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0 likes | 565 Views
萧山区农村信息化. 萧山区农业信息中心. 汇报主要就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 萧山的概况和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二是 萧山农村信息化的特点。 三是今后萧山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萧山概况. 萧山是杭州的南大门,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 8000 年。公元 2 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 ( 公元 742 年 ) 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国务院批准, 1988 年撤县设市, 2001 年 3 月 25 日,撤市设区。. 萧山湘湖风景区. 萧山城区. 萧山农业概况.
E N D
萧山区农村信息化 萧山区农业信息中心
汇报主要就三个方面展开 • 一是萧山的概况和我区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 二是萧山农村信息化的特点。 • 三是今后萧山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方向。
萧山概况 • 萧山是杭州的南大门,历史悠久,境内的“跨湖桥文化”距今有8000年。公元2年始建县,始称余暨,唐代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现名,一直沿用至今。经国务院批准,1988年撤县设市,2001年3月25日,撤市设区。
萧山农业概况 • 农业基础日益稳固全区平原约909平方公里、山地约259平方公里。2010年农业总产值75.08亿元,比上年增长8.7%。粮食种植面积44298公顷,总产量245203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1.5%和7.7%。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畜牧、水产、蔬菜、花木、茶果五大特色产业 产值65.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7.3%。 • 全年生猪饲养量为220.67万头;2010年全年水产品产量达51773吨。蔬菜种植面积29042公顷;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8036公顷。
(一).萧山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完善 • 标准站点数量增加。截止2011年8月,萧山建设了21个农业信息服务区级标准站和110个农业信息服务区级标准点,建成了以区农业信息中心为龙头、28个镇街信息服务站和48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为支点的三级网络体系,实现了全区农业信息“村村通”,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二).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制度建设日益完备(二).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制度建设日益完备 • 萧山信息基础建设也开始稳步推进,信息传播渠道也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原来只有电话、电脑,现在正在形成以电视、广播、计算机、手机等多终端多层次的立体信息传播网络,拓宽了传播形式,提升了农业信息化的服务质量。
“十个一标准” • 农业信息服务站点 实行“十个一标准”:做到有一个固定场所、一块牌子、一套服务制度、一个信息发布栏一台上网电脑、一个摄像头一套耳机、一部全村知晓的固定电话一名较熟练操作电脑的兼职信息员和一批农民信箱注册用户。
每年安排2个月时间对全区所有村、社区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每年安排2个月时间对全区所有村、社区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
区、镇、村共抓共建 • 区、镇、村三级政务开通外网网络和覆盖各村委会的光纤政务互联网络,确保了各类涉农信息应用的流畅运行和传播安全。同时去年我们还对优秀镇街道街道信息员赠送手提电脑,以便信息员“移动上班”。
信息员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请教农业局专家如何识别一枝黄花信息员利用视频会议系统请教农业局专家如何识别一枝黄花
(三).信息平台日趋优化 • 四大为农服务平台: • 1、萧山农业信息网 • 2、农民信箱 • 3、农技110 • 4、《萧山农技与信息报》 • 新增万村联网、每日一助、网上农博会等为农服务渠道。
1、农网质量日益提高 农业动态、通知通告、文件库、“农业标准化模式图”、“萧山农林”电子版、“权力阳光”、“萧山气象”、萧山种业等专题专栏成为基层农村工作者和农业生产主体了解政策文件、通知通告和病虫情报的首选之地。
全区累计注册萧山农网信息员帐号709个,做到一人一帐号,确保信息安全,2011年共发布各类信息13635篇,其中政务信息358篇,农业信息5204篇。网站年点击次数累计达70万人次,平均每月点击率5万人次以上,成为宣传与展示萧山农业发展的窗口。全区累计注册萧山农网信息员帐号709个,做到一人一帐号,确保信息安全,2011年共发布各类信息13635篇,其中政务信息358篇,农业信息5204篇。网站年点击次数累计达70万人次,平均每月点击率5万人次以上,成为宣传与展示萧山农业发展的窗口。
2、农民信箱影响日渐深远 • 农民信箱注册规模不断扩大,全区截止8月17日共有注册52749人,服务网络遍布全区镇村;发布信息数量大大增加,年发布公共信息2111条条,每日一助124条;全区今年分别发送个人手机短信669.52万条,邮箱信件发送623.04万条。农民信箱成为广大农户掌握市场信息、加强沟通交流的有力武器。
3、万村联网成效显著 • 积极开展万村联网工程,已注册28个镇街道,480个村, 90个企业,37个农家乐,共发送信息22926条。要求每个行政村(社区)在年底都能达到省级规范网站的标准,这些站点已成为我区农村的“电子名片”,充分展示了新农村建设成就。
4、农技宣传力度加大 • 采取多形式开展农技宣传,推广农业新技术,传达农业新动向,起到了良好的指导效果:累计印发《萧山农技与信息报》17期、7万份,农技110咨询数量合计14962人次,其中农技110电话咨询9713人次,网络咨询328人次,来人咨询4821人次。同时,联合萧山广播电台创办农技人员“空中课堂“节目,把先进实用的农技知识、农村政策、产业导向传播给农民,已举办9期,共有117位的农技专家参与授课。参与市级信息联动,发送信息17期,共73100条。
(四)、农业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的应用更加广泛(四)、农业企业信息化在企业的应用更加广泛 • 萧山区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带动、企业自创平台拉动、借助第三方平台推动等三种模式,着力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既克服传统营销中销售渠道单一、信息不灵等缺陷,又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促进农产品市场供需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
1.政府搭建平台带动模式 • 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通过建设涉农网站和农业信息服务站、实施农民信箱及万村联网工程、开展“每日一助”服务活动等,着力搭建农业信息交互平台,引导农民、农业企业(合作组织)主动发布收集农产品供求信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萧山区农业信息网创建十年以来,累计发布产品供求信息2.1万条,带动网上销售3.8亿元。全区现有农民信箱用户5.3万户,通过农民信箱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5367条,设立农展摊位280个,信箱应用五年共达成农产品交易额2.15亿元,节省营销成本0.28亿元。运行三年的“每日一助”先后发布农产品信息380条,发送对象逾550万户,接到电话、反馈信息5650次,实现交易金额0.27亿元。萧山区农业信息网创建十年以来,累计发布产品供求信息2.1万条,带动网上销售3.8亿元。全区现有农民信箱用户5.3万户,通过农民信箱发布农产品买卖信息5367条,设立农展摊位280个,信箱应用五年共达成农产品交易额2.15亿元,节省营销成本0.28亿元。运行三年的“每日一助”先后发布农产品信息380条,发送对象逾550万户,接到电话、反馈信息5650次,实现交易金额0.27亿元。
2.企业(合作组织)自创平台拉动模式 • 切实增强经营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主动增加电子商务等方面的投资,并通过引进人才、构建平台、加大推介、诚信经营等有效举措,不断拓展农产品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据不完全统计,全区超过三分之一农业企业拥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开展网上推介和网上招商。
杭州德兴蜂业今年1~6月份通过企业网站订货交易额已达600多万元;杭州汇林农业集团2010年通过网上点击、购买、配送农副产品销售额达1200万元,并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全球花木网通过自身网站与众多客户建立业务关系,2010年销售花木近550万株,达成900万元交易。杭州德兴蜂业今年1~6月份通过企业网站订货交易额已达600多万元;杭州汇林农业集团2010年通过网上点击、购买、配送农副产品销售额达1200万元,并和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全球花木网通过自身网站与众多客户建立业务关系,2010年销售花木近550万株,达成900万元交易。
同时,一些企业自主开发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订购网上结算。杭州百乡缘2010年实现产值3800万元,其中通过网上招商销售额逼近1000万元。2011年1月1日该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开通,萧山城区范围内客户可实现网上订货和付款并送货到家,公司在居民小区都建立了配送点,公司打算将电子商务部迁往杭州,设立存储仓库,做大网络营销,力争全年产值增幅达千万元。同时,一些企业自主开发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上订购网上结算。杭州百乡缘2010年实现产值3800万元,其中通过网上招商销售额逼近1000万元。2011年1月1日该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开通,萧山城区范围内客户可实现网上订货和付款并送货到家,公司在居民小区都建立了配送点,公司打算将电子商务部迁往杭州,设立存储仓库,做大网络营销,力争全年产值增幅达千万元。
3.经济效益明显 • 农民信箱上累计发布供求信息31222条,设立网上专业摊位229个,网上成交达,年节约营销成本200万元,有效发挥了信息平台的服务功能。通过发布每日一助信息,累计产生直接现金成交为3124.62万元,产生意向成交为110万元,直接为农民增收3234.62万元。我们共组织224家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参加了全省网上农博会,成交3126万元,节约成本800万元。
另外,还通过萧山农产品信息网、中华名优土特产网、萧山花木网,举办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等,拓展了信息化为农服务手段,推介了萧山特色农产品,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另外,还通过萧山农产品信息网、中华名优土特产网、萧山花木网,举办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等,拓展了信息化为农服务手段,推介了萧山特色农产品,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时任浙江分管农业副省长的茅临生对我局报送的《杭州萧山区农民信箱实现村村“四个一”》批示:时任浙江分管农业副省长的茅临生对我局报送的《杭州萧山区农民信箱实现村村“四个一”》批示: • “萧山区农民信箱实现村村‘四个一’的经验,请全省各市、县(市、区)认真学习借鉴。农民信箱工作要使农民受惠,‘三农’工作受益,必须从每户农民的培训应用入手扎实做好。”
葛慧君副省长于2011年1月25日对区农业信息中心发表的《萧山区立体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重要批示:葛慧君副省长于2011年1月25日对区农业信息中心发表的《萧山区立体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重要批示: • 萧山区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发展、力度大、成效明显,特别是优化平台,抓好应用结合方面的探索更有意义。
萧山农村信息化今后方向 • 一、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 • 二、加快村级管理信息化建设 • 三、以信息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发展
一、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管理 • 培育一批从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经济组织,壮大农业产业服务力量;扶持一批具有一定服务规模,较强服务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全面辐射积极带动周边农民;进一步健全我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加快村级管理信息化建设 • 一是统一转换上报文件材料介质,实现全面电子化。 • 二是统一硬件要求,提高网络传递的兼容性。 • 三是统一培训与规范,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以信息农业带动传统农业发展 • 信息农业即以集知识、信息、智能、技术、加工和销售等生产经营诸要素为一体的开放式、高效化的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