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 likes | 1.14k Views
中壢市公所志工講習 健康與快樂人生. 1. 健康是福、無病最樂 2. 服務別人、成長自己 3. 選擇行動、決定你的人生-淺談 " 態度. 為什麼需要快樂 ﹖ 因為 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 學習如何做人!. 健康成長 . 快樂學習. 我快樂嗎! 快樂 是什麼 ﹖ 我健康嗎! 健康 是什麼 ﹖ 每天的壓力, 值不值得 ﹖ 人生吧, 生的偉大,死得淒涼!. 君子有三樂: 父母俱在 , 兄弟無故 , 一樂也 ; 仰不愧於天 , 俯不怍於人 , 二樂也 ; 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 , 三樂也。. 10 看智力, 20 看學歷, 30 看能力, 40 看經歷,
E N D
中壢市公所志工講習健康與快樂人生 1.健康是福、無病最樂 2.服務別人、成長自己 3.選擇行動、決定你的人生-淺談"態度
為什麼需要快樂﹖ 因為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 學習如何做人!
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 我快樂嗎!快樂是什麼﹖ • 我健康嗎!健康是什麼﹖ • 每天的壓力,值不值得﹖ • 人生吧, • 生的偉大,死得淒涼! 君子有三樂: 父母俱在,兄弟無故,一樂也;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二樂也; 得天下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
10看智力, 20看學歷, 30看能力, 40看經歷, 50看財力, 60看體力, 70看病歷, 80看月曆, 90看日曆, 100看黃曆, 0歲出場, 10歲快樂成長; 20為情徬徨; 30基本定向; 40拼命打闖; 50回頭望望; 60告老還鄉; 70搓搓麻將; 80曬曬太陽; 90躺在床上; 100掛在上... 我想要什麼﹖ 論語.為政》 孔子說:吾 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 不踰距。」
人生七大危機-陳怡安 • 出生的危機 • 上學的危機 • 青春期的危機 • 大掙扎的危機 • 中年的危機 • 老年的危機 • 死亡的危機 人 生 上 半 場 生 存 得到 獲取 學習 賺取 生 活 人 生 下 半 場 享受 捨得 快樂 分享 生 命
成熟的人格 • 個人,家庭,學校 • 內在的控制力能夠肯定自己 • 內在的控制力-自制 • 超我-戰勝自己 • 發揮潛能,整合自己完整形象 • 發展出友誼和忠誠的人格
身 痛 心苦 癌症 肝病 骨折 憂慮 緊張 孤獨 失眠 潰瘍 高血壓 貪權 貪財 貪色 身 違背天命 不信因果 無神論 心 靈 驕傲 迷信 嫉恨
「健康」的定義 世界衛生組織(WHO,1948): 「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個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種狀況,而不僅僅是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
「健康」的理念 不論是各界對健康的詮釋,或對健康城市或健康國家的意涵探討,健康所代表的理念至少包含: 積極 信任 快樂 尊重 促成 包容 溝通 安全 穩定 關懷
健康檢測 • 生理上:身體機能沒有病痛,保持良好體能狀況。 • 心理上:內心不會有怨恨與煩惱,輕鬆自在生活。 • 社會適應上:人緣好壞,和家人、親友、鄰居的互動良好。
簡式健康表(BSRS-5) • 1.感覺緊張不安 • 2.覺得容易苦惱或動怒 • 3.感覺憂鬱、心情低落 • 4.覺得比不上別人 • 5.睡眠困難,如難入睡、易醒或早醒 計分: □完全沒有0分 □輕微1分 □中等程度2分 □厲害3分 □非常厲害4分
活力、健康、服務 • 自信(喜歡自己) • 信任(受人歡迎) • 分享(喜歡別人) • 享受(樂在其中)
健康人生--受歡迎的人 • 自信的建立 • 認識自己-找出自己的價值 • 肯定自己的優點.喜歡自己 • 培養自信-積極性的暗示 • 信任的關係 • 信任需要勇氣 • 信任需要時間 • 人們喜歡,喜歡自己(自信) • 也喜歡別人的人(信任)。
成長 學習 服務 人生(真.善.美)-健康(身.心.靈)-志工(服務.學習.成長) 改變人生享受生命 茫 美 靈 心 身 改變習性助人技巧 改變態度放下身段 真 善 盲 忙
行動 活動 感動 主動 服務的循環 • 行動才有活動、活動才能感動、 • 感動才會主動、主動才又行動 桃園公益網-陳建松
一.人口危機 • 1.生育率最低 • 2.出生嬰兒銳減
人口危機(二) • 3.老年人口暴增 • 4.2050年台灣人口1700萬
日漸萎縮產業 1.嬰幼兒用品 2.玩具及食品 3.幼稚園 4.教育 5.婦產科醫師 6.小兒科醫師 7.交通運輸工具 8.能源﹝油.水.電﹞ 9.房地產 10.汽車 二.蛻變中的產業
1.休閒旅遊 2.安養、宅配 3.老人照顧服務 4.抗衰老、美容 5.寵物 6.健康食品 7.銀髮族雜誌 8.老人輔助用品 9.懷舊商品 10.老人結婚市場 11.心理諮詢 12.殯葬 未來新興產業
不久的未來 • 1.沒有小孩的麥當勞 • 2.等不到產婦的婦產科醫師 • 3.關門的幼稚園 • 4.招不滿學生的學校 • 5.拿不到教鞭的教師 • 6.結束營業的嬰幼兒用品店
未來產業變化 • 1.老人服務事業系潛力無窮 • 2.高科技產品也要賺老人錢 • 3.托老所取代托兒所 • 4.婦幼醫院轉型老人醫學中心
三‧老不起的個人 • 1.扶養比增加 • 2.退不了休的未來 • 出生率屢創新低,平均壽命延長,未來有不少人老了了之後,不但得自己面對經濟負擔,甚至工作到七、八十歲才能退休
一、老年人的定義 生理學 心理學 社會學 年齡指標 二、老年人的類型 老年前期:60歲至69歲 老年中期:70歲至79歲 老年後期:80歲至89歲 非常老:90歲以上 23
老化的現象 • 健康的衰退:生理上的衰退,包括:腦細胞減少、抵抗力變差、感官敏感度下降、心肺功能減緩、關節的退化,相對而慢性的身體疾病包括:高血壓、關節炎、糖尿病、心臟血管疾病的罹患率也增加,同時影響了能力與生活品質。 • 退休與社會地位的下降:退休相對的收入減少,在工商競爭社會,退休也意味著社會地位的下降,很多老人因此而產生無用感(useless),覺得自己「沒有用!」,產生自卑與退縮的心態,寂寞與無助,矛盾於需依賴又怕依賴之間。
面對死亡 • 社會關係的解離:現代社會家庭的結構由傳統大家庭轉化成核心家庭,無子女同住者面臨空巢期的寂寞。年紀漸大,同年齡的朋友與親人相繼過世,甚至老伴的離去,面臨喪偶的孤單。 • 死亡的威脅與存在的意義:死亡是必然卻又教人害怕,回顧生命面對自己的過去,到底存在的意義在哪裡也使人質疑。
老人面臨的問題 • 社會文化結構的改變 • 生理上的壓力 • 心理上的壓力 • 經濟能力喪失 • 眷村改建環境改變
老人的生理改變 • 易碎的心、身體機能衰退、 • 老化現象、視力、聽覺、骨骼、關節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臟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
老人的心理改變 • 由無用感產生極為敏感的自卑感和自縮感 • 攻擊性、防衛性及自我保護性很明顯 • 自憐自哎卻又不甘願的矛盾無助。 • 需要依賴別人、又不想依賴的深度寂寞感
老人的危機-退休的定義 • Retire?Tire累,輪胎 • 再疲倦?再放一個輪胎? • 退休-是另一層工作的轉換! • 無用感,空虛感,寂寞感, • 非常容易動怒!
老人期心態-易碎的心 •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 老人心理跟出生嬰兒很接近 • 小孩要哭就哭,老人要鬧就鬧 • 老人善變,心態易碎性 • 身體機能衰退,行動不便 • 靠心理自覺-克服生理障礙 • 會挨的比較不會死(台語) •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無用感
老年人心理危機- • 由無用感產生極為敏感的自卑感和自縮感。 • 攻擊性、防衛性及自我保護性很明顯,而且往往一起產生。 • 自憐、自哀、卻有不甘願的矛盾無助。 • 需要依賴別人、卻有不想依賴的深度寂寞感。
老人危機的處理 • 注意回應態度-重點在於態度上。 • 提供足夠安全感 • 尊重地持續地給老人零用金 • 常常買禮物給老人家-你給他存 • 鼓勵運動 • 精神生活具體內容化規則化 • 有良好宗教生活 • 擁有正常社交活動 • 藝術美化人生
老人危機的處理 • 心智不斷的成長 • 多和兒孫輩做拜訪對話 • 鼓勵短期旅遊 • 朋友交往 • 對死亡積極把握
are you ready?你準備好了嗎 • 1.求人不如求己 • 2.自助才有尊嚴 • 3.簡單就是享受 • 4.付出就是快樂 • 5.要活就要動
老人自我宣言 • 尊重非同情 • 權利非施捨 • 難得糊塗 • 保命防跌 • 第二人生 • 享受生命
銀髮志工的意義 • 快樂志工就是我:健康人生! • 服務-學習-成長:享受生命! • 慈善-博愛-關懷:人道主義! • 他助-自助-互助:公民社會!
學問好 不如會做事 會做事 不如會做人 會做人 不如會帶人 帶人就是 我們都是一家人 信任的夥伴關係
變動的年代-不變的循環 改 不 變 習性 利他 不快樂=身痛心苦
分享經驗 • 服務中學習成長-自信心 • 累積自己的能量-生命力 • 創造自己的價值-競爭力 • 成為受歡迎的人-影響力 • 要為自己快樂負責-做自己
責任 不足夠 我應 知識 意願 不積極 能力 不熟練 我能 技巧 我想 態度 學習理論-自我了解
人際關係自省表:是否受歡迎? • 1.此人不在,萬事皆休。 • 2.此人在,比較好。 • 3.此人在與不在,都無關緊要。 • 4.此人不在,比較好。 • 5.此人消失,更好。
溝通實務的Tip • 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 對事不對人,避免牽拖與濫情 • 同理非同情,態度要熱情! • 同理非同意,包容非縱容! • 態度要堅定,語氣要和緩
一切以健康為中心-網路 • 兩個基本點:遇事瀟灑一點,看事糊塗一點。 • 三個忘記:忘記年齡,忘記過去,忘記恩怨。 • 四個擁有:無論你有多弱或多強,一定要擁有真正愛你的人,擁有知心朋友,擁有向上的事業,擁有溫暖的住所。 • 五個要:要唱,要跳,要俏,要笑,要苗條。 • 六個不能:不能餓了才吃,不能渴了才喝,不能困了才睡,不能累了才歇,不能病了才檢查,不能老了再後悔!
家 • 不是講理的地方 • 是感性與情感的交流 • 是愛的起點,建立自信的基礎 • 也是我們第一次受傷害的地方 • 避風港
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 • 憂鬱症的流行病學 --世界衛生組織: 21世紀三大疾病:癌症、憂鬱症和 AIDS --國際勞工組織: 員工無法工作主因 第一心臟病,第二職場憂鬱症
減緩焦慮 ? • 調整呼吸和放鬆肌肉 • 橡皮筋中斷法 :一條橡皮筋套上手腕,一出現焦慮立刻彈一下,又刺又痛 • 心律呼吸法救急:閉上眼睛用力深呼吸,心裡頭什麼都不想,放慢呼吸,果然立刻變得心平氣和,這種類似瑜珈的腹式呼吸法,可以緩和焦慮。
四個小撇步-讓你輕鬆抒壓 • 肌肉放鬆法 :臉部做出誇張表情,放鬆更有效,要不然就拉筋放鬆全身筋骨,讓疲憊的身心休息一下。 • 黃金六秒鐘:打開手機、皮夾,看一眼辦公桌上心愛寵物或家人的照片,一焦慮馬上看,冥想六秒鐘,幾乎都能成功轉移情緒。
托爾斯泰警語 • 每個人都想 改變人類 • 但沒有人想 改變自己
改變-三感 • 人是最難改變,因為習性使然, • 除非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 要改變, • 感受、感覺、感動,才會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