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likes | 506 Views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复习巩固:. 1.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 ?. 农业区位因素. 2 .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分别受哪些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混合农业的区位因素. 第二节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季风水田农业. 课时目标 : 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优势和特点 重点 :区位优势分析 难点 :特点归纳. 水稻. 1 、 季风水田农业的 主要分布.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2 、 季风水田农业 区位优势分析. 气候雨热同期. 地 形 平 坦. 人口稠密. `.
E N D
复习巩固: 1.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各有哪些?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分别受哪些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分别受哪些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课时目标: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优势和特点课时目标:掌握季风水田农业的分布、区位优势和特点 重点:区位优势分析 难点:特点归纳
1、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分布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人口稠密 `
3、结合下面几幅景观图,阅读课本P48归纳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3、结合下面几幅景观图,阅读课本P48归纳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3.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 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 适度规模经营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商品意识 手工劳动为主、以靠传统经验 提高机械化水平、加大科技投入 加大投资、兴修水利 水旱灾害频繁 口诀:“一大一小一高三低”
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长期在湖南从事水稻杂交研究。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汉族,江西德安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长期在湖南从事水稻杂交研究。 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当代神农”、“米神”。
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在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西方世界称,杂交稻是“东方魔稻”。他的成果不仅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也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 季风水田农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知识小结 一、季风水田农业 1、主要分布: 2、区位优势: 3、特点:
目标检测:1.世界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 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 B.气候温和湿润的欧洲西部 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的美国 D.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区
2.水稻种植可缓解亚洲人口对土地压力的根本原因是2.水稻种植可缓解亚洲人口对土地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小农经营
3.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优势条件有 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 B.雨热同期的气候 C.机械化程度高 D.便利的交通运输
4.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重要特点 A.技术要求低,生产过程简单 B.劳动强度大,投入的劳动力多 C.不适合使用机械化操作 D.精细耕作,单位面积产量低
5.季风水田农业需要改进的主要问题 A.精耕细作,单产高 B.科技水平低, C.水热条件利用不充分 D.农业生产商品率高
6.“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6.“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 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 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 D.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创新活动 以关中平原为例,说明应该寻找和运用哪些资料,解释关中平原发展旱作农业的形成原因。 1、同桌共同讨论,列出资料清单。 2、运用这些资料说明问题。
P48活动 温带季风气候 平坦 肥沃 充足 较少 较高 需求量大 较低 丰富 面食为主
思 考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地形:渭河平原、地势平坦 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水源:有渭河、泾河等流经,灌溉水源较好 人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市场: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 技术:小麦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现在 以杨凌农科城的科技为依托,生产技术不断提高 饮食习惯:面食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