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likes | 370 Views
旅 游 环 境 容 量. 旅游环境容量. 一、基本概念 二、旅游容量的测定 三、旅游环境容量影响分析. 一、基本概念. 1 、基本容量 ( 1 )旅游心理容量 即旅游者于某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 2 )旅游资源容量 即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3 )旅游的生态容量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4 )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E N D
旅游环境容量 • 一、基本概念 • 二、旅游容量的测定 • 三、旅游环境容量影响分析
一、基本概念 • 1、基本容量 • (1)旅游心理容量 • 即旅游者于某地域从事旅游活动时,在不降低活动质量的条件下,地域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最大量,也称旅游感知容量 • (2)旅游资源容量 • 即在保持旅游资源质量的前提下,一定时间内旅游资源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3)旅游的生态容量 • 一定时间内旅游地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旅游场所能容纳的旅游活动量 • (4)旅游的经济发展容量 • 一定时间一定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所决定的能够接纳的旅游活动量 • (5)旅游地地域社会容量 • 当地居民所能承受的旅游者数量
2、非基本容量 • (1)旅游合理容量和旅游极限容量 • (2)既有旅游容量和期望旅游容量
二、旅游容量的测定 • 1、基本空间标准 • 即单位利用者所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常用人均占有量来表示 旅游场地基本空间标准(日本)
2、旅游资源容量和旅游感知容量的测定 • (1)旅游资源的极限日容量 为极限容量; 为每日开放时间;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为每人最低空间标准
(2)旅游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 为时点容量;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为基本空间标准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为日容量; 为每日开放时间; 为人均每次利用时间 为时点容量; 为单位空间合理容量 为资源的空间规模
例题: • 南岳衡山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一天开放12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15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取5平方米,试问:1、该景点的极限时点容量为多少人次? • 2、极限日容量为多少人次? • 当基本空间标准取8平方米/人时, • 试问:该景点的资源合理容量或旅游感知容量各为多少?
(3)生态容量 为生态容量(日容量) 为每位旅游者一天内产生的污染物量 为自然生态环境净化污染物的数量,量/天 为各种污染物的自然净化时间,一般取一天
(4)经济发展容量 为主副食供应能力所决定的旅游日容量 为住宿床位决定的旅游日容量 为住宿设施床位数 为食物日供应能力 为每人每天对食物的需求量 为住宿设施种类数 为游人所耗食物的种类数
(5)旅游地容量 为旅游地容量 为旅游景区容量 为旅游景点容量 为景区内道路容量 为住宿设施种类数 分别为景区、景点数、景区内道路条数
韶关市韶石山生态旅游景区容量(保继刚、彭华)韶关市韶石山生态旅游景区容量(保继刚、彭华)
三、旅游环境影响分析 • 1、饱和、超载与旅游污染 • 旅游地域和场所承受的旅游流量或活动量达到其极限容呈,称之为旅游饱和 • 超出极限容量值,即是旅游超载,旅游超载必然导致旅游污染或拥挤。“旅游摧毁旅游” • 饱和与超载——周期性(季节性)与偶发性;长期连续性与短期性;空间上的整体性与局部性 • 2、旅游饱和与超载对环境和设施的消极影响 • ①践踏 • ②水体污染 • ③噪声 • ④对设施的破坏
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 一、有利面 • 1、旅游促进了历史遗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 2、促进一些旧的建筑改造为新的旅游设施 • 3、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 4、增强了旅游的行政和规划控制 • 二、不利面(自然旅游资源) • 1、对植物—由采集带来的物种变化;易诱发火灾;任意砍伐,毁坏了幼林,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垃圾堆放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影响生态系统;步行和汽车影响 • 2、对水体—生活污水;水体富营养化;汽油危害 • 3、对大气—燃料结构以煤为主;交通工具排泄物 • 4、对野生动物—生活规律破坏;种群下降;生物链破坏
三、不利面(人文旅游资源) • 1、建筑污染(风格、体量、色彩与环境不协调) • 2、带状发展和蔓延 • 3、与本地居民隔离 • 4、交通堵塞 • 5、基础设施超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