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献检索课 一

文献检索课 一. 林 英 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xxzx@zjfc.edu.cn. 绪论. 文献检索课的含义 是一门培养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的方法课。 信息素养:指个体成员有目的的搜集、选择、整理、加工、评价与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复合品质。 信息意识:对 新知识新信息的敏感力、观察力、判断力、吸收能力以及对开发利用信息知识的主动性 信息能力:指获取、处理、利用和创新信息的能力 信息道德: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包括: 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尊重知识产权;抵制违法信息及信息行为;学会在信息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ifam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文献检索课 一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文献检索课 一 林 英 图书馆信息咨询部 xxzx@zjfc.edu.cn

  2. 绪论 • 文献检索课的含义 • 是一门培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方法课。 信息素养:指个体成员有目的的搜集、选择、整理、加工、评价与利用信息的过程中所具备的一种复合品质。 • 信息意识: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敏感力、观察力、判断力、吸收能力以及对开发利用信息知识的主动性 • 信息能力:指获取、处理、利用和创新信息的能力 • 信息道德:指整个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规范,包括: 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尊重知识产权;抵制违法信息及信息行为;学会在信息活动中的团队精神,合作精神

  3. 文献检索课的主要内容 • 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信息、文献的概念、文献类型及识别方法、信息检索原理、类型、检索语言等 • 计算机检索基础知识 • 中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检索 • 外文电子文献数据库的检索 • 事实与数据型信息的检索 • 免费资源及网络信息检索 • 专利和标准的检索 • 文献信息的综合利用——论文写作

  4. 文献检索课的意义 • 继承和借鉴前人成果,避免重复研究 • 掌握信息检索技术,节省信息搜索的时间 • 信息检索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 科研选题、立项、结题 科技文献检索在科研中所占比例

  5. 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的基础知识 • 什么是文献?什么是信息? • 文献(document):文献是指记录信息的物质载体。也就是说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人类知识都可以称之为文献。 • 三个要素:信息;载体;文字、图形、符号、视频、声频。 • 一个特点:记录性 • 四个属性:知识信息性、客观物质性、人工记录性、动态发展性

  6. 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存在的一切物质的一种属性。如事实、数据和消息等。信息(information):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的反映,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活动中存在的一切物质的一种属性。如事实、数据和消息等。 • 信息的特点: ①客观性与普遍性 ②流动性与传递性 ③相对性与有效性 ④积累性与价值性 ⑤加工性与共享性

  7. 文献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 文献

  8. 文献的类型 • 按文献记录的载体划分 • 书写型文献(Hand Writing Document) 载体是竹简、纸张、帛等,人工抄写而成。 例如,写在竹简、帛等上的古代文献、书法作品、原始记录等 • 印刷型文献(Printed Document) 载体是纸张,它是一种传统类型的文献。如书、刊、特种文献。

  9. 缩微型文献(MicroForm Document) 载体是感光材料,如缩微平片、缩微胶卷。另外,还有一种计算机输出缩微胶片。必须借助阅读机或阅读复印机使用。 • 电子型文献(Electronic Document) 是指以数字化技术将文献存储在光、磁载体上,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阅读的文献。例如,数据库文献和网络文献信息。 • 视听型文献(Audio-visual Document) 又称声像型,载体是感光材料或磁性材料,如录像带、录音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

  10. 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划分 • 零次文献(Raw Literature):未以公开形式出版或未经正式渠道流通的文献,如文章草稿、私人笔记、实验记录、会议记录等 • 一次文献(Primary Literature):是作者以生产或研究成果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文献。如,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专利文献、会议文献、研究报告、专著、译文等。 • 二次文献(Secondary Literature):将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著录,并以规定的格式编制成,为便于管理和查找文献的工具,即检索工具。如目录、题录或索引、文摘等 • 三次文献(Tertiary Literature):是指在利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的内容经阅读研究,浓缩提炼而编写成的文献。如科技动态、专题综述、情报调研报告、决策参考、指南、进展等。

  11. 按文献信息公开程度划分 • 白色文献:指一切正式出版并在社会上公开流通和传递的文献,包括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缩微胶卷、光盘、数据库等。其蕴涵的信息人人都可以使用。 • 灰色文献:非公开发行、流通和传递的文献,从正常途径难以获取的内部文献或限制流通的文献。如社会上公开传播的内部刊物、内部教材和会议资源等。 • 黑色文献:一是指未破译或未被辨识的文献,如考古发现的古文;二是指处于保密状态或不愿公开其内容的文献,如未解密的政府文件、内部档案、私人日记、信函等。

  12. 按文献出版形式划分(10类) • 图书(Book、monography): 是对某专门知识或某学科进行系统的论述或介绍的一种出版物。 根据国际文献标准草案ISO/DIS5217/II的定义:“凡篇幅达48页以上,不定期出版的印刷品称称为图书(Book)。” 我国国家标准定义为: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包括专著、科普读物、教科书、参考工具书等。

  13. (1)图书的特征 • 图书没有统一的开本 • 不连续出版 • 正式出版的图书都有一个ISBN号 ISBN号即国际标准书号(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其定长为10个数字,分四节,分别表示地域号、出版社号、该出版社出版图书的流水号及计算机校验位。由ISBN号可知该书的语种区、出版社、流水号等出版信息。 例如:ISBN7-308-04594-3/TP.99 7-代表中国,308是出版社代号,04593指该出版社的第 4593种书,3是计算机校验号,TP指分类号。

  14. 内容比较成熟,系统、完整、全面,但相对比较陈旧,出版时间长,不能反映最新的信息。内容比较成熟,系统、完整、全面,但相对比较陈旧,出版时间长,不能反映最新的信息。 • M:文献类别代码,代表图书 (2)图书分类 • 一类是阅读类图书,包括教科书、专著、科普读物; • 另一类是参考类图(参考工具书),指专门为查找资料而编写的工具书,包括百科全书、字词典、手册等。 (3)图书著录格式: 著者.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名称.出版时间 Etten V W. Fundamentals of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M]. London: Prentice-Hall ,1991. 吴桂金. Internet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析与利用[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5,7.

  15. 期刊(Periodicals,Journal,Magazine): 指有固定名称和统一的出版形式,按一定规律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文献载体,与报纸属于称连续性出版物。 (1)期刊的特征: 统一的刊名,有连续的年、卷、期及页码; 有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刊号ISSN (International Series Standard Number) ISSN由8位数字分两段组成,如1000-0135,前7位是期刊代号,末位是校验号。 国内公开:由CN + 地区号+ 国内标准连续出版物编号+《中图法》分类号组成。内部刊物:有准印证号。 例:浙江林学院学报 中国标准刊号ISSN1000-5692、CN 33-1085/S

  16. 通常表示期刊的单词有:Acta(学报) journal(杂志)、 annales(纪事)、 bulletin (通报)、transactions (汇刊)、proceedings(会刊)、 review(评 论)、 progress/advances in (进展)、 communication 、letters (通讯)、 news 例如: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Review of Austrian Economics 具有内容新颖、出版周期短、报道速度快,信息量大且文献类型多样等特点,能及时反映新成果、学科动向,且发行量大,影响面广。 是交流学术思想最基本的文献形式 。 J:期刊文献类型代码

  17. (2)期刊分类: 学术性、综述与述评性期刊、检索性期刊和科普性、动态性、通报性期刊,其中学术性期刊和技术性期刊对科研生产的参考价值较大 (3)期刊著录格式: 作者(多作者用逗号分开,超过3个者用“等或et al”). 文章题目[J].刊物名称,年代,卷数(期数):页数 如: Porter MF, Zhang J. An algorithm for suffix stripping. Program, 1980, 14(3):130~137 朱冬林,任光明,聂得新,等.水库水位变化下对水库滑坡稳定性影响的预测[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2,29(3):6-9.

  18. 报纸(Paper,Newspaper):出版周期很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报纸(Paper,Newspaper):出版周期很短的定期连续出版物 (1)特点: • 连续出版物 • 有ISSN号和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37-1456/C ) • 内容报道及时,普及面广,但缺点是知识不系统,信息凌乱,保存时间短 • N:报纸的文献类别代码 (2)著录格式: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N].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秦贞俊. 芳族聚酰胺纤维与汽车安全空气袋[N]. 纺织科普,2004-07-05(02).

  19. 专利文献(Patent Document): 主要指各国专利局的正式出版反映专利技术信息及内容的一种文献类型。如:专利说明书、专利公报、专利文摘、索引、分类表 • 专利说明书:发明创造的技术内容和权利要求 (1)特点: 涉及领域广,技术含量高,内容详尽、可靠,缺点是时效性与专利权有效时间有关 专利号:国别代码+流水号组成。如US、GB|、CN、DE等,如US473168,CN1016502A;一般还有Patent一词,后面为专利号,如US Patent 4,576,486 。 P:专利文献类别代码

  20. (2)专利文献著录格式 • 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或地区),专利号[P].出版日期. TACHIBANA R, SHIMIZU S, KOBAYSHI S, et al. Electronic watermaking method and system: US, 6,915,001[P]. 2002-04-25. 刘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压舌板:中国,92214985.2[P]. 1993-04-14.

  21. 标准文献(Standards) 标准主要指为工程建设或工业产品的质量、规格、检验方法等所作的技术规范 (1)特征: 具有法律性和时效性,约束力强 更新性:一般过若干时间就要进行修订, 新的标准不断地替代旧的标准 标准号:国别(组织)代码+顺序号+年代, 如GB 11228-1989,住宅厨房及其家具设备的协调尺寸; 标准文献的文献类别代码为S

  22. (2)分类(按标准的适用范围): 国际标准、区域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3)著录格式 标准颁布国家或组织. 标准名称[S]. 标准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织物透湿量测试方法[S]. GB/T 12704 - 91.

  23. 会议文献(Conference Paper) 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和报告,也包括一些非学术性会议的报告。 (1)特点 • 学术水平高,内容新颖,反映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但内容不如期刊成熟。 • 有表示会议的专门用词,主要名称有conference(大会)、meeting(小型会议)、symposium(讨论会)、proceeding(会议录)、paper(单篇论文)、transaction(汇报)等。 • 有表示会议录的一些词,如:proceedings of、 Collections of…等。 • 有会议如开的地点、时间以及会议录的出版地、出版单位及年份等。 • 会议文献的文献类型识别标识为C

  24. (2) 著录格式 • 析出责任者. 析出题名[C] //编著者. 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 ZHANG Wen-li, WANG Lin-ze, XIE Jiang-hua, et al. Hopf bifurcation of impact damper [C]//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Mechanics. Shanghai: 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 1998: 437-440. • 有些国际会议定期召开,其会议文献也定期出版,从而形成了连续性出版物,这些出版名称也有Proceeding等字样,但应作为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ower Conference, Proceeding of the IEEE等。

  25.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毕业生、研究生为了获得各级学位所撰写的论文。 (1)特点 • 独创、新颖、前沿,研究专深 • 一般有学位名称、授予学位的单位、导师姓名等,如:PhD Thesis(博士);MS Dissertation(硕士)。 如:Maintaining Retrieval Effectiveness in Distributed. C.L. Viles. PhD thesis, Dept. Electr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une 1996 • 学位论文的文献类型标识为D

  26. (3)著录格式 • 责任者. 题名[D]. 学位授予地址:学位授予单位,年份. 王亚军. 整装催化剂及催化转化器若干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0.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65.

  27. 科技报告(Technical Report) 报道(记录)关于某科研成果或进展情况的一种文献类型 (1)特点 • 内容新颖、详尽、专业性强、出版及时、传递信息快 • 属于保密或控制发行文献,大多数报告都是非正式出版的,获取比较困难 •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是我国科技报告的收藏单位 • 各份报告自成一册,有专门的报告号,如AD-A268583 • 有paper,technical report等字样 Bumes J.S. Application of approximation theory in antenna design, signal processing and filtering. Final report. AD-A244,725, Promethe-Sus Inc.,1991 • 科技报告的文献类型标识为R

  28. (2)世界上较著名的四大科技报告 • PB(Publishing Board):国商务部出版局报告,侧重工农业生产、生物医药和环境保护) • AD(ASTIA Document)报告:美国国防科技情报文献中心出版,侧重军事技术与工程) • NASA(National aeronnautics and Space Adminstration)报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出版,侧重宇航与空间技术领域) • DOE(Department of Engergy)报告:美国能源部出版,侧重原子能研究及应用)

  29. (3)著录格式 • 著者.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 Gough P S. Theoretical modeling of the interior ballistics of the electrothermal gun[R]. AD-A268583,1993. • AD-A268583即为报告号,AD-A表示公开发行的AD报告,268583为其编号。通过报告号一般可以初步判断报告由什么部门收藏,以便到相应的部分去获取原文。

  30. 科技档案 科研单位和生产部门在科学研究、生产实践中所形成的有具体工程和研究对象的技术文件的总称。 如:任务书、协议书、技术经济指标、研究计划、方案、试验设计实验记录调查材料、总结报告等所有应入档的资料 • 特点: • 内容真实、详尽、具体,准确可靠 • 技术档案有一定的保密性, 一般在内部控制使用。

  31. 产品样本 国内外生产厂商或经销商为推销产品而印发的企业出版物,用于介绍产品的情况,对外宣传。 如:产品目录、产品样本、产品说明书、产品总览、产品手册等。 • 特点: • 直观性强,数据详实 • 有一定的保密性, 一般在内部控制使用 • 一般会有公司名称和表示产品样本的词。如user’s guide, catalog, guide book等。 Dougarra J.J,et al, LINPACK users’s guide(SIAM, Philadelphia,PA,1979)

  32. 信息检索及其原理 • 信息检索的概念 从任何信息集合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及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策略。广义上来说,信息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方面。狭义的信息检索只指信息查询。 • 信息检索的类型 • 按检索手段分: 1、手工检索:即用人工来处理和查找所需信息的检索方式,一般是利用各种印刷型检索工具。 2、计算机检索:是利用计算机和一定的通信设备为手段,通过光盘、联机和网络等现代检索方式进行的信息检索。分:联机检索、光盘检索、 网络检索

  33. 按检索对象内容分: 1、文献检索(document retrieval) :指以文献为检索对象的信息检索,检索的目的通常是为读者提供文献的线索或原文。 2、数据检索(data retrieval) :是以数值或图表为检索对象,检索的结果是确定性的数据,如统计数据、人口数据、气象数据、并提供一定的运算推导。 3、事实检索(fact retrieval) :是以原始文献中抽取的事物的情况的为检索对象,检索结果是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等具体答案,也是一种确定性的检索。

  34. 信息检索的原理 • 检索原理:检索提问标识与存储在检索工具中的标引标识进行比较,两者一致或信息标引标识中包含提问标识即是命中的信息。标引,即文献信息的整序加工。 (1)存储过程:标引员广泛收集信息,形成检索标识,把这些标识按一定方法组织成形成各种检索系统,即信息源的形成过程 (2)检索过程:检索人员分析课题,用检索提问标识,从检索系统中查获所需的信息。

  35. 检索语言 • 概念: ◆是信息存储与检索过程中用于描述信息特征和表达用户信息提问的一种专门语言。 ◆它是信息标引人员和信息检索人员沟通的桥梁。对于信息标引人员来说,它是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形成文献标识并借以组织文献的依据;对于检索人员来说,它是表达检索课题要求,并同检索系统中已经存储的文献标识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所需文献的依据。 ◆其主要作用就是对文献的外部特征和内容进行多层次描述,提供多种检索途径,以便用户从不同角度检索查找。

  36. 类型: • 常用检索语言有分类检索语言、主题检索语言。 • 分类检索语言: 按照学科范畴及知识之间的关系列出类目,并用数字、字母符号对类目进行标识的一种语言体系,也称分类法。使用这种检索语建立的信息检索系统可以反映知识的从属、派生、交叉、并列等关系,帮助用户系统地掌握和利用一个学科或专业范围的知识和信息。 • 我国常见的体系分类语言: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我国标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资料法》)

  37. 国外常用的分类法: 《国际十进分类法》(Universal Decimal Classification, 简称UDC) 《杜威十进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简称DDC)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System, 简称LC)和自编分类表为多见。

  38.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体系结构 • 《中图法》将知识门类分成5大部类,22个基本大类(分别用除L、M、W、Y外的其他英文字母表示,),在这一基础上再按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逐级展开而构成的一个纲目分明的体系。图书分类时主要根据图书的内容进行分类标引

  39. 标记符号(分类号) 采用拉丁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号码制。大类采用字母表示,其它各级类目用数字表示。类号的变化体现了学科之间的关系。每增加一位字母和数字,通常代表增加一级分类。如: O 数、理、化 一级类目 O1…… 数学 二级类目 O11 古典数学…… 三级类目 O12 初等数学 O121 算术 四级类目 O122 初等代数 O123 初等几何   

  40. 分类号 书次号 • 图书馆图书的排架与查询: • 图书是按索书号排列在书架上的 • 图书查询先确定索书号 • 索书号:由图书分类号和书次号组成;分类号在上,书次号在下。 • 书次号:我馆的书次号采用著者号;相同著者的著者号相同,这样能集中同一类文献中相同著者的文献。 • 著者号类型: 4个数字、字母+数字、全字母

  41. 图书排架先根据分类号排列,分类号相同再依书次号排。图书排架先根据分类号排列,分类号相同再依书次号排。 例如: TP TP1 TP31/1240 TP31/1350 TP31-62/1350 TP311/2520 TP311.13/1350 TP311.13/1360 TP311.13/D.M.C. TP311.13/G.H. TP311.13:S7/0120 TP311.13-62/0120

  42. 主题检索语言 • 概念:由主题词汇构成,即将自然语言中的名词术语经过规范化后直接作为信息标识,按字母顺序排列标识,通过参照系统提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也称主题法。 • 类型:主题语言分关键词语言和规范化词语言两种。 • 关键词语言:它是以关键词作为信息内容标识和检索依据的主题语言。它将描述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抽出,按字顺排列提供检索。一般不加或加以少量规范处理。 • 关键词:是指那些出现在文献标题(篇名、章节名)、摘要和正文中对表达文献主题内容具有实质意义的语词。 • 关键词语言是一种未经规范化的自然语言词汇,因此,对于同一事物概念,不同著者,甚至同一著者在其不同的著作中用词也会有所不同。

  43. 规范化主题语言 • 概念:规范化词称作叙词、标题词等。指从自然语言中优选出来的并经过规范化处理(对词类、词形、同义词、多义词等处理)的名词术语。把规范化词按照一种便于检索的方式编排起来,就形成的主题词表。 • 例如,同义词规范类型: • 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如:西红柿与蕃茄、网上聊天与QQ、儿歌与童谣等。 • 同一事物的简称、全称、音译等,如:日本语与日语、互联网与因特网、中央电视台与CCTV等。

  44. 例:查关于大学教育系的文章。 • 用关键词标识:原文中使用什么就抽取什么如:education department/education schoool/school of education, • 用主题语言标识:则使用主题词表将这一类文章统一规范为school of education。检索时,结果将包括所有关于大学教育系的文章。 • 关键词语言与规范化主题语言的比较 • 前者为自然语言,没有词表的约束和复杂规则的限制,检索者可以使用在文献中出现的任何一个有实际意义的词进行检索,所以,比使用受控语言方便得多。 • 后者对同义词、近义词、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加以规范统一,显示多种形式的相关关系,因而,查准率和查全率较高。

  45. 浙江林学院图书馆资源概述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