推导之后,索罗得出索罗模型的基本方程:Δk=sy-(n+δ)k • (n+δ)k可以理解为资本的广化,Δk是资本的深化,所以上面的公式又可以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这样,建立了资本、产量和储蓄(投资)之间的相互依赖的体系,资本增长由储蓄(投资)决定,储蓄又依赖收入,收入又视资本而定。 • 通过基本方程,索罗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储蓄(投资)的增加会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的过度增加会降低资本深化的程度,从而影响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会增加总产出。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5. 2.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 • 佛朗哥·莫迪利安尼(1918—)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出生于意大利罗马,1940年移居美国,1939年和1944年分别获罗马大学和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博士学位,并先后在哥伦比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亚比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他曾任联邦储备系统管理委员会学术顾问、布鲁金斯经济活动专门小组高级顾问、美国经济计量学会会长、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85年因在财政和消费理论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特别是提出了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假说以及关于公司与资本成本估价的假定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主要著作有《莫迪利安尼文集》。 • 莫迪利安尼从整个人生的角度研究消费者如何分配他们的消费。莫迪利安尼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储蓄,主要是为了老年消费的需要。他假定,消费者希望一生中的消费水平保持平稳,消费支出的来源包括一生的收入和最初的财富。假设消费者生命周期为L年(从开始工作时算),其中工作有工资收入的年限为N,消费者自参加工作起计划其个人终生消费,退休年限为L-N年,T代表消费者获得财富的年龄,则消费者每年的消费支出等于财富(W/P)的1/(L-T)加上对工资的边际消费倾向乘以预期的可支配收入Y,即消费支出水平取决于现期财富状况和生命周期内的收入状况。莫迪利安尼的消费函数如下: C=aW/P+cY (a= 1/(L-T),c=(N-T)/(L-T),N≥T) • 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定提出了影响储蓄率的一些不确定因素,认为人口的年龄结构是决定消费和储蓄的主要因素。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6. 3.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 詹姆斯·S·杜森贝里(1918—)是美国经济学家。他1947年获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长期在哈佛大学任教。他还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波士顿联邦储备银行董事长。他的主要著作有:《收入、储蓄与消费者行为理论》(1949)、《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1957)等。他提出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支出不像凯恩斯所说的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而是取决于相对收入水平。 •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杜森贝里说,依照人们的习惯,增加消费容易,减少消费难。这样从短期看,在社会的收入减少时,消费习惯有可能使消费支出不变或只有轻微下降,从而不至于影响社会需求量,这被称为消费的“棘轮效应”。而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过去有所提高时,他们便会立即提高消费支出水平。从长期来看,当经济稳定增长时,消费为收入的固定比率。可见,短期消费函数不同于长期消费函数。 • 相对收入的另一个含义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要受周围人们消费水准的影响,这被称为“示范效应”。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7. 五、萨缪尔森和他的《经济学》 • 保罗·安东尼·萨缪尔森(1915—)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新古典综合派重要代表人物。他祖籍波兰,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194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长期在麻省理工大学任教。他曾被选为美国经济学会会长,1960—1968年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并担任美国数届政府财政金融机关的顾问和众多其他职务。1970年,他因发展了动态和静态经济理论,提高了经济科学的分析水平而成为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第一个美国人。萨缪尔森的主要著作有:《经济学》(第一版,1948)、《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1948)、《线性规划和经济分析》(1958),他还写了300多篇论文,大部分被收集在《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集》中。 • 二战后,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取代马歇尔著作的地位成为第三本流行的教科书,并被认为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8. 1.什么是经济学 • 萨缪尔森对经济学下了定义,他认为,经济学研究人和社会如何做出最终抉择,分析改善资源配置模式所需要的代价和可能得到的利益。也就是说,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何以最大化或最小化为目的进行选择的行为,它是一门研究资源配置的学问。从这个定义出发,他把不同社会制度的经济问题归结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 现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范围比较广泛的学科,《经济学》不仅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核心的经济理论,还包括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货币银行、公司财务、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学说史、比较经济制度、国际贸易与金融等方面,几乎涉及了西方经济学所有的领域。为此,有人把这本书称为“小型的西方经济学百科全书”。 • 萨缪尔森的经济理论体系建立在数学分析的基础上。他认为,既然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稀缺下的选择问题,那么经济学研究无非可以归纳为两个相关问题。其一,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在有限条件下,如何使社会或经济单位获得最大的福利和利润,这是最大值问题;如何使成本最小,这是最小值问题。在最大或最小问题上,经济学和数学不过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就是萨缪尔森著名的“对应原理”。其二,均衡问题,即如何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以及如何维持均衡状态的问题,这同样可以归结为研究不同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问题。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29. 2.折中的综合体系 • 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把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当作分析单位,而凯恩斯经济理论则依靠大批的总量概念进行研究。为此,它们分别被称为“微观经济学”(“个量分析”)和“宏观经济学”(“总量分析”)。在《经济学》第10版和以前的版本中,萨缪尔森把二者加以“综合”,形成他所说的“新古典综合派”或“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止,这一学派在西方经济学界居于正统地位,成为绝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者所信奉和宣传的教义。 • 在《经济学》中,萨缪尔森沿袭了汉森的说法,把现代资本主义称为“混合经济”。一部分是私营部门,另一部分是公营部门,即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部分。他断言,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政策可以补救资本主义自发作用的不足,宏观经济学开出的药方能够治疗资本主义的各种疾病,使它成为微观经济学所颂扬的“理想制度”。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30. 本章思考题 • 简述新古典综合学派的产生和发展。 • 简述汉森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地位。 • 什么是“资产持有形式”理论? • 希克斯有哪些重要的经济学理论贡献? • 简述哈罗德-多马和索罗的经济增长模型。 • 为什么说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实现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大综合? 第二十四章 新古典综合学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