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中 国 古 代 史

中 国 古 代 史. 张 敏 讲授. 第二章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人类的起源与夏娃理论 二、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 三、中国文明的发生 四、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 一、人类的起源与夏娃理论. 查尔斯 · 达尔文 ( 1809—1882 ). 事实 1 :生物生育能力 > 养育能力. 事实 2 : 资源是有限的. 事实 3 : 物种内的个体数保持稳定. 推论 1 :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推论 1 :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 4 :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事实 5 :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idan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 国 古 代 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 国 古 代 史 张 敏 讲授

  2. 第二章 中国文明的起源 一、人类的起源与夏娃理论 二、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 三、中国文明的发生 四、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

  3. 一、人类的起源与夏娃理论 查尔斯·达尔文 (1809—1882)

  4. 事实1:生物生育能力>养育能力 事实2:资源是有限的 事实3:物种内的个体数保持稳定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5. 推论1: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事实4: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事实5: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6. 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推论2: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3: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变为显著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7. 现代进化论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 隔离

  8. 迄今报道的、时代最早的石器是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年代测定为260万年前。迄今报道的、时代最早的石器是1997年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年代测定为260万年前。 如果以直立行走作为人猿分野的标志,则人类历史可能达到500—700万年,已有化石证据的部分暂时为440万年。

  9. 线粒体DNA

  10. 反对的理由: ①“铲型门齿”特征的延续性; ②旧石器文化特征的延续性。 吴新智《中国古人类遗址》,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11. 二、远古时代人类在中国的足迹 1、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伯隅,号观堂、静观,浙江海宁盐官人。 国学大师。 1925年,王国维受聘清华研究院导师,与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李济被称为清华五大导师。

  12. “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 “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证”; “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金明馆丛稿二编》

  13. 2、繁昌人与巫山人

  14. 3、远古时代人类两性关系的演变 杂婚制——血缘群婚制(族内群婚)——亚血缘群婚制(族外群婚、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15. (1)杂婚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寿命很短,被迫群居。 两性关系无任何血统、辈分方面的限制。

  16. (2)血缘群婚制 又称辈婚、族内群婚,按照辈分划分婚姻集团,同辈的男女之间互为夫妻,从而排除了不同辈分之间,即长辈与晚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性关系。

  17. (3)亚血缘群婚(普那路亚家庭) 又称为族外群婚,排除了兄弟姐妹之间性的结合。只有这一血缘氏族的一群男子与另一血缘氏族的一群女子才能互相发生性关系。“普那路亚”为夏威夷土著语,意为“亲密的伙伴”。通婚的男子与女子之间不再互称兄弟姐妹,而称为普那路亚。

  18. (4)对偶婚 在亚血缘群婚的基础上,成对的男女长期或短期在一起同居。一个男子在许多妻子中有一个正妻,而这个女子在她的许多丈夫中把这个男子看作她的主夫。只有主夫和正妻可以同居。其他婚姻伙伴之间可以发生性关系,但是不能同居。 对偶婚是从群婚制向一夫一妻制过渡的一种婚姻形态,其出现具有感情因素和经济因素。

  19. 恩格斯 古代遗传下来的两性间关系,愈是随着经济生活条件的发展,从而随着古代共产制的瓦解和人口密度增大,而失去朴素的原始的性质,就愈使妇女感到屈辱和难堪。妇女也就越迫切地要求取得保持贞操,暂时地或长久地同一个男子结婚的权利作为解救的办法。这个进步决不可能发展在男子方面,这完全是由于男子从来不会想到,甚至直到今天也不会想到要放弃事实上的群婚的便利。只有在由妇女实现了向对偶婚的过渡以后,男子才能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自然,这种一夫一妻制只是对妇女而言。

  20.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The Low of Twelve Table) 父亲对其配偶和子女有终身的管制权利。他可以监禁或鞭打他们,也可以把他们用锁链绑缚在田间劳动,让他们出外做苦工赚钱,甚至可以把他们作为奴隶贩卖或杀戮,即使这些子女在国家身居高位也不例外;妻子与他人通奸,可以亲手杀死。

  21. 4、石器的类型与制作方法

  22. 三、中国文明的发生 气温变暖——可食植物品种增加——驯化野生植物——创造农业工具——刀耕火种(游耕)——定居生活+陶器 —— 剩余产品的出现 —— 私有制的产生 —— 父权家长制 气候干旱+人口增加——可耕地缩小——季节性地迁移——形成游牧的生活方式。

  23. 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区系类型 •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24. 四、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 1、仰韶文化(BC5000—BC3000年)

  25. 2、龙山文化(BC2800—BC2000年)

  26. “古史辨”派与层累史观 顾颉刚(1892—1980) 江苏苏州人。现代历史学家,疑古学派(“古史辨”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层累的中国远古历史 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时代愈后,传说的中心人物愈放大。 我们即使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至少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27. 顾颉刚与谭其骧、侯仁之 ( 1957年)

  28. 中国上古的部族集团 狄 戎 华夏集团 (河洛民族) 东夷集团 (海岱民族) 苗蛮集团 (江汉民族) 巴蜀 越

  29. 思考题: 1、新石器时代有哪几种主要文化类型? 2、家庭、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More Related