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 likes | 606 Views
經濟部工業局委辦計畫. 我國石化工業政策環境影響評估 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 中華民國 97 年 7 月 4 日. 目 錄. 壹、石化工業政策環評作業規劃 ----------------2 貳、現行石化工業政策說明 -------------------9 參、我國石化工業供需現況分析 ---------------14 肆、石化工業重大投資案效益與影響評估 -------21 伍、我國石化工業未來發展規劃 --------------28. 壹、石化工業政策環評作業規劃 國內實施政策環評相關法規依據.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E N D
經濟部工業局委辦計畫 我國石化工業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第一次專家諮詢會議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 中華民國 97 年 7月4日
目 錄 壹、石化工業政策環評作業規劃----------------2 貳、現行石化工業政策說明-------------------9 參、我國石化工業供需現況分析---------------14 肆、石化工業重大投資案效益與影響評估-------21 伍、我國石化工業未來發展規劃--------------28
壹、石化工業政策環評作業規劃國內實施政策環評相關法規依據壹、石化工業政策環評作業規劃國內實施政策環評相關法規依據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政策研提機關研擬政策 (經濟部工業局) ) 研擬政策及影響評估 修正政策內 環境影響為可接受或降至最低 容及研擬因 應對策 否 是 徵詢中央主管機關及相關機關或團體意見 研提政策評估說明書 提送中央主管機關 行政院核定 政策環評審議流程
環境影響評估說明書規劃 • 環境影響說明書內容章節,茲依「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950407)第6條規定,研提機關應依前條第2項規定自行評估,作成評估說明書,記載下列事項:
政策 政策環評(SEA)之定位 1.國內石化工業發展政策政策環評定位於計畫(Plan)層級。 2.依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未來將提出較可行或較優替代方案。
國內外能源、環境與經濟 情勢變化 現行石化政策 新政府政策 石化工業政策環評諮詢會議 3E模型 1.多目標規劃 2.量值混合單位投入產出分析 3.以RAS方法調整未來目標年投入係數 4.產業部門區分為20個產業部門及8個能源部門 5.電力部門再細分為16類型發電機組 整合研修我國石化工業之相關政策或發展策略 政策環評 政策評估說明書 石化政策環評評估程序規劃
石化工業政策 範疇會議 • 定性評估 • 定量評估 生命週期評估 健康風險分析 石化園區之資料累積與模式分析(空氣模式、水污染模式、GIS等分析) 方案擬定及情境分析 政策環評影響之評定(矩陣表) 民眾參與 減輕/避免環境影響之對策 二階矩陣表評定 模糊多準則決策分析 評價階段 環境影響說明書初稿 修正 環評委員會審查 環境影響說明書定稿 政策環評定稿 石化政策環評評估程序規劃(續)
政策環評評估項目 • 本研究以「政府政策評估說明書作業規範」之評估項目為基礎,初步規劃政策環評應評估項目如下,後續將召開範疇會議界定之。
煉油工廠 石化上游工業 石化中游工業 石化下游工業 塑膠製品 1.電子業:3C產品外殼、資訊電子設備塑膠零組件、連接器、紀錄媒體基板、電池隔離膜等 2.光電業:平面顯示器零組件、光學薄膜等 3.生醫業:注射針筒、人工關節、臟器等醫材 4.日用品:塑膠袋、塑膠建材、汽車塑膠材料、強化玻璃、玩具、手提箱等 家數:8千家 產值: 3千億元 員工數:17萬人 石化業家數:50家 產值:1兆6294億元 員工數:3.3萬人 塑膠原料 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樹脂ABS 聚對苯二甲酸二乙酯塑膠PET 聚醯胺塑膠Nylon、聚碳酸樹酯PC等 B 裂解 蒸餾 人纖及紡織製品 1.一般人纖紡織品:聚酯纖維、聚醯胺纖維、聚丙烯腈纖維、 紡織、服飾等 2.特用人纖紡織品:功能性纖維、不織布、 水凝膠敷材、 抗菌除臭纖維、濾材等 家數:7千家 產值: 4.8千億元 員工數:23萬 人纖原料 純對苯二甲酸 PTA 乙二醇 EG、丙烯腈AN 己內醯胺 CPL等 石化基本原料 原油 輕油 A A 重組 乙烯 丙烯 丁二烯 苯 甲苯 二甲苯 橡膠製品 1.一般橡膠製品:輪胎、輸送帶、橡膠油封、橡膠鞋、手套、接著劑、塑膠改質劑等 2.特用橡膠製品:. 高值彈性體、電子零件防震材、汽車關鍵零組件避震材等 家數:4百家 產值: 6百億元 員工數:1萬人 橡膠原料 苯乙烯-丁二烯橡膠SBR 聚丁二烯橡膠BR 腈橡膠NBR、熱可塑性橡膠TPR等 C 石油化學品 酜酸酐PA、酜酸二辛酯DOP、苯乙烯SM 聚丙二醇PPG、烷基苯AB 酚、馬林酐、醋酸、丙烯酸等 化學製品 1.電子業:半導體用化學品、紀錄媒體用有機染料、電子接著劑、EMC模封材料、光阻劑、水處理劑 2.光電業:平面顯示器用化學品 3.生醫業:溶劑、醫藥中間體、維他命保養品 4.日用品:染料、人造大理石 、接著劑、環氧、酚樹脂、塑膠添加劑、界面活性劑等 家數:2萬家 產值: 1.5兆元 員工數:37萬人 A A B C 石化工業範圍包含「石油化工原料業」、「合成樹脂及塑膠原料業」及「合成橡膠原料業」 貳、現行石化工業政策說明 石化工業之關聯圖
配合新政府政策發展石化產業目標 註:2015年預估值加計台塑石化六輕五期及中油公司三輕更新,2025年加計國光石化各項產值及需求值。 資料來源:政府因應石化產業兩岸布局之作法,經濟部工業局,97年 5 月 27 日。
石化工業發展方向 • 成為具設計+開發+行銷+服務能力之遠東地區石化運籌中心 • 乙烯產能規模居世界前十名。 • 雲林離島式基礎工業園區之石化基本原料產能成為單一工業區之世界第一。 • 維持具區域競爭力之雙石化體系。 • 結合國際化工企業進行產業高值化發展。 • 加強我國業者在大陸市場之競爭力。 • 成為遠東地區石化運籌中心。 • 石化產值破2兆元。
石化工業發展重點 石化工業發展策略 • 運用石化工業現有環境資源,協助台塑體系穩定發展,並協助泛中油體系在投資及經營上之整合及擴充,讓二體系進行良性競爭。 • 協助推動萬噸級高值化石化產品之投資,供應電子、生技等高科技產業發展所需之關鍵性原料,進行石化業之轉型與升級。 • 大陸石化市場已為全球石化焦點,將協助整合我國石化業於大陸華東、華南等地之石化市場, 並取得穩定石化基本原料之供應,俾利兩岸間石化品之運籌調控,並以台灣為營運中心,提高我國石化業之國際競爭力。 • 提升石化業企業形象,強化工安環保及在地關係,吸引人才資金,順暢石化業於國內之投資發展。 (一)適度擴充規模維持雙石化體系整合發展,並推動重大投資重塑產業群聚。 (二)全球佈局尋求新興市場的投資與合作。 (三)推動石化產品高值化發展,開發高品級、高單價或關鍵性之石化產品。 (四)促進石化產業永續經營,運用現有環境資源維持石化產業永續發展,並提升能源效率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參、我國石化工業供需現況分析 • 2007年石化工業總產值達新台幣1.63兆元,根據主計處2007年各業產值雙面平減表,化學材料製造業附加價值率為15.24%來估算,附加價值約為2,484億元,佔GDP比例約為2.03%。 台灣石化工業生產規模 2007年石化工業產值分布狀況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經濟部統計處,海關資料庫,石化公會
肆、石化工業重大投資案效益與影響評估 一、投資階段效益評估 石化業投資案投資階段所需各業投入項目及金額
石化業投資案投資階段所需各業投入項目及金額石化業投資案投資階段所需各業投入項目及金額
個別投資案「建廠階段」之效益評估 • 評估建廠階段效益,各業投入僅計算內購支出,且不含土地費用。 • 石化業與煉油業五個投資案中,以國光石化一期內購投資金額最大,以2006年當期產值為基準,其貢獻增幅為1.36%,五個投資案合計貢獻增幅為3.97%;以2006年當期GDP為基準,其貢獻增幅為1.03%,五個投資案合計貢獻增幅為2.71%。 註:1、本表係以 93年產業關聯表之投入係數為評估基礎。 2、貢獻增幅係以2006年當期產值 27.54兆元、當期GDP 11.89兆元為估算基礎。
單位:億元 三輕 國光石化 國光石化 五輕 六輕 資料來源 更新 一期 二期 遷廠 五期 本業年產值增加數 332 2,127 1,832 1,050 970604 推動小組會議數據 化工原料 551 3,532 3,042 2,625 相關產業年產值增加數 126 809 697 - 601 970623 民化組提供 化工原料 46 297 256 - 221 人造纖維 38 241 207 - 179 塑膠 252 1,614 1,390 - 1,200 塑、橡膠製品 89 571 492 - 424 其他化學製品 三輕 國光石化 國光石化 五輕 六輕 資料來源 更新 一期 二期 遷廠 五期 本業年產值增加數 - 1,000 1,300 1,850 1,350 970604 石油煉製品 推動小組會議數據 相關產業年產值增加數 1804 2345 3337 2435 970623 民化組提供 化工原料 二、投產階段效益評估 • 石化業投資案「投產階段」帶動其中、下游相關產業之產值 「化工原料業」投資完工後帶動相關產業產值效果 332 2,127 1,832 - 1,050 「石油煉製品業」投資完工後帶動相關產業產值效果 210 1,347 1,160 - 1,001
個別投資案「投產階段」之效益評估 • 石化業投資案中,以國光石化一期之產業帶動總效果最佳,以2006年當期產值為基準,其貢獻增幅為2.05%,投資案合計貢獻增幅為5.47%;以2006年當期GDP為基準,國光石化一期貢獻增幅為0.90%,投資案合計貢獻增幅為2.43%。 註:1、本表係以 93年產業關聯表之附加價值率為評估基礎。 2、貢獻增幅係以2006年當期產值 27.54兆元、當期GDP 11.89兆元為估算基礎。
2006年化學工業燃料燃燒排放CO2 三、環境影響評估(CO2排放量)
石化工業投資案CO2排放量 石化工業投資案若順利完成, 2025年CO2排放量將增為5,462萬公噸。
經濟 發展 永續經濟 活力台灣 社會 公益 環境 保護 一、 未來發展規劃構想 伍、我國石化工業未來發展規劃 • 本研究將透過3E模型,初步規劃未來全國經濟及三級產業概況,以及細部製造業及石化業發展藍圖。 • 透過「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暨溫室氣體減量推動小組」召開定期會議,考量各製造業子行業未來產值發展及減量潛力,確實掌握各製造業子行業之能源消費及CO2排放量,俾使能符合全國CO2減量目標。
製造業CO2減量策略規劃 • 產業結構調整 • 透過產業升級轉型、能源密集產業調整、政策工具及低碳科技應用,預估2025年製造業可減量至199百萬公噸。 • 能源結構改善 • 擴大LNG使用、推動再生能源、提升發電效率、發展IGCC+ CCS及核能延役/新增,電力排放係數可降至0.44公斤CO2當量/度,整體能源部門可提供約89.0百萬公噸減量,可分配製造業部門49百萬公噸(以55%估算)。 • 科技發展、境外減量 • 與目標值112.4百萬公噸尚有37.6百萬公噸缺口 • 由停止現階段各重大投資案著手以達成目標; • 如欲保留重大投資案,則排放缺口將冀望於科技發展與境外減量 • 如屆時科技發展與境外減量無法彌補缺口,則需藉由相關法令強制進行減量以達成目標,其代價是以經濟損失折抵。
製造業CO2減量策略規劃 • 產業結構調整 • 產業升級轉型 • 能源密集產業調整 • 政策工具及低碳科技應用 百萬公噸 542 500 • 能源結構改善 • 擴大LNG使用 • 推動再生能源 • 提升發電效率 • 核能延役/新增 ? 400 300 257 • 科技發展 • 碳捕捉及儲存技術 • 氫能及燃料電池 214 200 190-195 199 ? 49 150 37.6 137.3 境外減量 JI、CDM、ET 100 112.4 112.4 0 2000年 2005年 2015年 2025年
2015、2025年石化工業發展規劃 • 新政府提出經濟目標,2015年人均GDP將達3萬美金,2015年名目GDP約為19.90兆元,實質GDP約為20.22兆元(base on 2001年),2005~2015年經濟成長率約為5.52%,2015~2025年成長率約為3.81%,2005~2025年均成長率約為4.66%。 • 各階段的製造業附加價值年均成長率約為全國的8~9成左右。 • 2005~2015年及2005~2025年石化業附加價值年均成長率高於製造業,2005~2025年均成長率約為5.73%。 單位:億元;% 註:1. 各年產值及附加價值均以2001年為基期。 2. 2015年名目GDP=30000*28.6*23191千人=19.90兆元,假設2015年GDP平減指數為 98.42(base on 2001),轉而求算實質GDP為20.22兆元。 3. 「石化業」實質附加價值係參照「化學材料業」附加價值率計算求得。
2015、2025年石化工業排放量規劃 • 新政府中期減量目標為2025年回到2000年(214百萬公噸),製造業配額為112.4百萬公噸,以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至多可將其CO2排放量降至199百萬公噸,且不損及產業發展,剩餘86.6百萬公噸缺口將透過能源結構改變降低電力係數再回饋至製造業,若再有缺口則需透過境外減量或經濟折抵來因應,惟目前電力係數能降至何等水準尚處爭議,故僅呈現產業部門努力結果。 • 製造業CO2排放密集度至2025年將較2005年下降35%,年均降幅為2.14%。 單位:千公噸 單位:千公噸/億元 註:1. 假設電力係數固定為0.638公斤/度,製造業產業結構調整後之排放量規劃。 2. CO2排放密集度=CO2排放量 / 實質附加價值
二、石化環評方案規劃 2007年對石化基本原料需求 單位:千公噸
國內石化工業乙烯規模之可能發展 資料來源:經濟部工業局
簡報完畢 敬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